(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广东惠州516000)
【摘要】目的:评价动态血压监测在高血压合并睡眠呼吸暂停中的指导作用。方法:2017年3月~7月,医院门诊收治的建档的高血压合并睡眠呼吸暂停对象90例,其按照入院顺序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各入组45例,分别采用常规高血压治疗方法,以及动态血压监测下调整治疗策略。结果:观察组退出3例,对照组1例。6个月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收缩压、舒张压、血管紧张素低于干预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血压监测指导高血压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的治疗,可以增进疗效。
【关键词】睡眠呼吸暂停;高血压;动态血压;合理用药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16-0153-01
睡眠呼吸暂停与高血压关系密切,两者病因、流行病学特征存在相似性,睡眠呼吸暂停可导致机体长期处于缺氧状态,引起呼吸、心血管等系统损害,是高血压发生、脉压差扩大的重要原因之一[1]。在过去治疗高血压合并呼吸睡眠障碍,对后者不够重视,为进一步提升血压的控制效果。医院尝试对高血压合并睡眠呼吸暂停治疗的对象,进行动态血压监测,指导用药。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7年3月~7月,医院门诊收治的建档的高血压患者。纳入标准:①原发性高血压,参照指南诊断,正在服用抗高血压药物;②临床资料完整;③本地居民;④未合并其他重大疾病、器官功能障碍,如脑卒中,未参加其他干预研究、慢性病管理;⑤可以获得随访;⑥认知精神障碍;⑦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组;⑧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严重的呼吸暂停综合组,需要进行吸氧、手术治疗的对象;②需要住院治疗;③无法获得随访。入选对象90例,其中男55例、女35例,年龄(61.7±9.2)岁。高血压病程(3.4±1.2)年。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伴随情况:超重与肥胖21例,吸烟23例,饮酒7例,血脂代谢紊乱41例,血糖代谢紊乱21例。血压分级:1级51例,2级39例。嗜睡主观评分(7.5±2.5)分。按照入院顺序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各入组45例,两组对象年龄、性别、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高血压分级、病程、嗜睡主观评分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常规治疗,参照指南选择一线药物,首选氨氯地平缓释剂,配合β受体阻滞剂控制心率、减轻心脏负荷,调节血尿酸、血脂代谢,禁高盐食物,适量运动。
1.2.2观察组
劝导患者进行动态的血压监测,并以此指导疾病的治疗。监测发现,高血压合并呼吸暂停综合组的对象,因夜间间断性的呼吸暂停、睡眠深度变化、觉醒改变,患者会出现明显的血压变动,不同于正常普通高血压的对象“勺”型,呈不规则的“勺”型,曲线波动变化更大,血压上升与更为迅速。主要治疗对策:①在合理用药方面,需要尽量使用缓释制剂,同时在睡前用药的对象,可以间断用药,根据药代动力学用药,使药物的有效平台覆盖血压高水平时间段,从而利于控制血压的峰值,降低脉压差、血压变异性;②对于鼾症,也需要积极治疗,特别是那些病情较严重、对血压影响较大的对象,必要时进行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氧疗,31℃,40L/min,FiO25%,持续4-5周,体位性OSAHS对象,采用体位治疗设备,进行体位的纠正。治疗1个月后,复查动态血压,评价呼吸暂停治疗对血压的影响,再调整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
1.3观察指标
两组对象干预前、后(6个月后)收缩压、舒张压对比,血压检测在晨间8:00~9:00时进行。与此同时,检测血清血管紧张素水平。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血压、实验室指标服从正态分布,采用()表示,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退出3例,对照组1例。6个月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收缩压、舒张压、血管紧张素低于干预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干预前后血压、血管紧张素水平()
注:与干预前相比,*P<0.05;与观察组相比,△P<0.05。
3 讨论
在高血压合并睡眠呼吸暂停不同于单纯的高血压,呼吸暂停会导致机体处于低氧状态,引起应激性的肾素、血管活性等物质改变,心脏压力上升,微炎症状态,血压的波动性更强,特别是在睡眠呼吸暂停发作时,急性缺氧会导致应激水平上升,肾上腺素等应激指标水平上升,心率、血压上升[2]。单纯的采用抗高血压药物治疗更重视晨间血压的控制,导致疗效欠佳,血压变异性较高,会增加靶器官损害。为此,医院尝试劝导高血压合并睡眠呼吸暂停对象进行动态血压监测,从而提高合理用药水平,调整用药的时间、品种,提高血压控制效果。另外一方面对于病情比较严重的呼吸暂停,采取更积极主动的治疗方法,减轻病情,预防夜间发作,这有助于减轻心血管的负担,坚持下去可以使患者获益,延缓动脉硬化,减轻缺氧损伤[3]。
小结:动态血压监测指导高血压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的治疗,可以增进疗效。
参考文献
[1]冯芮华,王增武,罗爱静,等.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6,41(04):350-354.
[2]解洪荣.老年高血压的血压控制目标与诊疗研究进展[J].世界临床药物,2017,38(05):298-304.
[3]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诊治指南( 基层版) 写作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诊治指南( 基层版)[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5,14(4):398-405.
论文作者:黄思楠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9
标签:高血压论文; 血压论文; 呼吸论文; 睡眠论文; 对照组论文; 对象论文; 动态论文; 《医师在线》2018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