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工业结构调整与增长的几个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结构调整论文,几个问题论文,我国论文,工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关于机电设备制造业与其他工业行业的关系
1.基础产业和设备制造业的发展及生产结构目前的状态
在80年代前期和中期以消费品工业打头的工业增长格局到1989年发生变化,重工业增长速度超过了轻工业。受供给结构适应不了需求结构变化这一主要制约因素的影响,消费品工业从此进入了平稳发展时期。而受投资需求拉动的重工业发展速度呈加快之势,一直到1993年中央宏观调控措施出台。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增长格局的出现也许使人容易得出结构高级化进程已经开始的结论,然而更为深入的分析表明,重工业速度的超前不过是能源、原材料等初级加工产品部门高速增长的结果。
如果我们把重工业分为以生产煤炭、石油、电力等能源及生产钢铁、有色、化工、建材等原材料为主的基础产业部门和以生产机电设备为主的重加工业部门的话,那么从统计上可以看出,从1988年至1992年,基础产业部门平均每年增长20.07%,而重加工业部门年均增长18.13%,每年平均相差近两个百分点。同时,这两大部门产值占有全部工业的比重也发生了变化,基础产业的产值比重1993年比1988年上升了5.68个百分点,而同期重加工业只上升了0.64%个百分点(见表1)。
表1 改革以来工业三大部门在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有比重的变化(%)
从具体部门来看,除建材以外,同期内能源、原材料的比重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而机电设备类重加工部门的比重均有所下降(见表2 )。
表2 主要重工业部门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的变化(%)
不仅如此,把目前的产出结构与改革以前相比较,基础产业部门的产值比重比1978年有所上升;机电类重加工业的比重经过一段下降之后,恢复到改革初期水平;而消费品产业部门的比重则有所下降,以能源、原材料为中心的生产结构特征进一步加强(见表1)。
从以上产出结构的变化似乎可以说明:消费品产业带动经济增长的格局在80年代末走到了尽头,而其后能够替代消费品产业的优势产业非基础产业莫属,与改革初期相比仍无变化,因此基础产业成为1989年以后的主导产业。
2.当前的经济增长格局决定了机电设备类产品的余缺并存和基础工业产品的供不应求
当前经济增长格局的主要特征是:在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中,投资主要向土建工程倾斜,因而对基础产业的需求急剧扩大。基础产业的增长带动了工业速度,这样围绕着对基础产业产品的需求与供给的相互推动,相关产业之间就产生了内生的扩张动力,构成工业增长的主循环。但是,投资对技术装备的需求却没有拉动重加工业的相应增长。由于技术壁垒的制约,这部分需求关联到国外,迅速增长的机电设备的进口,抵消了投资需求对国内机电产业的拉动作用,使重加工产业部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趋于弱化。
进入90年代,由于投资向开发区、房地产以及城市建设、交通设施的大量投资,形成对能源、原材料的巨大需求。对能源、原材料的需求增加的另一个因素是基建设投资比重的上升和更新改造投资比重的下降。1988年以后,在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当中,基本建设的比重逐年上升。与1988年相比,1993年国有单位基本建设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中所占有比重上升了12.54个百分点, 而更新改造投资的比重则下降了9.2个百分点。
基本建设投资比重的加大,就会大大增加对能源、原材料的需求,而相对减少对机电设备的需求。更为值得注意的是自1988年以来,基本建设中建筑费用比重呈上升趋势,这就一方面增加了对基础工业产品的需求量,另方面使机电产品需求相对萎缩。
在生产领域,由于基础产业部门的扩张,也增加了对能源、原材料的需求。通过投入产出分析清楚地表明,基础产业部门为了维持生产运转,本身就要投入大量的能源和原材料。据1990年《中国投入产出表》所做的计算表明,在基础产业部门维持生产所需的物质投入中,能、材等产品占到84.3%;在1990年全社会所消耗的能源、原材料当中,基础产业部门的生产消耗占有到45.7%,对比1987年投入产出表可以得知,由于规模扩张,1990年基础产业对能、材的消耗占有全社会的比重上升了4.78个百分点。
国内对于土建工程以外的需求,无论是更新换代的耐用消费品,还是投资项目中所需的技术设备,则由于国内供给能力的严重不足而靠进口解决。进入90年代以来,大屏幕彩电、音响设备、录相机、摄像机等代表消费升级产品的进口逐年成倍增加。同时,用于投资的专用设备如纺织、食品、印刷、塑料、纸制品机械以及机床、自动化控制系统等基础机械的进口,1991年以后每年都以1~2倍的幅度增加。 据统计, 自1991年以来,在每年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中,土建工程投资大约占有65%左右,这部分投资一般是由国内承担完成的;而约占有总投资26%的设备购置投资则主要靠进口,每年设备购置投资额的2/3 左右是靠进口设备来完成的。这也就是说,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是靠与土建相关的产业来支撑,供需结构指向初级加工产品,以此带动经济增长;而高附加值的机电设备产业游离于经济增长之外,这是对基础产业瓶颈反应强烈、而对机电设备制造业停滞不前的状况尚可容忍的原因。
3.形成目前增长格局的基础:存量结构
目前所形成的经济增长格局,是由固定资产的部门结构决定的。
从当前固定资产结构的形成过程来看,基础产业的固定资产形成速度最快的时期是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自1988年至1992年,基础产业部门的年末固定资产净值年均增长18.73%, 平均每年高于重加工业部门5.38个百分点。因此,到1992年基础产业所拥有的固定资产按净值计算比重已经完全恢复到必革初期的1978年的水平,占到了全部工业的一半。而重加工业部门的固定资产比重自改革以来直线下降,到1992年只占到1/5(见表3)。
表3 1980~1992年工业三大部门固定资产净值比重的变化(%)
在这样的存量结构下,不但很清楚地说明现阶段维持我国工业增长必须依靠基础产业部门,同时也因此显示出结构的粗放性质。更能说明今后一个时期内我国经济增长格局变化的趋势是各部门固定资产的质量水平。我们用固定资产新度系数来说明这一点(见表4)。
表4 1992年重工业固定资产新度系数(%)
全部工业73.23
重工业 68.93
采掘工业72.48
原材料 70.73
机电工业65.72
煤炭石油73.70
电力71.63
钢铁69.89
建材70.15
石油化工68.01
机械62.42
电气68.25
电子70.24
仪器仪表63.79
运输机械66.32
从表4中数据可以看出, 我国固定资产新度系数有随着产业加工深度的增加而递减的倾向。作为国民经济装备部门的机械工业,其固定资产新度系数与原材料、能源各部门相差8~11个百分点, 这一差距非常清楚地表明了现阶段我国重工业的发展潜力在于初级加工部门而不在高加工度部门。
更值得注意的是,已经显得十分薄弱的我国机电产业,其服务方向、产业关联度正转向能源、原材料工业部门。通过投入产出分析得知与1987年相比,1990年机电类重加工业部门向本部门的投入减少了0.68个百分点,而向基础产业部门的投入则增加了6个百分点。这说明, 在重加工业无力开拓需求、加强前向产业关联的情况下,只有通过后向产业关联来求得自身生存。同时也显示出产业结构以初级产品为中心的特征进一步加强,粗放程度有所增加。
4.当前的增长格局和产业结构是由产业技术水平决定的
尽管巨额的机电产品进口说明存在着“技术装备的短缺和瓶颈”,但是由于受投资能力的限制,所以虽也提倡发展新技术产业,但投资还是更趋于流入能源、原材料等初级产品部门。因为进入这些部门的技术壁垒相对小得多。这与新中国工业成长史有直接的关系。我国的重工业就是以钢铁、电力等基础产业为中心发展起来的。从这个角度看,90年代重工业重新占有据主导地位,不过是80年代中期开始的产业结构升级势头减弱以后,旧的增长格局的复归。
5.这种增长格局在资源的硬约束下难以为继
能源、原材料等基础产业应该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来为扩大经济规模和基础设施建设提供物质基础,但是不能单打一。决不能形成我们只能干初级产品,产业升级靠轮番引进的局面。但是我们的存量结构却预示着这种结局有可能无法避免。
这种以初级加工产业为主导的增长格局是高消耗、粗放式经营的最主要的原因,其背后是结构(包括固定资产结构和产出结构)的低级化。从长期来看,这一增长格局难于长期维持的最主要制约因素是资源约束,据有人计算,按我国目前单位GNP的钢材消耗量和经济增长速度, 到2010年为了满足钢材消费,中国将需要世界全部铁矿石产量。从短期来看,这种增长格局是近年来资金周转趋于缓慢、启动经济运转所需资金规模越来越大、宏观经济效益急剧下降的根本原因。
6.出路在于加大高附加值产业的比重,调整增长格局,重组产业关联
投入产出分析表明,在目前的技术结构下,我国基础产业部门直接消耗了占全社会总消耗45%的能源和原材料,生产出占有社会总产出27%的产值。而重加工业部门的同样份额产出只需要占有社会总消耗18%的能、材消耗。换言之,在当前的技术水平下,单位基础产业产值的物耗是重加工业的2.6倍,或者说, 重加工业产出的附加价值是基础工业的2.6倍,因此, 改变目前粗放的增长格局最主要的途径应该是加大有实际需求的技术相对密度产业如机电产业的比重。具体的发展目标可以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结合起来考虑。
二、关于传统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关系
1.当前我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点应该是补微电子产业技术的课
现代产业技术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微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微电子技术已成为所有制造业从产品、工艺装备到生产过程的控制、管理及设计开发的中枢,也是当前国外工业产品实现智能化、柔性化、微型化的基本技术手段。50年代以人工控制机械为特征的机械技术,到70年代以计算机控制整个生产系统为特征的微电子技术,从发展过程来看虽然存在启承关系,但在技术的性质和功能上则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体系。正因为如此,在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和扩散过程中,才推动了层出不穷的新技术产品的出现和新型产业群的建立和成长,同时也使传统产业的面貌焕然一新,在装备和产品的性能、质量、档次等方面都发生了质的飞跃。
与此相对照,我国各工业产业部门目前占主体的产业技术仍停留在机械技术的水平上。因此使我们感到与工业化国家在技术上存在很大差距,并且差距仍在扩大。这一差距的实质内容就是机械技术体系与微电子技术体系之间的差距。对这一认识达成共识,对确定我国工业结构调整方面尤为重要。
改革前,从50年代通过技术引进奠定了我国工业的机械技术体系之后,再没有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技术引进。一直是在封闭的环境里靠50年代的那批技术自我繁衍,构筑了整个工业。当微电子产业技术蓬勃兴起,并装备着所有产业部门的时候,我们一直游离于这场技术革命之外,因而脱离了国际上产业技术的发展轨道。
2.加强以微电子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与现有产业的关联
如果概括一下我国与国际产业技术先进水平的差距,可能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微电子产品本身的制造、开发技术;(2)利用微电子技术对各种开发过程和生产过程进行控制的自动化技术;(3)与利用微电子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相关的各种技术,比如微电子化、智能化、柔性化的产业专用设备的制造技术。
要缩小在这三个方面的差距,一方面需要建立新产业,另方面更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是通过改造现有产业,向现有产业扩散高新技术产品来加强以微电子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与原有产业、传统产业的关联。这就要做两个方面的工作:第一,要使高新技术产业真正形成产业,就需要建立元器件、材料、工艺设备等相关产业,以形成技术支撑系统。在建立这个产业系统过程中,应注意对现有相近行业的企业进行技术改造,使之变成新产业的专业化配套企业。比如,我国的电子产业毕竟发展了几十年,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半导体、电子元器件、电子设备的生产能力。如果加强对这些产业的设备更新,并培养技术力量、提高产品开发能力,就能为计算机等产业提供配套服务。这样既能使高新技术产业的成长得到相关产业的支持,又能加强国内产业之间的关联度,使高新技术产业真正起到扩散和带动的作用。第二,要通过发展微电子专用技术,为改造传统产业服务。利用微电子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有两个工作重点:一是要普及产品开发、生产过程的计算机辅助和控制系统,加快产品的更新速度,提高产品质量,实现精细化生产。二是要利用高新技术为纺织、轻工等传统产业提供智能化的专用生产设备。
总之,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要通过技术改造培育相关产业群,以加强国内现有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关联度。其意义除了可以结束高新产业长期向国外关联局面之外,更重要的是可以为高新技术产业形成自我发展能力打下基础。在这方面我们有些教训值得总结。
3.防止用粗放型经营方式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对80年代家电产业成长过程的评价
80年代中期开始以家电为代表的一批新产业的兴起原本应该在更大程度上成为发展微电子等高新技术产业、带动国内原有产业升级、扩散高新技术的契机。因为这些产业从产品、工艺装备、原材料到产品研制开发,都与微电子技术密切相关。以我国的市场规模,完全有可能使这些耐用消费产品成为启动点,把相关的配套产业带动起来,一方面把新技术扩散到原有产业,另方面形成自己的从主机关键部件、外围设备到工艺装备、专用材料和装备的产业系列,进而通过消化和掌握核心技术,形成开发能力,从而建立起具备自主发展能力的新技术产业群。但是由于当时提出的“从后部搞起”方针在实际执行中变成了“只搞后部”,新产业长期满足于搞散件组装,至今尚未摆脱现有产品靠进口关键零部件、新产品靠从头引进的局面。因而,在家电这个技术相对密集、技术更新很快的产业内,又出现了产品十年一贯制、数量扩张的粗放经营方式。而且,由于我们承担的多为劳动密集的组装工序,出现了技术密集型产业内的垂直分工格局。对家电产业来说,靠组装进口零件扩大产品数量是粗放的外延型生产方式。培育零部件、材料、工艺设备等相关产业,不断增加这些相关产业的技术含量,从而不断提高整机的档次、性能和附加值,才是内含型的生产方式。
只有建立了相关产业,才能为提高产品开发能力创造条件。没有开发能力的产业不能算是一个完整的产业,没有开发能力就不能够降低成本、更新产品,因而也就不能适应不同层次消费需求,开拓市场。说国内家电市场已经饱合是缺乏根据的。既使普及率达到百分之百,只要具备通过产品小型化、集成化从而大大降低产品价格的能力,还可以开拓“第二部机”的市场。家电产品的发源地大多在美国,然而日本的企业最终占领了美国的家电市场,就是靠这样的方法。我国的家电产业由于没有建立支持产品开发的关联产业群,市场开拓进展缓慢,带动关联产业的效应十分薄弱,因此失去了发展势头。
三、关于如何提高和调整我国工业
如前面反复强调过的那样,提高我国工业各产业的素质,改变粗放式经营方式,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步骤在于提高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建立具备自我发展能力、以微电子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并注意发挥其带动和扩散效应。为此,必须抓好以下几方面关键性的工作。
第一,要树立新产业必须分阶段向纵深发展的思想,为此应制定具体的产业发展规划,并作为产业政策的一项主要内容。新产业发展的初始阶段可以从来件组装、掌握操作性技术起步,但一定要尽快转入零部件、工业装备技术的引进和消化工作。要在一定时期内逐步形成既能生产最终产品,又具备配套能力,还能提供装备的、相互关联而又跨行业的产业群体。
第二,要把发展新技术产品零部件、工业装备的生产与改造现有企业结合起来。这样既能提高新技术的扩散效应,又能够提高新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关联度,使新产业起到带动现有工业升级的作用。
第三,在新产业的发展规模达到一定程度的情况下,主要考虑建立为新产业所必需,而国内又空白的新材料、新工艺等产业。这样就起到新产业带动新产业发展的作用。
第四,新产业的发展最终要立足于开发能力的提高。产业的发展水平不是由能够生产某一产品,而是由所具备的不断推出新产品的能力来决定的。加入主要工业化国家的水平分工体系,也是仅就这种能力为条件的。因此,发展新产业要进行技术积累,掌握核心技术,为提高从成品、部件、工艺装备到产品设计等各环节的开发能力创造条件。
第五,要下大力气消化引进技术,要有具体布署。消化引进技术工作如果继续得不到应当的重视,就会重犯贻误时机的错误。国内外的经验都表明,不消化引起的技术、不搞自主开发,就永远引不来先进的技术。应明确,在高新技术产业搞合资企业,主要的目的是引进先进技术,而不是限制我国在技术上的赶超。象汽车等行业搞合资的教训应引起重视。以引进资金为目的的合资项目,投资方向应该是救活长期亏损、濒于破产的企业。不管采取什么方式搞技术引进,都要通过消化吸收来掌握引进的技术,并力求有所创新,否则缩小差距就是一句空话。消化技术应该在选择重点、分配资金等方面做出统一安排和布署。应该大大增加用于消化技术的投入,从政策上保障资金的稳定来源。
第六,这里必须强调指出,建立和发展新技术产业必须走适度集中的路子,避免分散。这里应着重指出,实行追赶战略决定了在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及技术进步等方面,不能仅仅依靠市场。况且在我国能够起到促进新兴产业成长作用的市场机制还远远没有形成,而产业技术的更新换代速度越来越快。因此,只有在适当的产业政策指导之下,集中技术力量和物力、财力,新产业才能实现跳跃发展。
80年代新产业的分散、重复,主要是在放权的情况下,缺乏对产业内分工的指导造成的;同时,也与发展相关的配套产业系列长远规划和指导有一定关系。因此才形成了为争短期利益一哄而起,而宏观上无所作为的局面。
要集中,首先要有统一的产业组织指导,对于新产业要根据市场规模、产品发展前景,制定分阶段向零部件、技术装备等上游产业扩展的规划,为参与的地区、部门进行有序的产业内分工创造条件,避免各方在同一加工阶段、同一技术层次上的过度涌入。
其次,在投资来源、投资决策和资金使用方面也应适当集中。对于作为我国工业发展和国际分工地位起决定性作用的新技术产业发展,国家应加大支持力度,保持一定的投资比重。在关键的产业部门应以控股等形式形成控制能力。为了指导新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应在金融、财政方面设立投资的窗口指导。对于新产业形成的利润,应主要用于产业的延伸、“深化”发展,而不能用来去铺新摊子。
最后,集中管理应以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大企业集团为依托,为实现提高开发能力、吸引中小企业参加专业化协作、达到经济规模等目标创造条件。
当然,集中管理不能排斥或削弱市场机制的作用,回到行政管理的老路上去。从长期的观点来看,我国的技术进步、高新技术产业的成长,必须以有一个适应市场竞争机制的微观基础为条件。在此基础上,国家的集中指导才能充分发挥作用。在目前的体制条件下,应在立项、布点、投资等各个环节采用招标等方式引进市场竞争机制。
四、关于我国工业的增长
(一)影响工业增长的相关因素分析
1.消费需求的增长趋势
居民消费增长水平和结构变化取决于收入水平和收入差距。收入水平又取决于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和经济规模的扩大程度。
我国居民在国内生产总值分配中所得的可支配总收入份额从1978年到1993年期间经历了由急剧上升转为平稳增长的过程。居民可支配总收入年均增长率在1984年至1988年间达到峰值,年均增长21.7%。而1988年至1993年期间,年均增长率降至12.7%。1988年以前居民收入的高增长可以看作是对改革以前过分压低居民收入政策的调整,带有补欠的性质。而1988年以后居民收入转为平稳增长主要是两方面因素的影响:第一,劳动生产率的徘徊不前,限制了收入的过快增长。在工业企业当中,1979~1993年劳动生产率每年平均只增长7.8%;而在农村,农业的增产不增收等因素使农民收入水平自1978~1993年期间平均年增仅7.6 %。造成劳动生产率低下的长期因素是粗放经营方式,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相当长时间,因此未来15年居民收入水平不会大幅度提高。第二,由于投资需求将会长期保持高增长势头,经济规模不断扩大,使收入水平也不会大幅度下降。这两个因素迭加作用的结果,会使居民收入在未来15年间仍保持平均每年12%左右的增长幅度。到2010年居民人均收入达6800元。另一方面,近年来居民收入差距的拉大趋势。1990年20%的最高收入家庭的人均收入是20%最低收入家庭人均收入的4倍, 并且作为高收入阶层的私营企业主和个体户到1992年底分别达到14万户和1530万户。据此估计,到2000年年收入达10万元以上的家庭将达到500万户左右。由以上居民收入水平和分布的预测可以推断未来15年消费结构的变化及增长趋势:
有绝对量已相当可观的家庭进入高消费,轿车、住宅等“万元级”高档耐用消费品将陆续进入家庭,并且具有一定的市场规模,但是由于收入差距的拉大,能够继续进入这一消费档次的家庭数量不是很多,因而这个市场对于个别高档消费品来说,难以成为持续性市场。
在穿和用的方面,近些年的统计资料表明,城市居民家庭在这方面的消费支出比重有大幅度上升,消费趋于多元化,并且档次有所提高。住宅装饰、化妆品、服饰、文体用品、医疗保健用品的消费量大大增加,更新周期加快,并且对农村的消费示范效应明显。这种消费趋势会继续保持下去。对于80年代城市家庭已经普及的家用电器来说,2000年前后将陆续进入更新期,对这些商品的性能、档次、质量会提出更高要求。同时,随着农村收入水平的逐步提高及基础设施的完备,2010年之前,农村也将进入家用电器大面积普及时期。
总起来说,未来15年的居民消费进入成熟、平稳增长并以追求产品“差别化”为特征的时期。消费眼界的长期化使储蓄率保持一定水平;消费多元化和收入差距的扩大,使排浪式消费很难再次出现;与收入水平相对应,消费将在“千元级”水平上向高档化方向发展。
2.投资需求的增长
与经济增长格局相一致,未来15年投资需求在以下几个方面形成拉动点:
(1)需求的强力拉动和出自降低短线所造成的外部成本的需要,中央和地方政府都表现出发展基础产业、加强基础设施和服务业建设的强烈意向。能源、原材料、建筑业、交通通信业的投资连续几年占到全民所有制单位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近60%,就说明了这种趋势。由于以规模扩张为主要特征的发展阶段,对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还会不断产生新的需求。同时从供给方面看,在技术上基本不存在障碍,并且由于各地方积累能力的增强和以居民储蓄为主渠道的积累机制的形成,在资金方面也具有支撑能力。因此,这些产业发展具有较大的余地,并且可以在近十年的期间内成为带动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主要动力。预计到本世纪末,随着瓶颈制约的逐渐缓解、需求结构的升级以及市场竞争的加剧,这些产业将从以扩大规模为主的外延型发展,转向以追求内部效益的质量型发展,对投资的需求进入平稳增长阶段。
(2)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是我国实现工业化的必由之路。从全国的情况来看,东部沿海地区对这一问题解决起步早、成效显著,而中、西部地区目前仍集中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3/4,因此未来15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焦点集中于中、西部地区乡镇企业能否顺利发展。随着地区之间发展差距的拉大,原来表现为城乡之间、工农业之间在就业结构上的不协调关系,更为突出地表现为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的矛盾,使劳动力转移问题的解决带有更为深刻的内涵和迫切性。由于明显的比较利益和加速地区经济发展的强烈愿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将有加速的趋势,这就形成未来15年以规模扩张为主的投资需求的又一重要因素。1992年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约为1.6亿, 本世纪末为3.7亿,到2010年将达4.5亿。如果要转移出一半剩余劳动力的话,平均每年也要安排近1500万人从事非农产业。1992年我国乡镇企业人均固定资产占有额为4512.3元,按此计算,每年用于装备乡镇企业新增职工的投资将达676.8亿元。现有乡镇企业总产值构成中, 工业产值占70%以上,因而装备率水平相对较高。受资金积累能力的限制,今后乡镇企业的发将会向装备率较低的第三产业倾斜。
(3)在进入产业高级化过程中,也将拉动投资需求的增长。 从我国产业发展的现状出发,产业高级化发展包含以下内容:第一,用以微电子为代表的现代产业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第二,继续完成80年代引进的新兴产业的“深化”任务,发展相关、配套的上游产业;第三,发展即将进入家庭消费的新一代高档耐用消费品等产业;第四,追踪和发展80年代国际新兴的高新技术产业,如生物工程、新型材料、光电子,新能源等技术。由于竞争加剧、需求升级以及弥合供给与需求结构断层的需要,产业升级的趋势在部分产业中已显示出来。但是由于技术储备不足,科研体制有待理顺,以及技术进步动力不足等原因,在主要是由速度决定效益的现发展阶段,产业高级化发展只能在局部、在一部分产业中获得足够的动力。在2000年以前,产业高级化的任务主要是为上述四项要求打好基础;技术、资金密集产业的比重明显增加将从下世纪开始。因此用于产业高级化的投资需求在2000年以前将是平稳增长;从下世纪开始大幅度增加。
(二)1996~2010年我国工业的增长
第二产业在未来15年中将一直保持强劲势头,内部结构变化加快,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居高不下。
到2000年,即以规模扩张为特征的结构协调发展阶段,第二产业发展速度可达年均11%,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有所上升,由1992年的48.1%上升至2000年的52%左右;从本世纪末到2010年,由于产业升级所引起的现代化、大型化设备的大面积更新,仍带动第二产业保持一定速度,但是随着技术投入加大,内涵型增长特点增强,速度比2000年前有所下降,年均增长率为8%左右, 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仍维持在50%以上。
标签:投资结构论文; 工业生产论文; 能源消费论文; 能源结构论文; 消费投资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济论文; 投资论文; 重工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