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510611
摘要:城市道路交通的建设发展对环境影响较大,其中噪声影响是重要的环境影响因子之一。基于交通建设噪声对人们生理健康、日常生活等的影响,分析在进行城市道路建设时的主要噪声,并针对施工期和运营期的生的噪声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以降低城市道路交通建设施工期和运营期产生的噪声对人们的不利影响,降低噪声对环境的污染程度。
关键词:城市道路;交通建设;噪声影响;治理措施
引言:
城市道路交通的建设和发展为人们生活提供了更加便捷化的途径,但是随着道路建设的增多,相应的交通建设噪声也增多,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人们长期受交通建设噪声的影响,会逐渐对听力造成损害,并间接的损害心脑血管,引发相应疾病。在有关城市道路交通建设的环境问题中,接受投诉最高的即噪声问题。城市道路交通的建设噪声主要产生于施工期和运营期,因此要想提高城市道路交通建设的噪声控制成效,必须从这两个阶段出发,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理措施。
1 城市道路交通建设噪声对人的危害
噪声对人们的影响首先是生理上的,长期处在噪声环境中,人们的听觉器官会受到器质性损伤,当噪声高达80分贝,则会导致部分人耳聋。交通建设噪声还会对人们的心脏产生损害,加速心脏衰老,且长期生活在噪声环境中,人们患高血压的几率会上升,同时会使心肌梗塞发病率上升30%左右。一般情况下,人们的工作生活需要安静的环境,但噪声的存在则会对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产生影响,降低工作效率。最后,当城市进行道路交通建设时,机械设备发出的巨大噪声会掩盖汽车的鸣笛声,影响人们的正常驾驶,极易引发交通事故。
2 城市道路交通建设的主要噪声影响
2.1 施工期噪声影响
(1)噪声来源
城市道路交通建设的噪声主要来源之一是施工期产生的噪声,施工期主要使用大量的机械设备,主要包括破碎机、推土机、压路机、装载机等,上述机械设备的体积较大,产生的噪声分贝较高,对环境影响明显。此外,施工期间需要运输大量的施工材料等,因此需要较多的施工车辆,车辆产生的噪声也会对环境造成影响。
(2)噪声预测
在施工时,相关噪声防治人员应该积极做好噪声预测,在预测前确定测量目的和范围,以精确获知施工期间的主要噪声区,并获知各个机械设备的噪声范围和敏感噪声点,以帮助设置周边敏感噪声点,帮助机械和敏感噪声点保持相应距离,以尽量避免噪声对居民生活产生较大影响。可按照噪声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对施工期间的噪声影响进行分级,并确定声环境影响的评价范围。需要注意的是夜间作业,敏感噪声点的设置一定要满足夜间作业要求,以不影响周边居民的正常休息为标准。
1.2 营运期噪声影响分析
(1)噪声来源
城市道路交通的营运期即道路投入使用之后,此时交通噪声主要是由运行车辆导致的,机动车辆在行使时会和路面产生摩擦形成噪声,此外,机动车辆鸣笛、发动等都会产生噪声。不同的机动车辆的噪声等级不同,且不同时间短车流量不同,则产生的噪声量不同。
(2)噪声预测
首先要严格按照噪声预测目的对路段交通量、车型比例、车速等进行勘测,道路建成后必须掌握不同时间段车辆对周边环境产生的噪声值,由此可对超标路段和时段有所了解,以便于制定科学的营运期噪声防治措施。
3 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的防治措施
3.1 施工期治理措施
(1)控制噪声源
根据施工期间噪声的主要来源,可制定针对施工设备和施工车辆的噪声治理措施。对于施工设备应该首先从源头入手,尽量使用低噪声机械,因此施工人员对于将要投入使用的机械设备应做好噪声测量,若机械设备产生的噪声超过国家标准,要严格禁止其投入使用。此外,还应该注重设备维护,防止其因老化致使噪声增强,污染环境。针对某些噪声较大的机械设备应该注意将其放置在较偏僻的施工场地,尽量和相关的环境敏感点隔离。对于施工车辆要严格控制其进场时间,尽量避免在夜间或人们在家时频繁进出施工场地,提高车辆管理人员的降噪意识。要将施工车辆的进出场地口设置在远离居民区一侧,若途经敏感点,司机应注意减速慢行且不能鸣笛。施工人员还可以通过合理设置隔声屏障的范式降低噪声对周围居民的影响。
(2)提高监管意识
施工单位应该积极配合上级即工程所在地的县级以上的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工作,要将施工项目在施工之前上报给相关部门,要详细列出工程所在地、施工期限以及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尤其是噪声影响,还要阐述相关的噪声污染治理措施,为相关部门开展监管工作提供便利。
(3)控制施工时间
施工单位要严格控制施工期的施工时间,若工程位于城市市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则严格禁止其进行夜间作业。但若施工作业为抢险作业则可以进行,但是在进行夜间作业之前比告知区域附近居民。
3.2 营运期治理措施
(1)做好合理的道路交通布局规划
城市交通发展应该和环境保护紧密结合起来,在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的指导下对城市进行合理分区,提高交通规划和环境保护的协调一致性。构建的交通网络要符合城市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重标准,因此,要严格控制地面交通噪声可能对周边环境产生的影响。
(2)严格控制噪声源
城市道路交通营运期间产生噪声的主要来源是机动车的发动机及机动车鸣笛等操作。基于此,相关人员应该加强对机动车发动机的研发,尽量改善其性能,降低其噪声分贝。此外,为了降低机动车和路面摩擦产生的噪声,应该尽量使用低噪声路面材料,全方位的控制城市道路交通噪声。
(3)消减传声途径中的噪声
噪声在传播过程中是可以被消减的,主要的消减噪声的措施有设置绿化带、声屏障等。绿化带主要是城市道路两旁的植树绿化,能够同时美化环境、消减噪声,降低噪声对环境的污染等。在植树时可使用不同的树种,最大化的发挥绿化带的美化环境及消减噪声的作用。出了设置绿化带,还可以设置声屏障,声屏障的降噪效果较好,可达10 dB左右。声屏障的主要材料可以采用土、砖、混凝土等,构筑成的声屏障一般可较大程度上消减噪声,声屏障一般设置在噪声污染较严重的居民区或者有特殊降噪要求的区域,如医院等。
(4)敏感建筑物噪声防护
敏感建筑物指的是距离噪声污染较近或者极易受到噪声污染的区域,如朝向公路的窗户。此时,可以在朝向公路的窗户一侧安装双层窗,以达到降噪目的。但需要注意的是要保障建筑采光良好,不对建筑物的正常使用性能产生影响。针对临近道路的敏感建筑物,要根据噪声的影响合理安排房间的使用功能,尽量避免因噪声干扰影响建筑物的使用性能。若在敏感区存在居民区类似的建筑区,或者有学校、医院等,应该将其进行功能置换,将医院、学校等改为对噪声控制要求不高的商业区。
(5)加强交通噪声管理
图1 某道路边五层建筑24小时连续噪声监测结果图
如图显示的是监测出的某道路边五层建筑24小时的连续噪声,由图可知从早上八点到晚上八点属于高噪声期,特别是上下班时间,因此要根据监测结果分时段制定噪声控制措施。针对噪声敏感建筑集中区特别是居民区可以根据对噪声要求不同的时段区分敏感时段,对于敏感时段应该限鸣、限行、限速等,严格控制道路交通的车辆数量,以有效控制噪声。此外为了加强对噪声的消减效率还应该做好地面噪声监测工作,制定有针对性的道路维护措施,确保路面平整,尽量将道路噪声控制在较低水平。
结语:
城市道路交通建设噪声对环境和人们生活的影响已经逐渐被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城市交通网的逐渐完善使得道路建设步伐加快,由此带来的噪声环境问题越发突出。要想有效控制城市道路交通建设噪声,降低其对环境的影响,必须从产生噪声的环节入手,采取多样化的噪声治理措施,加大降噪技术的研发力度,逐步提高对城市道路交通建设噪声的治理效率
参考文献:
[1]王克琴,李海波,刘琳,易雨晟,王朝阳.城市道路交通建设噪声影响分析及治理措施探讨[J].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701:55-60.
[2]刘国峰.浅析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的影响因素及其治理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17:265.
[3]曲恩超,张辉,刘阳.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污染防治现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4,02:173-175.
论文作者:卢俊成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9
标签:噪声论文; 道路交通论文; 城市论文; 施工期论文; 环境论文; 敏感论文; 措施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