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失业及其治理对策

论我国失业及其治理对策

陈治民[1]2009年在《非政府组织介入失业治理的角色与途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就业乃民生之本,从小处来讲,它关系到劳动者及其家人生存权之维持与保护,从大处来讲,它关系到社会和谐与国家安定,堪称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之一。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的具体实施以及2008年美国次贷风波造成的金融危机逐渐波及全球以来,我国就业形势日益严重,就业难又成了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并且可以预见,未来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就业问题将是我们需要持续面对的重要社会问题。结合国际经验和我国实际来看,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在于经济发展,而具体途径则在于一个完善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建立健全。在公民社会发展的今天,非政府组织作为非政府的、非营利性的、带有志愿性的致力于公益事业的社会组织,在社会公共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显现,公共就业服务领域理应不能缺少它的身影。建立健全就业公共服务必须充分调动和发挥政府公共部门、非政府组织和个人的积极性、创造性。非政府组织介入失业治理,有利于提高特定群体的就业水平以满足特定群体的就业需求,也有利于政府职能转变,更好的履行公共服务职责,更有利于非政府组织获得一片广阔的天地,从而有利于自身的发展。非政府组织介入失业治理,首先要进行角色定位,明确在治理过程中所能扮演的角色,明确角色定位,就是要理清非政府组织在失业治理过程中所能起的作用,这些作用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承担公共就业服务、引导公众转变就业观念、为求职者提供所需的就业信息并为部分失业者提供适当的工作岗位、为残疾人、下岗工人等弱势群体提供就业支持、培训高校毕业生就业技能并培育创业精神、转移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保护就业者劳动权益等。当然,非政府组织要想能真正发挥这些作用,还必须向其它组织学习,包括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类似的非政府组织的成功经验,同时,不断反省自身,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不断予以改进。

白丛冰[2]2015年在《企业基于失业治理的社会责任研究》文中认为目前,失业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社会问题。高失业率使大量劳动力脱离社会生产过程,造成社会资源浪费,使社会贫富差距加大,社会公平难以实现,也增加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与社会及个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并且相互依存。在这种背景下,单纯依靠政府及市场的力量来治理失业问题相当有难度。因此,企业在享有获取投资利润权利的同时,有义务承担共同而有区别的社会责任,以缓解失业风险、扩张劳动需求、减轻社会就业压力。失业问题不仅仅是失业本身的问题,它既与经济社会发展有密切关联,更受到企业所承担社会责任的影响;它不仅具有社会管理的理论研究价值,也具有解决现阶段我国失业问题的现实意义。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是: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以及综述国内外的研究状况;第二章为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社会契约论和失业治理理论的研究,探寻企业承担失业治理社会责任的理论依据;第三章分析失业危机产生根本原因,廓清失业治理各主体所应承担的相应社会责任,以及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根本原因;第四章探究我国企业承担失业治理社会责任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第五章探寻企业承担失业治理社会责任的路径选择。

赵海霞[3]2016年在《我国失业群体正当利益保护研究》文中提出失业是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的一种客观现象,失业对失业者本人、家庭、劳动力市场、经济、社会、政治等领域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后果。失业群体由于政治、经济、社会等资源匮乏,导致他们在生存、健康、经济收入、就业关系、政治参与、社会参与、信息利用等方面处于弱势地位,并且在市场与社会发展进程中呈现进一步恶化的态势。一方面,失业群体作为“社会人”的基本利益被剥夺;另一方面,失业群体作为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代价与牺牲,国家和社会对他们的补偿却是有限的,并以种种不公行为加剧失业群体利益受损的状态,由失业引起的经济矛盾和社会矛盾将威胁和谐社会的发展进程。因此,本研究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确定失业群体正当利益的基本框架和内容,笔者借鉴国内外与失业群体利益保护相关的文献、立法与实践,确定生活保障、再就业、教育与心理支持、相关立法与制度参与、社会融入、信息获取与利用六个方面:二是从失业群体角度了解其正当利益的现实情况和主张情况,分析现阶段我国失业者的显性需要和隐性需要。三是从国家、政府与社会角度探讨失业群体正当利益缺失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保护建议。本研究遵循理论支持、实证分析、发现问题、借鉴经验、解决问题的思路展开研究。主体内容分为六章:第一章阐述我国失业群体正当利益保护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创新点及研究重点、难点;第二章对失业群体正当利益保护的基础理论、国内外研究综述、重要概念及相互关系进行研究,明确失业群体正当利益的内涵与本质;第三章应用德尔菲、层次分析、问卷调查与统计分析等方法,实证分析失业群体在生活保障、再就业、教育与心理支持、相关立法与制度参与、社会融入、信息获取与利用等领域正当利益的现实情况,明确失业者正当利益保护存在的问题;第四章对失业群体正当利益缺失原因进行分析,主要从立法程序、市场经济制度、教育与心理支持、社会保障与支持、信息环境等角度进行深层论述;第五章对美、欧、日等国失业群体正当利益保护实践进行横向分析,从中发现不同社会条件下各国政府对失业者正当利益保护的做法及其实施条件,为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失业群体正当利益保护系统提供经验借鉴:第六章基于失业群体正当利益保护的基本原则与目标,从制度设计、就业经济环境、社会支持网络、能力提升、信息充分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本研究采用文献调查、数据分析、比较分析、系统分析等方法,从正当利益角度论述失业群体保护问题,研究对象从原有弱势群体与特殊失业群体转变为整体失业群体,研究内容力图构建失业群体正当利益在生活保障、再就业、教育与心理支持、相关立法与制度参与、社会融入、信息获取与利用等方面的完整保护系统,期望对失业规模控制、失业贫困缓解、政府与社会失业治理及其失业群体自我能力提升等方面提供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支持。

王朝明[4]2003年在《中国转型期城镇反贫困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提出配合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中国的扶贫计划,已经推进了 10 多个年头,其成就是举世公认的,主要体现在农村反贫困行动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贫困人口由 20世纪 80 年代初的 2 亿多人,锐减到目前的 3000 万人左右。虽然如此,中国反贫困的任务仍是十分艰巨的。当前,贫困现象不仅表现在农村,而且随着体制转轨,国企改革进入攻坚阶段,资金、技术和人力资源的重新组合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的不可避免,企业下岗职工人数和城市失业者数量都在逐年增加,城市就业压力不轻,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尚有相当困难,以贫困职工和城市长期下岗失业者以及部分农村流动人口为主体的城镇新贫困人群正在形成,原来不为人们关注的城镇贫困问题,正快速地凸显起来。政府、社会各界均已意识到城镇贫困问题的治理已迫在眉睫,中国扶贫事业面临新的情况和挑战。对此,我们必须对中国的贫困问题和反贫战略进行重新的反思和定位。本论文的研究正是基于中国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双重转型”的背景,对骤然而起的城镇贫困问题进行经济、社会、人文、历史等多视角的深入考察和系统研究,即主要是从基本概念,贫困测度,致贫因素,反贫对策,目标和趋势以及国际比较上对城镇贫困问题进行更深入,更全面的调查研究和认识分析。并力求通过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构建符合中国特色的城镇反贫困战略体系,冀望能有助于缓解当前城镇贫困的蔓延,以便在继续推动改革深化的同时,统筹兼顾、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尤其是切实维护好贫困弱势群体的切身利益,使他们能够分享到改革与发展的利益和成果,从而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论文共分 7 章,主要内容及观点如下:第一章,作为全论文的引论部分,开宗明义地提出了贯穿城镇贫困与反贫困研究思路的理论主线是人文关怀的精神,由此点明了本论文的研究主题和意义,并为后面各章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注入了灵魂和精髓。而全论文这个研究内核的提炼:一方面,是基于对经济学研究贫困的历史梳理,从而发现从古典经济学到现代经济学关于人的研究和人文关怀精神已经逐步地丢失。这样,对涉及到人的贫困问题及其治理,主流经济学建树不多。相反,始终以社会生产方式及其社会制度作为研究对象,以人类解放作为奋斗目标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科学地分析和深刻地洞见了自工业化以来资本主义社会贫困存在的根源,提出了解决资本主义社会贫困的制度变革方式,在这方面留下了宝贵的理论财富。这也正是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着力对当前中国转型期城镇贫困与反贫困研究进行理论创新和制度建设的根本所在。因此,笔者在引论中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论断与邓小平共同富裕的思想为指针,重新诠释现代人文关怀精神,从而铸造中国转型期城镇贫困与反贫困研究的理论内核。另一方面,是基于对工业化社会以来反贫困的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要突破过去仅仅将贫困视为一种低经济收入和物质匮乏现象(当然这是贫困最基本的现象,但贫困的表现不止于此)的理解,扭转将反贫困囿 1<WP=5>于临时性、施舍性的给钱送物的简单做法,提高扶贫的效果和效率,促使反贫困行动走上制度化、规范化和人文化的轨道,必须张扬人文精神的旗帜(这也是当前一些国际机构将物质贫困上升为人类贫困来治理的理由所在)。这样,才能从经济、社会、人文等方面构建中国城镇反贫困的战略框架、政策体系和组织结构;这也为我们在后面各章的研究中提供了一个跨学科边缘交叉分析的理论框架。此外,引论部分还界定了众说纷纭的贫困概念的基本内涵与反贫困的要义,提出了关于贫困类型的划分,给出了测量贫困程度的指标体系;同时从文献的角度,重点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贫困学说和社会主义国家及其转型过程的贫困与反贫困理论,以及经济学、社会学中关于贫困研究的代表性理论,并且确立了论文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即框架结构。这一切为下文的分析奠定了必要的理论前提和学术准备。第二章,从现实客观的角度描述了中国转型期城镇贫困存在的状况。由于当前城镇贫困问题的突显,直接反映在城镇贫困人口构成的变化上。而说明这个变迁,我们运用了社会学关于社会分层的理论,分析了伴随着转型,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一些享有资源占有的阶层出现了分化,中国社会分层呈现多元化的格局。在社会分层加剧的条件下,城镇贫困人口结构发生了变化。为了识别这个变化的规模,探讨了尚无法统一的中国城镇贫困线标准,以及按照不同贫困线标准测算的城镇贫困人口规模,其中包括笔者提出的应把从农村进城的流动贫困人口估算在内的规模。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城镇贫困人口的分布情况和生存状况,运用英国学者汤森关于“贫困三分法”的理论,将当前城镇贫困归结为界于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之间的“基本贫困”状态。最后,归纳出转型期城镇贫困的基本特征和社会影响。第三章,基于中国经济与社会的双重转型背景,全面探讨了 20 世纪 90 年

万群华[5]2000年在《论我国失业及其治理对策》文中提出本文从劳动力人口、就业、失业和不在劳动力人口等概念着手,讨论了失业人口和失业率的计量问题,接着从历史的角度,讨论了不同生产方式与失业之间的关系,提示了我国当前出现的失业现象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优化配置的必然结果,但它在本质上不同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失业。同时。文章把失业问题置于全球的角度加以考察。介绍了西方失业理论和治理政策的最新发展,最后,文章分析了我国当前失业的具体生成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各种治理对策及解决失业问题的战略性思考。

刘旭东[6]2007年在《我国失业治理对策中的悖论及反思》文中认为面对我国空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学界提出了各种失业治理对策,各级政府为实施这些对策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绩。然而研究发现,各种对策的提出都有与之相悖的论说存在,每一项治理对策产生的正效应,总有一种负效应与之相对,从而相互抵消,似乎在就业与失业之间存在着某种平衡关系。这种情况的存在与中国的国情和产业转换背景有密切的关系,通过提高购买力来推动最终消费,进而增加就业是重要的措施,但购买力的真正提高有赖于发展公共福利,这或许是我们过去忽视的然而可能是走出这种悖论的有效途径。

张妍[7]2006年在《中国失业现状分析及就业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990年代以来,我国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失业问题十分突出,呈现出诸多特点,如失业人口增加迅速、失业类型多样化、失业人员构成复杂等。一定量的失业,是社会发展所必须的,而大规模失业对个人、社会和国家有着极大的危害。 我国失业问题的成因错综复杂。从一般意义上看,失业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必然产物,这是失业产生的基本原因;同时,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处于特殊时期,劳动年龄人口快速增长、体制改革、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周期性波动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等多方面因素交织在一起,导致我国失业人口膨胀,失业问题严重。 解决我国失业问题必须多角度着眼,从扩大就业需求、健全劳动力市场、疏通就业渠道、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健全和落实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多元化转移几方面入手,采取综合措施,平衡劳动力供求关系,总结出解决我国现阶段失业的基本思路和对策。 本文分为四个部分。 引言部分介绍了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 第一部分是关于失业及就业的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第二部分从理论上论证了中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失业的客观必然性。 第三部分探讨了我国失业及再就业问题的对策选择,并对国际上其他国家失业治理的政策措施进行了比较和借鉴。

徐平华[8]1999年在《经济增长与失业治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几年,随着国有企业职工大批下岗现象的出现,城镇失业问题日益成为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尽管政府多方采取措施予以治理,问题依然十分严重。本文将着重探讨以下问题:为什么政府的失业治理政策未能达到预期成效?怎样才能从根本上治理我国的城镇失业问题?经济增长在城镇失业治理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以及如何推动经济增长? 失业按其基本特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由劳动力市场结构失衡引起的自然失业;另一类是由劳动力市场总量失衡引起的总量失业。我国当前的城镇失业中也包含了自然失业成分,例如结构性失业、摩擦性失业和古典失业等。但是总的来看,由于国有经济的严重困难和萎缩;国有企业中由历史因素形成的隐性失业公开化;国民经济的周期性回落;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流入城市等因素的影响,劳动力供大于求、岗位严重不足成为我国城镇就业中的主要矛盾,总量失业是我国城镇失业的基本特征。政府的失业治理工作之所以差强人意,正是因为未能很好地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政府实施的再就业工程所治理的实际上是因劳动力市场结构失衡引起的自然失业。 总量失业的治理不外乎是两个方法:一是减少劳动力供给。但是各种减少劳动力供给的途径,如降低人口增长率、降低劳动参与率、限制“农民工”进城等,在我国的实际经济生活中要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可行性都不大。二是扩大劳动力需求。从我国的实际来看,扩大劳动力需求是可行的,因为它可以通过推动经济快速增长来实现。经济增长一般来说会导致劳动力需求的扩大。不仅在资本有机构成不变的情况下是如此,即使在技术进步、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情况下,由于增长过程中新兴产业的涌现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全社会的就业岗位总量仍然是增长的。与此同时,我国又由于以下条件而存在经济快速增长可能性: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增长上具有后发优势;国际经济环境又有利于这种优势的发挥;国内总储蓄率很高,拥有充裕的资本来源;经济制度、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和区域结构的调整存在着促进经济增长的巨大潜力;各种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丰富等。因此,经济增长是扩大我国城镇就业的根本途径,是我们治理城镇失业的

王利迁[9]2010年在《当代中国就业问题与和谐社会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就业是民生之本。对当代中国而言,扩大就业,促进再就业,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①实现充分就业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之意。一段时期以来,严峻的就业问题已成为困扰当代中国和谐社会构建的重大现实问题。在人口与就业压力巨大、劳动力市场发展相对滞后、失业率不断攀升、由就业引发的社会问题不断爆发的形势下,对就业问题的研究和解决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就业问题与和谐社会构建的理论阐释入手,站在关注人的发展和人的价值实现高度,创新性地探讨了充分就业与和谐社会之间的关涉性,从社会现实出发,通过大量调研数据客观反映了我国目前的就业现状,讨论了由就业问题引发的社会不和谐因素,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就业问题出路及对策。在研究方法和思路上,本文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综合运用经济学、管理学、人口学、心理学等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主要采用定量结合定性的方法,从实证研究入手,进行理论与实证研究。在就业与和谐社会理论阐释上,采用了文献综述与理论比较的研究方法;在充分就业与和谐社会建构的关涉性考量上,主要采用了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当代中国的就业现状分析上,主要采取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而就业问题解决与和谐社会构建路径上,则主要采取了现状分析与对策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理论,在现实层面提出促进就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可供参考的对策建议。对就业问题与和谐社会构建的理论阐释是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一章共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回顾了西方就业理论的发展与演变,对古典学派就业理论、近代凯恩斯的充分就业理论、新保守主义就业理论、发展经济学派的就业理论、新凯恩斯主义就业理论等西方主要就业理论进行了总结与评析,为我国就业理论的发展提供理论借鉴。概括了马克思就业理论的主要内容,对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失业问题的研究、马克思社会主义劳动就业理论的积极意义进行了评析;梳理了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初期对马克思就业理论的发展,以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就业理论的创新与突破。第二部分梳理了中国古代和西方社会和谐社会思想,并重点阐释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理论,为全文研究的展开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对充分就业与和谐社会构建的关涉性考量是本文研究的哲学基础。文章的第二章从哲学的高度探讨了充分就业与和谐社会建构之间的关涉性和互促性。从以人为本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一视角来看,充分就业与和谐社会之间存在着目的一致性。人的生存、价值体现和全面发展是人们就业和工作的目的,而人的发展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二者在实现途径上也存在着互促性,即,充分就业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也将从各个层面为充分就业提供良好的环境,二者之间是一种良性互动关系。具体而言,就业关乎社会的民生问题、关系社会的底线公平、是否充分就业影响社会的基本稳定和社会全面发展;和谐社会中合理的就业政策、完备的法律制度、公平的就业环境、充分的就业保障都是促进就业的有效途径,将使就业环境得到全面改善。对当代中国就业现状的分析是本文研究的现实基础。文章的第三章在大量调研数据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客观分析了我国就业制度的演变与发展,探讨了我国当代的就业发展与态势,总结了目前中国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在就业制度的发展上,先后经历了计划经济时期的“统包统配”就业制度、社会转型期双轨制就业制度、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后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制度,通过就业制度的改革调整,不断适应就业状况的发展,有效解决就业中出现的问题。实现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的良性互动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通过对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的态势分析,探讨目前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下失业问题存在的总体现状;通过对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就业群体的就业现状分析,反映社会主要就业群体的就业现状;并以2009年为例对年度就业现状进行了客观反映。就业三大基本矛盾突出、就业服务和保障体系不够完善、就业歧视普遍存在是当代中国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客观分析当代中国就业问题引发的社会不和谐因素,是研究探寻以充分就业促进社会和谐之对策的基本前提与现实依据。文章的第四章归纳总结了由就业问题引发的社会不和谐现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阶层来发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变化。在这一过程中,就业问题的存在不仅直接造成了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分化状态,而且由于就业与收入的直接关联引发了社会各个阶层的对抗倾向并导致了社会弱势群体社会地位的沉降。失业问题导致现有利益格局的重组,进一步扩大了贫富差距,使得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出现分层化,而弱势群体的利益则受到轻视和挤压,出现边缘化的倾向。同时,失业的存在直接挤压了人的社会活动,使失业者失去了展现自我价值、张扬自我个性的空间,从而导致整个人文进步的落差。就业歧视现象的存在引发了社会公平的失落和错位,性别歧视、残疾人歧视、大学生就业歧视、农民工就业歧视的普遍存在,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不和谐音。探寻解决就业问题有效路径及对策,以充分就业促进以人为本的社会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是本文研究的目的和落脚点。第五章是全文的收篇章,综合探寻了解决就业问题、构建和谐社会的路径和对策,指出就业问题的解决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参与和协同推进。首先,在就业问题的解决中,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不断强化自身责任,通过制定科学的就业政策、贯彻各种就业法规、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加强就业市场监管等措施,积极促进和扩大就业。其次,就业问题的根本解决要靠经济的发展。目前,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实现充分就业的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本文认为应通过加大第一产业调整、稳固就业人数,加强第二产业发展、拓展就业渠道,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缓解就业压力。再次,加大综合治理,构建促进就业的社会综合体系,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通过加大教育投资以提高就业素质、鼓励自主创业以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就业指导以改善就业环境、健全社会保障以解决就业隐忧、加快城镇建设以增加就业容量等措施,可以有效解决我国目前存在的就业问题,从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张黎星[10]2007年在《我国“博士教育过度”问题研究》文中指出二十五年来,我国博士教育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及科技创新做出了重大贡献。然而,始于本世纪初的博士教育“大跃进”发展,在使博士教育规模跃居世界前列的同时,也加剧了博士教育产出与劳动力市场配置之间的矛盾并导致博士教育过度问题的产生。本文首先回顾了我国博士教育发展的历程,指出我国博士教育发展同样存在周期性现象,在博士教育发展周期的高峰期,必然伴随有一定程度的教育过度现象,博士教育规模的“大跃进”是导致博士教育过度的重要背景。其次,通过对博士教育过度基本表现的现实考察,指出其本质上是种结构性的相对过度。接着,着重从经济、教育、制度、用人单位、个体等方面探求了博士教育过度的形成原因。然后,指出博士教育过度对社会、经济、教育、家庭与个体等都带来了不可忽视的消极影响。最后,从供给、需求、制度、观念层面上探讨了解决博士教育过度问题的相应策略与措施。本文主要采用了比较分析法、现象分析法、归纳分析法、综合评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博士教育过度的内涵、表现、性质、成因、影响与治理进行了初步研究,以期更好地推进我国教育事业与社会经济健康、和谐、协调、可持续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非政府组织介入失业治理的角色与途径研究[D]. 陈治民. 湖南大学. 2009

[2]. 企业基于失业治理的社会责任研究[D]. 白丛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5

[3]. 我国失业群体正当利益保护研究[D]. 赵海霞. 东北师范大学. 2016

[4]. 中国转型期城镇反贫困理论与实践研究[D]. 王朝明. 西南财经大学. 2003

[5]. 论我国失业及其治理对策[D]. 万群华. 华中师范大学. 2000

[6]. 我国失业治理对策中的悖论及反思[J]. 刘旭东. 经济体制改革. 2007

[7]. 中国失业现状分析及就业问题研究[D]. 张妍. 兰州大学. 2006

[8]. 经济增长与失业治理[D]. 徐平华. 中共中央党校. 1999

[9]. 当代中国就业问题与和谐社会构建研究[D]. 王利迁. 河北师范大学. 2010

[10]. 我国“博士教育过度”问题研究[D]. 张黎星. 福建师范大学. 2007

标签:;  ;  ;  ;  ;  ;  ;  ;  ;  ;  ;  ;  

论我国失业及其治理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