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脑电图监测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疗及预后临床指导价值探讨论文_王卫红,许春艳,季玉红,滕海英(通讯作者)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红星医院神经内科 新疆 哈密 839000)

【摘要】目的:探讨视频脑电图(V-EEG)监测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疗及预后临床指导价值。方法:选取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0例,根据是否行V-EEG监测分为监测组和未监测组,各35例,其中监测组根据V-EEG结果又分为异常脑电波组和非异常脑电波组,对于异常脑电波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干预治疗,并评价干预治疗效果,分析患者预后。结果:异常脑电波组显效率高于非异常脑电波组(P<0.05);随访1年后,监测组显效率高于未监测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未监测组(P<0.05),但两组患者致残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随访1年后,监测组BSI指标、DTABR指标均优于未监测组(P<0.05)。结论:V-EEG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情可较早判断,早期干预治疗,改善患者预后。

【关键词】视频脑电图监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诊疗

【中图分类号】R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30-0063-01

颅脑CT、MRT是早期诊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影像学方法,但研究显示[1],脑CT、MRI在早期诊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脑卒中患者早期的脑电图即有改变,V-EEG可以准确反映出脑组织损伤程度和预后情况[2]。为此,本研究探讨了V-EEG监测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疗及预后临床指导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或较前症状对比NHISS评分≥2分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0例,发病时间≤24h;同时排除脑溢血、癫痫、颅脑手术史者等。根据是否进行视频脑电图监测分为监测组35例和未监测组35例。其中监测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42~73(55.84±2.27)岁。监测组又根据监测结果是否存在异常脑电波分为异常脑电波组(18例)和非异常脑电波组(17例)。未监测组男22例,女13例,年龄44~72(56.01±2.35)岁。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对症治疗,其中监测组入院后立即行V-EEG监测,按照国际10/20系统放置电极,单级16导联。每次检查时间为24h,检查完成后对脑电图图像进行保存。观察指标采用脑对称指数(BSI)和波形比率(DTABR)。并根据V-EEG监测结果,对于异常脑电波组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干预治疗。

1.3观察指标

①分别在治疗前后及随访1年后,采用NIHSS量表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值越高表示功能损伤越重。②临床疗效评估,痊愈:NIHSS评分减分率>90%,显著进步:减分率在46%~90%,进步:减分率在18~45%,无效:减分率<18%。其中,痊愈+显著进步定义显效,进步+无效定义为无效。③出院随访1年,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致残及癫痫等并发症等判断患者预后。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本文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和计量资料分别进行卡方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异常脑电波组与非异常脑电波组临床疗效比较

异常脑电波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干预治疗后,痊愈4例、显著进步13例,显效率94.44%;非异常脑电波组相应为2例、8例和58.82%,比较差异显著(χ2=6.291,P=0.012)。

2.2 视频脑电图监测组与未监测组预后分析

随访1年后,监测组显效率显著高于未监测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未监测组(P<0.05),但两组患者致残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监测组BSI指标、DTABR指标显著优于未监测组(P<0.05),见表。

表 视频脑电图监测组与未监测组相关指标比较

 

2.3 两组间出现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

3.讨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对人类健康危害较重的疾病之一。研究发现[3],早期有部分脑血管病神经影像学不能发现,易延误病情,导致患者预后不良。而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明确诊断,及时准确的判断病情改善情况,对于降低患者死亡率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V-EEG能提供与脑代谢异常相关的脑功能信息,在脑缺血急性期及病情进展期影像学未检出时,V-EEG可较早发现病情进展,有助于改善预后。本研究中,对监测组中检测脑电波异常者进行了干预治疗,结果显示,其显效率为94.44%,明显高于未进行干预治疗的非异常脑电波组(P<0.05)。表明根据V-EEG监测结果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指导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疗效。同时随访1年后,监测组显效率高于未监测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未监测组(P<0.05),但两组患者致残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随访1年后监测组BSI指标、DTABR指标优于未监测组(P<0.05)。表明V-EEG监测有助于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两组治疗期间均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安全性高。

综上所述,V-EEG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情可较早判断,早期干预治疗,动态观察患者病情的进展风险,改善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1]李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磁共振研究发展现状[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9,25(3):40-41.

[2]曾勇,吴勇.视频脑电图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功能损伤评估的应用价值[J].医药前沿,2017,7(20):16-17.

[3]李丹.脑电图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功能损伤评价中的应用研究[J].卒中与神经疾病,2018,25(4):453-455.

论文作者:王卫红,许春艳,季玉红,滕海英(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8

标签:;  ;  ;  ;  ;  ;  ;  ;  

视频脑电图监测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疗及预后临床指导价值探讨论文_王卫红,许春艳,季玉红,滕海英(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