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农村社工人才队伍建设试点的几点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工论文,队伍建设论文,试点论文,几点思考论文,农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随着各地试点工作的不断推进,社会工作的影响愈来愈大。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农村社会工作的探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涌现了像江西万载、湖南古丈、四川都江堰等一批全国典型,显示了社会工作在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强大生命力。笔者非常关注我国农村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并多次来到有关社会工作农村县(市、区)参观学习,为我国农村社会工作发展的喜人局面而欢呼。
社会工作发展有其特殊性,不是做一二次行政动员,搞一二次群众活动就可以大功告成。社会工作的推进包括了理论、政策、技术等多个层面,是一个综合的长期的“社会工程”。因此,反思近一个时期的农村社会工作人才队伍试点,笔者认为我国农村社会工作尽管已经形成社工引领义工服务、从工(社会工作从业人员)辅助社工服务、义工协助社工服务的“社工+从工+义工”的“万载模式”。但是,当前农村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试点工作还有待继续完善的地方。
一、准确掌握农民的真实需求
今天的农民需要什么?他们为生存、温饱而奔忙陷入困境的时候,送上几斤大米和几元钱就可以解决问题吗?当下,我们探求农民的需求,是否应有新的角度?
经济学中常说市场需要什么,企业就提供什么。社会工作中也存在这种供求关系,也追求双赢。社会工作对服务对象的求助方式非常关注。中国人长期有着“民不告,官不究”的思维。这种思维制约了一些服务机关习惯于等着服务对象上门“求助”,而中国农民非常爱惜自己的面子和讲究求助的“差序格局”,如果不换一个角度去审视服务对象的求助方式,社会工作者就很难了解服务对象的真实需求。
社会工作服务对象是社会的脆弱人群,他们当前急需什么,这是农村社会工作的出发点。当前农村脆弱人口的数量比较大,如留守妇女、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等群体,他们形成的焦虑感的表现形式不同。社会工作者要通过有别于传统的工作方式的社会工作,从社会问题的视角出发,了解和掌握农村中社会弱势人群的需求。
二、试点工作应循序渐进
笔者发现,当前有的地方的社会工作试点有一种急躁的情绪:总想通过树立一两个典型马上遍地开花。社会工作说到底是一种制度建构,制度与一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密切相关。制度建设过程是要将一个新的系统生成到原有的一个大系统当中去,这必然会出现社会系统运行中的不适应问题,必然形成对传统的社会管理模式的挑战,这种挑战又会引发新的问题。因此,推进社会工作试点应循序渐进。试点培养的过程就是为了发现问题,少走弯路。然而,对待试点也应当理性,试点不是万能钥匙,每把锁都能打开,应看到各个地方不同的社会环境,特别环境中的亚文化系统。
当然,主张试点工作的循序渐进,绝不是故步自封,甚至前怕狼,后怕虎,绝不能成为一些地方懈怠社会工作试点的借口。相反,是提醒人们更充分地看到发展中的问题,特别对困难有相当多的预计,试点地区应戒除行政功利心理,保持一种平静的心态。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社工人才试点成熟一个发展一个,成熟两个发展一批。
三、掌握与高校合作的主动权
目前,农村地区为了弥补社会工作人才的缺乏,在试点的过程中采取与本地高校社会工作系合作的做法,即高校出社会工作专业人员,试点地提供社会工作环境和条件。如江西的万载和湖南的古丈基本上是这种模式。政府与高校合作的优势是不言而喻的。但是,有的地方却由此出现这样的情况:高校师生在,社工活动就开展,高校师生一离开,社工活动就停止。有的高校参与试点完全是为了解决社工学生实习问题,而有的地方政府仅看到学生在试点中的成本较低。人们就不禁要问了:这样能让真正的社会工作制度建立起来吗?
那么,社会工作制度建立的标志是什么?最起码有两个关键点:有社工和社工机构。对于成立社工机构,容易做到,甚至有的地方就有现成的。但是社工就不那么容易发展起来,不能通过发一个文件,装修几间办公室就能实现的。西方称社会工作者为“社会工程师”,和医生、律师一样,是以专业技术解决社会问题的从业者,在社会工作发展中处于核心地位,可以说,没有社工就没有社会工作制度。在社会工作试点过程中首位的是要培养社会工作者。其途径有:专业社工学生通过实习和帮助试点的传、帮、带(其实际的效果还有待进一步考察);对现有的实际社工岗位上的人员进行在岗培训,可以与高校协作,采取课堂讲授和现场督导的方式,这在现阶段应该是最需加强的一个方面,可以解决社工人才配给的各种矛盾;从获取国家社会工作师(助理社会工作师)资格的人员和高校毕业生中引进社工人才,出台优惠的人才政策,为社工的使用、激励提供良好的环境。
四、合理设置社会工作岗位
社会工作岗位是社会工作发展的重要承托,当前社工岗位设置有两种取向:一是政府推动,民间发育,社工人员一般来自社会聘用,可称为“外生型”发展;二是体制内嵌入(王思斌语),即在现有社会福利部门中设置社工机构或社工岗位,社工人员一般来自本单位(部门)的人员转岗,或者调入,不妨称为“内生型”发展。
上海、深圳等发达城市基本上采取前一种模式,而多数农村社会工作试点县采取了后一种模式。不管哪一种模式都有其优势。
笔者认为,社会工作岗位的设置关键是要以当地社会需求为导向,搞清楚本地的社会需求。有的农村地区一试点就想在县级设多少个高级岗位,乡镇级设置多少个中级岗位,在村委(社区)级设多少个初级岗位。试问:这些岗位是怎么来的?光凭想象是不行的,一定要根据农村的实际需求,真实反映人民群众的诉求,并与本地经济、文化相适应。
根据农村社区人群居住分散的特点,社工机构与岗位的设置可采取“中心+村委会”的方式,可以乡镇政府所在地为中心,辐射全乡镇的村委会;也可以片区为中心,辐射某范围内的村委会。社工人员可采取专职(专业)与兼职(半专业)相结合的方式。按照各地的经验,这种机构的培育与发展一定要保持机构的专业性和独立性,不能让社工成为政府的“传声筒”的异化现象的发生。在人口相对密集、经济条件尚好、社工需求较大的地方则可探索民间机构独立运营、政府财政买单的方式。不过这类机构一定要防止行政化,成为政府的“二部门”。
五、认识到社工人才队伍建设的必要性
时下有三种认识在业内流行:一是社会工作不过如此,社工制度很容易建立起来;二是社工制度建设很难,条件还不成熟;三是一些民政部门的同志有点埋怨,民政工作搞得好好的,干吗又去搞社会工作?这些认识投射到农村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工作中来,必然造成做形象工作、摆花架子、等待观望、对社会工作抵触等问题。原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曾庆红同志曾说过,要像改革开放初期重视经济人才那样,重视发展社会工作人才。掂量这句话的分量,我们应有这样的共识:国家的社会建设任务非常重,社会问题、社会矛盾亟待用社会工作手段解决。
来自西方发达社会工作的经验告诉我们,社会工作的发展与社会问题的出现密切相关。我国当前正处于一个社会矛盾凸显期,出现贫富差距拉大、失业人口增多、各种犯罪行为频繁、人们的精神及道德滑坡等社会问题。
地方一些党政部门的同志总认为我国现有的一套解决社会问题、维持社会稳定的机制卓有成效,社会工作机制的建立是多余的。当然不能怀疑我国现有的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的工作方法的有效性,但是我们是否能自我拷问:现有的工作手段是否过于粗放,解决问题办法是否单一?特别是面对困难群体的心理、情绪等问题时,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否有点束手无策?应当承认,专业社会工作在西方国家以其理论的缜密性和方法的科学性、系统性,解决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许多社会问题。社工,在他们的社会里有着较高的职业声望。因此,我们应将发展社会工作定位为政府治理方式的转变,是我国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一种新的社会服务模式。
六、坚持社工主体地位,整合志愿者资源
笔者发现,有的农村社会工作试点的地方有重志愿者、轻社工的倾向。因为志愿者投入少,无需付工资报酬,也不需要办公场地,有的地方甚至把原有的农村社区建设中的志愿者组织换一块社工的牌子,改变一个称谓,就算完成了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试点。前述已论及,社会工作者是社会工作制度建设的主导因素。在解决社会问题、医治“社会病”的过程中,只有社工具有资格,而志愿者是没有这种资格的。当然,志愿者不乏某一个领域杰出的专业人士,但是,解决社会问题是社会工作者的专业使命,他们有着强大的专业优势。志愿者只有在社会工作者的引领下,才能更好地奉献他们的志愿热情。因此,在发展社会工作的过程中,应牢牢确立社会工作者的地位不动摇。
确立社会工作者在社会工作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并非排斥志愿者在社会工作中发挥的作用。相反,在当前更应大力弘扬志愿精神,让中华民族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