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高等教育史上的一座丰碑
——西藏公学
范亚平 西藏民族大学
2019年喜逢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60年来栉风沐雨沧桑巨变。西藏经过民主改革,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百万农奴翻身当家做主,从专制走向民主、从封建走向开放、从落后走向进步,把旧西藏变成新西藏,巨大变化充分证明了,西藏60年跨越了上千年。各条战线捷报频传,尤其是教育战线上的工作者们用智慧和行动书写着西藏教育历史的傲人篇章。西藏公学的故事虽已遥远,但许多独特的办学精神和经验值得传颂。
西藏公学是在西藏实现由封建农奴制到社会主义制度伟大历史跨越重大时期创建的,它肩负着特殊的历史使命,为西藏民主改革储备人才,它和民主改革是兵马未到粮草先行的密切关系,它是西藏高等教育史上的一座丰碑,具有重要意义和引领作用:西藏公学是西藏的第一座高等学府、结束了西藏没有大学的历史;西藏公学是孵化器,派生出最初的西藏农牧学院;西藏公学培养出了30多名省部级领导干部,是培养干部的摇篮;西藏公学培训出一大批著名的艺术家、作家、教授、医学家、农学家、工程师等杰出人才。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针对水池水深1.0 m、2.0 m、2.5 m等运行工况,量测了4~5#、5~6#隔板之间的水池内表层流速分布。流速测量中对测点坐标的控制方法如下:以4#横向长隔板前端与池室左侧边墙的交点为0点坐标,向下游方向为Y轴正方向,垂直于边墙向右侧为X轴正方向。图4为根据试验绘制的水池表层流速矢量图和流速云图。
学校办在内地之因
西藏的大学办在内地这几乎是史无前例的的举措,追溯其因,就需从1956年说起。1956年4月西藏自治区筹委会成立,中央代表团团长陈毅带来中央指示:“党在西藏要做些为西藏人民看得见的事业。”于是从内地一些省市调进一批干部支援西藏建设,同时在西藏各地招收大批学生进行培训,这些都是为西藏民主改革做人才储备。可是,以达赖为首的西藏上层农奴主勾结国内外反动势力大搞分裂活动,企图阻止中央在西藏实行民主改革。中央鉴于西藏政治不稳、民主改革条件尚不成熟,决定“六年不改,适当收缩”。西藏开始大量精简机构,为排除干扰保存力量,准备将已招收的大批学生送往内地。此时接到中央秘书处总书记邓小平的指示:“藏族学员愿意来内地学习的,人数不限;不愿来的,一个也不强迫。你们西藏自己在内地办学。”
西藏公学的校址与校名
根据中央关于“西藏自己在内地办学”的批示精神,西藏工委派出各路人马先后多次在甘肃、青海、成都、重庆、陕西等地进行校址考察,经过多次实地考察和综合对比,最后大家一致认定位于陕西省咸阳市文汇东路的西北工学院校址最为理想。但当把这一要求向陕西省提出时却遭到婉言谢绝。西藏认为不能等待,机不可失,马上派专员去中央请求助力,中央定夺后,由邓小平出面和陕西省协调,校址方得圆满解决。
英国高校图书馆通过提供数字学术研究相关咨询服务为研究人员提供建议和支持,例如,爱丁堡大学图书馆学术支持馆员为从事研究的学生和教职工提供数字资源利用方面的相关咨询,为研究人员了解及使用图书馆的研究服务提供咨询。圣安德鲁斯大学图书馆数字人文与研究计算团队可以为研究项目中的软件开发活动提供咨询服务。团队工作人员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理解软件开发的最佳实践案例,并向研究人员展示如何开发用于支持重复研究的软件。该团队还面向所有对软件开发感兴趣的人员推出了研究计算网络,方便团队与用户沟通交流。
天时、地利、人和是办好一切事业的根本保证。校园非常理想,面积有40公顷之大,能容纳一万人学习,把已来内地而分散住在各地的学生加起来,再加上千余人的教职工,充其量也就5000余人。学校的建筑非常气派,仅五层高的教学楼有好几座,据说是当时由苏联专家设计的,图书楼洋洋大观,大礼堂设备俱全,大操场、水房、洗澡堂、小卖部,一应齐全。办公楼高大典雅,教授院、专家宅,都集中在“五一”新村。整个校园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空气新鲜、环境宜人。校门外有围墙围绕,围墙外全是新种刚发芽的小柳树,小树前面还有一条环校水渠,流水潺潺,水到渠成,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当时学校是咸阳唯一有楼的单位,咸阳市市民羡慕地说:“太美了,这哪是学校,简直就是公园。”看得出这里环境育人的特色景观文化亦已基本具备,一切如愿以偿,为我们在内地办好学赢得了时间,提供了极大优势和保证。西藏公学的校名也是中央决定的,西藏公学人永远铭记陕西的支援和中央一次次无微不至的关怀。
多样化的汉语文教学
万事开头难,一切从零开始。最棘手的是当时没有更好的民族院校办学的经验可借鉴,学校领导决定走自力更生艰苦创建之路。教学上以摸石过河的理念,一切从西藏和学生的实际出发,大胆实践,不断总结,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
当时为了学生自学方便,便集中教他们拼音,结果反映很强烈,学拼音字母比学汉字难多了,b、p没有具体意思不好记且不说,b、q、p字形相近不好分,f在藏话中没有音位,学起来非常的吃力,拼音关如何过呢?当时正逢学校放电影《柳堡的故事》,其中的插曲《九九艳阳天》学生仅听了一遍,在回宿舍的路上都在哼着唱,突然启发了我们,能歌善舞是西藏学生的特长,为什么不试着将26个拼音字母放在歌曲中帮学生们记忆呢!经过一个晚自习的唱练,学生将26个拼音字母全都记住了。教师们称其为“灵感教学法”。
办学的主力军是教师和学生。教师主要是18军的转业干部、少数民族教师和中央民族学院毕业的大学生,这批教师都是新手,缺乏经验,尤其是部队转业教师文化程度参差不齐,学校果断决定先培训再上岗。先后开办了拼音培训班,要求教师克服南腔北调,统一用普通话讲课,接着又开办了藏语文培训班,掌握日常藏语,力争用双语教学。学生绝大多数来自农牧区,民族成分包括藏、回、僜人、夏尔巴等。很多学生还是双文盲。语言是交流的工具,教学就决定先学语(汉话)后学文,学汉话成为启蒙教学,生活汉语化提上教学的第一日程。由教师有组织的引导,见什么、说什么,用什么、说什么,由近及远,由具体到抽象,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要求都用汉话交流。生活环境就是语言的课堂,教师处处都要起主导作用,并创造语言表达环境,先从小组讲起,选出优秀代表在班里讲、部里讲,再到全校大会讲,大大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开始大家都在一个起跑线上,跑着跑着就拉开了差距,一些学生脱颖而出,在无讲稿又无提纲的情况下,在全校大会上一讲就是半个小时,而且是声情并茂、头头是道,个别优秀的学生,曾参加过全国的普通话演讲比赛,并获过奖励。
语是文的基础,接着开始了识字教学。在掌握了大量的词语后,教师们还自编了生字开花教材,把自制的教具和有关实物带进教室,让学生边看边学边记,生动形象。把宿舍、教室、食堂、操场上的各种用具都贴上标签,处处是课堂,走到哪就可以学到哪。此外,将课内和课外、学校和社会结合起来,组织学生到工厂和农村,在工农的大课堂里学习更多的知识。
在工程项目建设中,业主和承包商之间要进行信息的交流和沟通,来达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目的。但在具体信息交流中,存在一些业主和承包商都不想透露给对方但双方又都想从对方那里获取到的隐性的信息。想要获得这些隐性信息就要消耗大量的时间、金钱、物力等等。不管最终隐性信息获取与否,都会给工程项目的建设增加一部分成本[2]。而信息的不对称也会导致因盲目投资工程项目而提高投资者相应的投资风险。
每当新生进校时,职工们要敲锣打鼓到火车站去迎接学生,学生到校后,各班老师要负责为学生发放服装、被褥、床单、牙刷等生活用品,然后再带学生去理发、洗澡、到食堂吃饭等等,目的是使学生一进校就能感到浓浓的亲情,到校就是回家,老师就是亲人。当学生生病住院时,老师要去陪床,有的老师还要为学生保管钱物。这是一种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新型师生关系。
增译法又叫增词法,是指为了让译文忠实地传达原文的内涵和风格且符合译语的表达习惯而采取增加一些词语的翻译方法,比如:
在阶级教育的基础上,又进行了民族观教育,使学生正确认识: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都为祖国的形成和发展做出过自己的贡献,西藏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逐步确立学生正确的民族观和历史观。
内涵充实的政治思想教育
西藏的民主改革,是西藏社会一场翻天覆地的巨大变革,也必然是西藏百万农奴与三大领主的一场历史性大决战,而这种矛盾和斗争始终存在。仅以创办西藏公学为例:在派往内地的学员中,曾混进过他们的人,不断滋事,挑起事端,毕竟是少数,亦成不了气候;在选派西藏公学的校长时,达赖主动提出他愿意当校长,这分明是在争权夺利;一个个阴谋都未得逞后,1959年又公开发动武装叛乱……事实摆在面前,西藏公学培养的第一批藏族学生,必须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觉悟和阶级立场,还必须是大决战的先锋战士和骨干。
学校从校长到一般教职工绝大部分来自部队,处处显示着军人作风。根据学生实际打破办学常规,用解放军将党支部建在连队的经验,实行将教师放在班里,集教学、行政管理、政治思想为一体的班级管理体制。之后又实行了“三同”制度,即和学生同吃、同住、同劳动。教师要和学生一起出早操,晚上需进行点名和查铺。
由于学生大部分是农牧奴子女,家家都有一本血泪账,人人都有一部血泪史,他们对农奴制度记忆犹新,学生们用亲身经历的生动事例,举行了一次控诉西藏三大领主剥削农奴罪恶的报告,又带领全校师生分批分次到学校的阶级教育馆进行参观,一张张真人皮和用人腿骨做的法号及拷打农奴用的各种刑具,许多人看后泣不成声,受到极大教育。老师们趁热打铁,及时用革命道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民主改革就是要推翻反动的农奴制度,百万农奴要翻身当家做主人,西藏的一切财富都是农奴创造的,是农奴养活了三大领主而不是三大领主养活了农奴。你们来学校学习,就是为尽快提高觉悟,掌握知识,亲自参加民主改革,推翻三大领主,建设社会主义新西藏。通过阶级教育和忆苦思甜,使学生们认识到穷苦人不是因为命苦,而完全是由于封建农奴制度的剥削压迫。从思想上分清了敌、我、友的界限。
通过以上各种方法的教学,学生汉语文水平提高很快,不到两年的时间就过了语言关、识字关和写作关,达到了速成的教学目标,适应了西藏民主改革的需要,创造了一套对民族学生进行汉语文教学的成功经验——生活汉语化、教学形象化、辅导多样化。这套教学经验曾被《光明日报》刊登。
学校还带领学生徒步到南泥湾、毛泽东旧居、洛川旧址等地参观学习、铭记历史、沉积知识、丰富阅历,接受延安红色洗礼,传承和发扬延安精神和老西藏精神。
参照AACC 76-21.01方法进行测定,测试中淀粉和魔芋胶的质量比为 10:0,9.5:0.5,9.0:1.0,8.5:1.5,8.0:2.0。准确称量后转移到样品筒中,测试开始前通过搅拌桨搅动样品使其充分分散、混合。
捕获的过程为:输入的数字中频信号进行混频,得到下变频后的I、Q两路信号,I、Q两路信号分别进入抗混叠滤波器,得到的信号降采样之后存储到容量一定的本地RAM,RAM存满之后开始读取数据至相关支路进行短时相关操作,相关得到的数据存储至相干RAM作复数FFT运算,输出的结果P次相干累加,得到检测量可表示为[14]:
两年来,加拿大专家先后有3人次来泰心医院进行指导,每次为期两周,SPE组成员4人次到多伦多病童医院交流学习。国外的观念深深地影响和改变着SPE组成员。
全方位的管理教育
管理是学校育人的重要手段之一,西藏公学对第一批学生的管理工作,具有非同寻常的重要意义。
1959年3月,西藏发生叛乱时,西藏公学的学生争先恐后报名参加平息叛乱,在西藏,他们与解放军并肩浴血奋战、不畏牺牲、立场坚定、斗争勇敢,深受各级领导和广大农牧民的赞扬,实践再一次证明,西藏公学在对学生的教育培养上是成功的。
教育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因绝大多数学生是双文盲,而且也不太会汉话,不可能进行系统的政治理论教学,必须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集中精力在全校开展了轰轰烈烈的阶级观和民族观教育。
日日顺物流为了连接产业跟用户端,打造了大件物流供应链一体化的智能仓平台,这是日日顺物流在大件智能化仓储方面的一次大胆创新。
学生对写作最感兴趣,尤其是对应用文的写信、写日记、写心得,反而对命题作文感到困难,写出的内容空泛,这是由于平时缺乏阅读所致,便把阅读教学和写作训练结合起来。一是提倡学生多去图书馆借书阅读,二是教师自编《语文诵读学本》,在日复一日朗读背诵中,学生悟得了语感,积累了语言并尝试仿写,实现从读到写的拓展。在一些教材中故意“留白”,教师利用留白处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和推测,达到学生多方写作锻炼的目的。教师还把学生中写得好的作文,在课堂上进行朗读,达到交流启发和互相学习的目的。
1958年夏天国务院发布了党的教育方针: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学校认为公学的学生本身就是农牧民,但他们在校期间也要适当参加劳动生产,才能保持劳动人民的本色。学校提出增产节约和勤工俭学后,又办起了各种小型工厂,诸如养猪场、养羊场、砖瓦厂、水泥厂,还有肥皂厂和墨水厂等,都是高强度的劳动,但学生热情很高,因为通过劳动可以学到一些专业知识和一技之长。
在勤工俭学中,学校组织师生到工厂和农村参加社会劳动,深受工人和农民的欢迎,如参加平整土地、植树造林、兴修水利等大量义务劳动,劳动中学生们埋头苦干的精神受到当地政府的表扬,每当老百姓说起“藏娃”来个个都竖起拇指夸赞。
这些学生都有淳朴的劳动人民本色,头发长了自己理,衣服破了自己缝,桌椅坏了自己修,学生们自己穿着补丁上加补丁的衣服,却把学校发的新衣服在毕业时全部上交学校,并说把这些衣服发给更需要的学生,他们这种高尚品德和艰苦朴素的风尚极为感人。
将军面色如霜,抬头示意。鬼医顺着将军抬头的方向一看,只见头顶之上,断箭碎片打出的小洞中缓缓流出黑色的血液,这才惊到:“亭上有人?”
学校除了正常教学外,对一些有特长的学生很重视,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个别辅导和帮助,人尽其才,全面培养。全国著名的歌唱家,才旦卓玛,在校学习期间,她那百灵鸟般的歌声早已引起全校师生的瞩目,她是具有天赋的音乐人才,是特长生,是匹千里马,因而还没有等到毕业,学校便把她送到上海音乐学院进行深造。
西藏公学另一个办学经验就是:半封闭式的军事化管理与个性化培养相得益彰。1959年,西藏日报记者来校采访,看到学校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和民族师生间亲如一家的关系,深受感动,写了题为“革命熔炉”的长篇专题报道,在《西藏日报》发表。
值得铭记的一座丰碑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回顾历史总会有些关键节点值得铭记和传承。西藏公学从建校开始就肩负着特殊的历史使命,要为西藏的民主改革进行人才储备。学校就从西藏和学生的实际出发,一路披荆斩棘、呕心沥血、一步一个脚印在探索中前进,并闯出一条有中国特点、西藏特色的成功办学之路。西藏公学为西藏培养了一大批政治素质高的少数民族干部及专业技术人员,他们在平息叛乱、西藏政权改革和社会主义建设中,都发挥着无可替代的历史作用和做出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西藏公学从无到有、由弱变强,教育内涵从低到高的嬗变,创造出西藏高等教育的诸多奇迹,它不仅为西藏民族学院和西藏民族大学打下坚实的办学基础,在西藏高等教育的大格局中,也算得上是一道彩虹和一座丰碑。曾经的过往都证明了一个朴素的真理:九层之台始于累土。
西藏公学办学的经验告诉人们:
教育是一种情怀,需要担当;
教育是一种远见,需要胆识;
教育是一种坚持,需要创新;
教育是一种智慧,需要品格。
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发展,才能前进。路是人走出来的,路就在脚下。同时还要具备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勇气精神,才能不畏艰难,不惧挫折,永葆学校诲人不倦的初心。
责任编辑/周小兰
标签:西藏民主改革论文; 高等教育史论文; 公学论文; 教育历史论文; 教育战线论文; 工作者论文; 西藏民族大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