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水生物脱氮技术综述论文_刘梅

废水生物脱氮技术综述论文_刘梅

(四川大学,四川 成都 610207)

摘要:脱氮是废水处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脱氮技术相比,生物脱氮更具优势。本文简要介绍了几种主要的生物脱氮技术,分别为短程硝化反硝化技术、同时硝化反硝化技术及厌氧氨氧化技术。

关键词:生物脱氮;短程硝化反硝化;同时硝化反硝化;厌氧氨氧化

1 传统生物脱氮技术

传统生物脱氮是指以硝酸盐为电子受体的一系列生物还原反应过程,其理论基础是微生物的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由于硝化反应发生在好氧条件下,反硝化反应发生在缺氧或厌氧条件下,所以由此发展起来的生物脱氮工艺大多将缺氧区与好氧区分开,形成分级硝化反硝化工艺。而与此同时,人们也在不断探索着更适用的新技术,目前成果主要有短程硝化反硝化、同时硝化反硝化和厌氧氨氧化等。

2 短程硝化反硝化技术

2.1 提出和影响因素

从氮元素的微生物转化过程来看,氨氮被氧化为硝酸盐是由两类互相独立的细菌分别完成的,其反应过程也完全可以分开,且对反硝化细菌而言,无论是NO3-还是NO2-都可以成为最终的氢受体。即整个生物脱氮过程可以直接略过NO2-氧化为NO3-的过程,直接经NH4+→NO2-→N2的途径完成。早在1975年,Voet[1]就通过对NO2-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的研究,发现了硝化过程中的NO2-积累,并首次提出了短程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的概念。

影响NO2-积累的主要因素有温度、pH、溶解氧(DO)等。通常,温度为15~30℃时,硝化形成的亚硝酸可完全被氧化,超过30℃时则会出现NO2-的累积;pH值对短程硝化反硝化的影响则表现在亚硝酸菌生长要求有适宜的pH值环境上,但不同性质的污水短程硝化反硝化要求的pH值范围也不相同;DO也是控制亚硝酸盐积累的重要因素之一,浓度太高会使NO2-氧化,不利于NO2-的积累,太低则会造成供氧不足,不利于NO2-的生成。

2.2 典型工艺

短程硝化反硝化的典型工艺有SHARON工艺和OLAND工艺。SHARON工艺是由荷兰Delft技术大学的Mulder[2]提出的,核心在于利用亚硝酸盐氧化菌和氨氧化菌的不同生长速率,通过选择适当的泥龄将硝酸菌从反应器中淘汰掉,使亚硝酸菌成为反应器中的优势菌种,进而保证反应停留在亚硝酸阶段。OLAND工艺则是由比利时Gent大学微生物生态实验室所开发的[3],该工艺由在限氧条件下将废水中的部分NH4+氧化为NO2-和在厌氧条件下NO2-与剩余NH4+发生厌氧氨氧化反应两个过程组成。目前,OLAND系统主要采用两种反应器型式,分别是一体化生物膜(RBC)反应系统和两阶段悬浮式膜生物反应系统(MBR)。

3 同时硝化反硝化技术

3.1 作用机理

同时硝化反硝化(SND)是指硝化和反硝化反应在同一反应器中、相同操作条件下发生的现象。相较于传统的脱氮工艺,SND反应处于同一系统中,硝化反应的产物可直接成为反硝化反应的底物,加快硝化反应的速度;同时,反硝化反应中所释放出的碱度可部分补偿硝化反应消耗的碱,使系统中的pH值相对稳定。而对于该现象形成的机理,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三种解释,即宏观环境理论、微环境理论和生物学解释。

宏观环境理论认为,在反应器内曝气供氧时,氧扩散并不均匀,导致反应器内形成相对的好氧区和缺氧或厌氧区,在其中可分别进行好氧硝化和厌氧反硝化。微环境理论则认为,当宏观环境为好氧时,由于氧扩散的限制,微生物絮体或生物膜内会产生溶解氧梯度,从而形成有利于实现SND的微环境。生物学的解释则是基于好氧反硝化菌及好氧反硝化酶系的存在,在上世纪80年代以来,生物学家就有发现许多微生物如荧光假单胞菌、粪产碱菌等都可以对有机或无机氮化合物进行异养硝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 影响因素

SND的影响因素主要有碳氮比、DO、微生物絮体结构、pH值等。首先,有机碳源作为微生物新陈代谢的能源和碳源,是SND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控制因素之一,研究发现,COD在一定范围内时,随着C/N的增加,TN的去除率提高,出水NO3--N则减少。其次,在低DO情况下,微生物絮体中缺氧环境占主导地位,好氧微环境所占比例减小;而随DO浓度的提高,情况会反转。当两种微环境达到平衡时,TN的去除率达到最佳。微生物的絮体结构特征即活性污泥絮体粒径的大小及密实程度等,其一方面直接影响了絮体内部好氧区和缺氧区的比例大小,另一方面还影响了絮体内部物质的传质效果。pH值对SND的影响表现在pH值对硝化菌和反硝化菌的影响上,为保证氮的去除,反应器内的pH值需保持在7.2左右。

4 厌氧氨氧化技术

4.1 提出

厌氧氨氧化技术(ANAMMOX)是指在厌氧或缺氧条件下,微生物直接以NH4+作为电子供体,以NO2-或NO3-作为电子受体,将NH4+、NO2-或NO3-转变为N2的生物氧化过程。在此过程中,NH4+的氧化无需分子态氧的参与,而NO2-的还原也无需有机物的参与,这可以为反应节省大量的能源和资源消耗。1994年,Mulder等[4]在荷兰Delft技术大学一个中试规模的反硝化流化床中发现其中存在NH4+和NOX-消失,同时有N2产生的现象,据其研究,在反应器中发生了如下反应:

5NH4++3NO3-→4N2+9H2O+2H+

且随后的序批式试验证实,厌氧条件下氨确实可直接作为电子供体而进行反硝化反应,并就此提出了ANAMMOX工艺。

4.2 影响因素

影响ANAMMOX反应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温度、pH值、基质浓度等。有研究表明,当反应温度在30~35℃时,厌氧氨氧化速率最高,当温度升至40℃或低于30℃时,其活性会明显下降。pH值对微生物的活性也影响甚大,在(20±1)℃下,厌氧氨氧化反应的最适pH值为6.7~8.5。而污水中的NH4+-N和NOX的浓度也会影响ANAMMOX的反应速率,低基质浓度下ANAMMOX的反应速率明显优于高基质浓度。

5 结语

废水脱氮的工艺还有诸如电极膜生物反硝化、EM等其他技术,每种技术都各有其优缺点,如何扬长避短,在一定的能耗内将其性能尽可能大的发挥,也是我们需要继续努力的事业。

参考文献

[1]Voets J P, Vanstaen H, Verstraete W. Removal of Nitrogen from Highly Nitrogenous Wastewaters[J]. Journal, 1975, 47(2):394-398.

[2]Mulder J W, Kempen R V. N-removal by Sharon[J]. Water Quality International, 1997, 1997(3):30-31.

[3]叶建锋, 徐祖信, 薄国柱. 新型生物脱氮工艺——OLAND工艺[J].中国给水排水, 2006, 22(4):6-8.

[4]Mulder A, Van d G A A, Robertson L A, et al. Anaerobic ammonium oxidation discovered in a denitrifying fluidized bed reactor[J].Fems Microbiology Ecology, 1995, 16(3):177–184

作者简介:刘梅(1995.12—),女,甘肃省陇南人,成都市双流区四川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

论文作者:刘梅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11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9

标签:;  ;  ;  ;  ;  ;  ;  ;  

废水生物脱氮技术综述论文_刘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