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阅读教学中汉语文本解读的思维方式_英语论文

英语阅读教学中文本解读的思维之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之路论文,英语阅读论文,文本论文,思维论文,教学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探问:英语教学需要教学生什么

      1.英语教学的踌躇满志与踟蹰不前

      从2001年版的课程标准到2011版的课程标准,英语教学一路走来,留下了太多令人注目的足迹,当我们从教知识走向教能力的时代,英语课堂教学可谓精彩纷呈,百花齐放。例如,教师比较重视创造活跃的课堂氛围,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来促进学生的课堂互动和参与,改变了传统的“单向灌输”和“填鸭式”的一言堂的教学模式;重视听说教学,学生的听说能力有了普遍提高。但是,我们也应当承认,目前基础英语教学中也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时间使得踌躇满志的步伐变得踟蹰不前。一些问题是由于教师受传统的英语教学理念影响过深,无法突破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导致英语教学改革步履维艰;还有一些问题是由于教师对新的教学理念理解得比较肤浅,走了极端或犯了形式主义的错误,严重影响了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2.现代英语教学的走向与死角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英语课程标准》)规定:“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目标是以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发展为基础,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1]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呢?实际上,任何人学习语言都有一个从“知识”(knowledge)——能力(competence)——“运用能力”(ability for use)的发展过程。首先,我们承认知识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是一切能力发展的基础。但是不能过分夸大知识的作用,把英语作为知识来教学,而不是作为能力来教学,忽视了语言的工具性和交际功能,这是第一道坎。第二道坎则是更多教师重视了英语作为能力来教,却流于形式,静不下心来,找不到方法,教的不是真正的能力,而仅仅是技能,致使今天的小学英语教育呈现了新特点:重视学而忽视导;重视动而忽视静;重视趣而忽视思。加之应试教育尚不能根除,英语教育的功利性倾向严重,现代英语教育走向明朗却举步维艰。

      3.教学要捕捉语言学习的灵魂之所在

      如此多新问题的出现,我们不禁追问:英语教学需要教会学生什么?当我们反复审视2011版的《英语课程标准》,不难发现,关于英语教学的设计的意图是良好的,但是一线教师贯彻、理解、运用都存有偏差。当今的英语课堂缺了些什么?从教知识到教能力的转身固然华丽,但是大多数人却没有重视从知识到能力培养的中间介质,那就是思维,这才是语言学习的灵魂之所在。

      二、慎思:隐藏在阅读教学深处的身影

      英语学习要实现学生从知识、技能到能力的转化,重中之重就是要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训练,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要“教思维”。从字母伊始,词语、句型、语法构筑成英语文本(语篇),在阅读教学中就是要引导学生从大处着眼做好文本解读,文本解读需要有具体的方法,作为英语阅读教学,应该采取哪些具体的方法来进行呢?

      1.揭开“非连续性文本”神秘的面纱

      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出现了一个“新亮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这个术语在以往的课标中是从来没有的。其中第三学段阅读教学目标中,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是这样表述的: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2]。什么叫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经查阅资料,定义为“通过阅读数据、表格、清单和凭证单、使用说明书、地图等进行说明、解释和讨论”。其关键词为“说明、解释、讨论”,说明、解释、讨论什么?显然是文本信息,这与新课程标准中“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目标提到的“找出有价值的信息”相吻合。

      语文教学中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倡导其实是弥补了单纯的连续性文本的阅读空白,把连续的线性思维和零散的点状、碎片思维有机结合起来,更有利于孩子在众多跳跃的信息中提取关键、有效的信息,更锻炼孩子的逻辑思维、发散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英语教学又如何呢?

      2.溯源英语教材与教学中“非连续性文本”

      非连续性文本在英语教材与教学中,其身影也无处不在。比如教材中任务型题型的调查表格,复习单元个人信息展示,语音板块的同音词语与语句的呈现,甚至课堂教学中的板书、板画、广告用语设计、公共标志牌的呈现等都属于非连续性文本。教材中非连续性文本的运用拓展了英语学习的方式方法,使得语言运用更加具有生活性、逻辑性、鲜明性;从教材中既定的非连续性文本的呈现到教学中非连续性文本的创建与运用,“非连续性文本”定义的外延得到进一步拓展,打开了教者的视界,其身价一定会在语言教学中得到进一步确认与提升。

      3.“非连续性文本”并不只是为了阅读

      关注英语学科的非连续性文本的着眼点与语文学科有相同之处,更有不同之处。相同点是语文和英语同为语言学科,开展非连续性文本教学从文本解读的层面来说,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其在语言的理解、表达、运用等方面的训练与连续性文本有所不同,关注了生活能力,学用结合,体现了语言的语用功能;此外,开展非连续性文本教学能提高学生获取信息、整理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非连续性文本为学生认识事物、认识世界提供了一个不可缺少的媒介,可以丰富知识、扩展视野、发展思维。

      对于英语教学,非连续性文本的作用并不仅仅是为了阅读,其实质是通过英语非连续性文本的创建与运用引导和教会学生解读文本、解决问题,以此加强学生应用英语的知识与技能,培养英语思维,形成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非连续性文本的创建与运用就是学生的深度阅读过程,是建构文本核心概念的思维过程,是文本解读的必要手段,更是英语思维训练的具体方法。这样的阅读心理过程需经历语言转换、信息提取加工、意义重整、英语学习建模、总结运用和巩固拓展几个过程。结合英语学科特点,笔者认为英语阅读教学中非连续性文本的创建与有效运用主要途径是:学习文本、整体感知;筛选有效信息,形成理解文本的思路、方法;利用英语知识、技能系统解读文本,形成文本的核心概念;拓展阅读空间,形成英语思维等。

      三、寻绎:英语阅读教学中文本解读的思维之路

      1.从整体感知语篇的思想说开去

      英语教学是先教词句,还是先整体感知语篇,这样的争论一度甚嚣尘上,其实,这个问题需因情况而定。不过,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大多数语篇都围绕主题给学生以某一方面的启示或隐含着促进学生综合发展的文化因素,阅读教学就应该基于语篇,立足整体。阅读教学中的语言学习要强调从宏观角度把握,采用听、读相结合的方法组织信息的多层次输入,最终以说、写为手段训练言语产出。因此,我们要以语篇整体理解为基础,引导学生将视角逐步聚焦于语篇核心,“由粗到精、由浅入深”,通过创造性的活动,如“非连续性文本”的创建与运用,让学生感受信息,采集信息,整理信息,理解信息,运用信息,以达到解读文本、训练思维、提升能力的目标。

      2.“非连续性文本”的创建与运用

      英语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开展一系列的团体活动,如dialogue,pair work,group discussion和debate等,但这些仅仅是形式,如需提高听力和阅读理解能力,加快阅读速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就要运用有效的载体来进行,“非连续性文本”的创建与运用为文本解读打开了便捷的通道。

      (1)源于文本,剥茧抽丝——创建非连续性文本,彰显英语思维过程。阅读教学中对文本的解读关键是力求获取文本核心概念。文本信息进入到读者的听觉、视觉系统,需要将其输入到高级神经中枢进行集中信息处理,学生需要将建构的信息进行聚焦和归类,寻找语义之间的联系,形成篇章的连贯,因此集中进行信息处理是非常必要的。如何让学生具备这方面的能力呢?首先,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创建非连续性文本,剥茧抽丝,逐步深入地引导学生解读文本。如《牛津小学英语》6B Unit9 At Christmas 一课的语篇教学,笔者设计了如下页图1的“非连续性文本”进行教学。

      再如,《牛津小学英语》6A Unit3 It was there 一课的语篇教学(如下页图2)。

      

      

      以上两个单元的阅读教学,通过创建层次分明的非连续性文本,逐步深入地引导学生“顺藤摸瓜”,整个语篇的意义马上就一目了然了。通过非连续性文本对原有文本核心概念的解读使得单元的重点句型得到了有效训练,学生在清晰的语篇层次中进行句型学习和操练,学习效果显著。运用非连续性文本进行阅读教学的意义远不止于此。

      在阅读过程中,运用非连续性文本对段落核心词及语句的提取是自下而上的信息建构过程,学生根据每一个段落建构其核心概念及其关系,建构了以核心概念为线索的命题网络。从文本宏观层面上,教师利用非连续性文本整合一个以核心概念为中心的语言学习模型,这个模型包含各维度的信息,如空间信息、时间信息、人物信息等,阅读的过程就是对某些核心概念进行扩展或缩减的过程,促进了学生对文本的归纳和演绎。基于文本的非连续性文本的创建与运用彰显了英语思维的训练过程。

      (2)超越文本,巧妙勾连——活用非连续性文本,拓展英语思维空间。非连续性文本的创建与运用顺应了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发挥积极主动的作用去探索发现,依靠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去建构自己的知识,提倡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文本的呈现为学生提供了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让学生在“情境”下进行学习,学生通过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相关经验去同化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利用非连续性文本对原文本核心概念的解读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主动地建构和整合,建构了动态的阅读学习模型。该学习模型不仅融入了文本的主要内容也整合了读者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因此,在教学中,要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以真实情境为基础的阅读学习环境,立足文本,引导学生适时扩展,建构其新的知识结构。例如,在《牛津小学英语》4B Unit9 Breakfast单元的教学时,教师抓住语篇中“早餐”的有关语句和词语,进一步拓展到“一日三餐”(如图3)。利用语篇中句型“What's for breakfast? I'd like...”引导学生创建非连续性文本,并开展语言综合运用活动。

      

      原有的文本只是涉及了“早餐”及相关食物,教师引导学生创设非连续性文本,让其围绕核心概念不断地扩展、添加,超越了原有的文本信息。阅读过程中,学生将新输入的信息与原有的工作记忆中的信息整合,完成了对语篇内容学习的拓展,打开了英语思维的空间。

      (3)回归文本,循环复沓——再用非连续性文本,固化英语思维基石。阅读教学从立足文本到超越文本,最终还得回归文本。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利用非连续性文本的创建试图协调文本中各类信息,调控自己的认知理解,主动从复杂的信息中有效地搜索、组织和组合信息,将很多信息组成信息块,最终实现对文本的超越,形成新的概念。这新的概念不同于原有文本中的概念,它们是许多相似概念的叠加和累积,在语义层面有更大的代表性。简言之,语篇理解是学生从简单的文本系统出发,结合自己已有的长期沉淀的认知图式创建非连续性文本,经过反复地认知调适和修正,不间断地建构与组块,最终沉淀出面向意义的核心概念。非连续性文本的运用到此并没有完成它的使命,语言的学习最终还要落实到本体的操练中,循环往复,不断演绎,立足语言内核,固化英语思维的基石,以期建构更加有意义的文本核心概念。下面就《牛津小学英语》6B Unit5 The seasons的语篇阅读教学加以说明。

      引导学生完成非连续性文本以获取文本信息,通过组织信息、整合信息解读文本,形成文本的核心概念,详见表1。然后,运用“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st?” “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the...?”和“What can you do in the...?”展开有效的语言训练。

      

      通过对文本的解读,学生已在大脑中建构了文本核心概念及其意义。学生最初需要在具体问题情境中落实语言训练,随后必须跳出问答式的语言训练模式,形成有意义的连续性表述,如图4所示。这时,学生需要在前期非连续性文本的基础上重新建构文本核心概念,回归文本,创建有利于连续性表述的非连续性文本。

      

      回归文本的意图是抓住语言的内核,以期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其训练重点和内容是文本的核心概念,所做拓展的语言项目必须围绕此核心概念叠加进行,如图5所示。这样才会有的放矢,重点突出,语义明了,英语思维水到渠成,体现语言学习的原本性。

      

      3.突破“非连续性文本”的钳制

      (1)理解:从整体感知到重点突破。文本解读,如果信息负荷超载就会造成理解困难与低效理解。只有把握核心概念,才能将新信息不断地连接到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建构以核心概念为中心的情景模型。因此,对核心概念的提取就成为阅读过程中重要的信息加工焦点。提取文本的核心概念,需要整体输入语篇,让学生感受语言信息,培养语感,理解语义。语篇的整体输入不是笼统和模糊文本的意义,需要引导学生重点突破,寻找文本的核心概念。非连续性文本的创建切忌胡子、眉毛一把抓,教师需经过给出范例或核心词语,创建和建构非连续性文本模式,以此引领学生将与核心概念密切程度高的信息作为焦点信息进行深加工,最后形成以核心概念为中心的局部连贯或整体连贯的思维训练模式。

      (2)运用:“非连续性”和“连续性”的依存和转化。非连续性文本运用的落脚点是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其目标是形成学生连续性的表达和思维。在阅读中要注重培养学生依托连续性文本创建非连续性文本,运用非连续性文本组织、组合信息,形成文本的核心概念。在此基础上,学生能够在非连续性文本建构过程中提取或总结出连续性文字,形成连续性表达。这就是“非连续性文本”和“连续性文本”的依存与转化,是学生英语思维与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形成的节点。

      四、结语:打开从知识接受到能力形成的通道

      英语教学不仅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掌握这门学科的基本态度和方法,教会学生学习语言的思维与能力。非连续性文本为语言教学拓宽了视域,创建和运用非连续性文本进行英语语篇的阅读教学使得以往的诸多教学方法与定义找到了定论与归宿。其实,它身影的隐蔽与展现,不管是在以往还是将来,都为英语学习,特别是阅读教学中的文本解读与语言训练铺就了一条便捷的通道。总之,非连续性文本的创建与有效运用使英语从“教知识”到“教能力”找到了有效的连接,使小学英语教育走出重视学而忽视导、重视动而忽视静、重视趣而忽视思的误区,解开应试教育的拘囿。教会学生英语思维,会成为当今乃至将来英语教育的最基本思想。

标签:;  ;  ;  ;  ;  ;  ;  

英语阅读教学中汉语文本解读的思维方式_英语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