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旺苍县嘉川镇中心小学校 李开谦
摘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全面落实新课程理念,重视学生语文素质和语文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阅读教学活动中激发阅读兴趣、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奠定基础。与此同时,小学语文教师要转变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为学生创造更多的阅读机会,不断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实现阅读教学目标。
关键词:新课程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深入发展,阅读教学成为了语文教师热衷研究的课题。文章认为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就要充分利用我们阅读教学,在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教给阅读的方法和技巧,在广泛的语文空间里进行阅读实践。
语文教学强调的是听、说、读、写等能力的发展,而阅读教学则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可见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是培养学生广泛阅读兴趣的重要阶段,尤其是小学阅读教学更应该以读为主,为了保证阅读的有效性,教师应该以多种手段加以辅助,以“读”为主导来加以强化。有效搞好阅读教学,使学生自身的能力得到全面发展,是现在小学语文教育的根本目的。
一、尊重学生的创造,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
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减轻学生学习上的精神负担,使学生在教师的热爱、尊重和期待中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促使学生积极地学,主动地去探索。在阅读教学中,师生应处于一个平等的地位进行读书、讨论、研究、争论。教师应是一名与学生平等的参与者,并起着积极的引导作用。学生也正是在互相问答、互相讨论的相互作用的共同活动中,成为能动的学习主体。只有创设这种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学生才能在课上敢说爱说,甚至提出不同想法。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积极地参与。有位年轻教师在讲完《麻雀》一课后进行小结时说:“读了这篇课文,从老麻雀奋不顾身抢救小麻雀的记叙中,我们感到了伟大的母爱。”话音刚落,一位男同学立刻举起手,大声而认真地说:“老师,我不同意说是母爱,因为课文从头到尾都没有写老麻雀是公还是母的!”老师听后,马上笑着说:“你读得真认真,想得也好。老师的概括,看来不准确,那么怎么说才确切呢?”课堂又一次活跃了。同学们总结出:这篇课文表现了一种亲子之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只有抓住以读为主线,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才能达到阅读教学的真正目的,才能更好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真正兴趣。
二、授之于渔,善于教给学生良好的阅读方法
阅读兴趣是提高阅读能力的重要因素。但我们还要教给学生良好的阅读方法,让学生在爱读的基础上会读。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阅读能力提高。
1、选读法。这种方法的运用一般是根据学生在课内学习或写作上的某种需要,有选择地阅读有关书报的有关篇章或有关部分,以便学以致用。比如,我们学习了《恐龙》之类的课文后,指导学生上网查阅相关的资料,再选择自己所需要的部分,用于写科学小论文,以培养摘录资料和运用资料的能力,同时也丰富了语言积累,提高了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2、精读法。所谓精读法,就是对重点文章,或重要段落,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读的阅读方法。元程端礼说:“每句先逐字训之,然后通解一句之意,又通解一章之意,相接连作去,明理演文,一举两得”这是传统的三步精读法。它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有的文章语言隽永,引经据典,情节生动,教师利用这些作品为依据,指导学生精读,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调动多种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边批注,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
3、速读法。速读法就是对所读的课文,不发音、不回视快速地观其概貌。这就要求学生在快速的浏览中,要集中注意力,作出快速的信息处理和消化。我国古代有“好古敏求”“读书十行俱下”之说,可见早就提倡速读能力。利用速读法,可以做到用最少的时间获取尽量多的信息。速读时,要求学生不能翕动嘴唇,也不能在心里默念,要使眼睛看到的文字、符号和图形能马上反映到大脑,立刻产生反应,从而快速感知视觉所捕捉到的信息。
4、摘录批注法。此阅读法就是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有关的词、句、段乃至全篇原文摘抄下来,或对阅读的重点、难点部分划记号,作注释,写评语。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文章中富有教育意义的警句格言、精彩生动的词句、段落,可以摘录下来,积存进自己设立的“词库”中,为以后的作文准备了丰富的语言积累。同时还可以对自己订阅的报刊杂志,将其中的好文章剪裁下来,粘贴到自己的读书笔记中。读与思共,思与读随。在阅读的过程中,要学着用自己的阅历和知识去审视、对比、评判书中的内容,并及时记下自己读书的感受和疑点。总之读书要做到“手脑并用”,阅读才将会变得更精彩、更有实效。
三、拓展迁移,开阔学生广泛的朗读空间
众所周知,拓展学生阅读空间,不仅能开阔学生视野,增知启智,还能够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教学建议中要求“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这就要我们阅读教学不仅只汴重课堂,还要引导学生走向课外阅读,拓展阅读范围和空间,让学生在茫茫书海中学到更多更广的知识。“取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我们教师必须指导学生掌握一定的课外阅读方法,运用课堂阅读技巧,如经纬交错法、精略结合法、储备内化法、书海拾贝法等进行海量阅读。通过这样长期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必然提高。
总之,阅读是学生提升自身素质的最佳方式,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行之有效的阅读技能和技巧,我相信学生的阅读能力切实得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也会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艳;谈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新思路[J];新课程(下);2012(10)
[2]魏洪霞;浅谈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1(13)
论文作者:李开谦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7年8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1
标签:学生论文; 阅读教学论文; 能力论文; 语文论文; 课文论文; 兴趣论文; 自己的论文; 《文化研究》2017年8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