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kV主变高压侧单相断线故障的分析与处理论文_陈伟鑫,陈涛威

陈伟鑫 陈涛威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惠州供电局 广东惠州 516000)

摘要:结合惠州地区一起110kV主变变高侧单相断线故障的实例,根据110kV YN/d-11接线主变中性点不接地运行的情况,运用对称分量法建立复合序网模型,分析故障后数据采集与监视系统(SCADA)中各电气量的变化,总结一般规律,为调度后续快速判断事故类型提供依据。针对实例中事故处理的过程,分析在单线断线情况下,零序网络通过接地中性点构成回路时可能存在的风险。提出合环转电处理是解决此类单相断线故障的一个方法,为基于自然灾害分区的电网指挥系统后续的策略完善提供方向。

关键词:单相断线;对称分量法;复合序网模型;YN/d-11

1 前言

能量管理系统(EMS)是调度、监控进行事故判断的重要依据。目前惠州能量管理系统中的数据采集与监视(SCADA)系统,对于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母线电压显示的数据是AB两相的线电压,对于10kV电压等级,母线电压显示的数据是ab两相的线电压及三相相电压。惠州地区110kV主变接线方式基本上是YN/d-11接线,在主变变高侧发生单相断线的非全相运行状态时,如何利用数据采集与监视系统(SCADA)提供的信息,快速判断出故障类型,对于故障的快速隔离、减少对电力系统的影响、确保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本文通过惠州地区一起110kV主变变高侧单相断线的实例,运用对称分量法建立复合序网模型,总结故障后变高侧和变低侧母线电压的变化情况,为基于自然灾害分区的电网指挥系统后续的策略完善提供方向。同时,针对实例中事故处理的过程,分析在单线断线情况下,零序网络通过接地中性点构成回路时可能存在的风险,最后提出总结和建议。

2 事故实例现象及处理过程

2.1事故前的运行方式

110kV AB线路运行供B站负荷,110kV CB线路由C站充电至B站热备用。A站:#3主变变中、AB线挂110kV VI母运行,#3主变变中中性点直接接地。C站:#1主变变中、CB线挂110kV I母运行,#1主变变中中性点直接接地。B站:110kV备自投投入,主供110kV AB线、备供110kV CB线。如下图所示:

2.1事故现象及处理过程

16时45分,A站110kV AB线距离II段、零序II段保护动作跳闸,A相故障,重合成功,故障测距19.9km。

16时46分,A站110kV AB线开关跳闸、重合成功之后,B站110kV母线电压为56kV,10kV母线三相电压a相为3kV、b相为6kV、c相为3kV,同时110kV AB线路负荷电流降低。

16时54分,B站:退出110kV备自投(110kV CB线与110kV AB线互为备供),合上110kV CB线开关,断开110kV AB线开关。

17时01分,A站:断开110kV AB线开关。

17时03分,110kV CB线路运行供B站负荷,110kV及10kV母线电压异常恢复,110kV AB线路由热备用转冷备用。

输电查线结果显示:110kV AB线路重合成功后,线路靠近B站侧A相断线运行(线路全长20.582km、故障位置距离A站19.884km)。

3 事故实例现象的理论分析

3.1复合序网模型建立

如图所示,输电线路A相X、Y处断线时,有边界条件:

4 事故处理过程风险分析

实例中事故处理采用了转电的方法,即退出了110kV备自投,合上B站110kV CB线开关(线路原由C站充电至B站热备用,作为B站的备供电源)。此时,A站#3主变运行供110kV AB线,C站#1主变运行供110kV CB线,AB线与CB线双线合环运行供B站负荷。在合环运行期间,存在A站#3主变和C站#1主变跳闸的风险,原因分析如下:

由于A站#3主变与C站#1主变中性点都直接接地,因此该回路构成的复合序网存在零序网络。发生断线故障时,负序电流和零序电流都是纵向流动的,即从非全相运行线路一端流入,另一端流出,与此同时,分流到其他全相运行中的线路中。复合序网如图6所示,可以求出断相处各序电流为:

负荷电流,从公式(21)、(22)可以看出,复合序网中的负序电流和零序电流都与负荷电流有关。当负荷电流足够大时,零序电流足够大,若达到保护动作定值并延时出口,有跳开A站和C站两台主变的风险。

5 总结和建议

综上所述,有以下几点结论和建议:

1、针对惠州地区110kV YN/d-11接线主变中性点不接地运行的情况,当变高侧发生单相断线时,可以通过分析主变变高侧、变低侧电压的变化和负荷电流的变化,快速判断出故障类型,为事故处理提供决策依据;

2、采用合环转电处理是解决110kV主变变高单相断线故障的一个方法,但在合环前,需要计算合环构成零序回路的零序电流大小,判断不造成其他保护动作跳闸;

3、运用对称分量法分析断线故障时,正确建立复合序网模型是正确分析问题的关键,在建模前,需要清楚主变中性点的接地方式:一般电力系统发生纵向不对称故障时,若主变中性点直接接地构成零序回路,则接地中性点和 系统中性点电位相同;

4、惠州地区除了电厂和用户站外,目前110kV主变均是YN/d-11接线,运行时主变中性点不接地,本文提供的结论可以较广泛适用于惠州地区110kV主变变高压侧发生单相断线的情况;

5、本文提供了分析电力系统纵向不对称故障的一般方法,因没有实例数据验证,单相断线故障的其他情况及两相断线故障不在本文分析论述,后续可以通过仿真软件模拟数据,对各种情形下纵向不对称故障进行模拟分析;

6、在大风雷雨等自然灾害的环境下,110kV线路发生断相故障的可能性增加,通过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以为基于自然灾害分区的电网指挥系统对110kV线路断相故障判断提供策略依据。

参考文献:

[1]国家电网公司继电保护培训教材[M].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年4月

[2]曹雪兰,李本瑜,沈燕华,等. 发变组主变高压侧非全相运行电气特征及其对保护的影响[J].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4,42(15):34-38.

[3]戈宝军,殷继伟,陶大军,等. YNd 和 Yd 变压器接线组别对发电机非全相运行电流的影响[J].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7,21(4):95-104.

[4]高艳,林湘宁,刘沛. Powerformer非全相运行保护[J]. 电力系统自动化,2007,31(6):48-51.

[5]Q/GD001 1136.3-2006,广东电力系统调度规程[S].

论文作者:陈伟鑫,陈涛威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电力》2018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1

标签:;  ;  ;  ;  ;  ;  ;  ;  

110kV主变高压侧单相断线故障的分析与处理论文_陈伟鑫,陈涛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