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民族生态学与可持续发展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生态学论文,可持续发展论文,试论论文,民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X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804(1999)02—0054—05
我国少数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中形成了各不相同的风俗习惯和特殊生产方式、特定的文化心理等,在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上有着各自独到的见解。为此我们在研究民族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同时,有必要提出“民族生态学(Ethnoecology)”一词,以引起人们对这一学科的关注和研究。本文初步对民族生态学所涉及的内容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进行尝试性的探讨,既不奢求概括所有的问题,也不打算充分阐发本文的全部主旨。只求起到“抛砖引玉”之效,谬论和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恳请指正。
一、民族生态学的定义
人类生态学是专门研究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人口、资源、环境生态关系的综合学科,中心问题是探讨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统一体系的结构与功能、能量流、物质流、信息流的动态规律性。着重了解人类生产活动对自然过程的干扰以及自然对人类干预的反应,目的是为了调节和控制人与环境的生态关系,建立科学的生产管理和环境管理体系。人类生态学作为生态学中的特殊学科而存在,并不破坏已经形成的各门学科的相对独立性。由于人们认识到人类生态学所提出的许多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因而导致许多学科的生态学化,使得生态学的思维方式在各个领域、各个学科“时髦”起来,并逐步得到普及。可见“所有学科生态化,生态科学社会化”已是现代科学发展的主导趋势之一。有些学者甚至提出“全球生态化”的主张。今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必将围绕生态学问题进行综合的一体化研究,与此同时还将有一些跨学科的新的知识领域和新学科逐渐形成,“民族生态学”就是属于这类学科而提出的。
民族生态学是一门民族志学与人类生态学交接边缘的学科,与民族地理学、民族人类学、民族人口学都有相互交叉的领域。主要研究各民族种群和民族整体在其居住的社会自然环境条件下传统的民族特点以及固定的生态相互关系。研究各民族利用自然环境和影响自然环境的特殊方式、传统观念及生态规律。民族生态学也和其他生态系统一样,也是有一定的组成成份,具有一定的结构,体现一定的功能。它的结构是该系统中的各个民族的社会自然环境,最终功能同样可以归结为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也就是说,民族生态系统,通过调整各民族与环境的生态关系,使能流和物流相互联结,在系统内不停地反复地循环,维持民族生态的存在和繁衍,维持系统的相对动态稳定与平衡,使民族地区的社会文明与经济得到持续发展。由此可见,它与人类生态学探索的人口系统与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之间的矛盾运动规律有着很大的差别,它侧重于研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这种矛盾运动的特殊性和差异。显然这门学科的实践早已走在其理论的前面,尽管已有多种著作涉及民族生态学,但“民族生态学”这一术语及其概念本身却远未获得普及和重视。
二、民族生态学的特点
1.民族生态的稳定性
民族作为民族志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社会集团最富于自然性和相对稳定性的形式之一。每个民族都在一定的自然条件下形成和生存,组成这一民族的人们千方百计地力图适应于这些环境条件,并且能够在发展生产力和经济活动的过程中,逐步改变一部分条件。民族生态的相对稳定性,保证了每个民族与一定的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长期性,也只有民族具备相对稳定性这一特点,使得我们提出民族生态学和研究民族生态学变为现实,取得这种相对稳定性的先决条件正是民族的传承性和历史性所致。
(1)传承性。 世代更替地用传统方法创造人们世世代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过程中的相似性;将语言、文化、民族倾向等传授给下一代而使这一代适应于这一地区的民族社会经济生活。这就使得某一种族的民族在民俗(指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化等)的流传过程中自始至终有相同、相似的内容和形式。当然民族习惯又是民俗表现出传承性的重要纽带。
(2)历史性。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事更替、社会经济、 政治强烈地影响着民俗的形成、发展与消失的全过程。新俗必然取代旧俗,某些传统的习俗也将必然全部或部分发生“变异”,使某些民俗以其鲜明的时代色彩而成为特定历史阶段的标志。因民俗的更替、变异极为缓慢,所以在一定的阶段内民族生态仍将呈现出相对稳定性。当然保证民族生态相对稳定性的最基本要求是民族的传统内婚制使之民族具备自己民族群体的基本特征。
2.民族生态的多样性
(1)变异性。民族生态所处的自然环境千变万化, 呈现出多样化。在很多情况下,各个民族所处的环境在地形地貌、水文地理、植被特征及其景观不尽相同,而且民俗也受地理环境、历史时代、民族文化传统等诸多因素影响而有着较大的差异。
(2)地域性。 民俗发展在空间上还显示出“地理特征”或“乡土特色”。由于受一定的地域生产、生活条件和地缘关系的制约,因而民俗或多或少总是带有地方色彩,故有“百里不同语,十里不同俗”之谚。
正因为民族生态具有这一多样性和相对稳定性特点,才使得我们研究民族生态学的内容丰富多彩,绚丽多姿。因而对于这种具有多样化特点和不同自然条件的多个民族来说,在进行民族生态分析时,则需按种族、文化、生活方式将其分为各民族内部群体来分别对待进行研究。
三、民族生态学研究的内容
民族生态学所涉及的内容固然要有它自己的特色,不能和其他生态学特别是人类生态学完全类同,否则就变为人类生态学或普通生态学了,不应当只利用一般生态学那些从生物角度出发的个别原理和结论,而不考虑民族的社会性。为适应于民族生态学,显然要对生态范畴、生态系统等概念作进一步的探讨并加以更确切的说明,必须用社会文明的内容来充实这些概念。就目前而言应着力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讨。
1.社会自然环境对民族种群特性的影响
作者认为,在人类进化史中,带有各个特色的民族种群的形成,都是由各种隔离所致,譬如说地理上的、繁育上的、遗传上的、宗教上的等等,但地理隔离(即不同生态因子造成的不平衡)和遗传隔离是造成多个民族种群的两个主要因素,导致不同的民族在生理上、外貌上、遗传上的差别。研究所处不同区域的各个民族在以上方面的差异,可以看出社会自然环境对民族的影响性,在这方面的探讨,已在不少从事少数民族研究的同志作了很多工作,如就我国各少数民族生长发育的状况、毛发常微量元素的含量、智力商、种族特征等方面的差异性发表了许多论著,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极大兴趣和高度关注。
2.民族对其自然环境的适应以及形成的民族特点
如上所述,社会自然环境对民族的这种长期影响可造成不同民族种群在生理上、外貌上、遗传上的很大差异,这些差异也正是他们对其环境生活过程中形成的适应性之表现所在,它是民族种群内因(遗传因子及遗传性)与自然环境条件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也就是在其新陈代谢过程中)的矛盾统一体。在对环境适应性能方面,各个民族都在衣、食、住、行、待客、运动、禁忌方面表现出很多特色,如气候比较寒冷的地区,大多民族在饮食方面都是以食含脂肪、能量较高的食物为主,并依条件的许可形成自己本民族的特有食物,像蒙古的奶茶、炒面;藏族的酥油、糌粑;维吾尔族的抓饭、烤馕;青海回族的牛干巴等。起居方面如蒙古族的毡包、藏族的帐蓬、苗族的吊脚楼、壮族的干栏,等等。这些均说明随着自然环境条件的不同,适应于自然环境而产生各民族特有的一些生活特点。
3.民族适应自然环境的特殊方式
民族适应周围的自然环境,不仅表现在生理方面,也反映在心理方面。毫无疑问,如果一民族群体住在同样的条件下达数百年之久,那么心理适应的过程绝不会不留痕迹。这一民族群体在心理素质、气质与自然条件之间必然存在某种联系,虽然这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很难精确度量,但可以肯定,心理适应的途径,比生理适应更为灵活,效果更为显著,而且这种适应过程也比较快。而农牧业方面主要由气候决定的耕作、放牧循环过程和与之相应的习俗、仪式、节日等,这些习俗、礼仪、节日等起着强烈的激动民族人心的作用。
另外在大多数民族群体之中,宗教信仰可以起到一定的文明适应效果,譬如大多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不食烟酒,不使用兴奋剂,一方面减少了由此而带来的疾病,另一方面也起到了“净化”社会风尚的作用。民间的医术也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居住在自然条件相似或相互毗邻地区的各民族,在治疗同一疾病时却使用不同的药物和治疗方法。不少民间医学的药方和医疗方法都被吸收到祖国医学的宝库之中,而且至今仍应用得很有成效,像藏族医学、蒙古族医学等都是祖国医学宝库中不可多得的奇葩。新疆维吾尔族的沙疗、热泥浴等许多文明都是产生于对自然适应的过程中。
4.民族活动对社会自然环境影响的特殊性
由于民族的活动常常受到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因而也就表现在物质文明适应过程中的不完全性。在所有民族的传统文明中既有热爱自然生态的特点,也有憎恶自然生态的问题。虽然憎恶自然生态的民族并不表现为有意识的行动,表面上甚至是在热爱大自然的“山清水秀,鸟语花香”,但其行动后果却往往是损害自然生态,“不等待自然的恩赐”,而要千方百计地向“自然无偿的索取”。如在广大牧区一味追求牲畜数量,却不关心超载的畜群可能毁灭整个草场;农区为扩大可耕土地任意开垦,而把森林砍伐殆尽。另外,在探讨民族活动与社会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时,各民族很强的适应能力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这种能力是由民族的物质文明的发展和演变(多半具有民族特色)来保证的。正是由于这种超生物的适应能力,才使他们适应多种多样(包括极不正常)的自然环境条件的。
5.民族人口规律与可持续发展
我国各少数民族的经济水平、历史传统、地理分布、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存在着很大差异,民族地区人口变动更是呈现出十分复杂的状态。人口的数量和质量关系到整个民族区域的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主题,适度的人口数量对于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是必须的。人口过于稀少显然对发展经济不利,但当人口数量超过区域承载能力时,就会给资源和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从而阻碍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继发性地引起就业、教育、医疗、住房以及民族关系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就全国来说,除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口密度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外,其他民族地区人口密度较低,西藏自治区人口密度最低。由此人们长期以来认为民族地区“地广人稀”,不存在人口压力,但事实并非如此,由于民族地区大多处于荒漠干旱、高寒阴湿和石山秃岭地区,生态环境恶劣,土地承载力低,加之新中国成立以来有些民族地区人口增长过快(年均增长率2.2 %,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使得过剩人口与资源短缺的矛盾成为民族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导致民族地区不同程度地出现对资源不合理的过度开发现象:乱砍滥伐森林、草场过载、四处垦荒,造成广种薄收、水土流失、地力下降的恶性循环,严重地影响着民族生态的自然因果链,使该系统的稳定与平衡受到了巨大的干扰与破坏,威胁着民族地区的未来。因而民族地区如何遵循民族生态学原理,依照民族生态学的规律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刻不容缓的重大课题。
四、民族生态学与可持续发展
1.可持续发展概念
可持续发展,系指满足当前需要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要求之能力的发展。它的基本核心仍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亦即以自然资源永续利用为基础,以人类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是一种使自然资源基础与社会经济发展相互协调的资源开发模式和理论,也可以说是一种新的发展战略和发展观,强调的是生产的持续性、经济的持续性与生态的持续性三者的统一和相互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当今全人类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面临的十分现实和紧迫的问题。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我国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统筹规划国土资源开发和整治,严格执行土地、水、森林、矿产、海洋等资源管理和保护的法律。实施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加强对环境污染的治理,植树种草,搞好水土保持,防治荒漠化,改善生态环境。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重视人口老龄化问题。”在我国广大民族地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更是一项十分紧迫而重大的任务。
2.民族生态学与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不同的民族由于历史发展阶段的不同,特别是不同地区民族间的风俗习惯的差异以及人口的质量、结构、文化素质和生产技能的差异,导致了不同地区间不同民族间的各具特色的人与环境的综合关系——即民族生态学。反映在社会经济系统方面也会有所不同,如产业结构、投入产出、社会组织和传统观念等。由此而带来的一个必然结果,就是与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各具不同民族的特征。不同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建立了本民族自己的一套传统知识和生产方式,在与自然的相互作用中创造了大量的传统经验。传统的农牧业经济就是一个例子。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也创造了利用资源改造环境的不同模式,使人类和环境更为和谐,而这些模式一般又都与本民族传统文化和生活习俗密切相关。但是随着人类历史的不断发展,人与环境的关系日趋紧张和不协调,用民族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去研究如何协调民族地区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保持其地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显得极为重要。
传统的社会发展观,是以工业化的程度衡量社会的发展水平,并以国民生产总值作为主要的指标,这种发展观在促进民族地区工业生产、物质文明等方面起过积极的作用,但也带来了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的负面效应,带来了可利用资源日渐枯竭、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等严重的问题。在世纪之交的重要时刻,我们必须改变单纯工业化片面追求产值的社会发展观,树立符合人类发展和人性发展的新的发展观和价值观,即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发展观。这种新的发展观注意发展的持续性、整体性和协调性,把发展理解为人类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持续——协调——平等的互动过程,而不再是经济的单兵独进,不再以经济的高速增长作为发展的惟一和终极的目标。这既是一个重大的思想转变,也需要随之进行必要的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各方面有效的工作。江泽民同志指出:“不仅要安排好当前的发展,还要为子孙后代着想,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走浪费资源和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因此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我们应更加坚持理性和远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民族地区实施这一战略就应保障本地区具有长期持续性发展的能力,要优化生存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促进人和自然和谐相处。所以当我们在研究民族地区区域性生态结构时,不能单从经济、生态环境方面进行类比分析,而应充分探索民族生态的结构特点和民族的传统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和改造的特点,以便得出正确客观的评价,寻找适合民族地区建立高功能的人口系统与社会经济及环境系统相互协调的民族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以维护民族生态系统的长期的、相对的动态平衡。为了优化生存,必须负起保护环境的责任;为了优化延续,又必须负起保护资源的责任。那种置环境和资源于不顾,只追求暂时经济利益和经济增长速度的做法,已不适应新时期现代化建设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要求。发展才是硬道理,民族地区一切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经济的发展。但这种发展是可持续的发展,是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只要我们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精神文明结合在一起,使三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就一定能保证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标签:可持续发展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经济论文; 人口问题论文; 社会资源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 环境保护论文; 环境科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