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环境工程污水处理技术研发力度的不断深入,膜生物技术开始广泛应用在工程污水处理范畴,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客观来讲,膜生物技术的污水处理价值虽已得到业界认可,其技术应用普及度仍有待增强,同时也存在相应问题亟待优化解决。基于此背景,文章从膜生物技术应用角度展开,分析了膜生物技术处理污水的技术原理,进而围绕已有膜生物技术类型实施了综合探讨,分析了膜生物反应技术应用在污水处理领域的优劣势,最终从未来发展视角提出了个人见解,希望从理论层面为行业从业者提供相应启示。
关键词:污水处理;膜生物反应技术;原理;应用
引言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已迈入了新的历史时期,逐渐从以往粗放式发展走向循环经济发展阶段,经济发展同时更加关注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尤其在水资源的保护利用方面,呈现出了更高的呼吁之势。因此,围绕污水处理再利用方面,也涌现出了较多的处理工艺技术,而膜生物反应技术即是在此趋势下应运而生的一项新兴技术。这项技术依据膜生物反应器装置的分离膜组件,良好构建了可再生的水体净化单元,受到了业界的广泛关注。此技术脱离了繁琐的污水处理单元,切实保障了污水净化质量的平稳,值得现实中给予持续分析探讨。
1膜生物反应技术的基本原理
污水处理是生态环境工程建设中的重要一环,而膜生物技术同样是污水处理体系中的关键技术之一,是依托分离膜组件组合构成生物单元,将膜分离技术与生物降解作用相结合的一项污水高效净化工艺。此技术基于二沉池技术、生物处理技术发展而来,可在较高污泥浓度条件下,达到SRT、HRT分离效果,污水净化处理效果相应优于常规净化技术工艺,具有较高的应用实效性。事实上,膜生物反应技术延展于膜分离技术,同时糅合了生物处理技术工艺,通过高度密集的好氧菌、厌氧菌、兼性菌、藻类真菌群构成生态膜系统,依据生态膜通透性过滤污水,能够实现粘土、矿物料、颜料、微生物及乳液分离,达到水源净化、浓缩的目标。且微生物能够良好降解有机物,提升污水处理效果,助推污水转化率,实现水资源的持续利用。当然,膜生物反应技术实施离不开膜生物反应器装置的支持,共包含了膜分离装置、曝气装置、萃取反应器等组件,根据不同组件装配形式还可划分为一体式装置、分离式装置,具体类型需依据生物膜所处反应器位置实施界定。其中分离膜生物反应器在污水处理中的使用较多,具有除污效果强、净水量较高的显著特征,相应提高了污水处理效果。
2污水处理采用的膜生物技术分析
针对污水处理领域的膜生物反应技术形式分析可以发现,目前主要以曝气生
物滤池技术、动态内循环反应技术、组合式污水处理技术最为常见,以下将围绕此三类膜生物技术类型作进一步分析、探讨。
2.1曝气生物滤池技术
曝气生物滤池处理技术是当前较常见的膜生物反应技术之一,其是在污水处理净化的过程中,依托曝气生物滤池作为污水处理反应的辅助工具,基于最优组合技术原理展开,通过结合气浮工艺与生物滤池设施,可以良好达到洗涤剂、胶体杂质含量过高水源的净化,降低污水颗粒物总量,从源头上处理水源污染物,促使污水处理操作环节的便捷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为,一般污水处理负荷量较高的话,会导致负荷消耗过高情况,而采用曝气生物滤池技术,预先处理水体杂质即可以良好降低污水净化过程中的负荷消耗,减少生物膜处理污水期间的污染情况发生,从而获得更为理想的污水净化效果。
2.2动态内循环反应技术
动态内循环反应技术同样也是环境工程污水处理领域较常用的一项技术措施,是在近几年科技发展背景下,膜生物反应装置不断升级、改进后的技术产物之一。动态内循环反应器中所用的生物膜制作材料为微网材料,能够良好降低膜生物反应器造价。且在内循环动态反应装置范畴,更多利用了活性污泥的过滤性特点实施污染物过滤处理,体现了水资源可循环利用的理念。当前,常应用侧向曝气式的动态膜生物技术作污水处理,但为了避免错流速度过低、反应器短流情况发生,可通过优化改造内循环装置设备,将曝气装置结构设置成竖向流动式样,即可良好改善反应器短流问题,达到污水处理质量提升目标。
2.3组合式污水处理技术
现实中,除上述两类膜生物反应技术之外,在环境工程污水处理方面还能够选择应用组合式膜生物反应技术,根据现实需要实施污水净化处理。具体即参照优化组合原理,有机结合MBR、EGSB两类新型处理技术,凸显组合处理的质量效应。其中MBR即为膜生物反应器,是通过膜分离技术结合活性污泥法达到污水处理的高效化。而EGSB则是膨胀颗粒污泥床,隶属第三代厌氧反应器,组合应用流程为:先以EGSB装置实施污水初步处理,将有机废水中的COD类有害物质予以清除;而后依托MBR装置配合清除水源中的悬浮物、氨氮成分,从而弥补EGSB装置清除不佳的弊端,通过技术组合应用,达到污水处理效果的深入化,更好推动水源再利用。
3膜生物技术的污水处理优势及不足分析
从污水处理中的膜生物技术原理、技术形式来看,目前保持了不断完善、发展的状态,但结合膜生物技术实践应用的优劣势来讲,目前仍呈利弊共存的局面。下文研究将围绕膜生物技术的污水处理优势、劣势作综合分析。
3.1污水处理应用的优势
从膜生物反应技术的污水处理应用优势方面来讲,在其技术应用实施的过程中,无需额外配置过滤单元或沉淀池设施,即能够良好完成污水、沉淀物的高效分离。因此,膜生物反应技术能够合理降低污水沉淀池建设的土地面积,同时也可规避污泥沉降情况的发生。且膜生物反应系统具有较高的抗负荷性,适宜用于多类型的有机废水处理范畴,实用价值较高,污水处理面相对较广。
3.2污水处理应用的劣势
目前,膜生物反应技术虽已得到了较多污水处理机构的认可,可达到相对较高的技术应用水平,但这并不代表其技术应用中无局限因素存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依旧存在一些待改进的问题。譬如,污水处理过程中生物膜易于吸附相应有害元素或携裹混合颗粒,导致持续应用过程中生物膜洁净程度受到影响,且容易引发膜阻塞情况,如若污水处理人员不能及时给予膜检测、清洁处理,即易引起生物膜污染情况,导致污水处理期间的透水量下降。因此,如何通过技术研发延长生物膜使用期限,保障生物膜即便遭遇污染也可维持较高透水量,成为后续应解决的重点问题。
4结语
综合新时期环境工程污水处理中的膜生物技术应用情况来讲,目前膜生物反应技术具有着较多的污水处理优势,当然也存在相应的应用局限。比如污水处理期间可能产生的膜污染情况、生物膜使用年限较短且普及度偏弱等问题,均是现实中应给予关注重视的内容。因此,面对以上局限因素的存在,污水处理从业人员还需要正确利用膜生物技术,持续关注所处理水源检测及流向监控工作,以避免污水处理不到位诱发的二次污染情况。
参考文献:
[1]唐国瀚.生物膜除臭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9):3466.
[2]陈刚,姚远,王艾荣,等.膜生物反应器与其他污水处理技术的集成工艺综述[J].净水技术,2016(3):16-21,37.
[3]和弦.在环境工程污水处理中膜生物反应技术的运用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20):706.
论文作者:王明月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30
标签:污水处理论文; 技术论文; 生物论文; 生物技术论文; 污水论文; 装置论文; 较高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