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源县后所镇外后所小学,655500)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其对小学数学教学也提出了相应的新要求。《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此次教学改革是以推动素质教育为主要目标,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因此,在开发学生思维逻辑能力的基础上进行适度的思想道德教育已经成为了当前众多小学数学教师的首要任务。本文我们将针对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的渗透进行相应的分析。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数学教学;德育渗透
众所周知,相较于语文、政治等文科类的学科而言,数学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思维逻辑能力的培养,强调学生数学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以及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等等的培养,这便导致了数学教学过程中道德思想教育的缺失。如何将思想道德教育有效的融入于数学教学过程中,已经成为了众多教师需要考虑的重要内容之一。那么,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之下究竟应当如何在数学教学中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呢?具体如下。
一、小学数学教学德育渗透的具体途径
(一)言传身教
众所周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德育渗透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可谓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而数学教师作为学生们日常生活中接触最为频繁的群体,应当充分的发挥其积极作用。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言传身教可谓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之一。通情况下,过于频繁的说教工作会引起学生们的抵抗情绪,因此,教师应当充分把握好言传的度。利用自身娴熟的语言功底,干净利落、言简意赅的传达相关思想是其基本任务之一。除此之外,相较于言传该方法,身教对于学生们的影响更为深远。英国教育学家洛克曾经说过:“最简明、最容易又最有效的办法是把他们应该做或者应该避免的事情的榜样放在他们眼前,那种吸引或阻止他们去模仿的力量,是比任何能够给予他们的说教都大的多。”简单来说,教师自身的言语、仪表以及行为习惯等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教师应当保证自己语言礼貌、仪表整洁、依法执教等基本素质,为学生们起到表率作用。通过不断的完善自身修养达到以德服人的目的[1]。
(二)挖掘教材
除了上文中提到的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之外,就小学数学教材而言,其不同于语文等文科类教材,其中缺乏大量的思想教育内容。因此,深入的挖掘相关教材,发现其中潜藏的德育因素,并且将其充分的加以利用,是当前众多教师的首要任务之一。众所周知,自古以来,我国在数学领域中就占据着不可动摇的重要地位,具体而言,约为2000年之前,我国古代数学著作《周髀算经》中就已经提出了“周三径一”的观念:圆的周长是直径的三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再以我国著名的数学家以及天文学家祖冲之为例,大约1500年前,他就计算出圆周率的范围是3.1415926到3.1415927之间,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位圆周率的计算值精确到6位数的历史伟人。这些关于数学领域伟人的小知识讲解都蕴藏在相关数学教材内,教师应当加以充分的利用。在这种历史知识和数学成就的熏陶之下,学生们可以充分的了解到我国祖先在数学领域创下的一系列伟大成就,从而激发他们的民族自信心以及民族自豪感,这种方式在潜移默化之中达到德育的效果[2]。
(三)密切结合实际生活
数学学习并非简单意义上的为了“应试教育”模式下的各种考试而存在,学生们应当充分的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且数学作用于生活的道理。因此,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结合相关生活信息,从而培养其应用意识,进一步加强对其思想道德的教育。所谓应用意识,实际上是指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分析周围生活中问题的思维倾向。一方面,学生们面对生活中各种实际情况和实际问题时,能够主动尝试应用数学的观念对问题加以解决。另一方面,能够发现蕴含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数学信息,并且利用这些信息加强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深化。且就生活中的具体案例,截取其中可以作为思想道德教育的相关信息,利用其对学生们开展德育工作[3]。
(四)开展课外延展活动
除了上文中提到的以教师为榜样进行相应的言传身教工作、挖掘分析教材以及密切结合生活实际等具体方法之外,小学数学教师还可以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数学活动对其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以近年来成为热门话题的环境污染问题为例,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思想还未成熟,思考问题的方式过于简单,因此难以认识到该问题的严重性。为培养其保护环境等基本意识,教师可以开展具体的实践活动,让其在实践过程中得以体悟。具体而言,教师可组织学生对经过校门口的汽车进行相应的观察和统计,限制时间可根据具体实际情况而定,除此之外,学生还需对汽车排放废气与热量进行粗略的估算,从而体会该污染对全球变暖现象的严重影响。除相关尚待解决的问题之外,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同样取得了许多伟大的成就。但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因年龄的限制是无法深刻体会到的,因此,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生活水平进行适当的调查,并且将调查结果以图形的样式加以展示,从而帮助学生明确的了解变化所在,从而加强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是有其必要性的,对于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都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但相关教师应当注重度的把握,通过耳濡目染的方式潜移默化的对其进行思想道德的教育,只有在这种模式之下,才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邓金平.谈谈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新课程(中),2016(12):245.
[2]程胜利.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德育渗透的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5(07):21.
[3]王溪.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考试周刊,2015(57):75.
论文作者:樊门连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7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6
标签:数学论文; 德育论文; 教师论文; 学生们论文; 言传身教论文; 学生论文; 新课改论文; 《知识-力量》2018年7月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