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执政资源的开发_邓小平文选论文

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执政资源的开发_邓小平文选论文

试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执政资源的开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共产党论文,改革开放以来论文,试论论文,资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执政资源是执政党获取、巩固执政地位,赢得社会民众认可的各种物质和精神要素的总和。政党在获取和巩固执政地位的过程中,必须根据客观环境和条件的变化,适时地实行执政资源的转换与开发,积极有效开发执政资源,为执政地位的获得和巩固奠定基本的前提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从世情、国情、党情出发,与时俱进,不断实现执政资源的开发,使党的执政地位更加巩固。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重点突出从经济绩效开发执政资源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根据地局部执政的政党转变为在全国范围内执政的政党。如何在一个地域广阔、人口众多、民族复杂的超大型国家中,巩固来之不易的政权,使社会民众对其执政地位由认知到认同的转变,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有着清醒的认识。在1949年3月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指出,夺取全国胜利,党的“工作更伟大,更艰苦”,“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① 1949年10月,他在同绥远负责人的谈话中再次强调,“现在共产党成了全国性的大党,必须为人民服务”,“否则会引起不满,会被人骂,甚至会被推翻”②。此时的毛泽东等中央领导成员虽然没有提出执政资源的政治范畴,但他们在中国共产党执政以后,对人民群众民生的关注、利益的实现和群众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的评价与政权的巩固以及推翻联系起来,已经蕴涵着通过执政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取得社会民众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由认知到认同的思想,并在此种认识的基础上,开展了执政资源的挖掘和运用工作。

但十年“文革”执政的经济绩效的不足,明显地制约了意识形态资源的效能。客观上必须实现执政资源的开发,通过增强执政的经济绩效来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说服力,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清醒地认识到了问题的症结,他在1978年9月指出,“如果在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内,社会主义国家生产力发展和建设比资本主义国家慢,还谈什么优越性?我们要想一想,我们给人民究竟做了多少事情呢?”③ 为扭转“文革”期间过多依赖政治宣传,忽视执政的经济绩效所产生的信仰危机,以1978年12月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实现了党的工作重点的转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采取了如下措施:

第一,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逐步达到共同富裕,拓展党的执政资源。邓小平认为,“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④,可以“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大原则是共同富裕”⑤。“这样就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影响左邻右舍,带动其他地区、其他单位的人们向他们学习”,“就会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地波浪式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⑥,从而使人民感受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有效性,增强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认同。

第二,在发展中,既要注重效率,又要关注公平,坚持效率优先。在“文革”时期,经济发展的滞缓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产生着直接的负面效应,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持续增长与这种负效应一起衍生的合力,对中国共产党执政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对此,邓小平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能够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⑦。“我们的效率是高的”,“我们要保持这个优势”⑧。为坚持效率优先的原则,激励人民群众社会生产的积极性,邓小平指出,按劳分配就是按劳动的数量和质量进行分配,在评定职工工资级别时,“主要看他的劳动好坏、技术高低、贡献大小”⑨。为防止两极分化问题,邓小平主张,对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个人,也要有一些限制,“例如,征收所得税”⑩。对先富起来的地区,可“通过多交税利和技术转让等方式大力支持不发达地区”(11)。在邓小平效率优先思想的倡导下,人民群众迸发出了空前的劳动积极性,取得了丰硕的经济建设成果。

第三,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标准,将执政的经济绩效转化为巩固党执政地位的资源。社会生产力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只有转化为社会民众的切身利益,执政的经济绩效才能产生直接的效用,执政党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和拥护。为此,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大力倡导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同时,始终将执政的经济绩效与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密切联系起来,将人民群众在社会生产力发展中能否直接受益,作为中国共产党执政过程中高度关注的重大问题之一。他明确提出,“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归根到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12)。“我们一定要根据现在的有利条件加速发展生产力,使人民的物质生活好一些,使人民的文化生活、精神面貌好一些”(13)。此种将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发展转化为人民群众利益的指导思想,使社会民众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深切地感到了中国共产党对民生的高度关注,为中国共产党赢取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至十六大:更加注重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20世纪90年代以后,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面临的执政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江泽民为代表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清醒地认识到了这种环境变化对中国共产党执政所带来的新的挑战。他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阶层构成发生了新的变化,出现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14),客观上必须及时地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才能为中国共产党在新形势下的执政获得更多的支持,推动社会主义建设顺利地进行。为此,中国共产党在继续注重从经济绩效获取资源的同时,为拥有更广泛社会基础采取了三项措施:

第一,在中国共产党的纲领上,认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15) 这种由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向中国共产党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的转变,在增强党的阶级基础的同时,扩大了党的群众基础。

第二,指出判断一个政党是否先进,主要看它的纲领是否反映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它的成员是否全心全意地为实现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服务。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16)。这种价值标准的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取得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和支持,进而巩固其执政和领导地位获得了丰厚的政治资源。

第三,在党的组织上,认为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广大人员,“他们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17),“也应该把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自觉为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经过长期考验、符合党员条件的社会其他方面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18)。这种由过去主要从工人、农民中吸收党员,向“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可以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19) 的转变,把社会的先进分子凝聚在党的周围不仅增强了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发展变化在巩固党执政的经济基础的同时,为全面获取执政的合法性资源奠定了组织基础。

三、十六大以来: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与社会和谐

改革开放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党的执政环境发生了新的变化,尤其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和社会贫富差距逐渐拉大,产生了影响社会公平与社会和谐的问题。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敏锐地认识到了中国共产党在执政过程中所面临的新情况。他在2004年9月指出:“我国改革发展处在关键时期,社会利益关系更为复杂,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20)。主要体现为“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社会保障、收入分配……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21),这些问题的出现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社会民众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的认同。只有不断解决好这一课题,才能保证我们党在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才能赢得社会广大民众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支持和拥护。

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在提出“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保证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22)。在这一执政原则的前提下,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政策、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据此采取了三项措施,进一步拓展中国共产党新的执政资源。

第一,更加注重社会公平。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实现社会公平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主张”(23),必须正确处理按劳分配为主体和现实各种分配方式的关系,“注重社会公平,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切实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24)。这种由过去主要关注效率到重点解决社会公平问题的转变,为树立中国共产党良好的执政形象,对党的执政主要产生了两个方面的效应。

一是化解了在改革过程中因贫富差距过大而导致的部分低收入者不平衡的心理状态,确立了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良好形象。二是解决西部与东部发展不平衡,收入差距过大等问题,不断提高党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能力。

第二,由注重发展速度转为科学发展。

科学发展的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25)。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在社会发展问题上的高瞻远瞩性和执政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增强了社会民众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信心。对发展中以人为本的关怀,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执政理念,进一步增强了社会民众对中国共产党执政方针和政策的理解和认同,密切了中国共产党与社会民众的关系,为中国共产党执政资源的巩固创造了条件。

第三,在促进社会和谐中巩固执政基础。

中国共产党对经济发展和繁荣的关注使中国基本上解决了过去长期存在的温饱问题,部分地区已达到小康社会水平。但经济体制的深刻改革在给我国社会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的同时,也引发了诸多矛盾的产生,主要表现为:“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26)。社会中出现的这些非和谐现象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产生了负资源效应。为此,2006年10月胡锦涛指出:“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27),为此要求全党从如下几个方面解决社会面临的突出问题。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张的提出和实施,显著地缓解了现实社会中突出的社会矛盾,为中国共产党执政资源的获取产生了三个方面的积极效果。

一是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卓远的洞察力和未雨绸缪的领导能力。针对世界各国人均GDP在1000美元至3000美元是经济发展的瓶颈和社会危机高发期的一般规律,中国共产党及时地在中国人均GDP达到1000至3000元的时刻提出了以解决社会突出矛盾为内容的构建和谐社会的主张,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关注现实,放眼未来的深远目光。

二是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更加关注民生。毛泽东曾指出,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为,必须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假如我们对这些问题注意了,解决了,“群众就会真正围绕在我们的周围,热烈地拥护我们”。(28)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针对社会中存在的“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29) 等人民群众最为关注的民生等问题,及时地提出了通过这些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的解决来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对民生问题的高度关注和鲜明的一切以人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亲民政策,为获得全社会对中国共产党的拥护和支持赢得了深厚的资源。

三是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高超的驾驭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发展,更是对中国共产党获取执政资源模式的重大思维创新。通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改变了过去注重从思想意识形态、政治、经济单一方面获取执政资源的方式,转为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全方位、多角度获取执政资源的模式,为消除在某一方面获取执政资源的同时,另一方面产生执政的负资源现象,进而全面、系统地开发最广泛的执政资源奠定了基础。

30年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证明,执政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所要完成的特定任务和目标,由此决定了执政党开发执政资源的手段、方式和领域有所不同。以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不同时期的中央领导集体正是从中国的客观现实出发,与时俱进地根据客观形势的变化和要求,及时地实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资源的开发,使中国共产党在30年波澜壮阔的改革航程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这是中国共产党获取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巩固执政地位,实现长期执政的最为宝贵的实践经验。

注释:

① 《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438~1439页,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② 《毛泽东文集》,第6卷,第13页,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③ 《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14页,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④ 《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46页,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⑤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66页,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⑥ 《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52页,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⑦ 《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28页,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⑧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40页,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⑨ 《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01页,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⑩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11页,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1)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4页,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2) 《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28页,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3)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40页,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4) 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第31页,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5)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第57页,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6) 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第12页,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7) 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第31页,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8) 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第32页,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9)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第66页,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0)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第2页,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1)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4页,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2)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第6页,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3)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第17页,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24)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第12页,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5)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第14~15页,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26)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4页,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7)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2页,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8) 《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137页,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9)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第13页,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标签:;  ;  ;  ;  

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执政资源的开发_邓小平文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