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医科大学研究生院 广东 湛江 524002)
【摘要】全世界第五大常见毒瘤的其中一种是肝细胞癌(HCC)。肝细胞癌的死亡率极高,位居第三位[1]。根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全世界新增加病例超过70多万例[2]。这些年以来,许多学者致力于各种各样感染及非感染因素导致肝细胞癌发生的研究,结果表明肝细胞癌变会慢慢形成一种慢性炎症状态,如果长期刺激肝脏细胞。肝脏纤维化是这种炎症状态的早期症状、其次可能会致使早期肝癌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肿瘤细胞的发展、侵袭和转移。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等是[3]参与炎症反应的炎症细胞,炎症机制的一种血象指标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UR),凭借肝癌患者肝癌的TNM分期和病理分级、NLR水平等相关性指标有重要临床意义。
【关键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在肝细胞癌患者外周血中的比值;临床意义;炎症反应
【中图分类号】R73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15-0060-02
1.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在肝癌患者外周血中的比值的临床意义
目前许多医学著作证明HCC患者预后可以被如TNM分期、有无脉管瘤栓及外周血AFP表达含量等多种临床病理因素提示[4]。直到现阶段,有相关研究表明,在HCC产生进展中HCC起着主要的用途,所以在临床上医生可以预测肝细胞癌患者的预后利用炎症指标[5]。同时,已经有有关著作阐述,癌症和全身的炎症反应相互关联,肿瘤本身的生存环境和生物上的学习能力是肿瘤细胞的转移和入侵发展能力的依赖[6]。肿瘤细胞的产生和进展的进程中肿瘤细胞的生存环境有重要影响。与此同时,肿瘤细胞的生存环境中炎症细胞普遍存在,炎症反应可通过外周血检测来表明,这种指标比较容易获取。
炎症细胞的数量非常庞大,NLR对于肿瘤细胞预后的预测,NLR要比其他白细胞的计数的效果更好。虽然能使得白细胞计数的生理、物理及病理等因素有了改变,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的比值仍能保持稳定,所以NLR是绝对值的计数、并且具有很高的稳定性[7]。身体里相关的免疫途径和发炎症状能被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的比值所代表,同时身体里抗癌免疫活性的平衡和推动癌症进展的反应也能通过NLR数值来反映。
2.HCC发生的相关因素
引发HCC发生的原因有很多种,比如地方性因素、周围所处的环境因素等,甚至还包括各种类型的病毒性肝炎、无水乙醇、还有被生物霉菌感染的食物等。我国现在,人们因感染乙型肝炎病毒而患有HCC的人口数量非常之大,而且对于那些慢性乙肝患者来说,即使他们没有出现肝硬化的不良症状,可是他们仍然有可能患上肝癌,并且这种概率还很大[8]。
HCC一般都会伴随着炎症反应的发生而出现,肿瘤所处的特殊环境中许多相关因素导致有肿瘤的部位中血管产生的东西变得很多,这更让肿瘤的生长难以抑制[9]。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NLR是人体免疫情况的一种评判的指标,病人在手术前NLR是绝对计数,这个指标计数具有稳定性,并且它可以用来做提醒肿瘤的原因之一,在胃癌、乳腺癌、肾癌以及胰腺癌中,NLR可以是一种炎症反应的指标,医学研究者广泛研究发现这项指标与多种毒瘤有关系[10]。
3.有关炎症在肿瘤中的反应
近些年来大量生物学家都发现肿瘤的炎症反应和肿瘤的发病原理有着很大的联系,炎症反应能造成人体内细胞癌变的原因可能和炎症反应造成的细胞反复坏死、再生、增长还有炎症反应中细胞产生的许多生长因素、细胞因素,蛋白类等载体有关”[11]。当患有肝癌的机体中受到感染时,人体内可能要一直让中性粒细胞、白细胞、淋巴细胞等聚集于人体感染和损伤部位[12]。这时候人体就会产生许多的细胞因素、趋化因素,生长因素和细胞有毒的载体等在人体内部出现炎症反应的环境,从而导致肿瘤的诱发,同时也能够促进新生血管等的大量生成,这对于毒瘤的生长、扩张和位置转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13]。
四.结论
我们探究出了病人在手术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值对他们治疗肝细胞癌中的影响,医学研究表明NLR指标是从患者体内提取的一项血液指标[14]。研究者们已经确定,NLR指标能减轻病人的身体痛苦,也给医生们对于自己的病人的预后推测找到了一个新的临床方法,这是值得我们在临床医学方面广泛推广的[15]。患有肝癌的病人的NLR值有很大的升高,而且NLR值的增加与肿瘤的形状大小、转移程度和临床分期等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
【参考文献】
[1] JemaL A,Bray F,Center MM,et al.Global cancer stistis[J]. CACancer J Clin,2011,61(2):69-90.
[2]赵宗晨,张炳昌,王勇,等.膀胱癌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及红细胞分布宽度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海南医学,2017,28(22):3682-3685.
[3]陶冶,薛维爽,滕伟禹.脑出血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的临床意义[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7,27(08):80-84.
[4]时光,赵俊伟,明亮.哮喘患者外周血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的临床意义[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7,37(01):84-88.
[5]毕新宇,阎涛,赵宏甲.胎蛋白水平与肝细胞癌预后的相关性分析.中华医学杂志,2014,94(34).
[6]蒋萍,徐宇浩,于明.急性脑出血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的临床意义[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7,40(06):9-10+13.
[7]蔡军,尹杰,宋建宁,等.胃癌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的临床意义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4,13(12):996-998.
[8]肖维木,徐绍良,刘菁菁,等.术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对肝癌患者预后评估的临床意义[J].医疗装备,2018,31(24):51-52.
[9]范文博,王琳,李强.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的临床意义[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8,34(06):915-918.
[10]汪瑞霞,张润爱,杨佳,等.布鲁杆菌感染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的临床意义[J].中国医药导报,2016,13(34):69-72.
[11]刘挺挺,谷明莉,张蕾,等.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及其临床意义[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16,31(05):127-129.
[12]黄巧娟,庞毅恒,郭远林,等.冠状动脉扩张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的临床意义[J].中国循环杂志,2014,29(03):189-193.
[13] Jemal A,Siegel R,Xu J,et al.Cancerstatistes,2010[J].CA Cancer JClin,2010,60(5):277-300.
[14] Alison MR,Nicholson LJ,Lin WR.Chronic Inflammation an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J].Recent Results Cancer Res,-2011,185:135-148.
[15] Azab B,Bhatt V R,Phookan J,et al.Usefulness of the 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 in Predicting Short- and Long-Term Mortality in Breast Cancer Patients[J].Annals of Surgical Oncology,2012,19(1):217-224.
论文作者:赖泽如,阮梓康,陈国良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8
标签:淋巴细胞论文; 粒细胞论文; 比值论文; 炎症论文; 肿瘤论文; 患者论文; 细胞论文; 《医药前沿》2019年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