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政策理论及其超越误区_经济论文

区域经济政策理论及其超越误区_经济论文

区域经济政策理论及其误区超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政策论文,误区论文,区域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271(2003)03-0040-05

区域经济政策,亦称区域经济协调政策、地区经济政策或简称区域政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为优化资源空间配置,调控区域经济发展与运行的重要手段。

一、区域经济政策理论基础

区域经济政策的三大理论基础是:地域分工理论、区域发展阶段理论和非均衡协调发展理论。

(1)地域分工论

地域分工论是区域政策制定的理论依据,主体是比较优势理论和地区主导产业论。比较优势理论包括静态比较优势和动态比较优势。静态比较优势是自然形成的比较优势。是由此区域与彼区域的差异性表现出来的。构成这种差异性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土壤和植被、矿产原料、燃料、动力、森林和水力资源等)、社会历史因素(民族、习惯、人口等)和经济因素。自然条件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客观因素。人类的生产在任何情况下都离不开外在的自然。但客观的自然条件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有的区域自然条件优越,自然资源丰富;有的区域自然条件较差,自然资源不足。正是由于每个地区的生产要素禀赋不同,为了有效利用各种生产要素,各地区在地域分工以至国际贸易中应利用其禀赋好、相对丰富的生产要素来从事生产经营,为此才能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而利用禀赋差、相对稀缺的要素来从事生产经营,则会处于比较不利的地位。根据上述原理,劳动力资源丰富地区,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比较有利;矿产资源富集区,发展资源密集型产业比较有利;资金供给比较充分的地区,发展资金密集型产业比较有利。因为任何一种丰裕的资源的存在,都可以或是降低地区特定部门的产品生产成本,或是提高产品质量,或是两者兼而有之,其结果都会增大产业利润。资源的区域优势对提高特定产业部门的利润起的作用愈大,则区域对这种部门的吸引力也就愈大。还需指出,由于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各国各地区在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资本资源等方面的禀赋条件、稀缺程度和分布组合特征一般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表现出优劣并存、长短互见,彼此都有所求的特征。这种资源需求与资源分布之间存在的不对称现象,是推动各国各地区间相对依赖、互相补充的内在动力和制定区域协作和联合政策的重要基础。我们要发挥地区优势和特色,塑造新型的地域分工格局,就要合理利用静态比较优势。

动态比较优势是静态比较优势的发展和完善。其基本点是:地区比较优势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可变的。其实质是用动态的观点来看问题,某一时期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随着时间推移,原先赖以高速增长的优势条件,不断变更以至丧失,这时就不能死抱住这种产业不放;相反,有的产业,原先发展的条件不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并通过主观的努力,不利条件向有利方面转化,发展前景看好。对这类产业,就应有意识地加以扶持、培育。新的技术和革命出现后,地区比较优势对地区分工出现了新的转机。这就是,随着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提高。普遍要求良好的生活环境,首先是良好的自然环境,包括气候温暖、风景秀丽、空气新鲜,或依山傍水,或面临海湾。同时,新兴工业对原料、燃料的依赖性较小,布局上的机动性较强,对自然条件的主要追求是温暖的天气,新鲜的空气,纯洁的水源。新兴的知识密集型产业要求接近科学教育中心,而科学教育中心对自然环境的要求较高。因此,不少自然景色秀丽的地区成为高新科技园区。应该看到,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或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动态比较优势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力会大大增强,并成为决定产业布局、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

地区主导产业理论是结构理论中的基本理论。其基本点是:在区域发展过程中,各个产业在地区产业系统中的地位、作用是不同的,其中有一个或几个产业处于主要的支配地位,构成地区的主导产业和主导产业群。现代区域经济成长的过程,实质上是产业部门的成长过程。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本质上就是正确选择地区的主导产业,合理确定其发展规模和速度,以此为核心,协调地区主导产业与其他非主导产业的关系,既提高区内与区外经济上的互补性,又提高区内产业间的关联度。区域中围绕主导产业而派生的一些产业部门,一般都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发展派生的产业即辅助产业受地方政府强烈的财政动机驱使,因而更容易形成多种产业配套发展的局面。特别是一些优势产业,是地方在国民经济中一种自我和自然选择,它同区域内的各类产业主次相依、共同发展。

正如马克思的劳动分工理论所指出,一定的产业总是坐落在一定的区域空间上,一定的劳动空间必然有一定的产业与之相应。区域经济是在一国范围内,以客观存在的地域单元为基础,按照劳动地域分工原则建立起来的具有区域特色的地域性经济。优势性和专业化是区域经济的基本特征。因此,区域经济政策的特定要从区域本身的情况出发,发现和认识自己在全国劳动地域分工中的地位和优势,使得政策能充分体现自己区域的优势和特色,促使区域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形成具有全国意义的专业化产业。当然,地区分工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重要的是要形成合理分工的动力机制,以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故国家要从宏观大局出发,对投资与布局政策要统筹规划,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2)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理论

经济发展既包括产业结构演进,也包括空间经济扩张。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区域经济空间总是不断扩大,非经济空间逐渐变小,生产部门、生产要素、生产环境的空间结合日趋复杂化和多样化,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空间经济成长的一般过程和规律。区域经济就是这样一个不断发展和自我完善的过程。随着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深化发展,整个国民经济的生产力布局日趋合理,区域内产业结构、各项经济功能日趋完善,区域经济实力也日趋加强,这正是区域经济的成长过程。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理论认为,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通常经历五个发展阶段:自给自足阶段、乡村工业崛起阶段、农业生产结构变迁阶段、工业化阶段和服务业输出阶段。这是在封闭的区域经济条件下来研讨区域经济发展的。以开放程度为标准,区域经济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阶段、国内开放的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和面向国际市场的开放型区域经济发展阶段。

中央政府的区域经济政策和地方政府的发展政策,在不同的时期,都会依据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情况而相应改变。从区域经济的经济功能、经济结构、组织管理形式,逐步由不完善向完善化发展,留下清晰的阶段性运动轨迹。我国区域经济政策的发展大致可以划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始于1958年,我国对国民经济首次作了整体性区域发展规划,即划分经济协作区。这个阶段的区域政策有三个显著的特点。一是行政指令性。各个协作区都只是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非独立利益的部分,区际联系是靠国家通过指令性计划来实现的,区域内各种生产要素并未得到合理有效的配置。二是封闭性。经济协作区之间的联系往往要通过国家的“中枢中转”,使本来就十分微弱的经济联系,更加曲折化。三是非系统性。经济协作区只是执行高度集中的中央经济计划的一种形式,协作区自身没有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因此,也就不可能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区域经济政策体系。在当时的经济运行体制下,地方经济的自主性甚微,从投资、金融到税收、财政等,权限几乎全部集中在中央政府,地方自主发展政策既没有形成的依据,也缺乏必要的条件。这一时期,地方所谓的区域经济政策,充其量不过是一些临时性的解决问题的措施。

区域经济政策发展的第二阶段,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我国对社会主义阶段商品经济的首肯,导致了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重大转变。与前一阶段相比,这一阶段的区域政策有几个突出的特点,一是地方政府的区域经济政策逐步完善化。随着国家在各个经济领域的责权下放,地方的区域政策所涉及的领域剧增,政策的体系化日益发展。二是区域经济联系日益广泛和深入。区域之间的生产和技术的协作交流进一步扩张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三是区域经济的国内开放度大大提高,区域经济的各个层次都开始根据本区的条件、特点,来规划和发展对中央政府的依赖性削弱。由于地方以及地方政府可直接影响的企业投资等权益增加,地方的发展自主权扩大了,地方政策对区域经济结构和生产力布局的影响加大了。

目前我国正处于由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即面向国际市场的开放型区域经济发展阶段过渡。区域经济是一种充分承认并利用各个经济区域在不同方面、不同程度上的差异,充分承认区际流通和区际交换,反对地区行政割据和封锁的开放式经济。它不像国家经济那样,常常有人为的障碍如关税、进口配额、移民限制等。特别是随着我国全方位开放格局的形成和加入世贸组织谈判的深入进行,区域经济政策的制定,不仅要分析认识自己的“区情”,而且也要了解近邻区域以及其它区域、甚至国外经济变化情况,充分利用区域经济的开放性,及时地了解外部经济发展变化的信息,从而不失时机地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3)非均衡协调发展理论

在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中,均衡与非均衡以及非均衡协调发展理论是最基本的理论。这里的均衡与非均衡以及非均衡协调,既指区域各产业、各部门的发展,又指区域内各地区的发展。各产业和各地区同步发展的均衡发展理论,是指在产业发展方面,同时对各部门进行大规模投资,使工农业,一、二、三产业,轻重工业以及原材料工业和加工工业各个部门都得到平衡发展。这种理论强调产业间的关联互补作用,对消除区域特别是不发达地区需求和供给双方面的障碍,走出“贫困的恶性循环”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产业均衡发展理论以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哈罗德—多马模型、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理论等为代表。在区域发展方面,均衡发展理论主张在区域内均衡发展。特别是工业生产力,通过在地域上的全面铺开,齐头并进,实现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应当说,无论产业均衡发展战略还是区域均衡发展战略,这两种战略的主观愿望都是好的,但却都忽视了一个基本事实,即对一般区域,特别是不发达地区来说,不可能拥有推动所有产业和地域平衡发展的丰裕的资金。因此,尽管均衡发展战略令人神往,但在现实中很难做到。从世界各国区域经济开发的实践来看,真正地采用这种发展战略的为数很少。

各产业和各地域不同步发展的非均衡发展战略理论以赫希曼、佩尔鲁克斯等为代表。这种战略强调不发达地区具备产业和地域全面增长的资本和其它资源,因而平衡增长是不可能的,投资只能有选择地在若干部门、若干地区进行,其他部门、其他地区通过利用产业间的“前后向及旁侧联系效应”和区域增长极的扩散效应而逐步得到发展,这样所取得的经济发展速度会比采取均衡发展战略所能取得的发展快些。这种倾斜式发展战略,有利于重点部门、重点地区的发展,对地区整体经济实力的较快提高也具有重大意义。当然,这种倾斜战略也具有一些缺陷,即忽视产业之间、地区之间的协调发展。倾斜过度还会造成“产业二元结构”和“空间二元结构”,带来支柱产业过于单一和城市与其腹地的极大反差,反过来又会制约重点部门和重点地区的进一步发展。可见,区域经济发展单纯采用均衡发展战略或非均衡发展战略都不尽如人意。因此,一些学者集上述两种战略之精华,作出了新的选择,提出了非均衡协调发展的战略理论。

所谓非均衡协调发展,是指在区域经济发展中非均衡是必然的,既有产业、部门之间的不平衡,又有区域之间的不平衡,不能强求实现工业和区域的平衡推进(实际上区域经济开发无论是在产业选择上,还是在地域选择上,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平行发展),而应根据条件的成熟程度实行非均衡推进。但在非均衡推进中必须把重点论和协同论结合起来,注意协调产业之间和区域之间的关系,以先行的带动后起的,以先进的带动落后的,从而在非均衡发展中求得协调,形成产业之间、区域之间和整个地区经济系统良性协调运转的经济机制。具体来说就是,在产业发展方面,根据地区资源优势、已有基础和服务全国、兴地富民的要求,选择重点发展的主导产业和部门,给予投资和政策双倾斜,使之率先起快冰,成为产业发展的“火车头”。在此基础上,协调主导部门与非主导部门、基础结构部门的发展,使各产业部门处于协调发展的状态之中。在区域发展方面,结合主导部门和优势部门的发展,选择某些区位优越的地域或地点作为增长极密集投资,通过这些增长极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带动地区整个经济的发展。我国的自然、经济和人力等资源分布极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技术先进,资金雄厚,人才荟萃,但自然资源短缺;中西部地区地大物博,自然资源极为丰富,但经济落后,资源不足,人才缺乏。区域间这种优劣并存,长短互见的多重错位和彼此都有所求的愿望,正是推动国内区域间相互依靠、互相补充,开展经济技术协作和促进国内经济循环的内在动力。在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中,国内经济要建立以东支西、以西资东、优势互补、互通有无的区域经济新格局,互相支援、协调发展。在比较利益选择作优化产业结构的基础上,创造真正的经济活力。在这个前提下,实施非均衡协调发展模式,还要着重解决好国家重点建设与地方经济发展、国家利益与地方利益的关系问题,服务全国与兴地富民两者不可偏废。

二、超越认识误区

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过程中合理与不合理因素、经济与非经济因素并存造成地区差距原因的复杂性。目前国内学者对地区差距问题所持态度大体为三类:主张控制与缩小差距,以西部人士居多,亦有少数东部学者认为缩小差距不可操之过急,否则将损害国民经济增长效率,以东部人士居多;主张在全国经济一体化中主要依靠市场力量使差距自然得以缩小,具有中立性质,亦以东部学者为代表。对待地区差距问题不同的理论主张将对区域政策制订产生不同导向作用。

(1)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新古典主义选择无规模报酬的生产函数用人均资本增加和外生技术进步解释经济增长,认为区域增长的关键在于增加投资。现实中既存在规模经济,技术进步也并非外生。同时,新古典主义由“要素自由流动导致要素收益均等化”的药方显得难以在由于人口压力巨大,客观上不具备人口充分自由流动条件的中国奏效。国内学者杨开忠认为对资本的有效需求不足才是不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首要限制,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修正新古典主义投资决定的论点。

循环累积学派则向不发达地区显示一幅更加暗淡的前景。增长极理论和出口导向说是该学派殊途同归的两个学说。增长极理论认为发达地区条件优越,经济优先增长。这种增长一旦开始,就会在集聚力量的作用下增长得越来越快,产生累积性增长。由于区域增长过程中极化效应总是大于扩散效应,因此“市场力量的作用通常倾向增加而不是减少区际差异”。出口导向说认为发达地区出口的高增长带动产出高增长,区域增长形成良性循环,同样具有循环累积的性质。

经济发展史表明:区域发展往往是此起彼伏的。现行的增长理论对现实缺乏合理解释甚至与经济现实相冲突:新古典主义用生产函数解释经济增长的来源,而不反映专业化水平、组织结构对生产率的影响,认为有规模经济就会有市场失败,而经济现实表明纯粹市场加上公司制度可以充分利用规模经济和劳动分工的潜力。鉴于此,人们转而寻求对经济增长更加合理的解释。

亚当·斯密认为,市场竞争在分配时能将社会福利最大化和劳动分工对提高生产率的进步作用是经济学缺一不可的两个方面,即分权市场和劳动分工是驱动经济发展的两轮。新古典主义发展斯密分权市场作用思想,却丢弃斯密劳动分工作用思想,这使增长理论误入歧途。

杨格于1928年发表的《递增报酬与经济进步》一文,现已成为新增长理论的经典文献,它使增长理论复归到古典经济思想所指示的方向上。杨格指出经济增长最重要的理论基础应该是分工的演进,技术进步不应外生,而就是生产率与劳动分工关系演进的结果。卷入市场产品种类的增加,市场一体化程度的提高,新企业的出现,生产率的提高,市场的扩大,收入的增加,人均资本的增加都是劳动分工加深的若干侧面。

舒尔茨推进了杨格的理论。他认为经济增长应源自劳动分工和递增规模报酬,强调劳动分工(规模报酬)与竞争的市场可以通过企业家的组织活动而相容。他认为以往对于分工的理解过于狭窄。专门的企业家、专门的教育、专门的科研是分工更重要的方面,他强调分工的好处主要是在加速知识积累方面。

施蒂格利茨建立了一个用以解释生产中的专业化学习和学习的专业化促进经济增长的动态模型,将专业化经济与规模经济相区别。

卢卡斯认为人力资本与专业化加速知识积累、技术的作用有关,所以人力资本问题实际上属于用经济组织结构演进解释增长的问题,经济组织结构的演进是决定技术进步的因素。专业化经济学和比较利益说共同构成了古典贸易理论的基础,但在新古典经济学中只剩下比较利益说,而比较利益说在解释国家贸易现象时的局限性受到广泛的批评。赫尔普曼、克鲁格曼指出很多没有比较利益的国家(如资源结构类似、技术水平相近的发达国家)之间贸易量很大,而且国际贸易越来越朝同类产品之间的贸易发展,这意味着同类产品的细目上国与国之间有了更细密的分工,贸易能使双方获益。

迪克里特和新蒂格利茨构造的D-S效用函数把商品描述为按层次不断细分种类的系统。人类偏好于细分种类的增加。如果生产中有规模经济,则均衡会使每一厂商生产一种与其它产品在细节上不同的产品,而形成一种垄断竞争的局面,这种局面虽有垄断的坏处,却有利用规模经济的好处。

鲍莫尔等人的竞争市场理论认为规模经济使完全竞争不可能,但是只要有自由进入,即使一个部门只有少数生产者也足以使价格接近成本。

杨小凯的新增长理论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首先对专业化、规模经济和分工的概念进行了澄清,并阐明它们之间的关系,他指出专业化是对个体而言,规模经济是对企业而言,多个个体专业化于不同的活动上的形成分工,多样化与专业化是分工的两个侧面。分工越发达,多样化程度越高。因消费是偏向于多样性的,故分工的深化,促进了专业化经济与多样化经济的发展,使贸易依存度上升。杨小凯将分工划分为三种类型:基于比较利益的分工、基于规模经济的分工和基于专业化的分工。在这三种类型的分工中,他认为基于专业化的分工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分工类型。因为基于比较利益的分工可以由基于专业化的分工发展而来,而规模经济也与专业化有关。他建立了一个描述基于专业化经济的劳动分工模型。与以往的生产函数描述投入与产出之间技术关系不同的是,杨小凯的生产函数描述了生产率与专业化水平的关系。这种生产函数加上对多样化消费的偏好和交易费用,可用来描述分工的好处和交易费用此消彼长的关系,这种关系达到边际好处等于边际费用时会达到某种均衡,如果有自由进入且没有固定费用,则这个竞争均衡是帕累托最优。这个竞争均衡与新古典主义理论的差别是它不但决定资源的最优配置,而且决定一个最优的经济组织水平。可以用均衡的贸易依存度表征这一水平,它是交易效率的增函数。即交易效率提高,均衡分工水平(贸易依存度)上升。反过来交易规模扩大,交易效率提高。交易效率的提高又会进一步扩大均衡分工水平。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正反馈系统。可以通过制度创新提高交易,使分工的发达保持高效率的刺激。

(2)区域经济政策误区

误区之一:不发达地区只能与发达地区开展垂直分工,以初级产品与后者的加工制成品相交换。

按照传统的分工理论与贸易理论,不发达地区由于生产力水平低,技术落后,似乎只能成为低价原材料的提供者和高价制成品的接受者;计划经济时期,短缺普遍存在,垂直型分工在区域间具有自然性和合理性;“全国一盘棋”思想下,区域没有自己的利益可言,经济落后的资源型省区必须服从、服务于全国的大局,这些主客观原因造成不发达地区对于分工角色定位的认识与操作上的误区。但是,从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经济实力普遍增强,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已发生重大转变,即从供给不足转向有效需求不足,商品相对充裕,各个区域都面临着产业结构升级,人民消费水平普遍提高,消费偏好趋向于多样性,这些都为区域间开展水平分工创造了条件。

误区之二:增加不发达地区稀缺生产要素(如资金、人才)的供给是解决发展问题的关键。

根据新古典主义生产函数理论,经济增长由储蓄率及由此转化的投资率决定,不发达地区资金使用效率低下,人才浪费现象严重这一事实本身就使通过增加要素供给解决问题的思路不能成立。有效需求不足造成不发达地区生产要素不能充分就业,盲目地增加要素供给,只能造成资源的闲置和浪费。有效需求取决于投资能力、经济组织结构的有效性及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家的多寡。只有满足有效需求的供给才能成为有铲供给,反之则是无效供给。增加要素供给,体现了用新古典主义生产函数解释经济增长来源的思想,造成了认识与操作上的误区。

误区之三:资源转换战略是资源型省发展战略的最佳选择。

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战略的制定要以市场为出发点,在市场上能够找到买主的产品才能实现其价值和使用价值,而资源转换战略显然还停留在产品经济的思维模式上,况且这种战略也未将实现转换所要求的各种条件,如资源组合、制度创新、组织演进、环境成本、生态代价等考虑在内。资源转换战略根据其制定者的意图实际上是自有资源优势转换战略,自有资源的转换无疑需要与之配套的社会、经济资源的供给。否则,转换难以实现。而社会、经济资源短缺使不发达地区难以实现从资源优势到产品优势的跨越。加之上述的其它条件在西部地区也远未具备,在自然资源优势和经济发展之间存在难以逾越的跨度。

(3)合理分工,突破误区

一是主动参与、积极创造自身内部及与发达地区的分工。分工是以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技术水平和层次为基础的,一般将分工划分为两类:垂直分工和水平分工。前者是指初级产品和加工制成品的分工,后者是初级产品之间或加工制成品之间的分工。垂直分工的企业间存在着很强的前、后向联系。这种联系具有正负双重作用:向前具有供给推动或资源约束的作用,向后具有需求拉动或需求约束的作用。另一方面,进行垂直贸易的双方因贸易地位的不对等,贸易的结果必然是一方受损一方受益。若输出初级产品,进口制成品,则无论顺差、逆差都将承受国民价值的亏损,出口越多,实物资源的流失越多,国民价值的亏损越大(王新奎,1993)。鉴于直接垂直分工在区域发展中能引致巨大的伸展力,故应尽可能将此种分工留在区内,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价值链,培植区域自立成长的能力。不发达地区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与相对发达地区开展水平分工,以特色产品和优势产品占领市场。通过专业化和规模经营,改进技术、降低成本、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对于不发达地区分工并不只是意味着被动地接受,而应主动地去参与并积极地去创造。从区域经济现实来看,发达地区有自己的相对外围,不发达地区也有自己的相对中心。经过新中国成立几十年的发展,西部,特别是西部的一些大中城市已有了相当的工业和技术基础,特别是在传统产业技术已经很成熟的情况下,西部完全可以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与东部地区开展水平分工,既可以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又有助于全国生产力分布的合理化。

二是分工应兼顾资源优势、市场需求及环境约束。经济发展的过程就是资源转化为生产要素投入生产过程,生产出产品满足社会需要的过程。资源和市场对经济增长缺一不可。同时,经济活动都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展开的。资源、市场和环境是确定发展何种分工时三个必须考虑的因素。资源条件为经济增长提供物质基础,市场需求对经济增长形成拉动,优美、适宜的工作与生活环境对投资者与居民有着很大的吸引力。不发达地区,往往自然生态脆弱,或干旱,或高寒。环境本身的条件对产业的选择具有限制性。一个地区,即使有丰富的破产资源,也未必非得走高能耗、高污染的重化工业化之路,迁就资源不顾其他的做法可能使其付出高昂的代价,从而丧失可持续发展的机会。放分工选择的思路应是:资源条件允许我选择什么来发展?市场需求如何?哪些产品需求弹性大,生产率上升快,发展前景好。把满足上述条件的产业或产品选出来以后跟现实的及潜在的竞争对手加以比较,在考虑环境制约以后确定具有相对优势的产品作为分工的对象。

三是积极进行制度创新,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为分工的深化开辟道路。不发达地区往往人口和经济活动稀疏,造成高额的行政管理成本。中国的不发达地区多为少数民族地区,干部配备的比例远高于其它非少数民族地区,行政支出大,经济地域结构的组织更接近于克里斯泰勒中地论中的行政原则(K-7)模式,行政部门多且普遍冗员,投入、产出效率低,对经济过度干预构成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体制约束,抑制投资和创新活动,损害经济发展的微观基础。目前不发达地区行政改革和政治改革滞后于创新应以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为突破口,改变个人利益缺位的局面。学会懂得承认和尊重个人利益,因为这正是激励机制有效的基点。吸引投资,鼓励创新,经济活力由此而生。政府的作用主要在于增加公共物品的供给,改善投资环境,为经济发展提供所需的优质服务,而不是设置重重障碍。一个高效廉洁的政府无疑是社会公正、经济公平的必要条件。

四是建立产业综合体,形成合力,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组建产业综合体,即把具有紧密的纵向与旁侧联系的企业作地理上的集聚。不发达地区靠单个产品无力与发达地区相抗衡。而通过组建产业综合体,情况会有所改观。组成产业综合体的产业群由驱动产业、支持产业和专业化基础设施组成。驱动产业作为产业群的主导产业,通过强大的后向联系,带动产业群中一系列相关产业(支持产业)的发展,并在消费和投资领域产生巨大的乘数效应。

收稿日期:2003-04-02

标签:;  ;  ;  ;  ;  ;  ;  ;  ;  ;  ;  ;  

区域经济政策理论及其超越误区_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