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语言不是北方和第二外国_北京外国语大学论文

北方语言不是北方和第二外国_北京外国语大学论文

北语不是北外、北二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北外论文,二外论文,北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你是哪个学校的?

      我是北语的。

      啊,知道!北外嘛!

      作为一名北京语言大学的学生,每每遇到这类情况,内心几乎是崩溃的。

      很多人把北语误认为北京外国语大学或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难道仅仅因为都是语言类大学?

      会不会有些历史渊源呢?身为一名北语人,有必要在别人误解的时候解释一番,但多数人对北语校名的来历知之甚少,于是记者团的四个姑娘决定行动起来,去了解下北语的前世今生,相信听过这些故事后,大家再也不会混淆北语与北外、北二外了。

      该从哪下手呢?我们想到了北语的离退休处,这里是老干部聚集的地方,可以找到了解的老师。我们联系了那里的老师,他们帮我们找到了解这方面情况的老师——曾经给毛主席写过信的李延祜教授。

      李延祜老师告诉我们,建校至今北语前后共有过四个名字,每一次校名的变迁,都是一次脱胎、一次成长。

      1962年6月,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批示下,“外国留学生办公室”和“出国留学生预备部”从北京外国语学院分出,成立“北京外国留学生高等预备学校”,这也是北语最初的校名,当时定址在离北外不远的北京西郊苏州街。

      成立之初的北语,更像是一个外国留学生来华和中国留学生出国的“中转站”。当时,学校里只有两大部门——“来华留学生汉语部”和“出国留学生培训部”,分别负责来华留学生的汉语预备教学和出国留学生的外语预备教学。这两项教学都是短期的,外国留学生在这里学好汉语之后便转到其他院校学习专业,而中国学生学好外语后也都出国留学去了。

      1964年,当时的北语招收了第一批中国本科学生,开始对中国学生进行4年本科培养,主设英、法、西、阿等几种语言专业,致力于培养能够出国教授汉语的人才。这一年就有来自20多个国家的100名外国学生和新近招收的200余名中国本科生。

      在我们的印象中,中外学生一直都是分开住的,然而李老师却告诉我们,当时为了更好地帮助中外学生学习语言,学校一开始是安排中外学生混住的。由于文化和生活习惯的差异太大,本来出于好心的混住政策却引发了重重矛盾。一些留学生习惯了晚睡,而大部分中国学生则习惯早睡早起,一个睡觉习惯的差异看起来事小,却往往能成为中外学生间矛盾的根源。还有的外国留学生在宿舍内墙上涂鸦,甚至画裸体图。这些涂鸦,在外国学生眼里是艺术,而在当时思想还有些保守的中国学生眼里却是不伦不类,甚至是有伤风化。“当时的大环境嘛,学校就觉得虽然这些来华留学的学生大多来自社会主义国家,但是却保留了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习惯。”李延祜老师说道。时间久了,矛盾慢慢地凸显出来,最终学校决定将中外学生校舍分开,此后,中外学生便再也没有混住过。

      北语被误认为北外、北二外,原来是有渊源的!

      1964年6月,随着学校的不断发展,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批示下,“外国留学生高等预备学校”定名为“北京语言学院”,并开始扩大任务。1965年2月,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先生题写校名“北京语言学院”。

      1966年“文革”开始,仅仅招收了两届中国本科生的北语,刚刚迈出了发展的第一步,就被迫结束了“扩大的任务”。学生还没毕业就进入了部队,大部分外国留学生也都纷纷回国。还有一小部分比较激进的留学生和外籍教师分成了两派参与到了“文革”的斗争当中,他们和中国人一样穿着蓝灰色的中山服,涌入茫茫的人群中,学校一度陷入停顿。

      在全国拥有外国留学生最多的北语毋庸置疑地成为了当时批斗和抹黑的对象。北语被批为“没有经过中央批准的黑学校”、“口袋里的学校”。当时各个学校都外迁,搬到农村去,搞五七干校,北语师生也被下放到房山。

      几年间学校苦苦支撑,到了1971年10月,北京语言学院还是被撤销了,全体教职员工并入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现在北京人一提到北语,就以为是北外或者北二外,也算有着历史渊源。上世纪70年代,随着我国和世界各国外交关系的发展,许多因“文革”中断学业回国的外国留学生纷纷要求复学。1972年10月,周恩来总理亲自批示,恢复北京语言学院。然而由于原来校址已经被北外所占,经国务院批准后,北语便在当时外迁的学校中选择了矿院作为复校地址。1973年春,学校迁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15号,秋季重新接受来华留学生。于是,北语便搬来了五道口。

      当年的五道口还是北京的郊区,周围只有一个小小的商店,一家新华书店,还有一个五道口工人俱乐部,也就是现在的五道口电影院,而那家小小的商店便是华联商场的前身。学校周围没有高楼,只有菜地。学校刚搬到这里时,一切都需要重建。当时的校长就带领着老师们又凿地又刷墙,中午累了饿了就到五道口吃一顿饭,下午回来接着干。学校就这样一点一点地建了起来,开始招收中外学生,不断壮大。现在的主楼是在之前的基础上翻盖起来的,包括教二、教四、教五和汉语进修学院在内的小红楼都是老北语的建筑。

      向毛主席要题字

      到了1974年,考虑到学校的特殊性,北语不仅仅是一个教学单位了,更具有涉外单位的性质。于是校革命委员会决定大胆地向毛主席要一样东西——题字。学校将给毛主席写信的重任交给了北大中文系毕业的李延祜老师。李老师说,他刚接到这个任务的时候,内心特别紧张,领导却只给了他一天的时间。这并不是一封普通的信,李老师绷紧神经,从构思开始,到完成后再逐字逐句核对有没有错误或者歧义,修改了多次,终于完成了这封信。十几天的等待后,1974年9月9日,北语终于迎来了建校以来的最大光荣——毛主席的亲笔题名。

      “文革”结束后,中国的教育慢慢地恢复了正常,北语不断发展。1978年,北京语言学院第一个创办了外国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从此开始招收外国本科生,研究生教育也在快速发展。之后的事情,由于李老师退休了,了解不深,所以我们又通过离退休处,找到了程之一老师,他在学校的档案馆工作多年,很了解后期的历史。

      程老师讲起上世纪90年代后的故事:当时随着学校的不断发展,北京语言学院也经历着转型。随着学校专业不断增多,学校的综合性也不断增强。上世纪90年代,国家实行学院制建设,规定包含3个及3个以上学院的高校均为大学,只包含单个或两个的叫学院。当时的北语发展迅速,已经具有大学的规模,再加之外国留学生不太认可“学院”,1996年“北京语言学院”更名为“北京语言文化大学”。之所以加上“文化”二字,是因为教授的不只是语言,更有广泛的中国文化。

      学校更名后不久,北语建造了万国墙,我们还可以看到墙上书写的当时的校名“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凡是来北语读书的留学生的国家都会被镌刻在石墙上,这也成为北语文化交流史的见证。图书馆也是建造于这一时期,北语的老校训“勤奋求实,团结进取”也是在这时提出的,即为图书馆正门左侧的烫金大字。但是,由于该校训没有被正式审批,所以逐渐被大家遗忘。2007年9月,96岁高龄的季羡林老先生为北语题写“德行言语,敦睦天下”,后来这八个字便成为了北语的校训。

      2002年8月,学校40周年校庆之际,“北京语言文化大学”简化为“北京语言大学”,直到今天。至于为什么去掉“文化”二字,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校名太长,听上去不太像一个大学的名字。况且,“北京语言文化大学”简称要怎么说呢?确实让人伤脑筋。

      如今走到学校南门,就会看到东门上的校名,那是当年郭沫若先生所题写的。而矗立在学校东门附近大石头上的题字,则是当年毛主席为我校题写的校名。

      为了让我们有更直观和准确的认识,采访结束后,在程老师的一路带领下,我们又前往档案馆,查找了相应的资料了并明确了具体的时间。

      教二楼的一层档案馆,两排镶在镜框里的照片沉默无声地凝视着陌生人的到来。档案馆李老师得知我们的来意后,带领我们从每一张照片前经过,徐徐讲述了一遍整个学校发展的历程,为我们了解校史补充了很多内容。

标签:;  ;  ;  ;  ;  

北方语言不是北方和第二外国_北京外国语大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