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CRABL阴性的骨髓增殖性肿瘤发病机制论文_权学莲徐秀芹付慧稳刘春霞王艳明

BCRABL阴性的骨髓增殖性肿瘤发病机制论文_权学莲徐秀芹付慧稳刘春霞王艳明

权学莲徐秀芹付慧稳刘春霞王艳明

廊坊市人民医院河北廊坊065000

【摘要】

骨髓增殖性肿瘤(MPN)是一类起源于多能造血干细胞的疾病总称,骨髓中一系或多系血细胞出现增生异常,临床表现为外周血出现过多的幼稚细胞或成熟细胞,随着国内外医学界不断阐明MPN的分子机制。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研究经验,就BCRABL阴性的骨髓增殖性肿瘤发病机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BCRABL;阴性;骨髓增殖性肿瘤;发病机制

【中图分类号】R828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8999(2013)12038301

1前言

骨髓增殖性肿瘤(MPN)是一类起源于多能造血干细胞的疾病总称,骨髓中一系或多系增生异常[1],临床表现为外周血出现过多的幼稚细胞或成熟细胞,。世界卫生组织(WHO)在2001年将骨髓增殖性疾病(MPD)列入到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CMPD)的范畴内,包括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2]、慢性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嗜酸细胞过多综合征(CEL/ HES)、慢性嗜中性粒细胞白血病(CNL)。随着国内外医学界不断阐明MPD的分子机制,特别是在PMF、ET、PV中发现JAK2突变[3],2008年新修订的WHO在“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分类”中所提出的概念,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CMPD)被重命名为骨髓增殖性肿瘤(MPN)。包括慢性髓性白血病BCR/ABL1阳性(CML)、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CNL)、慢性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非特质型(CEL)、肥大细胞增多症(Mastocytosis)、以及骨髓增殖性肿瘤未分类型(MPNU)。其中CML存在特异性分子学异常BCR/ABL基因的重排,具有诊断意义,因此除CML之外其余各类型MPN可统称为BCR/ABL阴性MPN,经典的BCR/ABL阴性MPN扔包括PV、ET、PMF三类疾病。本文就经典的BCRABL阴性的骨髓增殖性肿瘤发病机制进行探讨。

2发病机制

21JAK2 V617F突变:

美国Jame教授等人在2005年首先发现JAK2突变存在于PV患者人群中,在此后,也有很多医学研究团队相继报道了JAK2 V617F突变。JAK2对于传导细胞因子信号极为重要[4],属于典型的非受体型即细胞内激酶,属于JAKs大家族中,由JH1JH7这7个高度同源结构区来构成,位置位于9号染色体短臂2区4带。JH2区域在正常情况下通常会具有较强的对JAK2酪氨酸激酶活性进行自我抑制的功能。当碱基T替代了JH2区域的碱基U后,就会使得JAK2的表达得到激活,还可以将JH2区域原有的自我抑制功能进行解除,此种变化称为JAK2突变。持续活化JAK2,能够明显增强细胞的增殖活性,还能够明显增强下游其他激酶的活性。目前国内外已经有大量的研究表明,55%65%的ET、PMF患者及90%95%的PV患者都存在着不同的JAK2V617F突变。JAK2V617F突变可使得血小板和红细胞过度增殖[5]。

22JAK2外显子12突变:

尽管50%的PMF、ET患者及90%95%的PV患者都存在着不同的JAK2 V617F突变,但是即使用高灵敏手段检测,仍然有一部分患者呈阴性。有研究报告表明,通过对JAK2的所有外显子进行检测,JAK2外显子12的突变存在于JAK2 V617F阴性PV患者人群中,表现为插入、缺失、错义突变等,可使得MAP、AKT、STAT5激酶等信号得以激活。但值得注意的,该变异目前仅发现于PV,尤其是不明原因的JAK2 V617F阴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中[6]。

23MPL突变:

MPL基因位于染色体1p34,编码血小板生成素受体。MPL是JAK2的同源性受体。MPL突变很少见,大部分发生在MPN患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据研究表明,有5%10%的TPOR受体(即MPL)在JAK2 V617F阴性的PMF、ET中存在着515位密码子突变,具体表现为W515K(赖氨酸)和W515I(亮氨酸)代替515位色氨酸。与JAK2/MPI或者JAK2 V617F相比,MPLW515阳性的ET患者有更高的血小板计数。而在MPLW515阳性患者细胞中,通常会形成内源性巨核细胞。PMF中MPLW515阳性者对于输血的依赖性较大,红细胞生成更弱。这些都充分说明,在PMF及ET发病中,MPLW515存在着较大的特异性,且完全不同于JAK2的作用机制,有待于进一步明确其作用机制。

24前体事件:

有相当一部分的JAK2 V617F阳性患者都会转变为JAK2 V617F阴性的AMI。而很多JAK2 V617F阳性的MPN患者却不存在着T/B淋巴细胞突变。这说明,JAK2 V617F具有转阴的可能,可能是在后天获得。

3TPO受体突变与 BCRABL阴性的骨髓增殖性肿瘤

虽然在骨髓增殖性肿瘤中发现了JAK2 V617F突变,但是有很多IMF、ET属于JAK2 V617F阴性,所以可认为JAKSTAT信号通路的激活通常是由GCSFR、EPOR、TPOR之类的细胞因子受体突变造成。有学者报道:MPL的激活会受到RWQFP 区域缺失的影响,这说明MPL作为候选研究受体较为合适[8]。

有学者发现,血小板的TPOR 表达与骨性肿瘤的JAK2 V617F 突变率存在着较为密切的联系,但是TPOR 表达异常,也存在于JAK2 V617F阴性的骨性肿瘤中,可认为:在 MPD的发病机制中,获得的和遗传的MPL 表达存在着较为独特的作用。GCSFR、TPOR(MPL)、EPOR用 DNA序列来进行分析,结果证明有9%的JAK2 V617F 阴性骨髓增殖性肿瘤患者中都存在着激活突变[7],而此突变未出现在V617F阴性的 PV 患者和V617F 阴性的 ET中。TPOR (MPL)信号在正常情况下是通过与TYK2、JAK2二者相互制约而将其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能够磷酸化JAK2TYK2,也能够激活P I3KAkt、ERKMAPK、STAT5、STAT3等转录激活子和信号转导子。

4结语

总之对于BCRABL阴性的骨髓增殖性肿瘤来说,针对异常的 JAK信号通路采取靶向治疗是一个可行的方法。进一步研究它们各自的作用机制及作用靶点,可为临床开发针对 BCRABL阴性的 MPN的分子靶向治疗药物提供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柳,肖志坚.骨髓增殖性肿瘤发病分子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011(01):130133

[2]王淑华,唐密.JAK2V617F基因突变在骨髓增殖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20124

[3]宋君红,张苏江,李建勇.JAK2基因突变与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J].中华血液学杂志.2006(10):144147

[4]邢文理.120例骨髓增殖性疾病富血小板血浆和全血的血小板聚集[J].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2012(03):154158

[5]周凡,王吉刚,雷畅,等.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65例诊治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 2011(06):178180

[6]庞缨,蔡晓东,刘凌,周旭红,叶絮,冯莹.干扰素α对骨髓增殖性肿瘤JAK2V617F基因表达的影响[J].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1(03):108110

[7]买买提力·依马木,王晓敏.JAK2 V617F突变研究进展及其诊治骨髓增殖性肿瘤的作用[J].医学综述. 2011(15):188192

[8]D elhomm eau F,Dupont S,Ton ett i C,et al . Evidence that the JAK 2 G1849T (V 617F)mutation occurs in a lymphomyeloid progenitor in polycythemiavera and idiopathic myelofibros is [J]. lood,2007,109(1):7177

论文作者:权学莲徐秀芹付慧稳刘春霞王艳明

论文发表刊物:《中医学报》2013年12月第28卷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3-24

标签:;  ;  ;  ;  ;  ;  ;  ;  

BCRABL阴性的骨髓增殖性肿瘤发病机制论文_权学莲徐秀芹付慧稳刘春霞王艳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