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高校大学生“体育刻”的发展导向与思考论文

论述高校大学生“体育刻”的发展导向与思考论文

论述高校大学生“体育刻”的发展导向与思考

蔡季伦1,李军2

(1. 上海交通大学 体育系,上海;2. 山东省莒县实验高级中学,山东 莒县)

摘 要: 2016年中国教育学刊发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目的以学生的身心全面展为核心,促进学生未来的终生发展与社会适应为组成要素。高等教育为多数人学生生涯的最后阶段,而现今的校园环境中,大学生的体质健康与心理状态呈现出下滑的趋势,作为人才培养的校园及步入社会的准备前,高等教育的阶段就成为了关键時期。本题目将体育课的"课"改为谐音"刻",期盼体育能时时刻刻的融入校园生活中。本文采用文献综述法,分析出构成高等教育体育课程核心素养的四个发展要素:1) 掌握体育运动的认知概念与理论基础。2) 意识身心健康的重要性与自主健身的能力。3) 拥有基本的体育运动技能与身体素质。4) 培养情意与社会适应能力。

关键词: 高等教育;体育課程;核心素养

一 前言

教育部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于2016年发布表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泛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力,因应学生目前及未来的终身发展及社会发展的组成要素,从中包含学会学习、健康生活、人文底蕴、科学精神、责任担当和实践创新为学生发展的六大核心素养[1]。就目前现状传统的教学观念与方法还尚未普及的改变,及校园环境与资源条件的限制下教学效果还处在受限的状况之下,伴随时代的快速变迁,科技发展迅速及生活的方便,导致大学生出现体质下降的状态,现阶段已成为高等教育领域及社会大众关注的问题,核心素养的提中,具有明确的导向作用,将核心素养融入课程设计、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之中,并逐步形成学生社会发展及学生个人品格与素养的形成。赵风霞等曾在文章中提出体育素养是体育的本质、价值与功能在学生身心发展方面的体现与落实,对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具备独特的贡献和作用[2]。而核心素养试图围绕“培养什么人”、“怎么样培养人”[1]。综合多数文献探究,体育核心素养应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养成基本知识、能力、态度、情感、价值观等基本的综合表现,包括运动技能、健康行为、体育品德等内容[3]。学生终究要脱离学生的身份,而学校体育教育中体育核心素养同时也意涵着社会化的存在,因此体育学科也扮演着学生离开校园后潜移默化的角色。随着时代的日新月异,高等教育背负着培养社会人才的使命,在提升运动技能、身体素质、终生运动、热爱生命的同时发展个人品格,树立正确价值观,以及将从体育活动的机会从刻前融入到生活中的每一刻,将会是现今正在教育领域任职的教师们及家长要去面临的一项课题。

二 高等教育体育课程的基本导向

(一)掌握体育运动的认知概念与理论基础

体育运动的认知概念是指出个体对于运动知识与各项运动技能掌握的相关能力,教导学生如何正确使用科学的运动器材,科学的锻炼方法、运动规则及相关知识。

体育课程的活动内容,是身体的生理机能与脑部的思维运作共同运作的过程,运动技能的表现会与大脑运作的学习思维呈现正向关联。体育课程除了各项规则的了解与动作技能理论基础之外,体育教师能够透过有效的课程设计,发展学生逻辑思考的能力,例如设计篮球场上可能会出现的防守布阵,请学生回答或实际做出如何利用智慧突破对方严密的防守。

体育课程还能够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审美眼光,例如在上舞蹈课程时,请学生自编舞蹈,间接培养出学生的创造能力。除了在大脑成长阶段的培养之外通过课程发展,能够培养学生的反应力、注意力、空间感知能力等等,例如进行篮球课程中不同位置的投篮角度培养空间感知能力,田径课程中利用起跑训练培养反应能力。学生能够通体育运动来提高自我的智力发展,也是体育课程核心素质发展的重要元素。

通过对横店影视职业学院进行普遍调查发现,足球选项课整体开课情况处于良好状态,学校利用不同形式开展足球课程,有力地推动了足球运动在本校的开展。某些活动的组织和开展不是很充分,是由于学校对足球课的设置重视程度还不够,认为足球运动身体对抗激烈,动作幅度大,难以控制,学生在短时间内较难训练和掌握,比较容易出现运动伤害和事故,所以对足球相关活动持观望的态度。

当学生们有了健康意识时,如何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健身锻炼将是教師在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手段,若学生能够有自我健身锻炼的意识并终生养成,由被动的体力活动,经由课程转换为主动的从事在日常的体育活动,此外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生理发展与自身需求,进行科学性健身的能力。体育课程的进行中,应当培养与发展学生对于体育活动中的学习与课于实践的自主能力,并同时达到身理与心理的同时发展,促进身心健康,能够珍爱生命、健康生活、终生体育[4],因此对于身心健康与自主健身能力将是体育课程中不可缺少的核心素养要素,让学生理解有健全的身体是人全面发展最基本的要素。德智寄于体,若是健康出了问题,不仅难以完成学业,个人最基本的生活也将会受到影响[5]

(二)意识身心健康的重要性与自主健身的能力

身体素质应是身体形态、心肺耐力、肌肉力量、肌肉耐力、爆发力与身体柔韧性所组成的身体基本体能,体能是所有运动中最基本的要素,拥有好的身体适能做起任何运动必定更能得心应手,并从运动中将身体素质迁移至日常生活当中,使日常生活更好品质,做事情更有效率,不容易有身体上的疼痛,在生活或是校园生活中不易感到疲惫。身体素质的养成,耐力跑、仰卧起坐等等针对性的课程活动之外,同时也能发展球类、舞蹈等等的相关技能,将运动技术与体能练习进行组合,得以有效促进运动技能的掌握与运动技能的发展[6]。另一方面能够选择结合学校的特色运动项目,或是近期学校在地区即将举办的大型赛会项目,进行课程的教学,让上体育课的过程更有乐趣,从课程活动中间接得到身体素质的多项养成,更能让学生在课堂中找寻自己擅长的运动或找出自身的身体优势,驱使学生养成热爱运动,并终身锻炼的习惯。因此拥有基本的体育运动技能与身体素质,是体育课程素养中的重要养成要素。

配制茄尼醇系列标准溶液,在选定条件下进样5 μL。根据ELSD测得的峰面积A对应茄尼醇的浓度进行线性回归,得到回归方程。再将最小浓度的标准溶液逐级稀释,依次进样5 μL,计算当信噪比S/N=3时所对应的标准溶液的浓度以确定检出限,信噪比S/N=10时所对应的标准溶液的浓度以确定定量限。

(三)拥有体育运动技能与基本的身体素質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坐在椅子上面对电脑或手机的时间日渐增加,因而学生的体能在每年的比较皆呈现下滑的趋势,导致近年来已有青年患有慢性疾病,因而大学生的身体适能在近年来受到关注,从事体力活动,会是推动学生走出户外的最佳办法。

光山县位于河南省东南部,鄂豫皖三省交界地带,北临淮河,南依大别山。在这里,诞生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等主力红军。光山是一片红色土地,光山是邓颖超的祖居地,也是大别山革命根据地、“千里跃进大别山”时刘邓首长和中原党政军机关的主要驻地,更是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向战略反攻的转折地。境内有光山县工农民主政府旧址、刘邓首长旧居、信阳革命老区中共中央中原局旧址、鹭鸶湾战斗纪念地刘邓首长旧居、李先念旧居、简榜会议、中原局旧址、刘邓首长接见刘名榜、邱进敏纪念地、鹭鸶湾战斗纪念地等10余处,现已建成革命传统教育阵地。

多数的高校学生在校期间,拥有着繁忙的课业任务及各样不同的考核测验,可能导致学生利用了整天的时间坐在书桌前紧盯书本或电脑,导致了体力活动时间的减弱,经过长时间的积累,不仅在身体外型出现了不健康的现象,身理机能出现异常,同时心理也出现了对于学习的倦怠、压力、睡眠障碍等因素的出现。在过去已有众多的国内外学者研究发现表明健康的身体与体育运动有极大的关联性,有规律的运动是健康的身体最重要的根本,例如运动能降低心脏病发生的可能,患上糖尿病、高血压等等慢性疾病的机会,也能为控制体重,维持骨骼、肌肉与关节的健康,同时间能让展现自信,提高生活品质。运动的过程中大脑会分泌贺尔蒙,包含多巴胺(Dopamine)、脑内啡(Endorphin)等等,会促使心理产生愉悦感,改善负面情绪、焦虑、压力等心理症状,提升幸福感。

(四)培养情意与社会适应能力

社会适应能力意旨个体行为社会环境中的人、事、物有良好的互动,并在参与中得到良好的状态,与社会达到和谐共存的一种执行适应能力。过去曾有多项研究表明,从事体育运动对于个体良好型格的养成,良好的性格更是社会适应的主要构成要素。

透过体育课程培养社会的适应能力如以下几点:(1)培养自我责任感与学习能力:相较其他学科的不同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加入身体的活动,从书桌或电脑桌前的静态活动转变为动态活动,促使体育变的一件有趣的事情,而引导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寻找自己的不足,发现自己的缺点,以及对于饮食摄取和日常生活作息等等的自我监控,进而转移至日常生活中使学生达到责任感与自我管理的提升。(2)培养刻苦耐劳的个性:课程中碰到炎热的夏日或寒风的冬季,身体容易需要较大的能量负荷,必须克服肌肉的疲劳及酸痛,此时学生必须战胜种种困难与挫折,如在锻炼心肺功能的运动中,须向学生清楚的说明“极点”这一个生理现象,而当此现象出现时鼓励他们用意志力战胜“极点”这个现象,逐步培养他们勇敢、顽强、克服困难和吃苦耐劳的意志。(3)培养挫折的容忍力:随着科技发展与物质条件的进步,学生们缺少了艰困环境中的磨练,有许多学生自小受到父母的溺爱,缺乏毅力与自制力,体育课程中就能磨练孩子的挫折抵抗力。课程活动中,或多或少会有学生对于某种动作技能不上手,或是在体育竞赛中输了比赛,此时教师需要适时鼓励学生改进缺点继续努力,从挫折中再站起来,如同人面对挫折打击时,应不气馁、不妥协,积极的面对人生所迎来的困难与挑战。 (4)培养道德意识:校园环境如同“微型社会”,在体育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利用课堂引导学生能够透过运动规则、运动道德、体育精神的教学,使课程的进行更加规范,在潜移默化下,使学生养成礼貌、文明、遵守技法的好习惯,通过体育课程使学生的道德观念得到强化,并且内化为学生具体得道德行为。(5)培养合作精神与人际互动:“合作学习”是现在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之一,但是合作意识往往在社会中属于较为单薄的一种意识,各自的看法或优缺点都不一致,于是我们需要透过某种活动,透过相互交流,并有着共同的目标,共同去培养。以篮球运动为例,场上的五人依不同的优势分配在五个不同的位置,五人需要团结配合、相互协作的团队意识,才能更有效地达成团队目标。透过团体活动,促进整体团队的合作与团结,进而培养学生相互包容、设身处地的心理品质。

三 结语

综观以上体育课程的发展导向,落实体育课程的核心素养,首先应以体育教师及行政团队为实行者,以学生为中心,家长为辅助,学校落实体育素养给予学生,营造氛围,提升体育教师师资队伍的专业素质,创新检验教学设计与内容,予以适当的评量方式,更新教育理念,协助教师适度针对专业素质进行进修,给予学生优渥的体育教育环境,课余时间家长延续课程内容,甚至将课程内容潜移默化至日常生活,利用亲师生三者关系相互互动,达到课内课外一体化,体育素养的培育养成并不仅仅局限于在校期间内所完成,而是长期培养累积而形成[7],养成终生的体育意识,将生活中的每一刻皆有体育。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生命的的全面发展,体育学科课程分别要从自然科学、精神生命、社会生命对人发展施加正向薰陶,实现人的生命发展[8]。体育课程与一般课程的不同,要用自我的身体去体会与学习,并在动的过程中提升自我的思维能力与身体素质能力,让教育不再只是为了教“如何考试”,而是教会如何“做人”。

参考文献

[1] 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J].中国教育学刊,2016(10):1-3.

[2] 赵凤霞,程传银,张新辉,等.体育核心素养模型构建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7(01):154-159.

[3] 刘兵,谢军,龙建新,等.核心素养—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新思路[J].青少年体育,2016(12):53-54.

[4] 罗芬.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构建及评价[J].当代体育科技 ,2017,7(10):240-242.

[5] 廖艳萍.“全面发展”目标下体育教育教学改革探析[J].体育世界 (学术版 ),2019(01):145-146.

[6] 钱勇.核心素养背景下体育课程指导纲要发展方向——以浙江省为例 [J].体育学刊 ,2018,25(01):93-97.

[7] 于素梅.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基本思路与多元途径[J].体育学刊 ,2017,24(05):16-19.

[8] 马肇国.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构建立论基础及体系初探[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16(04):133-136.

本文引用格式: 蔡季伦,等.论述高校大学生“体育刻”的发展导向与思考[J]. 教育现代化,2019,6(59):187-189.

DOI: 10.16541/j.cnki.2095-8420.2019.59.068

作者簡介: 蔡季伦,男,台湾高雄人,上海交通大学体育系,研究生;李军,男,山东日照人,山东省莒县实验高级中学,教师。

标签:;  ;  ;  ;  ;  

论述高校大学生“体育刻”的发展导向与思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