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小说的史传文学性--以《三国演义》为例论文_黄辉鹏

古代小说的史传文学性--以《三国演义》为例论文_黄辉鹏

黄辉鹏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广东 广州 511400

【摘要】《三国演义》具有鲜明的史传文学特性。以《三国演义》为例,从题材、思想和小说艺术的角度剖析其作为史传文学的特征。

【关键词】《三国演义》;题材;思想;小说艺术

一、引言

根据张振军对于中国古代小说特征的概括,“史传性”是最鲜明的民族特征,其内涵包括了三个方面:题材的史传性,思想观念的史传性,小说艺术的史传性。下文将以此为基础,以《三国演义》为例进一步进行论述。

二、题材的史传性

所谓题材的史传性,是指古代小说中有比较多的历史性题材,所述故事与历史的某种事实相关,是历史事件的另一种方式的叙述。《三国演义》就属于这一类,取材于二十四史种晋陈寿的《三国志》。

从整体上看,二书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

(一)时间

《三国志》是一部记载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纪传体国别史,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年,曹操死后)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六十年的历史。而《三国演义》则是长篇章回体小说,描写了从黄巾军之乱(184年)到三家归晋(280年)约一百年的历史。从这里可以看出二书虽然文体与记事的起始时间不同,但时间与事件大致吻合,主要围绕着魏、蜀、吴割据最终归晋的历史展开。

(二)叙事风格

《三国志》作为正史,它必须遵守史书应有的严谨精神,尽可能地以客观详实的风格记叙历史。《三国演义》作为一部小说,则更倾向于情节的趣味性吸引读者的眼球,用故事的方式重新叙述这段金戈铁马、荡气回肠的历史。如:

赤壁之战,《三国志·吴书·吴主传》[ 陈寿. 三国志[M]. 北京:中华书局, 1982.]记载为:“遇于赤壁,大破曹公军。公烧其船引退,士卒饥疫,死者大半”;《蜀书·诸葛亮传》:“随亮诣先主,并力拒曹公,公败于赤壁,引军归邺”,每一条叙述都是简洁直接地交代何地何人。《演义》则从战争伊始的第四十五回“三江口曹操折兵,群英会蒋干中计”写到战争高潮的第四十九回“七星坛诸葛祭风 三江口周瑜纵火”,“苦肉计”“诈醉”等计谋的筹划与实施都作了详细的叙述。

诸葛亮平定南蛮,《蜀书·诸葛亮传》记载为:“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仅仅用了12字;《演义》则从第八十七回写到九十一回,煌煌数万字,在诸葛亮平定南方的史实基础上添加了大量的情节描写。如:著名的“七擒七纵”,虽然该情节并未记载于正史之中,且其最早由来是《华阳国志》卷四《南中志》。笔者认为这是罗贯中的创作是在《三国志》的基础上吸收、引用了诸如《华阳国志》等书的叙述。

三、思想观念的史传性

所谓思想观念的史传性是指某个史传作品中蕴含着的是一种传统史官精神,如忠、义、大一统等,而这种精神主要是儒家精神。就如范文澜所说:“史官文化的主要凝合体是儒学。”下面就以大一统、忠、仁的思想核心为例。

(一)大一统

以书中“大一统”的思想为例,诸侯割据征伐一定程度上为实现国家一统,结束“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的汉末大动乱时期作了贡献,曹、刘、孙皆是如此。而这种思想源自罗贯中大半辈子生活于元末,社会动荡不安,广大人民对国家安定统一的向往更是特别强烈,儒家大一统的思想就显得如此地合时宜。饱受儒学耳濡目染的罗贯中敏锐地把握了时代的脉搏,通过对汉末三国时期历史的艺术再现,鲜明地表达了广大人民追求国家统一的强烈愿望,洋溢出儒家关注社会稳定,推崇国家大一统的精神。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忠

北宋大文豪苏轼的《东坡志林》记载: 王彭尝云:“涂巷中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说古话,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颦蹙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以是知君子小人之泽,百世不斩。”这说明在“说三国事”中已经形成“尊刘贬曹”的思想倾向,并得到广大群众,包括儿童的共鸣。

显而易见,《三国演义》的主旋律是拥刘反曹,汉室被视为正统,努力恢复汉室的诸侯大臣--以刘备、诸葛亮为代表,就是忠臣良才,受后世称道;自行称帝的,以袁绍、魏文帝为例,则是乱臣贼子,被后世唾骂。这些观念与其说是作者的观念,不如说是那个社会,那个时代的反映。这种思想有广阔的民心,除了因为有明王朝这个国家机器出于维护思想专制的目的而在当时大力鼓吹外,还离不开儒家“忠”思想千百年来的渗透与浸润这个历史因素。

(三)仁

儒家思想贯穿了中华数千年的精神领域,其核心“仁”更是占据了主要地位。无论是汉室之后刘备,亦或是枭雄曹操,他们都高度重视“仁”的作用。刘备因为“仁”不忍抛下十万百姓自行逃跑,罗贯中通过诗句:“临难仁心存百姓,登舟挥泪动三军。”表明了对刘备的赞赏;曹操一代枭雄,深知“仁”为统治者的有效手段之一,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三国演义》第十七回,军队过麦田时,为收拢民心,下令“方今麦熟之时,不得已而起兵,大小将校,凡过麦田,但有践踏者,并皆斩首。”百姓无不称颂。仁的重要性,从中可见。

四、小说艺术的史传性

史传文学里小说艺术的史传性表现为对正统史官作品体裁、特点等方面的的模仿与学习。

(一)编年记事的叙事结构

《三国演义》按照朝代的更替和时间的推移为主线,类似于《资治通鉴》的编年体史书。由黄巾军起义到三分天下再到三家归晋,都严格地按照着时间发展顺序进行着,让整部小说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不能够像国别体小说般可割裂。

(二)史官式的介入

传统的史家著作会在叙述的同时,插入自己的看法与评价,如《左传》有“君子曰”;《史记》有“太史公曰”。《演义》全书一百二十回,每一回都以“后人有诗赞(叹)曰”作结,既是以诗意的方式承上启下,又是以含蓄的文笔写出作者以旁观者的视角对此事件的看法与情感态度。这是明清时期章回体小说的常用的模式,可以说它的出现深受史家著作的影响。

(三)静止化的人物形象

本书以人系事,以叙事为核心,每个人物只是一个齿轮,其侧重点在于叙述东汉末年的征战始末,。因而在塑造人物性格形象方面难免趋向于“静止化”。除了曹操这个多谋而奸狡,豪气而善妒的鲜活饱满的人物外,其余大都已经单调化,诸葛亮是忠、智的;关羽义、勇的;刘备,仁爱的。虽然是小说题材等因素决定了《演义》静止化的人物描写,无可厚非,但人性的复杂被简单化,人格的瑕疵被磨平,使得人物过于完美、单一而显得不够真实。从鲁迅的评价“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

]中可见一斑。

[参考文献]

[1]张振军.史稗血缘说略——兼论中国古典小说的史传特征[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1995,(6):93-99.

[2]陈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2.461

[3]徐曙海,王成军.中国小说的"史传模式"新论[J].江苏社会科学,2005,(1):184-188.

[4]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第一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5]苏轼.东坡林志[M].北京:中华书局,2013.97

[6]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北京:中华书局,2010,129

作者简介:黄辉鹏(1994—)男,汉族,广东佛山人,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2013级本科生,汉语言文学专业

论文作者:黄辉鹏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5年10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7/7

标签:;  ;  ;  ;  ;  ;  ;  ;  

古代小说的史传文学性--以《三国演义》为例论文_黄辉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