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危机:高考路上的“男人追女人”_男孩危机论文

男孩危机:高考路上的“男人追女人”_男孩危机论文

男孩危机:高考路上“男追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路上论文,危机论文,男孩论文,追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陈信男 执行

■应试误人:

“天分”男孩的最大杀手

以升学考试为中心的应试教育,是男孩危机中最为凶猛的杀手,并因此加剧了这种危机对于男孩的伤害。

现行教育模式忽视了男孩与女孩学习方式的不同。与女孩相比,男孩更倾向于以运动、实验操作、使用计算机、参与体验的方式学习。男孩大脑的发展更加单侧化,而女孩两半球之间的联系要更加紧密,发展较为均衡。女孩的大脑要比男孩多出15%的灰质,这些物质主管人类的思维,这就说明为什么女孩天生就具有强大的语言优势;而男孩的大脑含有更多的白色物质,这些物质主要负责脑细胞之间的联络以及神经冲动在大脑、四肢及躯体之间的传递,所以男孩生来就具有强大的空间感知能力。大脑两半球之间的紧密联系给女孩带来了一些优势,使得女孩更擅长需要两个大脑半球共同参与的活动,如语言能力;而发达的大脑右半球使得男孩通常更擅长数学,操作各种机械时也更为得心应手,动手能力也更强。所以,同样面对教师滔滔不绝的讲授,男孩的大脑就要比女孩更有可能感到厌烦、分心,他们也更容易表现出瞌睡或坐立不安的行为。

其次,现行教育模式限制了男孩的成长需要。雄性激素就像男孩的动力推进系统,它使男孩表现出更高的活力,更愿意寻求刺激,更爱冒险、挑战、争吵和跑动。当男孩体内的每一根神经都催促他去跑去跳时,他却被要求必须坐得端端正正,把手背在后面,听上几个小时的课。也就是说,现行教育模式没有注意到男孩发育落后于女孩的事实。研究证实,从胎儿起,男孩在生理和心理发育上都落后于女孩,直到青少年晚期,男孩才能真正追赶上女孩。在动作发展上,女孩的精细运动技能走在男孩前面。在身体发育上,女孩达到成年身高的一半、进入青春期及停止发育的时间都比男孩旱。在大脑和神经系统发育上,男孩的大脑要花更长的时间才能够走向成熟,有研究指出,5岁男孩的大脑语言区域发育水平只能达到3岁半女孩的水平。在心理发育方面,在11岁时,男生口语能力、读写能力和计算能力的发育水平分别比女生晚11、12和6个月。研究还表明,在自制力和言语发展上,男孩的落后尤为突出。

由于在教育中受到限制,使得男孩们认为学校是一个和他们作对的场所,他们擅长的方面——运动技能、视觉和空间技能以及他们的勃勃生机,在学校中来能得到很好的承认。毫无疑问,在这种境况下,由于学习不占优势,特长得不到发挥,性格发展得不到引导,导致他们长期得不到学校的正面反馈,所以他们变得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和身心疲惫,最终在女孩面前一败涂地。

■选透“造”人:

好男儿怎么多是“娘娘腔”?

校园里面色苍白、女性气质的青春期小男生甚至成了新一代少男少女的审美取向。

这样的结果,中国大地刮起的选秀之风可说“功不可没”。《快乐女声》《快乐男声》《梦想中国》《我型我秀》《加油好男儿》……各种选秀活动此起彼伏,它充斥着校园,充斥着老百姓饭桌的谈资,也充斥着儿童和青少年的头脑。

选秀选出了什么?看看众超女——李宇春、周笔畅、厉娜,一个比一个不“淑女”,一个比一个阳刚,典型的女生男相,她们拒绝长发,拒绝裙子……再看看“好男儿”——向鼎、马天宇等,明明是“男儿郎”,却清秀娇弱,温柔多情,“哭”功了得。走在大街上,你甚至会有这样的困惑:长头发的男孩若不是有喉结真以为他是女的,而平头的姑娘若不是胸前驼峰还不知道是女的。越来越多的男孩开始化彩妆了,越来越多的男孩走进咨询室咨询性困惑,对自己性别取向感到混乱的人也越来越多了。

选秀文化的流行带来了“中性化”文化思潮的盛行,这种“中性化”文化思潮的直接后果就是某种形式的性别混乱:男孩越来越“娘娘腔”,越来越缺乏阳刚,排骨男越来越多,肌肉男越来越少。在性别形成过程中,模仿是一个重要途径,在缺乏正确榜样的情况下,许多男孩直接把这些所谓的“好男儿”作为模仿的榜样,直接复制他们的外部特征,因而阳刚不再,阴柔有余。

对男孩来说,所谓的中性化,其实更多的是男孩女性化。

作为男孩身的“女孩”,是不是应该还原自己的男孩范儿呢?

英国有一本很畅销的书——《给男孩的危险手册》,专门教男孩如何折纸飞机、爬树、建造树屋、挖掘宝藏、捉鱼、磨石以及制作弹弓和练习自行车后轮特技,甚至还有如何让家里“闹鬼”、如何激怒别人、如何搞恶作剧这样“出格”的内容。《纽约时报》对它的评价是:“列举了许多完美男青年的品质:强烈的好奇心、勇敢、礼貌、坚忍克己、尝试各种挑战、永不服输等。”但在中国许多妈妈的眼中,《给男孩的危险手册》却成了教男孩“学坏”的书。

■家教“变性”

为什么我的身边都是女的?

妈妈们通常都会对男孩的“危险行为”感到焦虑,而那些很有趣的冒险行为实际上应该由爸爸带着男孩去做。然而遗憾的是,在很多家庭中,爸爸在孩子的教育中是缺席的,学校里的男老师(尤其是幼儿园和小学)也相对较少。没有男性榜样,男孩向谁学习呢?他们憧憬的充满男子气的“出格”行为永远无人带他们实施,以至于有的男孩很烦恼:“为什么我的身边都是女的?”很多由妈妈带大的男孩都会表现出多愁善感的依恋,他们通常情感细腻、有爱心,但是也性格软弱、勇气不足。而更由于是独生子女,家长的娇宠使男孩们运动量严重不足,变得肥胖或瘦弱,缺少男孩应有的那种阳刚气质。

在物质条件不好的时候,养孩子很“粗放”,所以男孩子相对皮实、独立性强,大点的男孩在家里几乎顶半个家长,要负担起照顾弟弟妹妹的责任。但这,对于现在的男孩来说已经是不可想象的事情了。

父教缺失,会使男孩失去学习怎样做男人的机会。而且,一旦他们遭受挫折,可能会导致他们的各种暴力行为和其他反社会行为,这让男孩的成长很危险:因为母亲“溺爱”,男孩会变得更软弱,爱心更稀缺,也更不容易长大。只有当我们的父母完全、正确地行使、履行自己的权力和责任时,男孩才不会“缺钙”,才会真正地强硬如铁,才会真正地不惧风雨。

科学的教育理念并非是刻意保护男生或者女生,而是要更好地尊重性别差异——“因性施教”。只有尊重天性,我们的教育才能够真正实现男孩与女孩的公平、和谐发展。男孩的教育与女孩的教育应有差异。首先,教师与父母应改变态度:男孩有缺点也有优点,但更多的是不同于女孩的特点。当他们在学业上暂时落后,我们要理解、宽容、鼓励他们,让他们保持自信;同时,学业也绝非教育的全部,在教育过程中我们也应考虑到男孩的天性,把男孩教育和运动教育紧密结合,给他们强度与难度更高的体育训练,且给予充分的评价,这样不仅能促进孩子的身体成长与“社会化”,更能增强他们的意志力、阳刚气质和自信心。

男孩的生活注定充满挑战,品尝生活的挫折对男孩来说是万分必要的。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一生“三落三起”,三次被打倒,三次复出,而且一次比一次走向更大成功;美国总统林肯的人生也是磨难写成的:他生下来一贫如洗,终其一生都在面对挫败,八次竞选失败,两次经商失败,甚至还精神崩溃过一次。磨练,是男孩成长为男子汉的手段,是男孩向男子汉的晋身之阶。我们的生活中遍地都是磨炼的机会,男孩需要勇敢地脱离父母保护的翅膀,提高自己的逆商,锻造自己的韧性。

“男孩危机”也不是中国独有,它是一种国际化现象。更早注意到“男孩危机”的国家,已早早地开始了“拯救”。澳大利亚教育部门近年来把基础教育领域的“男孩教育”列入政策议程,主导了一系列改革,着力帮助男孩提高读写能力、提升在学习上的投入和专注程度,让更多男孩完成12年基础教育并进入大学,“为男孩争取成功”。我们也不妨发起“男孩成功行动”,推出“男孩教育示范学校”,并对相关研究计划给予资助……

“男孩危机”不等于“男孩危险”

家庭、学校和流行文化误导了男孩子们,使他们深陷于无休无止的焦虑之中。但“男孩危机”不代表“男孩危险”了,更不代表我们的男孩未来前途不好。男孩往往知识面比较宽,在企业选拔人才时,他们也往往因为综合素质、动手能力相对比较强而被录用;在学校操场上,做运动的还是男生多,总体上,男生的体质还是要比女生好,体力上的优势也仍然存在。

古语有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当是一个男孩对个人、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作为新时代的男孩,自身能够“当自强”,我们要主动改变、调整自己的学习态度和行为,争取少迟到、少旷课,上课认真听讲,多运动,努力培养自己的责任心、智商、体商、情商和逆商,以健康的体魄和渊博的知识担负起男孩应该担负的国家、社会和家庭责任。

所以,身为男孩,我们应该坦然接受自己更脆弱的事实,要勇于自救、自强;身为父亲,我们要成为男孩的榜样和引路人;身为母亲,我们要勇于“放养”男孩;作为学校和家庭,我们要因性施教;而社会,则要耐心等待暂时落后的男孩和学会欣赏与女孩不一样的男孩。

男孩和女孩有着天然的差别,他们各有各的优势,但有一点却毋庸置疑:无论是男孩优秀,还是女孩拔尖,那都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优秀,都是值得我们引以自豪的。

标签:;  ;  

男孩危机:高考路上的“男人追女人”_男孩危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