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公路桥梁工程建设的质量是关系到人们出行安全的重要因素,在公路桥梁的建设结构中,如不能有效控制沉降段施工质量,会导致在车辆经过时出现跳车问题。本文结合路桥工程建设和施工的工作经验,对造成沉降问题的原因进行研究,对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道路桥梁;沉降路面;施工技术
前言
路桥工程作为一项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工程,在以后的工作中,施工方一定要认识到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性,不断强化路基、路面的操作技术,尤其是加强其沉降原因分析以及措施改进。切实通过全方面的举措,来提升路基路面施工的质量控制管理水平。
1道路桥梁路基路面沉降带来的危害
道路桥梁是陆地交通的最主要形式,其承载着大部分交通运输职责,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要基础设施。但是,目前我国的部分道路桥梁存在路基路面沉降问题,致使路面不平整,出现桥头跳车情况,同时,路基路面也存在搭板断裂情况,这些问题不仅影响通行速度,增加车内部的摩擦损伤,还对行车安全带来不利影响[1]。除此之外,跳车现象会加剧桥梁结构损失,主要表现在对桥头和路面结合处的损坏,影响路桥和路面连接处的通行顺畅,为通行带来一定危险性。为此,提升道路桥梁施工质量是提升交通运输质量的根本途径,从而保证交通顺畅以及通行安全。
2道路桥梁施工中路基路面产生沉降的原因
2.1 桥头结构设计不合理
目前较为普遍处理路基的手段为利用粗粒料填筑法加固,采用钢筋混凝土搭板法固定以及增加地基钢筋量法[2]。以上手段旨在降低道路桥梁地基不均衡沉降,促进路桥的稳定性及平稳性。运用此三种方式调整内部结构,以此来增加路基强度,避免由于不均衡沉降造成桥头跳车现象。但理论应用于实践后,其真实使用效果并未达到理想状态,仍然存在桥头跳车显现,可见这三种现行方法仍存在结构设计不合理。
2.2 桥台背路堤压实度不足
由于台背填土技术的工艺难度较大,因此在实现公路设计标准时将会存在一定难度,标准要求采用桥台后背填土处理来进行桥梁通道以及涵洞的施工设计,为了达到目的,在施工进行时,由于此种施工技术的操作工艺和施工手段比较繁琐,并且其工程影响因素较多,比如:施工者的工艺水平,施工材料,施工设备等等,如果任一环节存在施工问题,都会影响桥梁台背填土质量,施工问题的存在也是造成道路沉降的原因之一[3]。与此同时,由于交通量较大,道路桥梁所承受的压力负荷较大,致使地基塑性发生变化。另外在自然、气候的双重作用下,使道路桥梁在长期的使用中出现差异沉降情况,对路面平整性造成一定影响。
3道路桥梁路基路面施工技术
3.1设置搭板
①设置搭板的方法 ,由于车辆负荷,路面厚度和刚度会慢慢发生变化,为施工作业增加许多困难,搭板的设置可以让其与路基面顶面之间保持平行状态,从而使桥面层底标高与搭板顶面标高相同。使搭板顶面与正常路段路基顶面标高保持一致,路基和桥梁间的过渡问题可以得到有效解决。还可以让搭板和桥台连接处保持一致标高,比较搭板与路面连接端的标高,在具体工程施工中,应比原设计的标高高,这样就会出现预留反向坡,依据道路桥梁之间的沉降差确定坡度的大小,但需保证路线纵断面处于平顺状态,从而确定路基沉降差,反向坡度得到预留。
②连接桥台与搭板 ,锚栓:近台端(搭板的)放置在桥台上面,在搭板和台背间布设,通常设水平拉杆和竖直锚栓,以防搭板沿纵向滑移导致桥头处凹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使用的材质为22号钢筋,钢筋之间保持75~80cm间距。锚栓竖直的情况下,有时候会破坏搭板或者牛腿;如果能够保持限制位移与水平拉杆方向上的一致性,就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支座:铺设1~2cm 厚的油毡垫层在搭板近台端下方。支座若选取板式橡胶,间距要控制在 80 cm左右,规格多为150mm×150mm×(21~38)mm。
倒角:为了不出现因为搭板转动损伤道路及路面结构的现象,可以将牛腿上边缘和近台端上缘制作成倒角。
填缝材料:填缝位于搭板与桥台连接处,在接缝间填入填缝材料,可避免雨水渗入。常见的填缝材料有沥青麻絮、油浸甘蔗板和玻璃纤维类的物质等。先将填缝材料填充进去,而后将较稀的沥青灌入。
3.2地基的处理
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的施工情况来选择不同的地基,有效的处理地基能够将公路的承载能力进一步的提高到新的水平,还可以改善地基原本就具有的一些优良性能,最大程度上缩小路段和桥台之间发生的沉降差异,减少由于沉降而出现的公路变形,防止出现错台的情况。当修筑高速公路路堤,遇到很厚的软土层地基时,由于需要填入必要的填充材料,很容易导致软土层地基发生侧向挤动的现象,增大对基桩的压力,甚至会让桥台出现不正常的转动,甚至会在水平方向上发生位移。以上状况都会严重损坏到支座以及伸缩缝,如果情况非常严重还会造成桥台以及桥面的断裂。为了有效的防止桥台出现非正常的位移,必须要采取正确的措施提高地基的刚度,减轻回填材料,还可以利用基桩对地基产生的侧向流动来防止桥台的不正常位移。在实际修筑过程中如果遇到了沟壑地段,那么就可以利用该地段土壤之间孔隙大、含水量多的特点,跟粘土层之间进行换土作业,而粘性土层一般具有较大的强度,含有丰富的有机物质。在确定换土的具体深度时,可以按照软层的具体厚度来进行。对于一般性质的粘土层来说,在挖开之后就可以直接开始翻晒作业。
3.3台后的填筑
在桥梁和路段之间一般会出现路堤的沉降差异现象,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地基出现的沉降、路面上的压缩和变形等。通常情况下路面发生压缩变形时并不会造成太大的不良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对于路堤的沉降来说,需要按照时间来将其划分成三个主要类型,包括次同结沉降、同结沉降以及瞬间沉降等,而次同结沉降和同结沉降更容易引起桥头跳车现象,在选择填筑材料时一定要保证质量达到相关的标准,它会对路堤的沉降造成直接而且明显的影响,如果填充材料属于轻型的,可以有效的避免地基出现沉降现象,还可以控制地基的压缩和变形状况的发生,填筑材料在被压密严实之后,压缩模量也随之提高,并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由于反复的荷载造成的累积性地基变形。在选择确定台背材料的时候,一定要密切的关注应用在公路建设之后的实际情况,还要密切的关注填筑台背材料的主要施工方法。在选择桥台后面的填筑材料时,也一定要确保材料的性能良好,质量可靠,一般会在桥台后面5~10m的范围内应用。
结语
道路桥梁建设是一项关系到国家发展大计以及国计民生的大事,加强道路桥梁施工中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能够有效的提高道桥施工质量,保证通行质量,降低路基沉降幅度,提高行车舒适度以及安全度,为我国交通运输提供平稳的运输条件以及安全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此,相关技术人员应在不断的科学研究中推进对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的研究,以更好的保障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陈蓉,李俊.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应用解析[J].科技展望,2015,09:42.
[2]郝丽静.道路桥梁工程中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探讨[J].山西建筑,2015,17:126-128.
[3]廖艺.试析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要点[J].技术与市场,2015,08:105-106.
论文作者:郭广启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2
标签:路基论文; 路面论文; 桥台论文; 桥梁论文; 地基论文; 道路论文; 材料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