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电建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西安 710032
摘要: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严格控制施工成本,是提高工程经济效益的关键。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了全过程造价管理与控制的流程,分析了当前所应用的管理与控制措施中存在的问题。其次,重点从“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结算阶段”四方面出发,阐述了具体的管理与控制措施。
关键词:电力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成本控制
前言:近些年来,随着社会对电力资源需求量的加大,电力工程数量逐渐增多。电力工程建设,所需成本较高。严格控制施工成本,是提高盈利的关键。但目前,因造价管理与控制水平低,电力工程的经济效益,仍无法达到满意的水平。可见,对工程建设全过程造价管理与控制方法进行研究较为必要。
1 全过程造价管理与控制的流程及问题
1.1 全过程造价管理与控制的流程
全过程造价管理与控制,指自工程建设前入手,将管理与控制措施延伸至施工后的管理模式。该管理模式的流程如下:(1)设计阶段:在此阶段,管理与控制的内容,应以工程勘察、施工技术为主。需确保勘察结果准确、技术满足施工需求,方可对工程成本进行计算[1]。(2)招投标阶段:该阶段,应重点对合同的签订问题加以重视,避免发生工程变更、索赔等问题。(3)施工阶段:该阶段,应重点从材料、人员等细节入手,对工程成本进行控制。(4)结算阶段:工程施工完成后,需对其进行结算验收,对施工成本进行统计。
1.2 全过程造价管理与控制的问题
当前电力工程建设所应用的全过程造价管理与控制措施,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1)设计阶段:部分工程进行工程造价时,未考虑到工程施工区域的人文与地理环境,且未对工程对技术的需求进行关注。受其影响,工程超预算的问题极容易发生,造价管理与控制水平低。(2)招投标阶段:该阶段,如合同内容未明确,一旦发生风险,施工单位的成本必然有所提升。(3)施工阶段:该阶段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材料浪费严重、管理连续性差等方面。需积极对上述问题进行处理,以改善管理与控制效果。(4)结算阶段:该阶段,如未进行工程验收,同样可导致造价管理与控制水平下降。
2 电力工程建设全过程造价管理与控制方法
2.1 设计阶段
2.1.1 工程勘察
电力工程施工环境复杂,恶劣的环境,易加大施工难度,导致工程成本增加,对工程造价造成影响。因此,为确保工程造价合理,加强勘察较为重要。例如:电力工程可对施工当地的地形进行勘察,观察地形是否平坦,是否存在坡度。针对地形起伏大者,应适当增加造价。此外,勘察人员同样应对地物进行勘察,具体包括“房屋”、“矿洞”、“水系”、“地下管线”等[2]。如工程需跨管线施工,或施工区域内存在其他阻碍物,需适当增加工程造价,以免发生超预算的问题。
2.1.2 技术评估
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所用的技术,具有种类多的特点。根据工程施工难度、施工要求以及施工特点的不同,施工单位应采取不同技术对方案进行设计,以确保工程质量达标。设计阶段,如未对技术因素加以重视,易导致施工方案难以达到建设单位的招标需求,导致工程成本增加。为解决上述问题,施工前的设计阶段,设计院需结合工程勘察结果,以及建设单位的要求,严格控制施工技术。并将因应用技术而增加的成本,纳入至工程造价中,提高造价的合理性。
2.2 招投标阶段
招投标阶段,应明确签订合同,确保合同内容完整,提高造价管理与控制水平。以工程材料的价格为例:因电力工程施工区域不同,且不同区域材料价格存在差异。招投标阶段,有关人员需对施工当地的材料、人工价格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确定本次工程的施工成本。确定后,方可将成本体现在工程造价之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合同签订时,应重点对“工程价款”、“工程变更”、“索赔”等问题进行关注,明确建设方与施工方的责任,提高造价管理与控制水平。
2.3 施工阶段
2.3.1 明确划分责任
施工阶段,明确划分责任,可有效提高施工人员成本控制的积极性,降低超预算问题的发生率。例如:工程可要求管理人员分别负责对“材料成本”、“机械成本”、“人工成本”进行控制。施工前,各管理人员均需了解成本控制要求。施工期间,需以每星期为一阶段,对上阶段的成本进行计算。如发现成本已超过预期,需立即对下阶段的成本进行控制,以将成本控制在工程造价的范围内。针对施工成本超过预期者,需采取惩罚措施,对管理人员进行处理。
2.3.2 加强材料管理
电力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材料成本占据工程成本的比例最高。因此,为提高工程造价的合理性,避免发生超预算问题,加强材料管理较为重要。例如:管理人员可于施工的过程中,加强现场巡查。一旦发现材料浪费的问题,需立即制止,并给予处理,确保材料可被妥善利用,避免浪费,降低成本。针对可反复利用的材料(如:模板、木材),应给予回收,并重复利用。当前施工所用模板,以铝模板为主,具有成本高的特点。建议工程通过租赁的方式,对模板进行利用,以节约材料成本,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
2.3.3 应用管理技术
为全面提高造价管理与控制水平,应用管理技术较为重要。BIM技术,为电力工程施工所用的主要技术。建议工程将其应用到施工过程中,将工程总成本输入至软件中。每星期施工结束后,管理人员均需利用软件,对成本进行计算。并利用软件的功能,自动生成成本波动折线图。根据生成的图形,观察是否存在超预算的风险。如存在上述风险,需对施工方案进行调整,确保工程施工质量达标,降低工程成本,提高造价管理与控制水平。
2.3.4 实施限额签证
电力工程施工的过程,对钢材的需求量较大。为降低施工成本,建议实施限额签证制度。例如:当领取材料时,出库以及回收废料的过程,均需由相关人员签字后进行。针对耗费材料量大的施工环节,需重点给予关注。为降低成本控制难度,建议将其分为不同工序,从各工序入手,对材料进行清点。清点后,需向管理人员汇报该工序的材料使用情况、剩余情况、剩余原因、消耗原因。采用上述方法进行造价管理与控制,对施工成本的降低,具有重要价值。
2.4 结算阶段
电力工程施工完成后,造价管理与控制人员应对工程质量进行检验,并对成本进行结算。结算阶段的造价管理与控制方法如下:(1)管理人员需详细核对工程合同中的条款,确保施工成果能够达到合同的要求。(2)管理人员应对工程变更情况进行检查,避免工程因变更而增加成本。(3)管理人员需明确各项费用的去向,一旦发现问题,需立即处理。采用上述方式进行造价管理与控制,对工程经济效益的提升,可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对电力工程建设全过程造价管理与控制问题的研究,为电力工程管理人员提供了参考,有助于全面提高造价管理水平,降低工程成本,提升经济效益。未来,建议各工程于设计、招投标、施工及结算四阶段入手,通过工程勘察、技术评估、责任划分、材料管理等手段,完善造价管理与控制内容,提高控制水平,提高管理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屹东,彭可竹,邓嘉翕.BIM技术在电力工程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中的应用[J].湖南电力,2019,39(02):53-56.
[2]姚浩锐.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在电力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科技与创新,2019,16(07):100-101.
论文作者:刘世海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第0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8
标签:阶段论文; 成本论文; 造价管理论文; 工程论文; 材料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电力论文; 《城镇建设》2019年第0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