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青岛莱西市水集街道办事处中心小学 266600
英语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生命成长、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小学生大都充满了对新知识的好奇和追本溯源的探究兴趣,教师要珍惜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将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变到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教学上来,在寓教于乐、因材施教的理念指导下,将小学英语教学活动开展得更有成效、更具特色。
一、创设英语学习的良好环境
要想学好一种语言,必须为其创设一定的语言环境。首先,学校和教师应尽一切努力为学生创造学习英语的环境,特别是对学生进行听力的训练。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一个从来没有听过英语的人怎么可能说好英语,可见,我们必须转变学生的“耳朵效应”,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听力训练。例如可以在晨读或午休时给学生听英语广播,内容可以是单词阅读,也可以是简单的口语交际,还可以是英文歌曲、歌谣等,这样不仅让学生在听力方面得到训练,激发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的愿望,同时也使英语教师的水平有所提高,一举两得。其次,英语教师应尽量用英语讲课,熏陶学生的语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师的语言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为了强化小学生对英语的语感,教师必须尽可能地让英语的声音作用到学生的神经元上,从组织教学到解释词汇,从讲述课文到布置作业,让学生每一节课都在英语的氛围中浸染。当然,教师讲英语须视学生的知识层次而循序渐进,拾级而上,并要运用各种手段辅助讲解,如表情动作、实物挂图、引伸比喻等,使学生基本上能听懂或猜透老师所讲的内容,从而养成听英语的习惯。
二、师生换位
顾名思义,小学英语自主教学就是以学生为主体开展的教学活动,课堂教学的主体从教师转变为学生,学生成为英语教学活动的主人,而教师成为指导者和帮助者。 教材中要求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儿童对新事物的好奇心,让学生自主学习,通过教材中设计的个人情况、家庭人员、日常生活、学校生活、节假日活动、体育和文娱等20多个话题,以及问候、介绍、告别、感谢、道歉、打电话、就餐、就医、购物和问路等近40个语言功能项目,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如:通过学生自己介绍自己和自己的家庭成员,让几个学生扮演一个家庭的成员进行对话等,使小学生在寓教于乐中开始英语单词、语音的初步学习和掌握。
三、良性互动
构建小学英语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教学,在教师与学生换位后,教师还要主动与学生交流互动。只有相互的交流互动,才能了解学生掌握英语知识的真实情况,才能准确把握好学生学习英语的正确方向。教师要与学生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成为孩子们真正的良师益友。教师与学生间的交流互动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可以使一些发音掌握不准的学生尽快改正过来,还可以使一些对单词掌握不牢的学生通过交流而加深印象,从而缩短小学生由于心理和生理上存在的差异造成的英语学习的差距。 英语教材在教学目标中对情感态度的要求是:乐于模仿,敢于开口,积极参与,主动请教。而要实现这个教学目标,教师首先要放下身段,主动与学生交流,始终尊重学生,设计视、听、说、读、写、唱、游、演、画、做等引导学生开放思维的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用英语做事情的机会,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这是一种有益的交流互动。
四、课前预习指导,养成自学习惯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预习是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有效手段。通过课前预习,让学生自己摸索、自己动脑,解决自己基本的一些问题,提出一些不理解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教师可以精讲教学重难点,提高教学效率。小学阶段的孩子好奇心比较重,对于未知的知识常有强烈的好奇。而老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就应巧妙利用他们的这种好奇心布置预习作业,引起他们对课内知识的自学兴趣。比如,在教授5B unit7 Chinese festivals时,老师可以在课前询问学生关于中国节日的习俗,主要做些什么事、吃些什么东西等。由于中国节日比较多,而且现在的孩子整天抱着电脑,对于节日本身了解比较少,学生很可能对这些节日并不熟悉。当他们回答不出老师的问题时,自然就会激起他们强烈的好奇,从而在课前认真做好资料收集工作,自发完成预习作业。
五、总结
自主学习是个人丰富知识、发展智力、提升能力、走向成才的必经之路。只有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提倡自学,才能让学生从学会转变为会学,才能真正成为有用之才。
论文作者:刘红宏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9年6月总第3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9
标签:学生论文; 英语论文; 教师论文; 互动论文; 知识论文; 作业论文; 教学活动论文; 《素质教育》2019年6月总第3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