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止水帷幕渗漏加固技术研究论文_张贵廷

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 201900

摘要:本文以在建基坑工程为例,针对深基坑止水帷幕失效渗漏问题,结合地质条件和具体工况,对相关加固技术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践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解决了重大质量安全隐患。并对类似工程提出了较为完备的加固技术和实施方法。

关键词:深基坑;止水帷幕;渗漏;加固

1 工程背景

基坑支护结构体系采用Φ1000@1200的钻孔灌注围护排桩+三层钢筋砼支撑,止水帷幕采用设置Φ850@600三轴水泥土搅拌桩作为外侧止水帷幕;基坑内采用降水井降低坑内地下水位。

勘察深度范围内揭露的主要含水层有①层杂填土、③层老城杂填土、④层粉土,场地所含地下水类型为潜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地下径流、越流补给,以径流、越流、地面蒸发为主要排泄途径;土层中地下水分布极不均匀,无稳定统一的地下水位,水位埋深1.3~2.5m不等。

2、突发渗漏及原因分析

2.1渗漏情况

基坑在施工完二道支撑,第三道支撑尚未完全结束,底板未封的状态下,2017年6月13日10:50,基坑西边中部深度12m粉砂层处的围护桩间出现明显渗漏并带泥砂冲出,项目部立即停止土方作业,启动现场应急预案,对渗漏点采用棉絮、棉毡、袋装水泥进行堵漏,同时覆土反压,当天又组织专业队伍对渗漏点采用聚氨酯堵漏的方式进行止水,次日立即在漏点外侧辅以双液注浆进行填充加固。

针对西侧出现的三处渗漏点,同样采取内侧漏点堵漏并覆土反压,外侧辅以双液注浆进行填充加固,经过应急处理第四天现场险情得到控制。

2.2原因分析

项目部立即委托检测单位对基坑止水帷幕进行取芯检测。经过分析芯样,基坑止水帷幕取芯检测结论:整个基坑北侧、西侧北部、东侧北部、东南角止水帷幕在砂层位置失效。

经查看止水帷幕施工记录及施工参数、核对地勘报告,本基坑粉砂层位于(-8.5m~-15m),粉砂层透水良好,且本工程地下粉砂层为古卞水、古泗水、古黄河河床,粉砂层所含水体为流动水,实为地下暗流(暗河)。止水帷幕成桩后,粉砂层部位水压力较大,止水帷幕的水泥在凝固前被砂层水流带走,造成此处止水帷幕质量缺陷,从而导致漏水。

3、加固方案比选

3.1高压旋喷注浆法加固机理

单相液体以高压从喷嘴喷出后,所形成的高压喷射流由三个区域构成,即保持出口压力的初期区域A,紊乱发达的主要区域B,喷射流变得不连续的终期区域C。在初期区域中,喷嘴出口处速度分布是均匀的,轴向动压是个常数;随着与喷嘴距离的增加,保持均匀分布的部分越来越窄,直到某一位置,断面上的流速分布不在均匀,速度分布保持均匀的这一部分成为喷射核E,轴向动压有所减小的过度部分成为迁移区D。初期区域的长度是喷射流的一个重要参数,可根据此判断破坏土体和搅拌效果。见 图1高压喷射流构造图

在主要区域,轴向动压陡然减弱,喷射流扩散宽度与距离的平方根成正比,喷射流的混合搅拌在这一部分内进行。在终期区域喷射流能量衰减很大,末端成雾化状态,当喷射流摄入饱和介质或水中时,这一区域一般不存在,比如当在地下水位喷浆时,就会出现这种情况。喷射流的有效喷射长度为初期区域长度和主要区域长度之和,有效喷射长度越长,搅拌土的范围越大,所形成固体的直径也越大。

图1高压喷射流构造图

3.2双液注浆加固原理

水泥浆和水玻璃溶液混合后立即发生反应,很快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固结体。随着反应连续进行,结石体强度不断增加,早期强度主要是水玻璃反应的结果,后期强度主要是水泥水化反应的结果。

Maag应用达西定律作为物理方程推导出浆液球形扩散理论公式。该理论作出以下假定:①被注砂土为均质的和各向同性的;②浆液为牛顿流体;③采用填压法注浆;④浆液在地层中呈球状扩散;⑤重力影响作用忽略不计。

3.3 鉴于本工程基坑四周平面十分狭窄,四周工况复杂,施工过程对周围产生的风险大,经过充分论证和比较,针对不同渗漏情况的区域,采取旋喷+双液注浆的止水加固方案,充分发挥双液注浆堵漏的特点,发挥旋喷桩止水桩强度高等特点。

4、双液注浆技术要点

4.1注浆压力的选择与控制

水泥—水玻璃浆液的胶凝,充塞过程不同于水泥浆液。水泥—水玻璃注浆压力控制通常根据该段所需浆量,一开始就在短时间内浆压力升到最大允许压力,并一直保持到注浆结束。在规定压力下,每一级浓度浆液的累计吸浆量达到一定限度后,调换浆液配比,逐级加浓,随着浆液浓度的逐级增加,裂隙逐渐被填充,单位吸浆量逐渐减少,直到结束标准时,即结束注浆。

4.2浆液浓度的选择与变换

由于各孔段裂隙大小、分布情况各疏密程度都不一样,每一注浆段中各种宽度的裂隙所占的比例也不相同,合理的注浆浓度需适应上述二种情况。为适应大小不同的裂隙,一般是先压稀浆后压浓浆。浆液浓度的变换,是在同一浓度下一步注浆持续一定时间后,或压入量达到一定数量,而注浆压力、吸浆量均无显著改变时,即可加浓一级。若加浓后压力显著增大,或吸浆量突减时,均说明浓度变换可能不当,应立即换原来浓度。

4.3浆液注入量

浆液压入Q,根据扩散半径及土层裂隙率进行计算

Q=πηβ(m3)

式中 r——浆液扩散半径(m);

H——压浆段长度(m);

η——土层裂隙率,一般取1%~5%;

β——浆液在裂隙内的有效充填系数,约0.3~0.9,视土层性质而定。

4.4注浆结束标准

注浆结束标准,以两个指标表示,一是最终吸浆量;另一是达到预定设计压力(即终压)时的持续时间。水泥—水玻璃双液结束标准是:注浆压力达到设计终压;吸浆量为50~100Lmin,稳定约20min即可结束。

本工程采用定压注浆,当注浆压力达到或接近终压时结束注浆,而当压力接近终压或达到终压的80%时,如出现较大的跑浆,经间歇注浆后全部达到或接近终压也可结束注浆。

5、高压旋喷加固试验

5.1 第一次试验

针对本工程砂层中常规参数不能有效成桩,且地下水具有流动性的特点,决定提高水压、降低提升速度和转速,以达到对土体有效切割和维持较高持浆量的目的,初定两组具有细微差别的参数进行试验:①水灰比1.0,水压26MPa,浆压0.9MPa,气压0.7MPa,转速13rpm min,提升速度8cm min,水玻璃2%;②水灰比1.1,转速15rpm min,提升速度10cm min,其余参数同前。

从试桩桩头开挖和钻芯结果看来,桩头处直径为980~1100mm,桩心芯样水泥含量高,密实成型,但在距桩心0.5m 处的芯样,以桩顶往下约4m 处(土层与砂层的分界线)为界,往上桩身水泥含量高且密实,但往下直至桩底则除桩芯孔较完整外,其他孔位几乎不含水泥,为松散砂粒,试验结果不能满足要求。

5.2 第2次试验

经分析第1次试桩成桩半径较小的原因,可能

存在水泥浆流失或喷射压力不足的问题,其解决方法是对前一种情况进一步降低转速和提升速度,对后一种情况继续增大水压。由于工期紧及试桩成本高,不可能再通过试验寻找一个最佳参数,同时为了保证第2次试桩成功,将各项参数尽可能取得较大,即:水灰比1.0,水压32MPa,浆压2MPa,气压0.7MPa,转速10rpm min,提升速度4.4cm min。

7d 后的抽芯检查结果表明,桩身水泥分布基本均匀,成形性和固结性尚好,成桩效果较好,基本达到试验目的,由此参数指导现场正式实施。

6、止水帷幕渗漏加固实施

6.1 基坑西侧双液注浆。在三轴搅拌桩止水帷幕外侧进行双液注浆,间距800mm,注浆管深度15m,垂直于地面方向。

6.2 双液注浆+双重管高压旋喷,第1步先在三轴搅拌桩止水帷幕外侧进行双液注浆,间距800mm,注浆管深度15m,与垂直方向的夹角为7°;第2步采用φ800双重管高压旋喷桩,水泥含量30%,间距600mm,支护桩与止水帷幕之间,±0.00至-7米D100引孔在-7米至-17米间D800高压旋喷桩。

6.3注浆孔的设计和布孔:注浆孔的布孔有骑缝和斜孔两种形式,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加以选择,必要时两者并用。布孔原则:注浆孔眼的位置和数量,需根据不同漏水情况进行合理安排,以导出漏水为目的,在集中漏水处布孔,水流量大则孔距小,水流量小则孔距大。

6.注浆要点及注意事项

6.4.1注浆前对整个系统进行全面的检查,在注浆机具运转正常,管路畅通的情况下,方可注浆。使用高压注浆机试压,不得超过砼结构受压范围。向注浆孔内注双液浆料。单孔逐一连续进行。当相邻孔开始出浆后,保持压力3~5分钟,即可停止本孔注浆,改注相邻注浆孔。结束注浆:在压力比较稳定的情况下,再继续注1~2分钟 既可结束注浆,拆卸管路准备清洗。

6.4.2经检查无漏水现象时,卸下注浆孔,用水泥浆等材料将孔补平抹光进行封孔。

6.4.3注意事项:输浆管必须有足够的强度,装拆方便、所有操作人员必须穿戴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注浆时,注意浆液的注入量,同时观察压力变化情况。一般压力突然升高可能由于浆液凝固、管路堵塞或由于浆液逐渐充填流砂层,此时立即停止注浆。压力稳定上升,但仍在一定压力之内,此时是正常的。有时出现压力下降情况,这可能是由于孔隙被冲开,浆液大量进入流砂层外部所致,此时可持续注浆。随着大量浆液进入粉砂层,压力会逐渐上升并稳定。压力降低的另一个原因是由于封缝或管道接头漏浆造成的,需及时停止注浆,进行处理。有时由于泵压力增大,将浆液压入三轴搅拌桩断接处粉砂层脱节点,如大量浆液流失,这时可调节浆液固结时间,使之缩短凝结时间或采用间歇注浆的方法来减少浆液损失。

6.4.4注浆所用的设备、管路和料桶必须分别标明,注浆前应准备水泥、水玻璃、堵漏王及棉花毯等快速堵漏材料,以便及时处理漏浆跑浆情况。

7、实施效果

从2017年6月13日开始基坑四周发生渗漏开始,由于项目部及业主各方联合紧急采取了应急预案措施,到制定出符合现场实际情况堵漏方案的实施,从现场实际情况及监测数据可以看出:由于措施及时、方案合理,几个重要监测指标钻孔灌注桩位移、土体位移均在控制范围内,地表沉降、地下水位变化由于起初沉降值得累计导致累计值报警值超标,但由于及时采取了措施速率报警值得到了有效控制,保证了基坑稳定,使基坑施工处于安全受控过程状态下。

8、结语

根据本工程止水帷幕渗漏、抢险、修复的整个施工过程,以及加固过程的试验分析,对类似的工况得出以下有益的经验:对于地下含有流砂的土层,在工程建设前不仅需要地勘报告,还需要进行水文分析,确定水压力的大小、流速及方向;对于类似工况的深基坑止水帷幕,如果采用高压旋喷的施工工艺,施工前需要进行试验,确定试验参数;在土方开挖前,严密监测止水帷幕内外降水井的水位高度的变化,以判断止水帷幕的止水效果。

参考文献

[1]宋志兵 浅谈苏州工业园区深基坑漏水处理方法 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2010年10月 VOL 30

[2]陈志强 徐伟 张宇 深基坑水泥搅拌桩止水帷幕失效分析与修复 施工技术(增刊)2012年6月第41卷

论文作者:张贵廷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7

标签:;  ;  ;  ;  ;  ;  ;  ;  

深基坑止水帷幕渗漏加固技术研究论文_张贵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