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工业被德龙掏空_投资论文

重庆工业被德龙掏空_投资论文

重庆实业被德隆掏空实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重庆论文,实录论文,德隆论文,实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采访接近完毕之时,摩托仔、墨镜仔、盯梢、互派多年的卧底、恐吓电话、珍藏多年的原始文件,突然一并出现在眼前。

他们编织的故事完整,真实又残酷,一如《无间道》镜头般在眼前回放:人们终于看到一个新近出土、保持相对完整的德隆进入上市公司的标本:六年掏空重庆实业的实录!

重庆实业(000736)已几无实业。它所有的经营往来在企业的资金流水上一目了然。相关人等在重庆实业,以2.6亿元的总资产为基础,1000多万元的大股东控股成本,在6年间挥霍掉或转移出远远超过10亿元的现金和资产。德隆系在8年间挥霍掉或转移累计超过300亿元银行贷款和大量债权机构及个人的现金和资产,与体制和监管的漏洞不无关联。

重庆市江北区紫荆路4号,“佳华世纪”小区里,两个并排的单元别墅。这一所在,为重庆实业现任总经理罗敏亲自挑选的“风水”。4月14日德隆“老三股”崩盘以来,这个办公地点的水电费用陡然上涨——因为核心层突然忙碌起来,连周末也时常加班。

与此同时,一系列姗姗来迟的公告陆续亮相。

6月9日,重庆实业公告4月27日签订的一项资金占用协议。

德农种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简称“德农种业”)和山东德农超市有限公司(简称“德农超市”)合计占用重庆实业及控股子公司资金2.3471亿元。

管理层忙中出错。公告称此协议由四届董事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并于4月27日签订。5月31日的公告却说,5月27日公司董事会召开四届第二十二次会议。

4月27日签订的还有两项股权转让协议:重庆实业将受让两“德农”包括大股东在内的一批股东所持股份,一共作价2.67亿元。购股款来自重庆实业与重庆商社签订的一笔“项目合作资金”2亿元。重庆实业拟将德农种业和德农超市的股权质押给重庆商社,为这2亿元欠款作质押。6月9日,重庆商社公告拟成为重庆实业大股东后又遭重庆商社否决,因为未明债务的窟窿远远大于2亿元的借款。

公告称,两“德农”和重庆实业的实际控制人均为德隆国际。

《财经时报》经公司管理层证实,上述三个协议均未通过股东大会决议。按规定,关联交易、资金占用协议等重大事项,都应在通过董事会决议后,再提交股东会审议。

甚至董事会决议的真实性也值得怀疑。6月11日公告了2002年6月至2004年4月发生的一系列为关联公司和控股子公司提供担保的担保决议,涉及金额5.11亿元。

事实上,这些“董事会决议”有些没有经过董事会正式开会,当时也没有按照法定比例的董事签字。在银行的担保协议正本上,和重庆实业事后上报给重庆证管办的担保决议上,名字、笔迹肯定有不相符的。

现任董事何霖,2003年年初被德隆派往重庆实业任职,不久后便离开重庆实业,同时也离开德隆系。银行的担保协议上并无他的签名,但是,在重庆实业6月9日公告所称的2004年4月27日签订的两个“德农”协议上,赫然有他的名字。

事实上,重庆实业形成一些担保及有关重大决议的时候,并不是全部都通过董事会同意,有些决议管理层居然敢唆使人模仿签字,甚至包括独董的签字!

重庆实业为什么着急解释亏空?亏空实在太多。

在重庆,一批上市公司向前身是重庆证券经纪公司的德恒证券委托理财,德隆崩盘后便血本无归。

重庆港九(600279)6月19日公告称,2003年5月在德恒证券重庆中山支路证券营业部开设的自有资金账户上购买了2000万元国债,今年4月发现德恒已擅自变卖了这笔国债。

渝开发(000514)6月3日公告称,于2004年1月19日在德恒重庆中山三路营业部开设资金账户并存入4000万元保证金。4月23日公司在德恒支取保证金时被拒,调查发现,所有保证金已被挪用。

以德恒证券为代表的德隆国际旗下金融机构,以委托理财为名,向遍布全国的机构和个人集资,承诺收益率高达9%至12%,个别甚至达到20%,其中一些资金已被证实挪用于股票交易。

此外,德恒还以高于法定利率的月收益率4.8675‰向工行浦东分行贷款。这笔贷款用途不明。类似地,最近德隆系各上市公司浮出水面的诉讼公告和补发的贷款担保提示公告即显示了这样一条非法的现金流向轨迹:德隆系各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通过贷款或为其关联公司担保,从银行套出钱来,再直接或间接转至德隆国际旗下的金融机构。据德隆国际内部人士证实,德隆国际并表后的实际负债总值在200亿元至300亿元之间。

这些资金,有的是明目张胆地挪用作炒股,有的是通过做假账,将钱“洗”干净,名正言顺地以自有资金形式炒股。(见本报6月12日《德隆系庄家现形》)这也是为什么,随着老三股崩盘,整个德隆系超过200亿元的市值迅速蒸发,多家银行和上市公司便纷纷露出巨大资金空洞。

进入

也就是说,德隆自1996年入主新疆屯河(600737)开始建立庞大上市公司帝国以来,根据目前较为可信的数据,德隆通过各种“财务工具”获得的融资额应在300亿元以上。

重庆实业1997年4月在深交所上市,大股东重庆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下称“国际公司”)原为重庆市外经贸委下属企业。

1997年,德隆完成老三股的进驻。1998年,唐万新出国,接受了后来进入德隆系的“海归派”传播的“摩根士丹利”整合模式概念,在遍寻壳资源的同时开始产业整合的扩张。

一个叫“罗敏”的专门从事资本运作的人(现任重庆实业董事长、总经理,长期主持重庆实业工作)找到唐家老四。他瞄上重庆实业已经很久,他设计的股权转让方案也与重庆实业管理层达成一定共识。但是,如果要重庆市国资委同意转让国有股,他须找到大买主。于是罗敏找到德隆做靠山。

彼时,这个上市不久的重庆实业还是一个主营不突出、负债少的“净壳”。在本地壳资源相当有限之下,国际公司为何出让名下最优质资产,现已无从查证。

《财经时报》遍寻当年城中故事,仅知国际公司时任总经理的赵健的秘书甘为民,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

德隆内部知晓内情者告诉记者,这其中,国际公司当时的总经理秘书甘为民起的作用不小。甘在罗与国际公司谈判时相熟,过从甚密。国际公司退出重庆实业之后,甘便“留”在重庆实业,任罗敏的总经理助理。罗敏数次提出提升甘,但德隆国际认为甘与罗关系太近,一直反对,甘本人都不敢到上海述职。甘为人泼辣干练,善于公关,几年来的确为罗敏和重庆实业出力不少,2003年被提升为副总经理,而其他的副总经理上班时间不超过半年。

在罗、甘二人帮助下,1998年11月德隆与国际公司签订协议,德隆旗下北京中经四通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简称“中经四通”)以每股3.6元、总额3960万元受让国际公司所持全部重庆实业股份(占18.33%)。其后,原第二至第五大股东也纷纷全数转让手中非流通股,第二、第三、第四股东依次变更为:重庆皇丰实业有限公司(简称“皇丰实业”)、上海万浦精细设备经销有限公司(简称“上海万浦”)、上海华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简称“华岳投资”)。

这四家企业,中经四通、皇丰实业、上海万浦、华岳投资的实际控制方均为德隆国际。股权变更完成之后,当时的中经四通董事长李强出任董事长,罗敏任总经理。

有充分证据显示,1999年重庆实业股权出让时,中经四通应付给国际公司的3960万元股权转让款并未付足。中经四通只付了首期付款1000余万元到国际公司账上。余下的钱分两笔,一笔用国际公司欠重庆实业的钱作抵销;一笔则是中经四通间接挪用重庆实业资金付的款。

重庆实业转让前,由于国际公司尚欠重庆钢铁公司一笔款项,重钢诉至法院,将国际公司持有重庆实业的相应股权冻结,导致中经四通无法过户。中经四通与重钢签订了担保协议,重钢方撤诉。

重庆钢铁公司账目显示,中经四通最后的确将这笔担保所涉款项付清了,但这笔钱是由明慧科技打入的。明慧科技为什么要替重庆实业买单?重庆实业公告中显示,重庆实业和明慧科技有大量的资金往来,也是实际上的关联企业,重庆实业有大量委托理财是通过明慧科技向外投资的。

掏空

国际公司退出前,重庆实业主要利润来源大部分出自两块最优资产——全资子公司重庆国际客运公司、重庆渝铜公路建设开发有限公司。

后者的最优质资产是国道319线重庆西泉至铜梁段55%的产权。这是上海至成都公路必经重庆的一段,总投资9410万元,于1997年8月实行收费,年投资回报率为18.4%。1998年该路段已收费765万元。

《财经时报》查证:渝铜公路公司的股权后来被重庆实业仅以几千万元的金额,转让给德隆系关联公司。

中经四通入主之后,历任董事长李强、富庶任期内基本上未在重庆实业上班,就连开股东大会都很少出席。最初,为了不让罗敏独揽大权,唐万新派了德隆国际出资人之一、深圳明斯克航母世界旅游公司董事长刘晓疆远赴西南压阵。

刘晓疆到重庆之后,上下考察所有产业,发现国际客运公司是一块值钱的资产,急于变现,于是找好买家,准备出让。但是国际客运公司职工以侵占国有资产为由将重庆实业起诉至法院。经过庭外调解,刘晓疆不知给予了什么条件,与原告方达成庭外和解,促使其放弃“保护国有资产”的努力并撤诉。

刘晓疆灭火的同时,罗敏却以表面出价比刘晓疆“更高”的条件谈成买家。再加上其他管理问题,刘晓疆终因“办事不力”而被排挤出渝。

罗敏与唐万新谈判,取得的一个条件是,由罗敏担任总经理并全面负责经营管理,所谓的经营管理,就是为德隆不断地大量融资,同时德隆给他高额返还,在高额利润的驱动下,罗敏为德隆做了大量融资。由于坐守西南重镇,罗敏虽非嫡系出身,但其后不久便成为德隆国际核心决策组织——执行委员会的成员。

和德隆国际出资者37个自然人并不是天衣无缝的联盟一样,罗敏在执掌重庆实业的过程中,亦享有相当自主权,一度令唐万新颇伤脑筋。

但是,德隆“老三股”崩盘以后,双方却抱紧取暖:重庆实业需要两“德农”配合签署资金占用协议和股权转让协议,罗敏调遣不动,最后找到德隆五人决策小组之一丁光平亲自下令。

《财经时报》查证6月9日公告中,涉及两“德农”一个资金占用协议和关联交易其实并无现金到账。据两“德农”董事长接受媒体采访时讲,由两公司董事会及管理层联名的报告已经上报至央行牵头成立的德隆债务处理小组和中国证监会。

报告中澄清,“4月26日,德农种业和山东德农农资超市接到德隆国际及执行总裁丁光平指令,要求其协助重庆实业办理公司股权转让指令;”

“但是,两公司并不存在占用重庆实业资金之举,签订‘资金占用协议’,乃是出于上海总部的指令和重庆实业方面的‘强迫’,而谓‘占用的资金’从未进入两‘德农’,‘指定付款协议’规定收款方为德隆国际,在数日后又改为东方网络传输科技有限公司,但是不存在真正的资金支付。这两笔账目加起来一共5.02亿元,其实是冲抵重庆实业在德恒证券委托理财亏空的等额资金!”

此举触犯两“德农”利益,所以才引发“反水”。德隆一贯宣扬的“企业家俱乐部”模式在这个时候显露出其组织的先天性骨质疏松。

体外循环

2000年11月,重庆实业向社会公开配股,10配3,每股15元,配售600万股,扣除发行费用,最后实际募集到资金8581万元。

但是,配股说明书中向股东承诺的配股资金投向,却在一年后改变。2001年8月29日,国通证券出具了《关于重庆国际实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度配股的回访报告》,这份报告一直压到9月29日,才与当日公告的《重庆国际实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变更募集资金用途公告》一起发布。

在这份国通的《回访报告》中,记者查到,重庆实业大量现金被用于关联公司委托理财:

重庆实业将自有资金1700万元委托重庆联动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国债投资,委托期限为2001年1月10日至2001年6月30日,投资收益率为7.1%;将自有资金2000万元委托重庆明慧科技资讯有限公司进行国债投资,委托期限为2001年1月10日至2001年6月30日,投资收益率为7.1%;将自有资金2000万元委托中国科技国际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进行国债投资,委托期限为2001年3月7日至2002年3月7日,双方约定年利率为11.02%。

这与最近在目标直指德隆的各种诉讼中回放的“委托理财”、“国债投资”等融资手法无二。

这笔5700万元、共计收益484万元的本金和收益,遍寻重庆实业2001年年报,却不见其踪影。年报显示:2001年期末,公司短期投资为226.3万元,长期投资为0,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372万元。

这笔钱是亏了还是转移了?公告中并无显示。

在这个案例中,德隆系上市公司之外,存在大量的相联私人公司暴露无遗,大量资金被用于体外循环。

比如,重庆实业称2000年12月获得的配股资金留到2001年末尚未动用,这一年来,钱到底存在哪家银行?是否并未暂时挪用做其他私人投资?不得而知。

以两个最突出的体外公司为案例,即可看出体外循环的资金是如何操作的:

明慧科技:主要股东也是德隆系公司,因此它拥有地道的德隆血统。如前所述,重庆实业以自有资金偿还中经四通欠重钢的担保款项,即是从明慧科技流过;重庆实业大量委托理财现金也从明慧科技流过;比如上面披露的2001年那笔投资收益率竟为7.1%的2000万元的“国债投资”。这笔钱最后到哪里去了?不得而知。

新渝巨鹰实业公司:该公司在南坪投资了一个新公司——“重庆中润机动车经营服务有限公司”(下称“中润机动车”),前身为“曼普经贸发展有限公司”,成立时注册资金100万元,巨鹰实业增资扩股至2000万元。这笔钱是从重庆实业的资金流水上打出的,该公司几个月便被卖出,盈利近200万元,这笔钱最后并未回到重庆实业账上。

记者对照三个公司管理层的名单,发现,中润机动车增资扩股后的法人代表王晓刚,本是重庆实业战略部员工,到中润机动车来却是以巨鹰实业副总经理身份代表大股东中润机动车的董事姚鹏、监事周杨,本是重庆实业办公室成员,现代表巨鹰实业进入中润机动车;中润机动车监事之一王成碧,本是重庆实业融资部成员,现在是重庆实业审计部经理,同时是重庆实业体外循环公司的财务人员。

重庆实业近年融资的工作计划,有为“总部”(重庆实业员工对德隆国际的通常称谓)融资一定金额并按一定比例提成的规矩。

目前,重庆实业所有的贷款担保加起来,早已超过证监会规定的上市公司担保比例上限,公司6月25日公告称,公司6月22日为控股子公司北京瑞斯康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3000万元短期借款提供担保。独立董事郭维平弃权;独立董事孟凡萍表示:“本人已于上月提出辞职”,故投弃权票;独立董事王东投了反对票。

为什么重庆实业不惜顶风作浪,还在违规?为什么重庆实业必须为瑞斯康达套来这笔现金?

“重庆套现的手法其实很拙劣。这个公司自身并无产业,全是资金往来。有假没假,有关部门打一遍流水就知道。钱流到哪里去了,查董事会记录、担保记录,也能找到线索。这样,对中小投资者也好交代。”一位财务专家向本报分析说。

巨额亏空难填

从大股东更替前后:1998年底重庆实业负债仅1.3亿元,资产负债率为50%;2003年年报显示,负债已上升至7.6亿元,资产负债率达63.7%。

仅仅6月11日公告的一系列未披露的担保事件,涉及金额已达5.11亿元,其中逾期担保1.08亿元。目前重庆实业净资产不足3亿元,仅对外担保一项,即为净资产的1.838倍!这些担保事件是2002年6月至2004年4月间发生的,直到2004年6月11日才第一次公告!按重庆实业这种做法,难免说重庆实业已经将担保事项披露完毕。

此外,近期重庆实业公告的诉讼案件显示,公司欠招行重庆市江北支行、交行重庆市江北支行、民生银行重庆支行、深发展重庆支行、中信实业银行昆明支行、工商银行上海卢湾支行的贷款及担保共5.09亿元。

计算下来,重庆实业目前亏空不下10亿元。而6年来累积转移和挥霍掉的现金和资产,数目更是惊人。大股东联合上市公司高管掏空上市公司的同时,国有资产、债权人以及中小投资者便受到损害。

截至发稿,本报自重庆市证管办得到证实的消息是:证管办正在清查重庆实业,相关负责人已被请到北京问话。

标签:;  ;  ;  ;  ;  ;  ;  ;  

重庆工业被德龙掏空_投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