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分析论文_杨飞

建筑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分析论文_杨飞

洛阳城市建设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河南洛阳 471000

摘要:当下,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给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尤其是在市场竞争激烈的今日,带给建筑行业的挑战非常严峻,所以,建筑行业必须强化自身的建设,促进其可持续稳定的发展。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广泛的应用于地下建筑的施工中,我国是人口大国,地下建筑也不断增多,因此深基坑支护技术的研发与创新是十分必要的,对建筑行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意义。

关键词:深基坑支护;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1 深基坑支护施工的主要特征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工程人员通过对所实施的相关建筑工程进行统计与整理,总结出深基坑支护施工所具有的一系列特征,包括高危性、局域性、递加性这三个主要特征。

1.1 高危性

指深基坑支护施工过程是一个耗时较长、范围较广的工程项目。进行深基坑支护施工时,相关工作人员必须深入到地下进行施工。事实上地下施工本身具有极大的风险性,例如会发生因操作不当而引发的局部塌方、地下缺氧以及地下内部爆炸等恶性工程事故。同时深基坑支护施工需消耗较长的工作时间,且在施工过程中,无法保证天气气候、周边环境始终保持不变。因此深基坑支护施工极易受其他相关条件的局限与影响,具有十分不稳定的特征,其危险性比较突出。

1.2 局域性

指的是在施工过程中,相关工程人员发现,这一过程常常与其周围环境的一些具体因素有密切的关联,其中一部分或大部分的改变会给整个施工的有序推进带来严重影响。往往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变化会对整个项目实施造成消极影响,进而导致其危险程度加大。这些具体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环境的天气情况、温差变化、施工范围内的土质条件以及建筑物密度、人口密度与流动性等。因此其所涉及的因素十分复杂,需要所有工程人员的积极关注与留意。如进行相关施工时,只一味追求工程进度而忽视对相关项目的考察,就很容易遇到项目施工进程中存在的一系列相关问题。

1.3 递加性

常被工程技术人员称为递增型,也是深基坑支护施工的一大特性。这一特征往往体现在两大主要层面上,其一是伴随深基坑支护工程的不断实施,基坑深度也随之不断深入,进而不断提升了现有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而另一个重要表现是,在深基坑支护深入过程中,其建筑结构愈加复杂,与之相对应的对具体深基坑的相关项目进行设计的难度也不断加大。这两个主要表现形式使得深基坑支护施工的递加性得以具体、准确地呈现。

2 建筑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

深基坑支护技术在具体的实践中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目前已经在建筑工程中逐渐的成熟。依据实际的地形、土壤的特征以及投入的财产等建设的深基坑支护技术机制。目前我国的在建筑工程中使用的深基坑施工技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土钉支护施工

能够为深基坑支护工程的整体性和稳固性提供有力保障的施工技术就是深基坑支护工程中的土钉支护施工技术,它是利用土钉和土体之间的摩擦使得整个基坑的稳定性得以提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采用土钉支护的施工技术进行施工时一定要注意土钉的拉力和强力要结合深基坑支护工程的实际需要进行设计,此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问题:土钉支护的孔深要根据钻机的总长度来计量,并在设计施工图纸上明确的标注出各个孔的深度,作为后期施工的主要指导;采用土钉技术施工前,还要注意对土钉进行拉拔试验,确保土钉的拉拔性能够满足施工的需要;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要根据实际需求严格把控外加剂的数量以及水泥的配置比例,在注浆时,尤其要注意做好补浆巩固工作。

2.2 土层锚杆施工

土层锚杆施工是在基坑围护结构和钢筋混凝土和灌注桩等施工结束后才进行的,土层锚杆施工要根据深基坑支护工程的施工进度进行,只有施工进度达到锚杆所要求的深度时才可以进行土层锚杆施工。土层锚杆施工常用的施工方式就是螺旋式钻机、循环式钻机和冲击式钻机三种方式进行钻孔,这其中,在深基坑支护工程中最常用的钻孔方式还是压水钻进法,这种钻孔方式可以在使用的过程中一次性的做好出渣、清洗和钻孔的工作,而螺旋钻杆施工技术使用于地质条件良好的工程;进行安放拉杆的工作,在安放拉杆之前一定要先将钢绞线上的油脂全部清洗掉,保证钢绞线的干净整洁;灌浆施工,这也是整个土层锚杆施工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由于深基坑工程是地下工程,因此,施工过程所使用的是地下水,成酸性,这时所配置的水泥浆就要配置成防酸水泥或是纯水泥浆等,配置完成后,用压浆泵将配置好的水泥浆通过土层锚杆注入进土层中。

2.3 护坡桩施工

护坡桩施工指的是在使用螺旋钻井机进行钻井后,再从孔底使用压浆泵压入水泥浆,一旦压入的水泥浆达到设计指定的高度,立刻将钻杆从土层中抽出,并用骨料和钢筋等将其填满,最后进行补浆工作。

2.4 基坑周边的保护工作

在进行前期的挖土工作时,必须要对深基坑的施工现场进行保护,以防产生破坏的问题。同时还要防止地表水渗透进基坑裂缝中,避免支架的移动,从而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在施工的时候要对基坑的裂缝进行堵塞,并且把地表水往外引流,以防在流入基坑的时候形成一定的损失。在雨季施工的时候,基坑四周的地面水必须要进行排水处理,以防雨水和地面水流进深基坑中。

2.5 深基坑监测工作

实际的深基坑施工环节比较多,影响因素也很多,稍有不慎就会出现一些问题。因此,要使用全方位角度的监测方式进行24h的监控,以便能够对维护结构、支护的沉降以及土体的变形及时发现。只要出现问题就能够快速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并且要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进行,保障每个环节和程序严格依据相关的设计进行施工,以此保障深基坑工程的安全稳定。

2.6 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注意事项

在施工之前必须要对工程建筑面积、基坑的边缘距离和地基的土壤条件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合理的设计方案,提前进行工程内容的规划,保障建筑设计的合理性,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在施工的时候要对基坑的相关情况、土壤质量以及需要使用的资金方面进行解析,选用适用的深基坑支护方法,这种方式必须具备高效性,每个支护的方式都具备其相应的特征。在具体的施工中,可以选用一种或者多种方式结合使用。除此之外,要建设生态的施工,必须要对周围的建筑节进行保护,尽可能不对周边的建筑产生破坏。同时周围土地的干燥性也要保护好,不能让施工现场太过湿润。以免基坑周边出现大量的地下水,因为地下水的渗透,会让支架的位置产生一定的位移,进而对整个建筑本身的稳定产生影响。在施工的过程中,勘测的工作也是不可缺少的,在勘察的时候能够对施工的进度进行正确的掌握,也可以发现其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比如地下水位以及底层的结构等方面的问题。施工人员要随时将这些问题反映给施工的单位或者企业,从而进行及时的处理,以此保障整个施工能够顺利的进行。

3 结束语

总之,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给建筑行业的发展带来了许多的挑战也带来许多的机遇。如果建筑行业想在后续的发展中取得更大的提升,就必须要从建筑的稳定性与安全性着手。地下建筑工程现在多见于我国建筑行业,科学合理的利用地下空间,能够减少诸多社会问题;而采用深基坑支护技术能够有效的提高建筑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减少安全隐患,保证工程质量。因此,建筑行业在后续发展中,必须重视该技术的发展创新,推动建筑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勋耀.土建基础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应用探析[J].中华民居,2016(03):290.

[2]严元.论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措施[J].城市建筑,2016(22):56+58.

[3]赵光福.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措施[J].信息化建设,2015(04):19~20.

论文作者:杨飞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9

标签:;  ;  ;  ;  ;  ;  ;  ;  

建筑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分析论文_杨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