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120例的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合理用药探讨论文_张延辉,谢锋顺,胡卡芬(通讯作者)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 福建漳州 363000)

【摘要】目的:探讨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合理用药措施。方法:对120例伴随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患者的年龄、性别、给药方法、不良反应的发生时间、不良反应表现以及转归的方式进行分析和统计。结果:女性患者的不良反应率高于男性患者,年龄跨度在31到40岁之间的患者不良反应率最高,单独给药方式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联合用药,静脉注射给药途径的不良反应患者较多,年龄跨度在18岁到40岁之间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时间相对较长,但恢复时间却相对较短,不良反应临床症状表现最为明显的是患者皮肤系统,经治疗,患者转归效率为98.3%。结论:给予患者用氟喹诺酮类药物时,应该结合患者病史,严格分析此类药物的适用证和禁忌症,从而将此类药物的不良反应率控制在最低。

【关键词】氟喹诺酮类;不良反应;合理用药

【中图分类号】R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6-0008-02

To investigate the adverse reaction of fluoroquinolones in 120 cases and based on the rational use of drugs

Zhang Yanhui,Xie Fengshun,Hu kafin (corresponding author).Zhangzhou Hospital affiliated to Fujian Medical University 363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dverse reaction of fluoroquinolones and rational drug use measures. Methods Analysis and statistic of 120 cases with age, sex, drug administration, drug adverse reactions in patients with fluoroquinolone occurrence time, adverse reactions and the outcome of the way. Results The adverse reactions of female patients are higher than that of male patients, age span of patients with adverse reaction between 31 to 40 years old was the highest, the adverse reaction occurred alone administered rates higher than the combined use of intravenous route of administration of patients with adverse reactions are more, the age span in 18 to 40 years old between patients with adverse reaction a relatively long period of time, but the recovery time is relatively short, the adverse reaction of clinical symptoms was most pronounced in patients with skin system, after the treatment, the patients with efficiency of 98.3%. Conclusion Give fluoroquinolones patients, should be combined with patient history, rigorous analysis of applicable card and contraindications of such drugs, which will be the adverse reaction of this kind of drugs at the lowest rate control.

【Key words】Fluoroquinolones; Adverse reaction; Rational use of drug

对于氟喹诺酮类药物来说,它们是一类人工合成的抗菌类药物,有着较广的抗菌谱[1]。同时,它们在组织体液中有着较高的浓度,生物利用度高,血浆半衰期长[2]。使用这类药物进行治疗的时候,可以将给药的次数相应降低,因而和其他抗菌类药物相比,有着使用方便的特点,因此最近几年在临床上也有着较为广泛的推广和使用,然而,其也伴随着相应的耐药性和不良反应,如果不加以注意,很可能造成严重的医疗事故,鉴于此,我院总结和分析了近年来使用的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进一步探讨其发生特征及存在的规律,从而探讨合理的用药措施,详情如下:

1.材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0年1月~2013年5月我院120例伴随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男性患者42例,占本组患者的35.0%,女性患者78例,占本组患者的65.0%;患者控制在18~81岁,平均年龄为43.2±1.3岁;其中,有0例患者年龄<18岁,占本组患者的0.00%,有13例患者年龄跨度在18到30岁之间,占本组患者的10.8%,有43例患者年龄跨度在31到40岁之间,占本组患者的35.8%,有30例患者年龄跨度在41到50岁之间,占本组患者的25.0%,有24例患者年龄跨度在51到60岁之间,占本组患者的20.0%,有10例患者年龄>60岁,占本组患者的8.33%。患者治疗疗程跨度控制在1天~10天之间,平均治疗疗程为3.6±1.88天。

1.2 研究方法

对患者年龄、患者性别、给药方法、不良反应的发生时间、不良反应表现以及转归的方式进行相应的分析和统计。

2.结果

2.1 患者年龄及性别方面

通过分析患者的资料可以发现女性患者的不良反应率高于男性患者,年龄跨度在31到40岁之间的患者不良反应率最高。

2.2 患者给药方法方面

在120例伴随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患者中,有102例患者的给药方式是单独给药,占所有不良反应患者的85.0%,有18例患者的给药方式是联合给药,占所有不良反应患者的15.0%。同时,有81例患者的给药途径是静脉注射,占所有不良反应患者的67.5%,有23例患者的给药方式是口服,占所有不良反应患者的19.2%,有16例患者的给药方式外用,占所有不良反应患者的13.3%。

2.3 不良反应的发生以及终止时间

从表1中可以发现,年龄跨度在18岁到40岁之间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时间相对较长,但是这个年龄阶段的恢复时间与其他年龄段相比却相对较短。

2.5 转归

针对患者的不良反应,我院采取了合理的应对对策,治疗结果显示,有39例患者痊愈,占所有不良反应患者的32.5%,有79例患者好转,占所有不良反应患者的65.8%,有2例患者无变化,占所有不良反应患者的1.67%。没有患者伴随死亡现象,转归效果相对较好。

3.讨论

3.1 不良反应发生规律分析

在本次研究中,女性患者的不良反应率明显高于男性,这可能与女性的耐受性较差有着分不开的关系。在不良反应患者的不同年龄段中,年龄跨度在31到40岁之间的患者不良反应率最高,可能与该年龄段的患者用药频率相对较多有着分不开的关系。另外,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说明书中均已注明,在<18岁的儿童及怀孕和处于哺乳期的妇女中要严禁使用,因而我院并未发现不良反应患者中有低于18岁的。另而,对于高于60岁的老年患者来说,其肝功肾功代谢都较年轻人相对较低,因而给予这些患者应用氟喹诺酮类药物时应该调节药剂量和用药时间,同时,应该动态关注这些患者的血药浓度。对于给药方法来说,在本次研究中,单独给药方式的不良反应患者发生率高于联合用药,这可能与氟喹诺酮类药物联合用药的副作用较大,因而临床上一般禁忌联合使用有关。同时,静脉注射给药途径的不良反应患者较多,因为此种给药途径较容易控制给药量,有着较快的起效效果,而在这个过程中,药物中含有的一些杂质也可能随之混入药液而进到患者的血液当中,因而就很容易引起患者伴随不良反应。而分析不良反应的发生和终止时间可以发现,年龄跨度在18岁到40岁之间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时间相对较长,但是这个年龄阶段的恢复时间与其他年龄段相比却相对较短。分析其原因,可能和这个年龄阶段的患者耐受力较好有关。分析患者的不良反应临床症状可以发现,患者伴随皮肤系统及其附件不良反应的比例相对较大。在本次研究中,转归效果显示,患者不良反应治疗有效率高达98.3%,可见我院针对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的治疗对策相对较好。

3.2 合理用药措施

3.2.1依据氟喹诺酮类药物的适用证以及给药途径做好严格控制

在给予患者用药的时候,需要严格依据氟喹诺酮类药物的适用证,同时,选择药物的时候,一定要结合相应的药敏实验。如果采用的给药方法是静脉注射,需要严格控制好其滴速,并且动态的观察患者的临床体征从而调整合理的用药剂量和选择恰当的滴速。

3.2.2要明确好氟喹诺酮类药物的禁忌症 在给予患者用药的时候,要明确好氟喹诺酮类药物的禁忌症,同时,对于一些体质为过敏性的患者,要慎用此类药物,一般来说,选择夜间服药较好。

3.2.3要结合患者以往病史进行给药 给予患者用药时,需要结合其病史,因为此类药物可能会严重损伤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如果严重,还可能会使得患者伴随精神异常或癫痫的症状,进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而,需要结合其病史选择给药,如果患者伴随癫痫史或者其中枢神经系统伴随相应的病史,需要禁忌此类药物。

3.2.4要了解药物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 对于医药学工作者来说,要了解华法林等药物的毒性,了解氟喹诺酮类药物与这些药物联用可能存在的毒性,从而将的不合理用药现象控制在最低,将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效的进行控制。

综上所述,氟喹诺酮类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是一种综合征[3],对于医药学工作者来说,给予患者用氟喹诺酮类药物时,应该结合患者病史,严格分析此类药物的适用证和禁忌症,从而将此类药物的不良反应率控制在最低。

【参考文献】

[1]张美玲.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调查分析与合理用药对策[J].医药前沿,2014,1(3):385.

[2]陈园.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的机制与化学结构的关系[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14):55.

[3]董学花.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临床应用常见不良反应分析及合理应用[J].北方药学,2014,11(5):44.

论文作者:张延辉,谢锋顺,胡卡芬(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12

标签:;  ;  ;  ;  ;  ;  ;  ;  

基于120例的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合理用药探讨论文_张延辉,谢锋顺,胡卡芬(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