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所谓的公路延流冰,简单来说,就是基于高寒地区下,所具有的一种典型的地质现象。经过实际勘察发现,公路延流冰在过水路面或者是在半填半挖路段中发生率较高。基于寒冷外界环境下,再加上寒冷地区的地质情况,尤其是在有着较高地下水位的路段,地下水会出现溢出路面的现象,从而导致公路某路段中较大冰层的覆盖问题,不仅会严重降低公路路基的稳定性,而且还会极大的阻碍行车群众的生命安全。基于此,在接下来的文章中,将主要围绕公路延流冰的成因与防治措施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希望能给相关人士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公路延流冰;成因;防治措施
引言
作为高寒地区独有的一种工程地质情况,公路延流冰在过水路面路段中有着较高的发生几率。一旦公路路面出现延流冰问题,不仅会导致整体公路路基的安全性受到威胁,同时也是严重阻碍公路建设行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为此,文章针对公路延流冰的成因与防治措施方面进行分析,具有极为关键的现实意义。
1.公路延流冰内容分析
通过实际调查情况显示,对于公路延流冰现象而言,在春季以及初冬天气下,在林区或者是河流附近以及沟壑附近发生几率较大。针对一整条公路路线来说,因为延流冰每次发生的地点有着极高的不确定性,可能今年发生在该路面,明年也会出现在其他路段当中,基于该种现状下,也极大的阻碍了后期公路单位维修工作人员的防治与维修。对于公路延流冰现象来说,最主要的根源就是因为其中诸多水分的增加,当基于白天气温较高的时段下,就会导致公路路段形成液态水导致影响路面结构,而当夜晚降临时,气温相对于白天就会明显降低,因此路面上的水分就会凝结成冰,从傍晚到深夜时间的缓慢推移,自然冰层就会不断增加厚度,自然而然的形成了延流冰。对于水分的出现,出现最为主要的情况分为3方面。第一,泉眼水的存在,流入公路路面地表后形成地表径流。第二,最为常见的河水。第三,潜水。基于三种水的出现,当遇到相应的条件下,就会导致延流冰情况的发生。当公路项目某一路段出现延流冰问题后,不仅会降低该路段公路工程的稳定性,而且还会给行车群众造成极大的安全威胁。一方面,公路路段出现延流冰问题,会直接降低公路路基的稳定性,进而导致桥涵堵塞,或者是路面结构发生不同程度的冻裂以及脱落等,严重缩短了公路项目的使用周期;另一方面,当公路路面出现延流冰现象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会形成冰坝,不仅阻碍正常的交通,而且严重情况下还会威胁到行车群众的生命安全,引发大型的交通安全事故。经过实际情况来看,为了有效防治公路路面延流冰问题的出现,身为公路建设行业的相关工作人员,就必须及时的制定完善的防治措施,减少公路延流冰问题的发生几率。首先,围绕实际公路项目的路段情况,对其延流冰存在水源的形式以及成因、流量等进行详细的勘察,同时调取最容易出现延流冰路段的相关数据,分析好积冰的程度以及结冰的厚度,围绕公路路基的填挖方高度、涎流冰形成地点与路基的相对关系,结合构筑物的设置情况,合理选用排、挡、截等防治措施综合治理。
2.填方路段的延流冰防治
对于公路填方路面延流冰问题的防治,针对路基基地比较容易出现延流冰的现状,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借助碎石等材料,将其放置于路基基地出水口的位置处,从而借助碎石的作用,水分就会有效的渗池汇水,之后,通过碎石盲沟水量较大时,可在盲沟内设置排水管排出路基,盲沟最末一段纵坡适当加大或采取保温措施防止出水口冻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根据实际公路项目特殊地质条件下,在设置出水口碎石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将其设置在排水沟位置处,从而将水分引进聚冰沟处,最终引进自然沟,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对于盲沟出口处的高度,应该高于排水沟的底面。当实际遇到较小的路基填方高度时,工作人员就必须利用相关的材料,做好盲沟等的保温工作,同时设置于冰冻线之下。为了更好的提高盲沟保温工作的效果,施工人员可以借助聚苯乙烯泡沫板等类型的保温材料。采用桥涵跨越涎流冰河谷时,注意加大桥涵孔径及增大桥涵净空,桥涵净空应满足历年最高涎流冰冰位加塞冰高度再加米的安全高度。根据实际公路的地质条件等,可以选择性的促使桥下纵坡不断增加,确保出口水能够顺利的排出水分。位于坡脚范围之外、对路基有影响的沟谷涎流冰,路基高度应高于历年最高涎流冰冰位加奎冰高度再加米的安全高度,同时在安全高度范围以下应选用水稳性比较好的路基填料填筑路基也可考虑在涎流冰位置设置挡冰墙、聚冰沟处理[1]。
3.挖方路段的延流冰防治
针对公路挖方路段延流冰问题的防治工作,当路槽范围内出现延流冰问题时,工作人员可以借助碎石等材料,在出水口位置处设置渗池汇水,如果遇到水分较多的情况下,工作人员可以将排水管,按照横向方位,将其设置在盲沟内部,从而促使水分沿着盲沟渠道,就会不断的向盲沟外渗出;如果公路挖方路段边坡坡面出现延流冰问题,工作人员也可以利用碎石材料,将其设置在边坡内部环境下,从而形成可以渗水的池塘,如果遇到水分较多的情况下,工作人员可以盲沟内设置排水管沿边坡内部向下排至纵向边沟下渗沟排除,将浆砌片石材料,促使整个出水的坡面加以全面的封闭;如果遇到整体边坡坡面延流冰问题下,基于该部分可能形成的延流冰段落,工作人员可以利用碎石材料,在边坡坡脚位置处,设置好挡冰墙、聚冰坑等;针对边坡坡顶延流冰问题,如果出现延流冰的位置与坡顶较近情况下,工作人员可以碎石材料,将碎石渗池汇水装置设置在出水位置下,与此同时[2],借助边坡碎石盲沟排至边沟下渗沟涎流冰距离坡顶较远时,可与截水沟配合设置一道或几道聚冰沟拦截,聚冰沟需要与地表自然排水沟衔接。坡顶顶部沟谷涎流冰位置距离坡顶较近小于米时,可在出水口内部设置碎石渗池汇水,并通过边坡碎石盲沟排至边沟下渗沟涎流冰距离坡顶较远时,可与截水沟配合设置一道或几道挡冰墙或配合聚冰坑拦截,挡冰墙的设置需要考虑不冻季节的排水要求及视觉美观要求。在此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在挖方路段出现延流冰位置下设置盲沟或者是边坡盲沟过程中,工作人员应该促使沟渠的深度大于最大冻深,同时应用有效的材料聚苯乙烯泡沫板保温材料,及时的做好保温工作。除此之外,考虑必要的强度要求边沟下渗沟出口需要采取必要的保暖措施,加大末段的纵坡,并按照渗沟出口的地形条件对填方边沟进行必要的处理。
结论
简而言之,针对实际调查情况下,公路路段出现延流冰问题带来的危害性,身为公路行业的相关工作人员,就必须对延流冰问题形成高度重视,根据项目的实际建设情况以及地质条件等,加强对现场的勘察力度,同时根据以往某路段延流冰形成的原因以及危害等,及时制定相关的防治措施,从而为提高道路交通安全的同时,也能为我国公路行业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针对防治延流冰问题具有一定复杂性以及困难性,文章重点针对填方路段延流冰的防治以及挖方路段的延流冰防治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士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3]。
参考文献:
[1]《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2006).
[2]窦明健,胡长顺,多吉罗布,等.青藏公路路面病害成因分析[J].冰川冻土,2016,25(4):439-444
[3]符进,马君毅,袁堃.青藏公路高温高含冰量多年冻土地区以桥代路工程研究[J].路基工程,2018(4):62-65.
论文作者:张武堂,仝小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9
标签:公路论文; 路段论文; 路基论文; 碎石论文; 就会论文; 渗沟论文; 挖方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