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设计、施工及养护的关系和控制论文_王琳琳

园林绿化设计、施工及养护的关系和控制论文_王琳琳

烟台市莱山区园林管理处 山东省烟台市 264003

摘要:在城市当中的园林绿化工程主要是为了有效满足人们在城市生活当中的绿化需求,然而在城市园林绿化的设计、施工与养护工程当中是非常复杂的工作,

关键词:园林绿化设计;施工;养护;关系

一、园林绿化设计、施工、养护三大环节之间的关系

园林绿化设计是将园林绿地建设的理念、想法以及造景手段,通过设计者的具体设计,利用图纸的形式展现出来。园林绿地施工则是将设计图纸通过定位放线、土方换填、苗木种植、灌溉管线铺设以及硬化铺装等施工手段,将设计师图纸上表达的思想通过建设转变为现实存在的景观。园林绿地养护更是对设计、施工的延续,高标准的养护才能确保绿化建设成果的保存。通过卓有成效的养护,促进园林植树的生长,才能更进一步实现设计者的终极理念,达到最终的园林绿化景观效果。由此可见,想要高效的呈现设计成果,需要设计、施工及养护三个环节紧密联系。如何将上述三个环节有机联系在一起,需要建设方做好中间的衔接、协调和配合。

二、园林绿化设计、施工环节关键点的控制、管理

1、项目委托设计期间的控制管理

园林绿化设计过程中,通常都由建设单位根据原道路施工图或老旧的原始地貌图提供给设计单位,作为园林绿化设计的设计底图。由于道路施工过程中发生变更调整或原始地貌图测量成图时间过早,造成施工区域范围、标高、地貌发生变化,致使园林绿化施工设计图纸,在施工过程中与实地不相符。设计前期,一定要对计划实施区段做好原地貌测量工作。其次,土方量的把控尤为重要。按照相关绿化施工验收标准,设计方给定的土方换填量往往与实地不符。除了地貌测量,现场土方标高的测定也应进行实地的实测实量。最后,要做好蓝图审核工作,确保施工过程中不必要的变更发生,造成施工费用的增加。

2、园林绿化施工的程序和技术要求

2.1平整场地

园林施工的第一个步骤就是进行施工场地的平整度,这就需要进行场地的清理工作,并一处现场中所存在的杂物与杂草以及垃圾等物质,还需要在种植的地方进行深挖深翻的工作,从而有效确保其土壤将符合苗木的种植需求。假如在平整的过程当中现场存在着一些坡度,这就需要采取填土的方式来确保总体的绿化美观,而且在整平的过程当中需要考虑好种植后的水源供给的相关问题。

2.2挖种植穴

在挖种植穴的过程当中要严格按照施工的设计要求对种植苗木的整体大小来进行相关的种植工作,有效确保种植穴与其要种植的植物大小相匹配。在正常情况下,种植穴要应该比种植植物的根茎直径大35cm左右,而且根据种植植物的种类来确定植穴位条形或者是圆形,于此同时还需要注意部分的植物在进行种植的时候需要进行基肥工作。

2.3苗木规格和运输

在苗木的选择上要严格按照设计规格来进行苗木的选择,苗木的误差不能超出设计规定规格的百分之五。对于已经采购好的苗木需要使用的草绳或者是其它的物质进行打包,并且适当的修剪枝叶,降低运输的过程当中水分的流失,这样将方便运输。

2.4严格选择施工材料

在选择施工材料时应考虑以下因素。(1)充分考虑植物自身特性,每种植物都有自己的生长特性,在施工的时候,要找出各种植物存在的差异性,便于对植物的选择。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同种植物也会因为生长环境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生长形态,主要是受到地形、光照、土质等因素的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2)植物成活率也是园林绿化施工材料选择的重点内容,为了保证成活率较高,在选择植物的时候尽量选取优质苗木,通过地径粗细、生长状态等情况进行判断。

3、园林养护至关重要

3.1土壤施肥与灌溉

园林绿化工程完工和栽植植物之后,要对栽植的植物进行合理地养护工作,确保植物的成活率。在开展养护工作时,要确保植物根系得到足够的养分,要根据植物对养分的不同需求,经常施肥,确保植物养分充足。为了确保植物生长快速和提高土壤养分,一般都是用堆沤蘑菇肥,这种肥料经济实惠,对环境没有污染,适合在大多数园林中使用。在施肥过程中,作业人员需要根据施肥标准与土壤搅拌均匀就能够达到施肥的目的。为了确保肥料均匀,能够充分被土壤所吸收,可以在施肥之前,提前对植物生长土地开展翻地,增加土壤和肥料的接触面。施肥之后要进行灌溉,确保植物根系水分充足,提高植物吸收肥料的效率。

3.2植物枝桠修剪

在栽植植物的时候,要对植物的枝桠进行适当地修剪,通过修剪能够提高植物的美观性,还能够帮助植物复苏适应新环境。在开展修剪的时候,可以借助植物的顶端优势,便于植物更好地生长。要充分考虑植物的特性,根据植物的不同,选取不同的修剪方式。对于一些萌芽力强的植物、存活率较高的植物可以采用裸根栽植,在修剪的时候可以进行较大调整;对于一些发枝能力较弱的植物,只对一些疏枝进行少量修剪即可。

3.3植物病虫害防治

为了有效防治病虫害问题。就必须对产生病虫害的原因进行深入了解,确保防治措施具有针对性。在防治园林植物病虫害的过程中,食叶害虫主要有甲虫类和蛾类等;吸汁害虫主要有介壳虫、螨类、蚜虫等;植物出现病害现象主要是受到白粉病、叶斑病、枯萎病、炭疽病等疾病的影响。防治病虫害的方式有很多,可以分为生物防治法、物理防治法和化学防治法,每种方式都有其优势和不足之处,在具体选用中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灵活方式,确保防治措施符合园林和病虫害的特点。生物方式措施主要指通过培育有益生物,利用有益生物防治园林病虫害具有节省能源、防治成本较低、不污染环境、可以持久发挥控制效果等优点,且对园林不会产生破坏,因此这种方式受到很多人的重视,在我国很多园林防止病虫害中得到广泛使用,但是这种措施发挥效果较慢,不利于对病虫害较为严重的园林使用,且在使用该技术的时候需要技术水平较高的工作人员才能操作。物理防治措施主要指通过人工方式,对病虫害问题进行清除,例如,驱赶害虫、修剪病枝,这种方式技术含量低、操作简单,但是如果园林面积较大,需要支出大量的人工成本,且过度的修剪病枝将会严重影响植被的生长。化学防治措施主要指通过化学农药制剂对园林植被进行喷洒,得到杀死害虫的目的,这种方式成本较低、适合大范围使用、能够立即见效,但是如果园林没有遭到大范围的害虫侵袭,不建议使用这种方式,因为很多园林都处于城市当中,且人员流动性较大,如果喷洒化学农药必将会对周边环境产生很大影响,甚至威胁人们的健康,园林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如果大量喷洒农药,园林会成为人们休闲的禁地,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3.4园林设施养护技术

园林设施养护主要针对园林景观中的混凝土结构,一般情况下,园林景观绿化工程中都会涉及到混凝土结构的养护,若养护不当,混凝土结构会出现大量裂缝,从而产生安全隐患,并且影响景观的观赏性。在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养护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运用相应的养护技术,比如混凝土的结构特征、施工特征等。通常情况下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是因为混凝土结构内外的热量存在差异造成的,在混凝土浇筑施工中,水泥和某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释放出大量的热量,而体积较大的混凝土结构中,大量的热量不容易散发,使结构内外产生较大温差,加之混凝土结构本身具有的膨胀性,导致混凝土结构发生形变,从而出现裂缝。因此,施工中必须注意施工环境和混凝土的温度控制,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保养,使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得到保证。

结束语

揣摩设计意图、有机结合施工、务实管理养护,需要园林项目各参建方协力完成。一个独特、有创新的园林设计需要一支优秀、高素养施工队伍,更需要专业、务实养护团队,才能完美展现园林项目巧夺天空之美、才能综合提升园林工程建设整体质量,才能创造出绿色、环保、美丽的现代园林。

参考文献

[1]邱飞.贯彻设计意图精心组织施工加强养护管理——析“浩洋丽都”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养护管理[J].福建热作科技,2014,01:57-59.

[2]崔航.对园林绿化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分析[J].现代园艺,2014,04:184-185.

[3]毛佩,张燕科.对园林工程绿化养护技术措施分析[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9:10.

[4]范淑芳.九洲?御府景观园林绿化工程成本控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4.

论文作者:王琳琳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1

标签:;  ;  ;  ;  ;  ;  ;  ;  

园林绿化设计、施工及养护的关系和控制论文_王琳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