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营销信息化背景下0.4kV公变线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应用对策分析论文_成元胜

电力营销信息化背景下0.4kV公变线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应用对策分析论文_成元胜

(国网四川明珠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遂宁 629200)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到来,电力行业也逐渐走入营销业务电子管理的模式,提高了电力企业的管理力度。但是线损仍是当前供电单位运行过程中需要减少、规避的一项损失。本文以0.4kv公变线损管理为例,探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为当前的电力行业降低线损提供参考。

关键词:电力营销信息化;公变;线损

前言

电力企业蓬勃发展,为人们生活、成产工作提供了动力源。但是随着电力运行工作的开展,人们也发现电力在运行的过程中寻在较为严重的线损问题,增加了运行成本。当前国家大力倡导节能、降耗,而供电部门也在积极地相应节能、降耗的精神,采取积极的措施降低运行成本,提高供电效率。

1.存在的问题

1.1操作技术不合理

在电力运行过程中,线损产生的原因较多,要降低线损率需要了解线损的原因并针对地预防,解决现有及时操作失误问题。常见的操作技术问题主要有配导线老化、布局不合理、导线横截面过大、变压器容量与复合不相符等。其中,线路老化是当前公变线路线损的主要原因,主要在老城区、老住宅小区中较为常见。由于线路使用时间较久,线路破损、长年累月聚集在线路上污渍都会增大阻抗[1]。而线路布局、规划的不合理,会增加电线的布置成本,同时则增加电能运输距离,从而损失电能。电流的传输与通过导线的横截面积有关,导线的横截面积过大、过小都会降低输电效率。变压器容量与复合不符是由于电压器与负荷中心的理解较远,进而导致无功功率缺额,增加耗率。

1.2管理制度不科学

电力运输工作是一项需要人员长期不断地进行维护。电力是当前的主要能源,生活的方方面都离不开电能,说明了电力市场的广大,从另一方面也表明了电力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较大。在大压力下,当前电力运行的管理工作的弊端也日益凸显,主要表现为线路维护制度不健全、偷电现象严重、人员管理不到位、电量分配不合理等。线路维护制度不健全主要体现在线路维护的时间、频率、方式及标准等为明确,导致线路维护工作质量较差。为了节能电费,不少用户私拉电线、偷电,不仅造成电能的损失,也存在安全的隐患。

2.应对措施

2.1完善各方面工作制度,减提高工作质量

要想规范管理,就要有完善的规章制度,因此为降低线损率,需要完善当前的各方面制度。首先,在线路维护上,将现已老化的电线进行及时的更换;定期安排人员检查,按片区划分工作职责,规定维护人员每个月需要按照相应的检查方法及标准对线路进行现场检查维护。其次,加强人员的管理。对于在职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可进行网上教学活动,方便各个地区的工作人员学习;在学习结束之后要求参加培训的人员进行网上限时考试,考核工作人员的线路维护能力。同时,对外招聘具有高素质、丰富经验同时熟悉计算机操作的优秀人员。最后,完善电费核定、线路规划等制度。对于新建的城区,要在现有的线路网基础上对新用户进行合理规划,按照距离最近、线损最少的原则进行布局,符合城市的发展规划。对用户的用电情况进行分析,根据住宅区、工业区不同的类别、用电量及用电时间等的因素进行科学收费,提高电费的合理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信息技术建设工作,提高运行工作效率

当前是电力信息化时代,电力单位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成为衡量其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信息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运行,给当前的电力营销工作带来了挑战,同时也带来了机遇。供电部门在电路监控中可以使用电子产品以及相关的软件建立用户用电台账,工作人员足不出户就可通过安装在用户处的产品监测到每一名用户的用电情况[2-3]。同时还利用相应的系统分析用户的用电数据,从而分析用户是否存在线损情况。同时也为今后的供电计划提供儿科学指导。此外,还可建立用户与供电局的联系系统。如用户线路故障,用户可通过系统报修,维护人员接单后可根据用户在用户反馈的信息以及供电局系统的数据分析对用户的用电故障进行初步的诊断,如问题严重再前往现场进行抢修,提高维护工作效率。

2.3有效的降低线损措施,保障电力运行

为降低线损,平衡三相电流是一个重要的手段。要做到三相电流的平衡,首先测量各个分支线路的电流数据,再将其按照负荷均衡的原则分配到各个用户[4]。在测量的过程中如不平衡量在10%以上则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从而降低线线损。其次,开展无功补偿的管理,需要根据用户的实际荷情况整改现有的电动机,可加装电动机,满足用电需求。同时,在安装时可通过在开关下端安装电容器的方式提高电线的功率因素。积极选择、创新电线材质,使用小电阻的电线,也是提高电力运输质量。此外,用户在不同的季节、时间内用电量会出现波动,而过大的波动也会造成线损,也会降低使用质量。因此也要做好不同时间内供电量的规划工作。

2.4借助新闻媒体力量,加大对线路宣传

信息化时代,信息交流更为便利、及时、有效。而电业行业要想取得更好的发展,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是必要的。依托于信息技术的新闻媒体能够电力企业、供电局对于降低线损工作提供一个宽广的平台。由于电能够为使用者带来利益,当前电力行业中的偷电行为屡禁不止,而偷电是线损的一个重要原因,如何杜绝偷电现象也成为当前电力企业、供电局急需解决的问题。信息化时代,供电局、电力企业可与新闻媒体合作,开展线上线下的宣传活动。可拍摄记录片,记录电力维护工作的艰辛、偷电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因偷电而造成的安全事故等,在电视台、网络上播出。还可跟执法部门合作,在网络、电视上宣传关于偷电的处罚条例等,增加用户的对对于相关法律的认知。线下则深入社区开展用电安全的宣讲、派发传单等,提高广大人们对于电力安全运行的能力。

3.结论

信息时代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是降低线损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加强管理的一种重要方式。因此,也要求当前的电力行业工作人员需要加强信息技术的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应对当前的工作压力。以先进艺术为手段,降低线损,减少运行成本,保障电力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吴淑芳,周丽丽.0.4KV 线路经济供电半径对配电网线损率的影响[J].电子制作,2015(01):259.

[2]钟明,侯奎迎.谈降低0.4kV 配网线损率的技术措施[J].通讯世界,2016(10):205.

[3]班正威.降低0.4kV低压线损的措施探究[J].企业技术开发,2015(30):109-110.

[4]温雯.基层0.4kV配电网的线损管理及降损对策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02):162.

论文作者:成元胜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4

标签:;  ;  ;  ;  ;  ;  ;  ;  

电力营销信息化背景下0.4kV公变线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应用对策分析论文_成元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