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最近一段时间,伴随我国各行各业经济社会的平稳快速发展与进步,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进程也越来越快,城乡一体化的局面也逐渐在各个县市地区成型,县市区的居民对于日常生活和经济生产的用电需求也在不断提升,在此过程中,配电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农村电网配电线路做基础的分析介绍,旨在保障县市区以及乡镇用电居民的实际利益,提升供电单位的综合收益,为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添砖加瓦。
关键词:农网;配电线路;故障;防范措施
电力系统平稳运转,是配电网络正常供电的关键前提。在近几年,农村电网的配电路线经历了全方位大规模的改进建设,高压与抵押配电路网以及相关设施得到了显著升级,其性能得到了全方位的提升。本文依据县供电企业配电网的现实运转情况,参考若干配电运转事故,寻找农村电网现阶段的薄弱环节,并给出相对应的预防方案,提升农村配电网络的监管水准和实际运行能力。
1 农村配电线路的主要故障分析
1.1 自然不可抗力
(1)气候条件
配电网络的平稳运行与当地的自然气候状况息息相关。由于配电路网长期暴露在野外状态,因此这些线路极易受当地自然气候改变的影响。例如在夏天,一旦有雷暴天气来袭,暴露在海拔较高或宽阔田野中的配电线路就有很大概率遭受雷电破坏,进而出现跳闸、损坏、烧毁的问题。不仅直接影响了配电网络的正常平稳运行,还会导致较为严重的安全问题。而到了冬季,受频繁的冰霜雨雪气候的影响,配电线路上极有可能累积较为厚重的冰雪或霜冻,这些覆盖物很可能会压断电线,严重的还会破坏电线杆,直接影响各地区的正常供电。
(2)植物生长
在自然环境中,植物的生长走向与规模等因素都是不可抗力,因此植物生长和配电线路的方向与走势互相冲突的问题就时有发生。但植物往往归属于各个单位或个人,因此很难顺利地协调解决,由此产生了各种各样的争端。
(3)动物的破坏
建立在空中的配电线路往往会成为过往鸟类修筑巢穴的地方,鸟类在这些线路中穿梭活动,非常容易碰到导线、变压设备等配电设施,进而导致配电线路出现接地故障,引发各种配电问题。
1.2 人为因素
(1)工程建设影响
在建设配电线路的过程中,由于工程项目受到工期限制、工程成本、施工技术、实际收益等内外部条件的限制,极易发生为了赶工或赚取收益而降低工程质量的现象。而造成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在工程前期的准备过程中,没能做好地形勘察、地质与水文条件的调研,在具体的施工环节又缺乏耐心和对质量的追求,工程的建设质量和管理组织水平因此受到影响,没能达到预期的建设质量指标。而在后期又没能经过仔细的检查核验就急于投入运行,因此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会频频发生质量问题,进而影响配电网络的运行效率。
(2)配电线路管理监督缺位
配电线路的监管单位应当在第一时间检查型号过时、有安全问题的线路,并且应当在第一时间改换全新的线路,避免由于线路老化而导致的配电问题。与此同时还应当对村民做好安全用电的普及教育与监管,提升村民的安全用电能力与意识,由于乡镇农村存在着大量的私接电线的情况,因此有关部门应当针对这一问题加大监管和教育力度,避免配电网的安全运行受到影响。
(3)电线管理维护不到位
由于乡村的配电路线大多处在比较偏僻的山区和田野地带,如果发生线路问题,有关部门很难在第一时间到达故障现场做维修工作,而平时的检修工作更是极为缺乏。加之乡村地区缺乏对电网系统维修保养的意识,缺少足够的主动保养管理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关部门依然不去处理这些问题,不制定系统化、体制化的监管处理方案,那么乡村地区配电网络将长期处在无看护无管理的状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农村配电线路故障防范策略
2.1 针对自然不可控因素的对策
(1)雷击引发的故障
应当装配较高质量的免维护避雷设施以及电压保护设施,采取能够有效避雷的新科技与新型设施,在夏季等雷雨天气高发期,对高压线路做足保障措施,尽可能地降低由于雷雨天气而导致的配电故障与有关事故,进而尽可能地降低配电网络的故障率,减少电网检修人员的工作量以及在恶劣天气外出检修的潜在人身财产安全隐患。
(2)大风天气会引起的故障
如果出现大风天气,需要及时做好防灾预警,做好灾害防范准备,及时收集当地可能发生的风险情况,尽可能掌握各类风在可能出现的时间、地点、场合和原因,弄清事故动向,以便于更加合理有效地进行灾害防范工作,,做好加固工作,调整导线的弧垂,对绝缘子梆线进行全面有效的排查和重点保护,争取做到尽早发现,尽快解决。
(3)植物生长引发的故障
在配电线路和植物生长的地方注意及时做好电线电缆的绝缘保护工作,如果树线出现矛盾,需要及时对各方面进行灾害问题分析和调查,如果出现技术问题,需要及时分析和解决,尽可能将所有问题最小化处理,如果产生树线矛盾,需要及时与各方进行协调沟通,做到线路进行正常搭建并且不会破坏生物的生长环境和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4)动物障碍
这一阶段主要考虑到各种鸟类对配电线路的损坏,当前为了保障电力系统和当地电路设备,需要及时对电路系统进行维修和保护,当地相关部门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取语音驱鸟器等产品,利用电脑声音模拟鸟类天敌的声音,由于是自动播放,因此不会产生恐惧感,也不会靠近配电线路,但是这一方法所需要的成本比较高,并不适合在居民住宅区内利用,而且一旦鸟类对这一装置产生抗性,那么这一装置所祈祷的作用可以说就是荡然无存了;所以,根据实际情况和总和考虑,一般情况下,相关部门会在住宅区或其他区域内设置防鸟刺,阻拦鸟类在在配电线路上活动,这一方法可以产生较为优秀的使用效果,而且成本相比而言比较低廉,因此,可以在农村地区大范围进行使用。
2.2 人为因素防范
(1)工程建设故障
在施工开始之前,需要及时做好相关准备,深入实地进行调查走访工作,获得当地的第一手资料,包括当地的地形地貌、植被覆盖等,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的状况对工程建设的可行性做出评估;在施工过程中,需要秉承安全第一,质量为上的宗旨,严把质量关,确保质量第一,严禁造出质量低下的产品,避免粗制滥造,对不符合至两个工程标准的产品需坚决打击,以高标准和高规格对工程最终完成结果进行考察验收,对存在安全隐患的设施需要严格禁止投放。
(2)宣传安全用电知识
在农村地区的配电线路需要及时进行排查,避免其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对于其中已经出现老化的线路需要及时拆除,将其换成新的较为安全的电路,在农村地区普及安全用电知识,帮助居民树立安全用电的意识和常识,培养节约用电的习惯。
3 结论
配电网设备在农村地区发展潜力较大,发展空间势头强劲,因此,为了进一步促进农村地区的用电安全情况,相关企业需要对农村地区用电情况进行综合排查,对能否使用配电网以及如何使用进行调查,以期更好为农村地区的用电问题作出改善,从而创造更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电力配电线路故障原因分析及处理[J]. 李志斌.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4 (09)
[2]10kV配电线路改造过程中需解决的问题[J]. 官宝金. 黑龙江科学. 2015(12)
[3]浅析10kV配电线路故障原因及防范[J]. 项东泰. 通讯世界. 2015(24)
论文作者:梁庆华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6
标签:线路论文; 故障论文; 这一论文; 农村论文; 地区论文; 鸟类论文; 电网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