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研究王成荣名老中医经验方“益肾固冲汤”保胎后子代的安全性。方法:受试者100例,予口服“益肾固冲汤”20付,收集子代从胚胎期到新生儿期生长发育情况。结果:3例出现孕中期稽留流产,1例孕6月因21-三体综合征引产,1例孕6月因胎膜早破自然流产,其余95例均获婴。95例中5例早产,其余90例均足月产。新生儿中有4例巨大儿,3例低出生体重儿,1例六指畸形,无围产期死亡及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出生体重最小值1600g,最大值4400g,平均值3238.73±489.20g;新生儿出身长最小值40cm,最大值54cm,平均值49.57±1.950cm;中药保胎后的新生儿与正常新生儿比较出生的体重、身长,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固冲汤保胎不增加流产、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畸形、围产期死亡的发病率;不影响新生儿的体格发育。
【关键词】益肾固冲汤;保胎;子代;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R289.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29-0207-02
早期先兆流产是妇产科常见病之一,指妇女妊娠12周以内出现阴道少量出血,伴小腹坠痛或腰背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1]。若能及时诊治,大都可继续妊娠,反之则可发展成难免流产、稽留流产等不良妊娠结局,给女性的身心造成危害。
中医药保胎历史悠久、疗效确切、使用安全,在民间备受肯定与推崇。随着近年来对中药不良反应事件的报道增多,以及对中药生殖毒性的不断研究,妊娠期使用中药的安全性引起广泛关注,尤其在早孕期,胚胎组织敏感脆弱,极易受到损害导致严重的形体与内脏畸形[2]。益肾固冲汤为四川省首届十大名中医王成荣依寿胎丸化裁而来,临床应用近40年,收效甚好,为研究中医药保胎的安全性及名医有效方推广,选取我院100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对其进行治疗,并观察追踪其子代的生长发育情况。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3月早期先兆流产的受试者100例,年龄最大42岁,最小21岁,平均30.43±4.630岁。
1.2 方法
分别于孕中期、产后配合回访,收集子代胎儿期:产前筛查、产前诊断结果、胎儿畸形、胎儿宫内生长情况等资料;子代出生时的体重、身长等医学资料。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学方法,并与自然未用药妊娠流行病学数据进行比较。
1.3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出生体重分布情况
新生儿出生体重最小值1600g,最大值4400g,平均值3238.73±489.209g
新生儿中,最小胎龄为32周,最大胎龄为41周,无胎龄33周和34周的新生儿,与1986-1987年中国15城市[3]正常新生儿出生体重比较平均数和标准差。经检验,得出P=0.338(P>0.05),差异无统计意义,见表1。
据报道,早产的发生率5.99%,巨大儿的发生率6.5%,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6.90%,出生畸形的发病率为13.07‰,围产期死亡的发病率13.2‰。初步表明,中药保胎不增加流产、早产、巨大儿、低出生体重儿、畸形、围产期死亡的发病率。
3.讨论
《女科集略》曰“女子肾脏系于胎,是母之真气,子所系也”,肾为封藏之本,肾气充盛方能托举固摄胎元。冲为血海,任主胞胎,孕后气血下注冲任以养胎,肾为冲任之本,肾虚则冲任虚损致胎结不实易殒。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胎居母腹,全赖母血以养。若素体脾虚,气血生化乏源,胎失所养必有下陨之虞。《万氏女科》曰“胎动不安,脾胃虚弱,不能管束其胎,气血素衰,不能滋养其胎”。先后天相滋,脾土需得肾阳温煦方能健运,同时肾气需精微充养才能充盛。若脾虚不能滋养培育先天致肾气受损,肾藏精,精血互生,精衰则血少,终致脾肾两虚,先后天同损无以摄胎养胎,乃致胎动不安。
益肾固冲汤是四川省首届十大名中医王成荣研究员乘前人之智,以简、便、验、廉为用药宗旨,结合多年临床经验,从寿胎丸化裁,方中杜仲、续断、菟丝子补肾气为主药,党参补脾肺固中以助肾气,白芍甘草柔肝缓急,共为辅药而固冲任,全方共收益肾固冲以保胎之功。胎漏出血者加阿胶珠养血止血,小蓟凉血止血;恶心呕吐、胃脘不适者加竹茹、枇杷叶以和胃止呕。
1957年欧洲使用“反应停”治疗孕吐,致数万名胎儿短肢畸形,开始引发对妊娠期用药的高度警惕。西医对妊娠期、哺乳期用药进行安全分级,减少了因药物导致的畸胎、死胎、流产等风险。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性,传统医著对中药妊娠禁忌的记载来源于临床经验,多数也因其急性毒性反应[4]。中药的成分复杂,尤其是复方,研究其生殖毒性,不能和单种化学药物那样被系统规定。目前中药生殖毒性的实验室评价方法尚存在多种缺陷,如忽视配伍与剂型、评价标准存在主观性、缺乏多种动物间验证、脱离生物整体环境等,故至今都无法准确的、深入的进行人体妊娠的安全性评价[5]。妊娠的安全与健康是医患共同关注的问题,尽管国内许多专家对寿胎丸、止血安胎饮等保胎名方进行基础研究,并未发现其生殖毒性,但仍缺乏大量对中药保胎后母子健康状况的追踪研究。因此在我国尚未建立规范的中药安全评价前,对中药保胎后子代的安全性进行规范的考察和追踪,是对保胎中药安全性评价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6]。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7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84.
[2]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975.
[3]中国15城市新生儿体格发育科研协作组.我国不同胎龄新生儿体格发育的现状[J].临床儿科杂志,1991,9(2):72-77.
[4]张志伟,汪受传,徐建亚,等.中药生殖毒性体外实验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18(4):89-91.
[5]谢辉辉,徐建亚,单进军,等.妊娠相关中药的生殖毒性研究进展 [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30(7):2428-2430.
[6]陶利利.中药保胎对先兆流产患子代者安全性研究综述[J].中医临床研究,2013,23(5):121-122.
论文作者:缪醇,鲁智慧,曹亚芳,魏智慧,李苹,李天真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0
标签:新生儿论文; 子代论文; 中药论文; 体重论文; 毒性论文; 畸形论文; 产期论文; 《医药前沿》2019年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