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连锁超市的今天与明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上海论文,连锁超市论文,明天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上海连锁超市发展已近10个年头。10年来,一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连锁超市的生命力和竞争力正在显现出来,市场前景广阔;另一方面在发展中也面临着多方面的问题和严峻挑战。
上海连锁超市发展的现状
上海连锁超市是伴随90年代上海经济的快速发展开始起步,至1999年底,各类连锁经营的门店3200多个,销售额达270亿元,占本市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17%。分布在超市、大型综合超市、仓储式商场、便利店、专卖店(专业店)、快餐店、服务业等业态与业种,成为近几年上海商业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增长点。
一、上海连锁超市发展的回顾
上海连锁超市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1年~1993年。1991年5月上海联华超市商业公司成立,成为上海连锁超市的“领头羊”。1992年9月上海华联超市公司相继成立,第二年门店数就达到11家。到1993年底全市开设了300个超市门店和自选商场。这是上海连锁超市的起步阶段。
第二阶段,1994年~1996年。政府对超市发展采取大力扶持的政策予以推进,并把发展超市、便利店列入市府实事项目。特别是1995年全国部分省市连锁经营座谈会在上海举行以后,超市门店每年以100家、便利店每年以200家的速度增长,形成了华联、联华、农工商等大型连锁超市公司为主导的超市业态。在此期间,国际著名的跨国连锁集团如日本八佰伴、荷兰阿霍德、法国家乐福、德国麦德龙等也纷纷进入上海市场,出现营业面积上万平方米的大卖场和实行24小时营业、终年无休的便利店,形成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和国际化的竞争局面。
第三阶段,1997年开始,上海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政府积极推动连锁公司“靠大、联大、做大”,鼓励龙头企业以收购、兼并、加盟、联合等形式进行重组,经过2年时间,上海连锁超市公司由28家归并到12家。在这期间三角地超市公司加盟华联超市公司,阿霍德——中汇超市公司收购八佰伴联农超市公司,1997年5月,上海联华超市商业公司改制为中外合资企业。
二、上海连锁超市现状及其特点
1.连锁超市由导入期进入发展期,一部分连锁企业开始进入规模性扩张阶段,规模效益开始显现。据统计,1992年上海2家连锁超市门店,营业面积1400多平方米,当年销售额2200万元;至1999年上海有一定经营规模的超市公司10家,连锁门店1300个,当年销售额145亿元。超市销售额逐年有较快增长,与上年相比,1993年增长47倍,超市销售额占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也逐年提高。在超市快速发展中,形成了一批上规模的连锁超市公司,在店铺发展、采购配送、门店运营、营销策划、人才培训等方面摸索和积累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
2.连锁超市冲破了原有体制的种种束缚,表现出较强的市场能力。(1)在起步阶段,一些以国营商业为母体发展起来的连锁超市公司从一开始就以全新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方式进行运作,如联华超市、华联超市,原有的投资主体只投资和委派人去,没有把母体的管理体系和经营方式带过去,使连锁企业较好地摆脱了旧体制和传统行业的影响,主要依靠市场,运用新的经营管理方式寻求发展。(2)一些连锁企业抓住近几年经营结构调整、商业布局变化的有利时机,通过收购、兼并、租赁等方式,把商业经营和资本经营结合起来,如农工商超市利用闲置厂房、车间改造为超市门店和配送中心,实现低成本的规模扩展。(3)一些社会商业认准连锁的方向,采用股份制形式,成为连锁商业一支重要力量,如星地超市、家得利超市通过组建股份有限公司,引入全新经营机制,在竞争中逐步站稳脚根。
3.以超市、便利店为突破口,使业态和行业领域、连锁方式有所拓展。(1)从业态上看,上海市超市的发展一开始与连锁经营紧密结合、超市的顺利发展为连锁经营的导入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也为推动上海连锁商业起了示范作用。大卖场是近几年连锁商业发展中极有影响和竞争力的业态,有大型综合超市、仓储式商场二类,有代表性的企业有联家(家乐福)超市、锦江麦德龙、易初莲花、商务世界、大润发、乐购、华联吉买盛等。(2)从待业领域看,上海连锁商业已由零售业向服务业拓展,由有形商品向服务商品经营发展,有的已形成一定的规模。(3)从方式上看,特许连锁经营开始被一些大型连锁超市公司采用,并逐步成为发展的主导方式。1999年上海超市特许加盟店已发展到611个,是超市门店总数的48%左右。
随着零售商业领域扩大对外开放,商业成为国际连锁集团经营拓展首选目标之一,连锁经营的国际化对上海连锁超市的发展必然产生深刻影响。从长远看,国内连锁企业与国际跨国连锁集团的遭遇战不可避免。因为国家对外资进入零售业的保护只是短期的、暂时的,一旦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开放零售业是必然趋势。只有抓紧仅有的一点时间努力提高与国际连锁集团的竞争力,才能把握主动权。
上海连锁超市发展的趋势和对策
今后50年是上海连锁超市加快发展、趋于成熟的重要时期,在市场拓展,业态发展,提高效益,消化引进技术,管理模式成型,与国际接轨等方面将取得重大进展。
一、连锁商业代表流通体制改革的方向,将成为最具潜力的经济增长点
1.经营个性更加鲜明。今后上海连锁商业的发展,市场导向作用在各连锁企业将有所加强,成熟的企业在进一步拓展经营规模时,继而细分市场,找准企业的定位。预计现行的业态将进一步细分为:以生鲜食品超市作为基本生活满足型的主力业态;以大型综合超市作为消费需求满足型的主力业态;以仓储式商场作为小型商店、集团采购满足型的主力业态;以便利店作为服务满足型主力业态;以专业、专卖店作为差异化个性需求满足型主力业态。上海的连锁超市将更加生气勃勃、丰富多彩。
2.渗透性加强。今后50年,上海人均GDP将从3000美元向5000美元迈进,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这是连锁商业大发展的时期。在这种情况下,上海连锁商业行业的渗透将加快,占据零售服务业的比重会进一步提高。可以这样认为:今后商业服务业的竞争主要是连锁企业之间的竞争。今年商业提出连锁经营的业态、业种要扩大到45种,进一步在西点,熟食、茶叶、烟草、医药、药材、洗化用品、胸罩内衣、农资、家电、音像制品、通讯器材、装潢、眼镜、黄金饰品、旅馆等行业推进连锁经营,把上海连锁商业的市场份额提高到20%,逐步与发达国家接轨。
3.新兴行业、服务业将成为连锁经营的热点。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质量提高,消费需求将呈现多层次、多样化,新的产品,新的服务将不断问市。为了满足需求,提高市场占有率,采用连锁超市经营方式来扩大生产和经营规模将是一种趋势。
二、规模化、组织化程度提高是连锁商业发展的基本取向
1.连锁商业中龙头企业的优势越加明显,采用购并、联合、加盟等多种方式进行资产重组,是扩大连锁经营规模主要途径和手段。今后一段时间里超市、便利店等相对成熟的业态,新组建公司的可能性不大,同时连锁企业之间的归并、整合趋向市场化。
2.连锁商业进一步发展,跨区域、跨部门、跨所有制的拓展,将在部门龙头连锁企业中取得重大突破,超市发展将由市内为主转向边远区、郊区、小城镇,江浙等周边省将成为市外拓展的必争之地。
3.连锁企业采用资源共享的多元业态发展,已在一些大型连锁企业中进行。超市、大卖场、便利店不同业态的同步发展,采购优势、配送和信息资源的共同利用,对于实现更大规模的市场扩张、减少市场风险起到重要作用。
三、重质量,提高连锁超市管理水平是当务之急
1.科学界定经营规模。发展连锁超市的规模,关键是要有经济效益,其发展应当与市场的需求紧密结合,只有当市场的需求与连锁超市的发展相一致时,经营的效应才能得到充分体现。
2.规模、质量双管齐下。连锁门店是连锁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有相当一部分企业经营有了规模,仍处于经营亏损,究其根本原因是门店单位的盈利能力太差。因此,必须重视每个门店单体的盈利问题,要从单纯重规模转向规模、质量同时并重。
3.重后台建设,提高连锁超市经营核心竞争力。经营的有效运作和快速发展有赖于企业的体系和强有力的后台支撑体系。高效完善的、相互联系的总部管理系统,店铺营运系统,物流配送系统,信息网络系统,是连锁超市企业后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核心竞争能力的要素和衡量一个连锁超市企业规范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上海连锁超市要保持领先地位,必须在连锁经营体系建设上取得更大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