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了有效提高超低排放技术,需要及时进行脱硫除尘超低排放改造,及时明确超低排放改造标准,合理规划超低排放路线。合理利用煤炭,有效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本文以燃煤电厂为例,主要针对脱硫除尘超低排放改造工作进行科学具体的分析,根据实际情况来提出有效的脱硫除尘超低排放措施。
关键词:燃煤电厂;脱硫除尘;超低排放改造对策
前言
国家发改委和环保部门联合发布了燃煤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全面实施了燃煤电厂脱硫除尘超低排放改造工作方案,使得超低排放成为当前燃煤电厂脱硫除尘管理中的核心内容[1]。力争将燃煤电厂脱硫除尘超低排放中,二氧化硫与氮氧化物的浓度控制在分别不高于35mg/m3、55mg/m3的范围内。积极推动了燃煤电厂脱硫除尘超低排放政策的全面实施,同时将脱硫除尘技术积极应用到工业生产中,合理的排放烟气、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在此过程中还考虑了不同污染物治理设施之间的协同作用,使其组成安全性更高、可靠性更强的脱硫除尘技术。
一、燃煤电厂脱硫除尘技术的特点
燃煤电厂脱硫除尘技术采取了事故状态监测、高温烟气冲击等多个措施,确保了脱硫塔设备之间的相互转换,保证了防堵措施的有效实施。通过先进的石灰石、石膏脱硫技术、喷淋烟气脱硫工艺来提高了脱硫工艺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系统功能完善,界面清晰,并及时对相应的吸收装置进行了系统性的改造,这样就可以成功吸收喷头喷淋的优点,使得喷淋覆盖率达到了百分之二十五左右。脱硫除尘系统具有这些优势:整机使用寿命>35年,确保了壳体与阳极管束的无缝连接,大大提高了除尘效率,同时采用恒流源控制装置,因此无拉弧,安全性更高,可以高效的捕集多种污染物。
二、燃煤电厂脱硫除尘超低排放改造对策的分析
1.充分了解脱硫除尘技术原理
燃煤电厂在超低排放过程中运用的脱硫除尘技术关键是脱硫技术和除尘技术,技术原理为:采用烟气脱硫技术和石灰石,继而经过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艺,在结合除尘技术的基础上,将非金属导电玻璃除尘器和脱硫塔得到了很好的利用[2]。脱硫系统包括了:石灰石浆液制备设施、污染物吸收系统、烟气系统、浆液吸收系统、石膏脱水系统、压缩空气系统等多个部分,在脱硫除尘过程中是将石灰石粉加水放入吸收剂中,以泵吸收的方法来促进了吸收塔与烟气的充分融合,碳酸钙与空气发生了反应并产生了硫酸钙,在饱和之后形成了二水石膏。利用非金属导电玻璃将烟气中的水汽进行冷凝并沉积,在阴阳级表面形成了水膜,从而使得流动的水膜形成沉积介质的主要清洗装置,促进了混液物的顺利排出。
2.超低排放改造原则
燃煤电厂脱硫除尘超低排放技术改造中要自觉遵循:因地制宜、统筹规划的基本原则,明确超低排放改造工作的基本要求,考虑技术成熟、可靠、减少占地、经济性好,根据电厂除尘脱硫技术的技术要求来进行,参考技术标准,在考虑企业经济效益的基础上,以安全为主,提高技术可靠性,从而便于后期维护。在超低排放改造整个过程中,及时采用钙基湿法脱硫装置来提高脱硫除尘技术,最大限度的节约占地面积,改造超低排放方案只有简单、安全性高、可靠,才能确保工期和质量。
3.选择排放改造方案
在本次改造中根据实际需要,主要对排放改造中的炉型、烟气量、煤种、指标要求、技术要求等进行了考虑,自觉遵循了稳定、安全、经济等基本原则来提出了科学性更高的燃煤脱硫除尘排放改造方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业主和承包商协商之后,最终决定,采用石灰石-石膏脱硫-脱硫除尘一体化的流程来进行排放改造,这种方案不仅占地面积小,还实现了对相关装置的合理优化,最大限度减小了系统阻力[3]。布局合理,结构简单、工艺先进,技术达标,便于实现自动化,脱硫除尘系统的启动和暂停速度较快,在排放改造中不会产生二次污染,更重要的是便于脱硫产业回收再利用。
4.浆液池改造
浆液池是石膏氧化结晶和浆液循环停留的主要场所,因此需要积极探讨超低排放改造措施,根据实际需要来增加浆液池和高浆液池,及时更换搅拌设备,从而促进了燃煤电厂脱硫除尘超低排放改造工作的顺利进行。避免浆液停留时间过短,合理的控制循环浆液量,有效防止浆液池对循环浆液的停留时间造成影响,还要重点分析浆液Ph值对脱硫除尘效率的影响。采用Ph值分区来对改造措施进行深入分析,系统上部的PH值约为5.3,这有利于氧化和石膏结晶,下部的Ph值约为6.1,从而便于石灰石供浆和抽取循环浆液,以单塔双区技术来满足循环浆液的脱硫除尘标准,达到了Ph值的基本要求,大大提升了脱硫除尘效率。
5.除雾器改造
为了避免除雾器对烟尘排放浓度产生影响,及时对钙基湿法脱硫除雾装置进行了安全性能检测。比如在超低排放改造环节,借助高效除雾器来截取夹带的浆液,与管束式旋流除雾形式来达到了最佳的排放改造效果。采用三级高效除雾器+三级高效世屋脊式除雾器,将高效除雾器分为一级叶片板片、二级叶片钩片、三级叶片双钩片,其中三级叶片双钩片的脱硫除尘效果最显著,它对于粒径液滴的消除率达到了52%,叶片间距逐渐变小,设计合理的叶片倾角,将除雾性能的压降控制在250Pa以下,烟气中液滴的携带量需要掌控在22mg/Nm3,将烟气中携带固体的含量控制好,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超低排放改造的有效性[4]。
三、燃煤电厂脱硫除尘超低排放改造实例
燃煤电厂在脱硫除尘超低改造中主要使用的是冷循环流化床机组,其操作工艺为: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喷淋脱硫除尘-一体化装置,将入口处烟气浓度设定在4300mg/Nm3,脱硫效率≥97.2%,最终保证了出口处二氧化硫的排放浓度<200mg/Nm3,脱硫浆液池采用的是单塔双区技术进行超低排放改造,充分利用了原有的机械搅拌器,以管网式氧化的方式来提高了脱硫效果[5]。采用三层屋脊式除雾器+一级除雾器来进行,保证出口处烟气夹带雾滴量≤20mg/Nm3。
结束语
全面实施燃煤电厂脱硫除尘超低排放改造工作方案,考虑了不同污染物治理设施之间的协同作用,使其组成安全性更高、可靠性更强的脱硫除尘技术。充分了解脱硫除尘技术原理,选择排放改造方案,采用石灰石-石膏脱硫-脱硫除尘一体化的流程来进行排放改造,将烟气中携带固体的含量控制好,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超低排放改造的有效性,将入口处烟气浓度设定在4300mg/Nm3,脱硫效率≥97.2%.
参考文献:
[1]温卿云, 谢倩, 杨西茜,等. 燃煤电厂脱硫除尘超低排放改造措施探讨[J]. 环保科技, 2017, 23(5):6-10.
[2]韩博. 脱硫除尘一体化超低排放技术改造在燃煤电厂中的应用研究[D].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7.
[3]汪作胜, 殷雅丹. 论大唐国际盘山燃煤机组串塔脱硫除尘一体化超低排放改造技术[J]. 价值工程, 2016, 35(30):62-63.
[4]华建平. 脱硫塔协同除尘在高灰分燃煤电厂超低排放的应用[J]. 工业, 2016(8):00198-00199.
[5]陈培林. 浅谈脱硫除尘一体化技术在燃煤机组超低排放改造中的应用[J]. 华东科技:学术版, 2016(3):364-364.
论文作者:张国斌,李希国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1
标签:超低论文; 浆液论文; 电厂论文; 燃煤论文; 烟气论文; 技术论文; 石灰石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