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锅炉是在高温高压环境中工作的,为了保证锅炉安全可靠的运行,运行和管理人员必须了解和掌握锅炉各种事故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只要认识和掌握它的规律,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加强对锅炉的管理工作,事故是能够防止的。
关键词: 锅炉事故;安全附件;锅筒;管束;受热面;水循环
一、锅炉事故产生的原因
锅炉事故分为特别重大事故、特大事故、重大事故、严重事故和一般事故。造成锅炉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下面就锅炉事故产生的原因和预防措施作一分析。
1.锅炉本身的先天性缺陷
⑴结构不合理。锅炉受压部件如封头、锅筒、炉胆等,采用不合理的角焊连接形式;水管布置得不合理;锅筒开孔峰值应力过高;上升管、下降管、导汽管截面设计不当;顶部水冷壁管倾斜角度不够而造成水循环不良,无人孔、手孔,很难清洗水垢或进行内外部检查拉撑等加强设置不当或强度不够;锅炉某些部位不能自由膨胀,以致产生裂纹;在蒸汽锅炉改为热水锅炉时其结构上没有做相应改变,锅炉进、出水管设置不当;热水锅炉结构上没有考虑其产生热偏差的可能性等等。
⑵金属材料不符合质量要求。制造厂在材料入厂时没有把住材料入厂关,没有认真执行材料入厂验收标准,把非锅炉用材或没有经过严格验收的材料投入生产了,以致造成元件强度不够,元件存在夹层和内部夹渣等。
⑶制造工艺不当。如受压元件冷加工的隐藏裂纹;受压部件间的强力组对焊接;焊接质量不好,焊缝内有不允许存在的缺陷,或焊接工艺不对,焊接程序不合理,焊后产生延迟裂纹或组装应力等。
⑷安装不合理。如最低安全水位低于最高火界;排污口位置较高,使泥渣无法排尽;应绝热处未绝热;锅炉两端支点均固定,无滑动端;焊接、胀接缺少必要的工艺程序;管路安装不合理,如热水锅炉采暖系统管路排气、膨胀受阻等。
2.安全附件不全或附件失灵
⑴没有安全阀或安全阀结构不合理,安装和调试不符合要求。有的锅炉对安全阀没有明确规定由专人进行排放试验,致使有的锅炉安全阀从安装上以后没有人动过而使阀芯和阀座粘住失灵,还有的因定压调整不利而失灵。
⑵没有水位表,或水位表的安装、设计和使用不当,造成假水位等现象。
⑶没有压力表,或压力表不准或失灵。或锅炉常常高水位运行而使压力表管口结构堵塞导致压力表失灵。
⑷给水设备或给水阀损坏。
⑸排污设备损坏。如排污设备关闭不严,泄露后造成缺水事故。
⑹热水锅炉膨胀水箱冻结,或膨胀管堵塞或设阀门使膨胀受阻,或系统管路排气装置、除污器等故障引起热水锅炉事故等。
3.锅炉运行失常,处理不及时。
⑴锅炉水位过低会引起严重缺水事故,锅炉水位过高会引起满水事故。如水管锅炉水位过高,会使蒸汽带水过多,使过热器结垢而烧坏。另外,锅炉长期高水位运行,最容易使压力表管口结垢而堵塞,使压力表失灵而导致锅炉超压运行而发生事故。
⑵水质管理不善,导致锅炉结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炉水质量不合格,长此下去,受热面结太厚;无定期排污制度,则极易使受热面水侧积存泥垢和水垢,热阻太大,而使受热面金属烧坏;给水中如带有油质或给水呈酸性,并且不加除氧,则容易使金属过热和腐蚀。
⑶水循环遭到破坏。造成水循环破坏的原因除了上面所说的结垢以外,还和运行操作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炉水碱度过高,锅筒内水面起泡沫、汽水共腾而易使水循环遭到破坏;或者主汽管阀门开的过急,使锅简内汽压急剧降低,使汽压波动范围超出允许规定范围,就可能使水循环遭到破坏。
⑷超温运行。由于烟气流偏差或燃烧工况不稳等原因,使锅炉出口汽温过高,使受热面温度过高,使金属烧坏或爆管。
⑸超压运行。如安全失灵等,都将会使锅炉超压运行,严重时会发生锅炉爆炸事故。
⑹输燃料系统故障而引起被停炉事故、引风机系统故障而停止燃烧事故,炉排故障而引起停炉事故等。
4.管理水平低、司炉人员误操作。
⑴使用锅炉单位无专人负责管理。锅炉及其附属设备无专人负责,有人负责又不懂技术,锅炉房不能做到文明生产、安全生产,管理混乱等。
⑵无规章、无制度。司炉工操作无规程,缺少必要的岗位责任制、设备维修保养制、交接班制、巡回检查制、节煤节能奖励制、经济核算制、锅炉事故处理和报告办法等。
⑶司炉工擅自离岗未对运行情况进行监视调整,也容易发生事故。
⑷司炉工误判断、误操作造成锅炉事故,如把缺水当满水事故,会使锅炉更缺水,使事故扩大造成严重的后果。操作规程应有明确规定,如果违反操作规程就容易发生各类事故。
⑸钢炉及其附件、辅机缺乏定期检验和修理。没有设备的检修计划,无保养制度,不进行定期检修和保养,致使设备增病运行,进而发生事故。
⑹错误的检修方法也容易使锅炉在运行中发生事故,如因铆缝渗漏而使钢板发生苛性脆化时,若采用点堆焊接,则最容易使锅炉在运行中发生事故。
二、锅炉事故的预防措施
为了预防锅炉事故的发生应采取以下措施
⑴设计、运行的,应遵守锅炉有关的安全规程和技术条件要求,材质应合格,结构应合理,计算应准确。
⑵制造、修理、安装锅炉,应按技术文件有关法规和图纸施工,严格执行工艺和质量检验制度,确保质量。
⑶锅炉上的安全附件必须齐全、灵敏、可靠,并定期校验。对失灵的附件应及时更换。
⑷搞好锅炉的水质处理,加强日常维护保养工作,以及定期进行停炉内外部检检,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防范事故发生。
⑸配备熟悉设备的专职或兼职人员管理锅炉,建立健全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各项规章制度,切实做好锅炉安全技术管理工作。
⑹可炉人员经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独立操作。在工作时间内要严格守遵守劳动纪律和安全操作规程,经常进行反事故演习训练,努力提高操作技术和判断事故、处理事故的能力。
三、对处理锅炉事故的要求
⑴锅炉一旦发生事故,司炉人员一定要保持镇静,不要惊慌失措。判断事故原因和处理事故时要“稳、准、快”。重大事故应保持现场,并及时报告有关领导人员。
⑵司炉人员一时查不请事故原因时,应迅速报告上级,不得盲目处理。在事故未妥善处理之前,不擅自离开岗位。
⑶事故后,应将发生事故的部位、时间、经过及处理方法等情况详细记录,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找出主要原因,从中吸取教训,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4)发生锅炉爆炸和重大事故的单位,应尽快将事故情况、原因及改进措施用书面报告主管部门和当地安全监督部门。
四、结束语
以上分析可知,只要找出事故产生的原因,提出技术上可行的预防措施,同时,提高锅炉运行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操作水平,遵守锅炉的安全作规程,就可以杜绝锅炉事放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杜渐.锅炉与锅炉房设备.中国电力出版社.2011
2.孙海禄.浅谈建筑施工企业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现代职业安全.2008
论文作者:杨存志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8
标签:锅炉论文; 事故论文; 水位论文; 水循环论文; 原因论文; 压力表论文; 不合理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