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岭[1]2010年在《奥尼尔戏剧的意象营构与审美特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对尤金.奥尼尔戏剧的象征意象进行了透视与剖析,探讨了奥尼尔戏剧意象营构的四种主要方式:主导意象、重复意象、伴随与并置意象和各种意象的典型例证,阐述了奥尼尔戏剧意象所具有的多元性、整体性及内驱性等审美特征,旨在探索奥尼尔戏剧意象的独特性和功能以及它们所体现的审美意蕴。
范冰[2]2002年在《对尤金·奥尼尔剧作中“海”的意象的阐释》文中研究说明美国伟大的剧作家尤金·奥尼尔,以其剧作的深厚思想内涵和富于探索精神的戏剧艺术手法而着称。本文针对奥尼尔的与海有关的剧作,力图通过对剧中“海”这一中心意象的诠释,探讨奥尼尔作品的现实主题,以期从一个侧面去领略这位伟大剧作家的深刻思想及对人生的思考。 论文指出,“海”这个意象在奥尼尔剧作中有多重象征意义。它或是剧中人物个性和命运形成的特定背景;或是冥冥中掌握人物命运的某种不可抗拒的神秘力量;或是充满希望的自由世界;或是抚慰心灵创伤的“慈母”;或是吃人的“恶魔”。而“海”及其象征意义源于奥尼尔的生活,且很多是其个人生活的写照。海象征“母亲”,反映了作者不幸的家庭生活;海象征“极乐世界”,在那里没有痛苦,人们能追寻自由与归属,实现梦想,过着理想的生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种种苦难以及生活在沉闷社会中人的痛苦与迷惘;海象征生活背后的那种不可思议的力量,则反映了作者带有宿命论色彩的人生观。 总之,奥尼尔运用象征主义手法来加强和深化作品主题。作为一种艺术创作形式,象征主义在奥尼尔的剧作中起到了极佳的表现效果,其在剧作中的广泛运用不仅拓展了作品的主题,而且丰富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使其意蕴变得更为深邃。象征主义的运用,使得奥尼尔更真实地记录下当时社会的种种弊病与痼疾,表达了作者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与思考,从而赋予了作品以重大的社会主题。虽然他未能也不可能找到问题的答案,并开出疗救的药方,但他对现实社会的敏锐观察、真诚关注以及艺术表现,使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其不朽的剧作,体味这位戏剧大师带给我们的无穷的艺术魅力。
孙明鹤[3]2012年在《论《悲悼》对《俄瑞斯忒亚》的继承与超越》文中研究表明尤金·奥尼尔(EugeneO’Neill1888-1953)是美国现代戏剧的奠基者和缔造者,被誉为“美国戏剧之父”。他在一九叁六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跻身世界剧坛最优秀剧作家行列。奥尼尔深受古希腊悲剧的影响,他仿照埃斯库罗斯的《俄瑞斯忒亚》叁部曲创作了现代悲剧《悲悼》叁部曲。《悲悼》既有希腊悲剧的古代遗韵,又有现代心理悲剧的特点。本文拟从《悲悼》和《俄瑞斯忒亚》的比较中,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对作品的母题、情节、人物和艺术手法等进行全面分析,从而深入探讨《悲悼》对《俄瑞斯忒亚》继承与超越。论文主体分为五个部分:绪论主要介绍国内外对于奥尼尔的研究现状,通过研究资料的综述指出至今还没有人在继承和超越方面细致分析奥尼尔的《悲悼》与《俄瑞斯忒亚》的关联性。对于这一问题的探讨对研究奥尼尔是十分必要的。第一章梳理“俄瑞斯忒亚”母题的流变。第一节介绍古希腊时期以“俄瑞斯忒亚”为母题创作的悲剧的产生,然后分析叁大悲剧作家对这同一题材的不同处理。第二节介绍二十世纪以奥尼尔为代表的众多悲剧作家对于这一母题的现代阐释。第二章阐释《悲悼》对《俄瑞斯忒亚》的继承。首先,《悲悼》在悲剧命运方面对《俄瑞斯忒亚》有继承关系。其次,奥尼尔在戏剧艺术表现上借鉴了古希腊悲剧歌队的表演形式。第叁章阐释《悲悼》对《俄瑞斯忒亚》的超越。第一,《俄瑞斯忒亚》中的厄勒克特拉是个出场不多,性格简单的平面人物,而与之对应的《悲悼》的主角莱维妮亚是个极其复杂的人物,可以做更多元化的解读。第二,《俄瑞斯忒亚》中女性角色衰微,而《悲悼》则是女性角色所主导的,这与奥尼尔和时代对于女性的看法有关。第叁,古希腊悲剧中的面具只是一种道具,奥尼尔则赋予《悲悼》中面具式表情更多的象征意义。第四,古希腊悲剧不注重对人物心理的挖掘,而奥尼尔在《悲悼》中利用现代精神分析学理论对现代人进行心理分析,以“恋父情结”、“恋母情结”为支点,写出了一部现代心理悲剧。第五部分为结语,全面总结《悲悼》对《俄瑞斯忒亚》的继承与超越。
夏海玲[4]2009年在《“悲剧构成了生活与希望的意义”:论尤金·奥尼尔悲剧宿命观下的自由思想》文中认为剧作家尤金·奥尼尔是美国戏剧界唯一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也是20世纪以来坚持严肃思考现代人的命运和精神世界的现代悲剧大师之一。其剧作中弥漫着浓郁的宿命观,但他终其一生在为人类寻找生活的希望,因此终生徘徊在悲观主义与乐观主义之间。研究奥尼尔的悲剧宿命观的论着不胜枚举,对奥尼尔与一些现代非理性哲学思潮的影响研究与比较研究成果也很丰富,但学界对这点研究似乎还不够透彻。学者王建业曾阐释了这样一个观点:“奥尼尔相信人在宿命的世界里有自由意志和自由选择”。①笔者认为这一观点值得深入拓展,即在奥尼尔的创作思想里出现了悲剧宿命观与自由观的悖论,并且其自由思想经历了从积极有为的自由观到消极无为的自由观的过程。本文将结合相关理论思想和文本分析,对奥尼尔悲剧宿命观中呈现出的自由思想进行深入探讨,从而增进对奥尼尔及其文学创作的深入理解.本文共分为叁大部分。第一部分对奥尼尔的创作概况及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从而引出本文的研究方向。第二部分是对奥尼尔创作中呈现出的宿命观及自由观的悖论进行探析和阐释,从而论证奥尼尔在宿命观的囚牢下仍然闪烁着自由思想的光辉。第叁部分对奥尼尔的自由思想进行概括,总结出其自由思想经历了从积极有为到消极无为的过程。结语部分通过总结宿命观与自由观在奥尼尔创作过程中的对立统一,从而应证了奥尼尔的悲剧创作宗旨即“悲剧构成了生活与希望的意义”。②
李子怡[5]2015年在《《长夜漫漫路迢迢》中的意象解读》文中提出《长夜漫漫路迢迢》是美国现代着名剧作家尤金·奥尼尔的名作,其中的意象构造有着独特的审美特征和丰富的精神内涵。本文主要从"雾"的伴随意象、"酒"的并置意象入手,对尤金·奥尼尔的戏剧创意进行了解读。
参考文献:
[1]. 奥尼尔戏剧的意象营构与审美特征[J]. 卫岭. 学术界. 2010
[2]. 对尤金·奥尼尔剧作中“海”的意象的阐释[D]. 范冰. 外交学院. 2002
[3]. 论《悲悼》对《俄瑞斯忒亚》的继承与超越[D]. 孙明鹤. 河北师范大学. 2012
[4]. “悲剧构成了生活与希望的意义”:论尤金·奥尼尔悲剧宿命观下的自由思想[D]. 夏海玲. 江西师范大学. 2009
[5]. 《长夜漫漫路迢迢》中的意象解读[J]. 李子怡. 戏剧之家.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