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大江东新城置业有限公司 浙江 311200
摘要:近年来,我国城市化发展的脚步越来越快,而道路又是城市发展的关键因素,市政道路工程因为受到自然和荷载的各种影响,道路工程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质量问题。其中软土地基问题是市政道路工程中最常见的问题,因此,要对软土地基加强重视程度,找出出现问题的原因,提高施工中的技术能力,解决或者预防质量问题的出现。在分析市政道路软基病害特点的基础上,对其加固技术的应用进行研究。
关键词:市政;道路施工;软基加固技术
引言
为了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我们国家的基础设施也在不断的完善,生活条件的提高,街道上大大小小的车辆越来越多,我国在不断开展道路施工建设。在道路施工中,为了更好地保证工程的稳定性,在工程建设中常常会用到软基加固技术,软基加固技术的应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软土地基指的是含有较多有机物质的压缩量较高的软弱土层,它的孔隙度大、含水量多、渗透性差。为了交通的安全,道路施工建设必须是一项安全指数特别高的建设工程,道路的地基需要很强的承载能力,以便于大型车辆的安全通过。
1道路软基加固技术概述
道路软基加固技术即采取科学的手段来提升软土地基的固结度和稳定性,防止施工及道路后期使用过程中出现地基下沉拉裂的情况而影响道路的正常使用,甚至引发安全事故。软土的含水量通常较大,最高可达到73%。为了提高软土地基的稳定性,就需要控制好软土的水分含量,将软土的含水量控制在62%以内,基本饱和度控制在96%上下,缝隙度保持在1.1~2.1。此外软基加固技术的运用还需要格外注意提高道路的承载力和压缩值,并确保土质灵敏且分布均匀。因此道路软基加固技术的使用既是市政道路施工的重点又是难点。
2市政道路施工中软土地基的特点
2.1压缩系数高,抗剪强度低
软土层中孔隙很大,使道路地基难以对外力进行承受,倘若不对软土地基外力承受强度加以改善,很容易发生道路塌陷情况,缩短市政道路工程使用寿命,降低工程质量,增加后期公路养护难度。
2.2触变性和流变性高
软土地基经常会受外力和重力干扰,以至于发生各类变形情况。倘若具体工程实践中,没有依据实际道路工程背景,对软土地基加固技术及方法进行合理选择,很容易因软土流动出现坍塌情况,对市政道路路基稳定性产生严重干扰,使其安全隐患增加。
2.3含水量高
软土性质决定了其含水量大、孔隙多。软土地基中包含的土质类型有黏土、粉土,土粒中含有很多负电荷。这些负电荷会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使其在土粒表层滞留,导致软土地基含水量增加,内部孔隙也越来越多。我国幅员辽阔,各区域地质情况各异。南方多雨地区,空气中有很多水蒸气,使软土地基稳定性受到削弱,增加市政道路工程实施难度。
3市政道路软基加固技术的应用
3.1土木合成材料施工技术
通常来说市政工程比较深层次的软土地基在加固的过程中,一般可以选择土木合成材料来进行加固作业。在施工开始之前,施工方应该首先充分了解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包括土壤条件、地质状况以及软土的状况等,还要对软土路段的密实度进行检测,在检测的时候要注意必须要满足施工的相关要求才能使用振动的方法进行检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施工的时候,应不断的将土木合成材料投入施工路段,并加以固定,这样才能保证土木合成材料层的形成,将这种技术应用到软土地基施工中去,能够尽可能的提升整个工程的总体质量。
3.2强夯法加固技术及其应用
强夯法加固技术,又称为动力加固法技术,是目前中国国内市政道路施工中最为常用的软基加固方法之一。强夯法加固技术的优势十分突出:加固效果明显、适应性强、适用范围广、成本低廉、地基加固密实度高。当前,强夯法加固技术多应用于施工工期相对较短的市政道路施工当中。这主要是由于与其他施工时间较长的工程项目相比,工期短的工程项目所需的预压时间也比较短。此外,强夯法加固技术也被应用于面积较大的软土层道路的施工当中。
3.3粉煤灰碎石桩技术
由碎石、石屑、粉煤灰掺合一定水泥并进行均匀拌和,进而达到高黏结强度桩形成的目的,并在桩和桩之间的土和褥垫层共同形成复合地基,这就是粉煤灰碎石桩法。这种技术具有较高的强度、良好的流动性,在混凝土灌注方面施工较为简便,并能节约大量施工材料,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在施工过程中极易出现堵管问题,一般出现在泵送混凝土过程中,当具有极大压力时,也很容易产生爆管问题。产生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粉煤灰碎石桩技术具有极慢的提升速度,短时间内很难将混凝土彻底排出。同时,当泵送软管具有较小弯曲半径时,将造成混凝土和易性变差,进而出现混凝土浆液流通难度增加的情况,导致管道堵塞情况的出现。这些问题的出现,将严重影响到市政道路施工的整体质量。
3.4现浇混凝土管桩施工技术
近年来,我国软土地基加固技术不断革新。其中,尤以现浇混凝土管桩施工技术应用最为广泛。该技术兼具振动沉管桩和振动沉模壁防渗墙双重技术优势。具体工程实践中,将混凝土填筑到管桩中间,当其凝固已达到设计强度之后,将砂石层铺设在管桩顶部,并将土工格栅设置在砂石层中间,使管桩和土层具备较好的荷载承担作用。该技术背景下,施工流程比较简单,而管桩桩身强度较大。同时,该类施工技术工期短,施工质量及过程易于控制,相较于其他加固技术,更加便捷,而且成本低,在软基加固施工中极具适用性。添加土木合成材料,会使作用在桩帽上的力受到加筋层力干扰,出现竖向增加情况,从而发生沉降。依据实际工程情况,对土木合成材料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3.5水泥搅拌桩施工技术
作为软土地基施工的重要方式,水泥搅拌桩选用的固化剂材料为水泥,通过搅拌桩机向土内不断注入水泥,并确保搅拌的均匀性,促使水泥和土之间产生一定的作用,进而增强软土的硬度,并达到基础强度提升的目的。将水泥搅拌桩技术应用到市政工程软基加固中,其优势主要体现在没有噪音、振动等现象,对周围施工环境具有极小的污染,属于环保施工。除此之外,在软基施工中水泥搅拌桩不会将压力施加给侧向土,对周围建筑物具有较小的影响。
3.6强夯加固法
强夯法加固技术具体操作方法是采用动力实施软土地基加固。该加固技术优势明显,成本低,应用界面广,具备良好加固效果。该技术在我国市政道路软基加固中备受青睐。部分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工期短或软土层面积大,往往会优先选用该技术。因工程建设时间短,在有限的时间内实施预压,该技术加固效率较高。同时,用强夯法执行软土地基加固工作,该过程中设置沉沙井,不仅施工成本低,而且加固效率极高。部分软土地基加固工程,地质情况极为复杂,采用强夯法极为快捷高效。应用该技术时,施工单位要依据现场实际道路情况,对其进行详细分析和论证,兼顾质量与成本的同时,优选最佳软基加固技术,提升市政道路地基密实度,以保障后期工程质量。倘若部分路段淤泥层较厚,该技术不具备可行性,需要重新进行工艺选择,以满足软基加固要求。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的交通事业的不断发展,市政道路的建设质量对我国的运输业应用巨大。因此,加强对市政道路工程的路基的施工质量势在必行,只有完善了我国的交通体系,才能保障我国运输业的发展,才能促进我国经济的腾飞。所以说,在市政道路工程的软土地基施工中必须要严格执行施工规范,加强对道路工程中人员、材料、设备的管理力度,不断的研发新技术,提高施工效率,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铺垫。
参考文献:
[1]刘汉龙,郝小员,费康,陈永辉.振动沉模大直径现浇薄壁管桩技术及其应用(Ⅱ):工程应用与试验[J].岩土力学,2003(3):372-375.
[2]郭秀霞.神经网络在软基沉降预测与处理方案智能评价中的应用[D].湖南大学,2012.
论文作者:倪官杰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6
标签:技术论文; 土地论文; 道路论文; 市政道路论文; 工程论文; 情况论文; 混凝土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