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云华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人民医院;江苏常州213200)
【摘要】目的:分析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泌尿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80例行外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个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排石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排石时间、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排石时间、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优于对照组,组患者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泌尿结石患者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效果显著,排石时间短,患者满意高。
【关键词】体外冲击波碎石;泌尿结石;临床效果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9)02-0048-01
泌尿结石是泌尿系的常见病,近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泌尿结石会在肾、膀胱、输尿管和尿道等部位形成,一般多见于肾与输尿管。临床表现为腰部剧烈的绞痛,其会向下腹及会阴部放射,会伴有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还会有排尿困难、排尿疼痛和程度不同的血尿,其会给患者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很大的困扰[1]。随着医学影像技术和体外冲击碎石技术的发展,目前临床上治疗泌尿结石越来越多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方式,我院在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泌尿结石的临床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80例行外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个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排石药物治疗。观察组男27例,女13例。结石直径0.7~1.6㎝,平均直径(1.12±0.35)。输尿管结石例13、膀胱结石例8、肾结石例12、尿道结石7例。患者年龄23~73岁,平均年龄(39.53±2.42)岁。对照组男26例,女14例。结石直径0.8~1.7㎝,平均直径(1.22±0.49)。输尿管结石例12、膀胱结石例7、肾结石例13、尿道结石8例。患者年龄25~75岁,平均年龄(40.71±2.54)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观察组治疗
观察组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采用北京中科健安医用技术有限公司KDE-2002A型体外冲击波碎石机,先通过B超机确定患者的结石位置,结合患者的病情选择适合的体位。实施治疗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患者的呼吸、脉搏、心跳、血压等生命指标。依据结石的大小、位置的不同,应采取不同冲击次数。具体来说,输尿管结石和膀胱结石冲击1500~2000次,电压为10~13kv;肾结石冲击800~1500次,电压为8~11kv[2]。同时告知患者多喝水,多运动,服用坦索罗辛和头孢类消炎药。体位冲击波碎石虽损伤小,但反复冲击可以导致肾脏输尿管出现水肿和损伤,有可能引起局部的水肿或粘连发生。服用要根据碎石的情况,实施多次冲击碎石,但一般不要超过三次。一般同一个部位的碎石需要间隔7~14天,避免反复的水肿未消退,导致损伤加重。如碎石多次无效,应及时更换治疗方法[3]。
1.2.2对照组
对照组行常规排石药物治疗,鼓励患者多喝水、多运动,服用尿石通丸、排石颗粒等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排石时间、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采用了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和t检验,P<0.05为差异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观察患者排石时间少于对照组,观察患者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详见表1。
3讨论
泌尿结石是泌尿系的常见病,结石会在肾、膀胱、输尿管和尿道等部位形成,一般多见于肾与输尿管。相关研究表明,结石直径小于1㎝采取体外冲击碎石成功率95%以上,直径大于2㎝结石通常临床上不采用冲击碎石治疗。同时要注意碎石次数较多,会肾脏输尿管出现水肿和损伤,有可能引起局部的水肿或粘连发生。我院在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泌尿结石的临床效果显著,临床上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林菁.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泌尿结石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9(19):71-73.
[2]石凤华.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泌尿系结石的效果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75):76.
[3]楚宁.体外冲击波碎石用于治疗泌尿结石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18):54-55.
论文作者: 许云华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1月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
标签:结石论文; 碎石论文; 患者论文; 体外论文; 冲击波论文; 输尿管论文; 对照组论文; 《医师在线》2019年1月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