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评价的理论基础研究_科学论文

科学评价的理论基础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理论基础论文,评价论文,科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文章编号:1003-2053(2007)06-1032-09

中图分类号:G35文献标识码:A

评价一个系统,首先要做的应该是选择评价目标、评价标准。真正要达到评价过程、评价结果的科学、客观和公正,就要先明确为什么进行评价、评价什么和怎样评价等问题,而这就必然要求有一套科学、完善的理论体系作为评价活动的理论基础和依据[1]。本文旨在研究科学评价的重要理论基础,为科学评价实践活动提供理论指导。

1科学评价的理论来源

科学评价的理论基础是一个理论集合体,由多学科理论共同构成。科学评价理论基础主要来源于以下学科理论:哲学中的价值论和认识论;劳动价值理论;文献计量学、科学计量学、知识计量学和经济计量学理论;比较与分类理论;逻辑学理论;信息论与系统论;信息管理科学理论;科学管理与科学决策理论;数学与统计学理论等(见表1)。

此外,科学评价理论还与科学学(科学评价同时也属于科学学研究的范畴)、预测学(通过科学评价能反映出事物的发展趋势)、科学哲学等学科理论有密切的联系。

2价值理论

价值理论是科学评价的理论基础之一,因为科学评价活动本质上是一个价值判断过程。科学评价目标和标准的选择都是根据评价主体自身的价值观而形成的,因此价值理论是一切评价的基础。但人类社会直到如今也没有形成一个共同的价值观念,每个人都在自觉不自觉地遵循着自己的一套价值理论行事,这就是价值多元化的表现。正是由于人类社会的复杂构成才形成了这种多元化的价值观念,因而也导致了评价标准的多元化和评价活动的复杂化。这与价值原理并不违背。在错综复杂的价值理论体系中,哲学上的一般价值理论和经济学上的劳动价值理论成为价值理论的核心。

价值理论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基本理论,现代价值理论的发展是随着生产力特别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而逐步形成的,而经济评价理论则是在价值理论的基础上逐步发展成熟的。经济评价(多称资产评估)在经济学理论发展中有着悠久的历史,价值理论是西方经济学各流派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各学派的主要论著中都对价值理论进行了系统地研究。现代价值理论主要受18-19世纪古典经济学派和新古典经济学派的影响演变而来,古典经济学价值理论为经济评价(资产评估)理论奠定了价值理论基础。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早期,新古典主义学派提出了供求平衡论(也被称为马歇尔的剪刀价值论)。最具有标志性和里程碑性的事件是1927年,Mertzke出版了《不动产评估》(Real Estate Appraising)一书。该书采用了马歇尔的观点,在价值理论和评估理论之间建立起了有机的联系,为经济评价(资产评估)找到了有力的理论依据。马歇尔是第一个探讨评估理论和评估方法的现代经济学家,他完成了从价值理论到评估理论的过渡,奠定了现代经济评价的理论基础[2]。

而马克思则进一步发展了经济价值理论,提出了劳动价值理论,为价值理论的发展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价值研究必与劳动相联系,故习惯称为“劳动价值”;使用价值研究必与效用相联系,故习惯称为“效用价值”[3]。从人的本质而言,其生命过程是一个通过劳动不断满足需要的过程,从个别价值角度讲,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与西方经济学的效用价值是人的“劳动和满足需要”的生命过程的两个侧面。通过劳动价值论对个人价值的扩展以及对效用的计量,劳动价值论就与效用价值论统一起来[4]。

哲学上的价值(包括个别价值与社会价值)是一个关系范畴,是指任何客体的存在、属性、作用等对于主体(人类或一定具体的人)的实际意义,或是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满足。如果我们把经济学中的“价值”概念与哲学中的“价值”概念加以比较,就会很容易发现,哲学的“价值”在内涵上接近于经济学的“使用价值”,表示物品对人的效用。所以经济学中商品的“使用价值”,从哲学来看就是物品的“价值”。由此看来,“使用价值”主要属于哲学中价值学研究的内容。哲学中的“使用价值”首先是就商品的效用来说的,泛指一切客体对主体的效用或意义,既可以指某物品的效用、意义,也可以指某活动的效用、意义,还可以指某人对他人的效用、意义。其次是指商品的物质效用,即“物”对人的功利关系。除此之外还有审美价值、道德价值、学术价值等等。

评价是主体对客体于人的意义的一种观念性掌握,是主体关于客体有无价值以及价值大小所作的判断。评价是价值学研究最重要的范畴之一。人类实践创造价值,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的某一实践活动结果的价值状况并不都是预期的,它可能有价值,也可能没有价值,可能有很大的价值,也可能只有很小的价值,甚至没有价值,乃至是负价值。价值究竟如何,需要靠人们去发现,去认识,也就是要去评价。而且,创造价值并不是人的最终目的,创造价值是为了消费价值,实现价值,满足主体需要。而消费、实现价值的前提也要认识、判断价值,了解实践结果的价值状况,亦即评价。因此,通过实践创造价值,又通过实践评价其价值并消费、实现价值,这是一个完整的价值运动过程。评价就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从“创造到实现”这一价值运动过程的中间环节。评价既是“创造价值”的深化,又是“实现价值”的前提。价值和评价总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没有价值现象,就没有评价活动。价值决定评价,价值是评价的基础。评价揭示价值,评价是发现价值、实现价值和表现价值的重要手段。

广义地说,任何事物都是有价值的,只是价值的大小不一,有的表现出的是正价值,有的是零价值,有的是负价值,有的表现出质的特征,有的表现出量的特征。科学评价的任务就是判断评价对象之于评价主体有无价值及其价值量的大小。因此,科学评价是准确、合理、科学地认识和判断事物价值的一把精密标尺。

3认识理论

评价本质上属于认识,具有认识的一般特性。虽然评价属于认识,但评价是认识的一种特殊形式,具有一般认识所不具备的特点。因此,评价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即价值认识活动[3]。评价作为认识价值的一种观念性活动,它既属于价值论研究的范围,同时也属于认识论研究的范围[5]。

学术界目前对“认识”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讲评价是认识的一种特殊形式或一种特殊的认识,说的是广义的认识,泛指主体观念地把握客体的一切形式。而狭义的认识则是指主体对客体的自然属性、客观规律的观念把握。对于广义的认识来说,评价是认识的一个方面,评价和认识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狭义的认识,其本身也只是认识的一种,评价和认识是一种并列关系。正如弗·布罗日克所说,“评价和认识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两种特殊形式”[6]。它们共同构成了人类完整的认识。我们无论认识何种客体,都既要认识它的自然属性、客观规律,又要认识它对于人和人类社会的意义。只有这样,才是对客体的全面认识。为了明确起见,人们通常把认识分为两种,即把狭义的认识根据其所反映的对象称为“事实认识”,而把价值评价称为“价值认识”。因此,认识就有了两种形式或两部分内容,即事实认识和价值认识[3]。两者既相区别又有联系,事实认识和价值认识,特别是价值认识是理解科学评价的基础。

认识的本质是反映,是主体观念地把握世界的方式或过程。认识的基础是实践,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最基本的观点。评价同样也以实践为基础,因实践的需要而产生,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发现、判断客体的价值,并通过实践检验这种发现、判断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合理性。认识是一个辩证的过程,列宁说过,“所谓认识就是由不知到知的转化”[7]。而评价作为对客体意义的了解,也就是实现人对客体意义从不知到知,从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转化过程。同样要经历实践、评价、再实践、再评价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发展过程。

评价是一种价值认识和价值判断行为,即“价值评价”。“评价过程也是对评价对象的掌握过程,是一种认识行为”[8]。因此,认识与评价密切相关,认识活动(包括事实认识和价值认识)是评价活动的基础。科学评价就是在事实认识和价值认识的基础上对评价对象于评价主体的价值和意义所作的合理判断,即了解、认识、确定和判断评价对象对评价主体有无价值及价值量的大小。因此,价值理论和认识理论是科学评价的理论基础,是构成科学评价理论集合体的重要理论来源。

4计量学理论

计量学理论是科学评价重要的理论来源和理论基础,科学评价主要对被评对象的质和量进行评价,而计量学理论则是完成科学评价量化分析的基础。任何计量都要关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计量什么(即确定和区分计量的对象);二是如何计量(即采用什么标准、尺度、方式、方法、工具来计量);三是计量的效果如何(即怎样检验和改进计量的效果)。

计量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事实上,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几乎各个方面都要与计量打交道。“如果某事物不能测度,那么它就不那么重要”,威廉·汤姆逊·开尔文勋爵所说的这名经典名言经常被人引用。测度与计量我们身边的物体和事件,不仅在科学上是必要的,也是把握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复杂性的手段。在组织科学和管理科学中,对现象和事件的测度与计量对于了解与研究它们至关重要[9],“科研量化评价已是大势所趋”[10]。这已成为学术界的共识。美国经济计量协会的座右铭是:“科学即测度”。尽管人们并不认为测度或计量对科学而言就是一切,但目前没有哪一门科学能真正离开它。

科学评价包括“质”的评价和“量”的评价两个方面。“量”的评价主要是通过数学方法和统计学方法对评价对象的数量特征和规律进行统计分析(即计量)来反映其发展状态和水平及其规律。科学评价在“量”方面的特征主要是科研投入量、产出量(效果和效益)、投入产出比(效率)等。围绕科研活动中的数量特征,形成了一系列计量科学理论,这些科学理论主要有文献计量学(包括情报计量学、信息计量学、网络信息计量学)、科学计量学、知识计量学和经济计量学等,这些学科之间既紧密联系,又相互区别,自成体系,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和方面,利用数字和统计学方法对科学研究活动中的数量特征和规律进行计量统计分析,并互相印证,共同成构科学评价量化分析评价的理论基础(见表2)。为主体从事科学研究活动,为政府部门、企业和科研机构科学管理和决策提供服务。科学计量学、文献计量学、情报计量学、技术计量学,乃至知识计量学、经济计量学的定量手段与方法,特别是排序理论与方法,为科学评价提供了重要的手段和指标。在这一方面,美国自1970年就开始每两年出一次科技白皮书《科学与工程指标》(原名为《科学指标》,自1987年起改名),将科学评价理论与方法的成功运用于科学研究活动评价[11]。

4.1文献计量学理论

科技文献是科学研究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科技文献的质量和数量是人才评价、机构评价的重要指标,也是判断一个国家、地区、部门、机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通过对科技文献的定量评价,为科技文献建立质量指标,从而研制科技文献指标数据库,建立科学研究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为人才评价、成果评价、项目评价、机构评价、学科评价等提供定量评价依据,为国家及各部门、地区评价科技发展水平和预测科技发展趋势服务等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价值。

当前,文献计量学的应用研究不断取得新进展,文献计量学的理论和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图书馆学、情报学、信息管理、科学学、科技管理、预测学、人才学等领域,并且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特别是在科研评价、学科评价、人才评价、科研机构评价(如大学、研究所排序等)等方面。在文献计量学方法中,论文和引文是较为常用的文献计量指标,这两项指标易于统计和核实,因而受到了研究者和科研管理部门的普遍青睐。论文和引文指标分析的常用数据源是SCI、SSCI、EI、CSTPC、CSCD、CSSCI等数据库。利用这些数据库作为重要评价工具及评价数据源,进行科研定量评价、科技管理、科技预测、机构评价、学科评价、期刊评价、人才评价、科技政策、科研成果、科技评价、科技实力评价、科学发展优先领域选择和科学产出评价等研究[9][12-14],文献计量学理论和方法的应用正在成为国际上通行的做法和普遍的趋势。

4.2科学计量学理论

科学计量学是建立在数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图书馆学、情报学等基础上的交叉学科。它把科学的本身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运用统计分析、网络分析、图论和聚点分析等数学方法定量研究科学家人数、科学成果数、科学期刊数、科学论文数、科学文献引证频次等,为可靠的评价一个国家地区、科研机构、个人或某个领域的科学活动水平、发展趋势,揭示科学发展兴衰涨落、科学前沿的进展等,为国家科学决策、科学管理、科学基金利用提供定量的科学依据。

科学计量学是以科学本身作为对象进行定量研究的学科。科学计量学以社会环境为背景,运用数学方法计量科学研究的成果,描述科学的体系结构,分析科学系统的内在运行机制,揭示科学发展的时空特征,探索整个科学活动的定量规律性,被人们称为“科学的科学”。它在促进科学学理论研究和影响国家科学政策方面,已经初显身手,并且正在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科学计量学原理与方法与文献计量学原理与方法存在很大的相似性,并且出现了相互融合的发展趋势。科学计量学在科学评价中的主要应用有:科学发展规划、科学基金管理、科学结构、科研管理、科学预测、人才评价、科学发展优先领域选择、科技政策、科技实力评估、科学生产能力评价、科学地图绘制、科研绩效评估等[25-36]。

4.3知识计量学理论

科学研究活动过程是一个知识生产过程,知识是科研活动的最重要产物。对科研活动的评价离不开对知识的计量与评价。但对知识的计量与评价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不仅有对知识数量的计量与评价(如总量、存量、流量、增长量等),还有对知识质量与价值的计量与评价(如知识的价值、知识产品的价值和价格等);既有宏观层次的知识计量与评价(如以整个人类的知识体系和知识生产体系或以整个国家的知识体系和知识生产体系为对象而进行的知识计量与评价),也有微观层次的知识计量与评价(如以科研机构、企业、个人、项目等的知识体系和知识生产体系为对象的知识计量与评价)。

科学作为一种知识体系和社会现象,不仅具有数量时空特征,而且具有社会经济属性。对知识本身及其在经济中所起的作用进行研究,包括对知识在经济系统中的生产、传播、扩散等现象进行深入的研究;测定产品、企业、部门的知识含量;知识的价值和价格的评估;知识存量与流量的确定,以及确定因特网上知识传播带来的经济效益等,都涉及到一个共同的问题,即需要从知识这一角度进行量化研究,包括编码类知识和经验类知识。因此,对知识进行计量是知识经济理论中的核心问题,是知识经济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国外科学界、学术界和企业界很早就开始关注对知识本身及其价值的测度,并形成了完善的理论和方法体系[37-40]。而我国则注重从整体上来测度科学知识体系(文献计量学和科学计量学以科学知识的载体为基础对科学活动的成果进行计量,即间接的知识计量)及其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知识经济测度和经济计量学)[41]。

4.4经济计量学理论

经济计量学是以经济理论和事实为依据,以数学方法和统计推理为手段研究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规律的数量分析方法及其应用的一门经济学学科。科研活动中的经济计量是经济计量学在科学研究活动的应用,指用经济计量学方法对科学活动的投入、产出、成本、效益等进行分析,以提高科研活动的效率,优化科研资源配置,便于科研管理与决策,为科研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经济计量学研究的内容十分丰富,但经济计量学方法在科学评价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从科研管理的角度出发来测度计量分析科研活动的效率(投入产出比);一是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来测度计量分析科研活动的效益(科研活动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因此,科研活动的经济计量研究的内容包括三个层次:宏观层次(国家和整个科研体系的效率和效益);中观层次(科研机构、企业、组织等的效率和效益);微观层次(研究者个人和某个具体科研项目的效率和效益)。

用于科学评价的经济计量方法主要是指与科研活动有关的资金的测度与计量分析,范围包括从科研投入、产出、费用、效率(科研投入产出比)、效益(科研活动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成本/效益分析到R&D经费等。按照苛斯托弗(Kostoff)的观点,经济计量方法主要有:成本效益方法、生产功能法、边际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和生产函数方法等[42-45]。其中成本效益法或称费用效益法主要考虑成本/效益、净现值和回报率。

5 比较与分类理论

一般来说,人们认识对象总是从区分对象开始的,要区分就得分类和比较。因此,比较和分类是科学评价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两者关系密切,比较是分类的基础,分类是比较的结果。

5.1 比较理论

比较(comparison)就是对照各个对象,以便揭示它们的共同点和相异点的一种思维方法。通过比较揭示对象之间的异同是人类认识客观事物最原始、最基本的方法。

事物之间进行比较的基础是相互具有可比性,因此可比性原则是比较的基本原则。可比性原则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任何事物之间都具有同一性和差异性;二是两个事物之间的比较必须通过第三者(参照或标准)来进行。在评价过程中,比较通常采取两种不同的方式:一是确立评价中介(评价中介可以是事物确定的参照或标准,称为第三者,也可以是评价对象中的某个特定的对象,称为标杆),将评价对象与评价中介进行比较;二是评价对象之间相互进行比较。在不同的评价中应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在科学评价中常用的比较方法有:(1)前后对比。前后对比是通过大量的参数比较,将被评对象(政策、计划、项目等)执行前后的有关情况进行对比,从中获得评估的依据;(2)对照组比较。该方法是“控制对象——实验对象”的对比分析方法,是社会实验法在评价中的具体运用;(3)多角度比较。针对一个问题,通过多渠道、多角度、多种类型的信息的比较分析,综合评价,获得评价的结论。

比较是科学评价的基本方法之一,也是评价活动的基本思维框架。通过比较分析能发现被评对象之间的差距,揭示事物的发展过程。比较方法还是分析事物的异同和优势的重要手段,通过比较,对研究对象进行定性鉴别和定量分析,为识别、判断和选择提供充分的依据[46]。比较本身也是一种标准,因为在有些情况下,某些研究成果的学术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水平差距很难用精确的尺度衡量出来,所以可以通过比较来区分它们之间存在的差距。

5.2 分类理论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可以按其属性区分开来,并归入一定的门类。这种按属性异同将事物区别为不同种类的思维方法叫做分类(classification)。类是具有共同特征的集合。分类是比较的基础,人们通过比较,揭示事物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点,然后根据共同点将事物归并为较大的类,再根据差异点将较大的类划分为较小的类。分类作为一种认识事物、区别事物的方法,在世界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并已发展成为一些专门的学科。

从逻辑上讲,分类是把一个属概念划分为若干种概念,分类是划分(division)的特殊形式,因为一般来说,分类的要求比划分更严格一些。但是正确的分类和划分所应遵循的规则基本上是一致的。即都必须遵循穷尽性原则和排他性原则[47]。

分类是科学认识和科学研究的起点和基础,同样也是科学评价的重要方法。在科学评价体系中,应用正确的思想指导科学评价工作,其中分层次、分类型评价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分类在科学评价中的重要作用主要有:(1)将科学评价对象按照不同的属性分成不同的类,进行分类评价和认识;(2)对科学评价信息进行分类整理,找出共性和差异,发现被评价对象的本质和规律。在科学评价中,应该根据被评对象的特点将评价对象分成不同的类,实行分类评价的原则。在我国最近颁布的《科学技术评价办法》和《关于改进科学技术评价办法的决定》中都明确指出,科技评价应切实根据被评对象的特点实行分类评价[48][49]。我国科学评价专家邱均平教授也多次在不同的场合反复强调科学评价应坚持实行分类评价,并将这一思想贯彻落实到其在2004和2005公布的中国大学评价排行榜中,得到了管理界和学术界的普遍认可[50][54]。分类评价已成为科学评价的基本原则,是保证科学评价结果科学性的基础。

5.3 比较分类与科学评价

科学评价活动的过程就是设计不同的指标体系,采用不同的方法,将不同的评价对象放入各自的评价指标体系中进行比较,或者直接将不同的评价对象分成不同的类进行相互比较的过程。在科学评价过程中会大量运用到分类和比较的理论与方法,“分类评价原则”是科学评价的基本原则,这也是由科学研究活动的多样性、层次性和复杂性所决定的。我国科技部、教育部等政府管理部门在颁布的各类重要政策法规文件中都明确提出了“区别不同评价对象,明确各类评价目标,完善各类评价体系”的原则要求[55][56]。科学评价的实质也就是在分类的基础进行同类比较[57]。科学评价的过程就是首先要依据逻辑学、分类和比较理论与方法等形成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并将评价对象通过比较分成不同的类,再将各个评价对象分别与评价标准进行比较或者将评价对象相互进行比较,然后将其放入形成的指标体系之中,使不同的评价对象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因此,逻辑学、分类和比较理论是科学评价的重要理论来源之一。

6信息管理科学理论

科学评价需要大量的信息,即科学评价信息。科学评价信息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有关评价主体的信息;第二类是有关评价客体的信息;第三类是有关评价中介的信息。在科学评价活动中,信息的丰富程度决定了科学评价效率与质量的高低。因此,从广义上讲,科学评价过程本质上是一个信息管理过程,它包含着信息收集、整理(筛选过滤、分类组织)、分析(解释)、储存、传递和利用等一系列的信息管理活动,信息管理活动贯穿科学评价工作的全过程。进行科学评价需要大量获取和处理有关评价主体、评价客体和评价中介的信息,同时还要借助大量的信息管理方法、技术、手段和工具来处理评价信息。因此,信息管理科学理论是科学评价的基础理论来源之一,它为科学评价活动过程中的信息管理提供理论、方法、技术和工具支持。同时科学评价是信息管理的拓展和应用,为信息管理提供了新的发展动力[59-61]。

从目前科学评价发展的情况来看,信息管理的很多成果和产品都直接成为科学评价的重要信息源和评价工具。如SCI、SSCI、EI、ISTP、CSSCI、CSCD等权威检索工具及信息数据库中的录用量和被引次数已成为科研评价、期刊评价、大学评价、机构评价、人才评价中的重要指标,许多国家、地区和研究机构等都已经把论文被这些权威检索工具收录作为对科研主体(国家、机构和研究者)和科研成果进行水平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甚至是唯一指标。并且把论文被其收录的情况与科研工作者的晋职、晋级及奖金及与国家科研资源分配等挂起钩来。同时评价信息数据库的研制与发展为有效获取科学评价信息和原始数据提供了功能强大的检索工具和量化分析工具,为促进科学研究的繁荣和科学评价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起到了积极作用[62-66]。

7科学管理与决策理论

科学评价是为科学管理与决策服务的,没有评价就没有管理与决策,没有科学的评价就没有科学的管理与科学的决策。科学评价才能弄清情况,才能为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68]。首先,科学评价既是科学管理与科学决策的基础与依据,也是科学管理与科学决策的重要环节。其次,科学管理与科学决策还是科学评价的重要对象和内容,科学评价不仅为科学管理与科学决策提供直接依据,还是检验和印证管理绩效、决策方案与决策方案执行效果的有效量度。因此,科学评价在管理与决策中起着双重作用。

目前,在科学评价中,已广泛借鉴管理学中的绩效管理、量化管理、系统工程等理论与方法用于科研绩效评价和科研管理评价,使科学评价和科研管理逐步科学化。另外,科学评价作为科技咨询活动的一部分,与科技决策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咨询与决策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咨询是决策的基础和重要环节,决策是对咨询的论证和检验,并规定了咨询的作用和发展方向。因此,科学决策理论可作为科学评价的理论构成和依据。

国际著名的智囊机构——兰德公司,在其重要的管理咨询与决策研究活动中,都把状态评估作为一个十分重要的步骤和环节,并且取得了骄人的研究成果[67]。可见,科学管理、科学决策与科学评价已经密不可分,融为一体。因此,科学管理和科学决策理论也成为科学评价活动的重要理论来源。

标签:;  ;  ;  ;  ;  ;  ;  ;  ;  

科学评价的理论基础研究_科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