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以来民族干部工作的回顾与思考_市场经济体制论文

建国以来民族干部工作的回顾与思考_市场经济体制论文

建国以来民族干部工作的回顾与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建国以来论文,干部论文,民族论文,工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正确解决民族问题始终是我国革命和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大力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是做好民族工作、正确处理我国民族问题的重要内容和关键所在。早在新中国建立之前,中国共产党就十分重视这一工作,为各少数民族造就了一批革命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进一步开展了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工作,使少数民族干部迅速成长,少数民族干部队伍逐步发展壮大。以邓小平同志1992年南巡重要讲话和党的十四大为标志,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共同努力下,党的少数民族干部工作的方针政策继续得到比较顺利的贯彻落实,民族干部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少数民族干部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现在,全国拥有包括党务、政务、经济、科技、教育、理论、文化、卫生、体育等各方面人才的少数民族干部近250万人,占全国干部总数的8%以上,大体与全国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数8.4%的比例相当。

——一大批少数民族干部走上各级领导岗位,成为民族地区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骨干力量。现全国155 个民族自治地方的政府主要领导,都已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干部担任。西藏已实现周总理生前提出的“要使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干部占到全区干部总数的70%”的要求。全国省部级领导干部中,已有24位少数民族干部。

——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结构正在逐步改善。全国民族干部中各类专业技术干部已达150万人,占民族干部总数的60%以上。

在民族干部工作的实践中,各地区、各部门创造和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主要有:一是各级党委、政府要认真贯彻执行党的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和德才兼备的原则,执行民族政策,从民族地区和民族工作的实际情况出发,加强对民族干部工作的领导。二是在干部中要坚持不懈地开展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教育,特别要认真组织广大少数民族干部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三是注重将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同全国和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建设事业结合起来,不断扩大各类专业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四是着力抓好各项培训工作,努力提高少数民族干部素质。五是在大力培养和造就少数民族干部的同时,也要注意培养和选拔在民族地区和民族工作部门工作的汉族干部,充分发挥和调动汉族干部的积极性,切实加强各民族干部的团结。

但是,民族干部工作离新形势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主要是:这项工作发展不够平衡;少数民族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干部由于各种条件制约,存在着视野不宽、思想观念跟不上形势要求的现象;干部结构不尽合理,经济管理干部、专业技术干部偏少;少数民族后备干部人选不足,等等。胡锦涛同志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报告中,对全国干部工作和干部队伍状况的估价是:“实事求是地看,还是要讲两句话,一句是,成绩不小,进步很大;另一句是,问题不少,任务艰巨。”这个估价同样适用和符合当前民族干部工作和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的状况。为此,本人根据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十四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针对当前民族干部工作所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结合对民族干部工作的历史回顾,作以下几点理论探索和工作思考。

一、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民族干部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社会主义国家。民族工作在我国始终是一件大事,其中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工作又是这件大事中关系全局、具有战略意义的主要任务。1992年1月14 日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则政通人和、百业兴旺;国家分裂、民族纷争,则丧权辱国、人民遭殃。”〔1〕民族干部工作的重要性,正是由民族工作在党和国家全局利益中的地位决定的。

㈠民族工作关系国家的统一

我国有56个民族,每一个民族都是我们这个民族大家庭中不可缺少的成员。现在,我国的少数民族有近1亿人口,分布全国各地, 民族自治地方面积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64%。我们所讲人民的团结,领土的完整,国家的统一,都是以各民族的大团结为基础的。

㈡民族工作关系社会的稳定

各民族之间存在不同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和生活方式等差异,是历史形成的,是客观存在。只要存在差异就会有矛盾,差异就是矛盾。正确妥善地解决这些矛盾,始终是实现社会稳定的重要内容。

㈢民族工作关系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

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综合国力的提高和实现三步走的战略目标,是包括少数民族在内的整个中华民族整体而言的。如果民族地区经济长期处于落后状态,上述各项宏伟设想就不可能完全实现,发达地区也会由于资源和市场的制约而难于保持发展后劲。

㈣民族工作关系国防的巩固

我国陆地边境线有2.1万公里,绝大部分位于少数民族聚居区, 仅内蒙古、新疆、西藏、广西就有1.5万公里。只有把民族地区建设好, 把各民族的爱国主义热情进一步激发出来,共同承担守疆卫士的光荣责任,才能筑起坚不可摧的边防长城。

㈤民族工作关系全中华民族素质的提高

我国各族人民整体素质的提高,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本内容和条件,如1 亿少数民族人口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不能切实得到提高,就谈不上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提高。

㈥民族工作关系挫败国际敌对势力的图谋

国际敌对势力企图把挑拨离间我民族关系,如利用人权、西藏、宗教等问题,作为遏制、搞乱我国的突破口。我们只有重视和做好民族工作,谨慎和稳妥地处理好民族关系,不断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才能在复杂的国际斗争中掌握主动权和立于不败之地。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少数民族干部及民族干部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策,已经载入我国宪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现实作用和历史作用,决定了它的建立与完善可以充分发挥民族工作与民族地区的优势,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促进党的民族政策的贯彻,促进各民族的团结、互助、合作,促进各民族素质的提高,促进民族地区法制建设的进程,促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完善。因此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民族关系的积极影响是主要的。但是,由于社会历史和自然条件造成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等原因,决定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将会面临比汉族和汉族地区更多的困难和更为艰巨的任务。主要是:在一定时期内民族地区与内地沿海地区发展差距将继续拉大;资源配置、包括人才资源配置的市场取向与民族地区发育滞后存在矛盾;公平竞争对党的少数民族的优惠政策产生冲击;民族心理和宗教意识的增强使民族矛盾和摩擦在一定时期内会增多;以及扩大开放对加强民族团结,反对国家分裂,维护社会稳定会产生影响,等等。此外,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必然导致我国政治、文教、科技等领域发生深刻变革,同时也将引起人们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的重大变化。因此,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广大少数民族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现时期民族干部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

㈠市场经济要求少数民族干部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

改革、发展、稳定三者间存在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发展是硬道理。我们解决所有问题包括民族问题,关键要靠自己发展。发展的强大动力是改革。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的关键。稳定则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当然,我们需要的稳定是积极的稳定,而非消极的稳定。而真正积极长久的稳定又要靠发展,没有健康的发展就不会有长治久安。发展要有新思路,又必须用改革的办法。改革决胜的关键,在于上下左右同心同德搞建设。这就要求我们广大少数民族干部和民族干部工作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在大局中找好自己的位置,既要有战略眼光,又要有把党的方针政策同本地实际相结合的求实精神,真正担当起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责任。

㈡市场经济要求少数民族干部要有积极的竞争意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需要少数民族干部积极进取,勇于开拓,参与竞争。市场经济实行优胜劣汰的原则,使过去那种“等靠要”吃国家救济饭过日子的现象成为历史,这就要求少数民族干部的思想观念必须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变化。由于民族地区自然环境较差,经济较落后,在招揽人才、外引内联等活动中竞争能力都较弱,为求生存和发展,少数民族干部更要树立经济意识和强烈的竞争观念,扬长避短,充分发挥本地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利用国家帮助和社会支持的条件,积极开拓新产品,开发新项目,出奇制胜,加快发展本地的经济。当今经济的竞争最根本的还是人才的竞争。民族地区之所以长期落后,重要原因之一是人才匮乏。因此,少数民族干部树立竞争意识应首先树立人才竞争意识。民族干部工作要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解放思想,打破框框,改革不合理的用人机制,认真贯彻党的大力使用少数民族干部的政策,选拔优秀人才。

㈢市场经济要求少数民族干部具有一定的科技素质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因此,振兴民族地区经济必须依靠科学技术。但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脱离不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水平。目前,少数民族地区的一些地方受经济文化落后和意识形态的影响,推广科学技术的难度较大。实践证明,应用性科技在一些落后的地方推广潜力还是很大的。这就需要我们民族地区的干部要树立强烈的科技意识,确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积极带头参与科技实践,以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和典型示范教育说服群众,在民族地区形成一个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潮,逐步将民族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在选拔和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时,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崇尚科学,积极荐贤举能;对少数民族企业管理者、生产者和教科文卫等专业人员,要根据他们的工作实际和特点,充分发挥他们的专长和积极性。

㈣市场经济要求少数民族干部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知识和能力

市场经济要求领导者具备较强的决策能力、应变能力、组织能力、分析能力和协调能力。少数民族干部、特别是担任领导职务的干部,是少数民族群众和民族地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带头人和实施者,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掌握的知识越多,越有利于接受马列主义理论和各种专业知识,提高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现今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新的知识、技术和理论层出不穷,少数民族干部的知识面要不断拓宽,知识结构要不断调整。民族干部工作也要加强对少数民族干部的培训和教育。

㈤市场经济要求少数民族干部保持和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要获得较快发展,需要国家的扶持和比较发达地区的帮助,更需要进一步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充分发挥和依靠当地各族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集中力量把经济建设搞上去。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在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有一股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中国搞四个现代化,要老老实实地艰苦创业。”〔1〕民族地区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不仅需要丰富的物质作基础,还需要各族群众科学文化的普及和一定的精神作保证。这就要求少数民族干部要与群众同甘共苦,休戚与共,发扬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精神,坚韧不拔,勇于开拓。在民族干部工作中,也要注意提高少数民族干部的公仆意识,使之树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

㈥市场经济要求少数民族干部廉洁自律、反腐倡廉

市场经济以价值为尺度,以效益为中心,承认生产者的独立利益,在大力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容易使人们计较个人利益,产生一切向钱看、追求物质享受等思想。因此,我们党在新形势下面临着改革开放的考验,执政的考验,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考验和反和平演变的考验。对于少数民族干部来说,为接受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考验,应着重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一切以民族地区各族人民利益为出发点,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共同为改变落后面貌而努力奋斗。对于民族干部工作来说,市场的趋利性带来了反腐倡廉教育的必要性,要认真抓好对少数民族干部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的教育,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教育,加强纪律和党风廉政建设。

㈦市场经济要求少数民族干部必须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立场和宗旨。在当前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对少数民族干部要强调坚持党的这一宗旨,是因为民族地区所面临的任务更加艰巨,各族人民对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望。少数民族干部要带头转变作风,深入基层和实际,多到条件差和问题多的地方去,了解群众的疾苦,依靠党的政策和群众的智慧与力量去解决所面临的问题。民族干部工作要努力提高少数民族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党性观念,为民族地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㈧市场经济要求少数民族干部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创造性地贯彻好党的方针、政策

少数民族地区各民族风土人情差异性较大,地区环境复杂,事物千差万别。由此决定,在少数民族地区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具有更大的难度。这就要求民族地区的各级干部,要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作风,从本地区和本民族的实际出发,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认真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带领各族群众坚定不移地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民族干部工作也要注意加强少数民族干部这方面的教育。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民族干部工作面临的主要任务

根据少数民族地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围绕今后15年实现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奋斗目标,结合当前民族干部工作的实际,我们要继续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五中全会精神,进一步落实党和国家对民族干部工作所提出的各项任务。

㈠进一步提高认识,明确做好民族干部工作的指导思想和任务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制订了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跨世纪的宏伟蓝图,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更快更好地发展繁荣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同时也使我们面临着更加艰巨而繁重的任务。努力做好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工作,对于正确贯彻民族政策,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加快民族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实现党的宏伟目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各地区、各部门务必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长期性,统一思想,增强自觉性和责任感,努力做好这项工作。

做好民族干部工作,就要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紧密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按照干部“四化”方针,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培养造就一支德才兼备、廉洁勤政,密切联系各民族群众,门类齐全、专业配套、结构合理,能够适应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为民族地区进一步深化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组织保证。

㈡加强培养教育,全面提高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的素质

首先要加强政治理论教育。要对少数民族干部普遍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教育,进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教育,使他们进一步提高理论水平和政治素养,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立场,具备公仆意识和全心全意为各族人民服务的精神,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坚决抵制和反对国内外敌对势力的分裂、渗透活动。当前要着重组织学好邓小平同志著作,深入领会和掌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思想和理论观点,增强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坚定性和创造性。二是要大力开展文化、业务培训。要对少数民族干部进行岗位业务培训,帮助他们提高现代科学文化水平,学习掌握履行岗位职责所必需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尤其要组织学习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科技知识和管理知识,以适应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需要。三是要加强实践培养锻炼。要有领导、有计划地组织少数民族干部到基层或上级领导机关、综合部门挂职锻炼,或到经济较发达地区考察学习,挂职锻炼,以增强他们的改革开放意识和全局观念,提高宏观决策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四是各级党校要切实承担起培训少数民族干部的任务。

㈢加强民族地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

乡镇和乡镇企业的干部是发展民族地区农牧业经济的骨干力量。建设好这支队伍,是加强民族地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政权建设的需要,也是选拔较高层次干部的基础。为此,要根据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有计划地扩大基层少数民族干部的数量,拓宽少数民族干部的来源,同时,积极发展民族教育事业,抓好基础教育,重视成人教育,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教育,提高广大基层干部的政治素质、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

㈣加强少数民族专业技术干部队伍建设

为改变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缺乏经济、科技、管理人才的状况,各地各部门应密切结合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围绕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从民族地区社会需求和人才成长规律出发,重点搞好预测与规划、培养与使用、配置与管理三个环节,切实加强少数民族专业技术干部队伍建设。同时还可结合机构改革,有计划地挑选一批有能力、适合从事经济工作的少数民族干部,进行必要的培训后输送到经济部门或企业工作。各高等院校和中专学校,要有计划地增加各专业少数民族学生的名额,实行定向招生和培养,并继续办好少数民族师资和经济管理干部培训班。民族院校应在统筹规划的基础上,继续办好具有民族特色的学科,有计划地调整、增设民族地区急需的专业,培养更多的人才。中央有关部门和内地省市应继续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培养各类专业人才作出贡献。

㈤做好少数民族领导干部的选配工作

民族自治地方各级领导班子,要按照民族区域自治法和有关文件的规定,选配好少数民族干部。要重视和加强培养选拔年轻的少数民族中高级干部和后备干部工作,遵照中央关于《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的要求,严格执行干部“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结合完善和优化民族地区领导班子整体结构的需要,大胆地把那些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中政绩突出、群众公认和拥护的优秀少数民族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尤其要注意挑选政治素质好、熟悉经济工作、勇于开拓的少数民族干部进党政领导班子,特别优秀的可以破格提拔。对已进领导班子的少数民族干部,要放手使用,严格要求,继续培养。民族地区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应从实际出发,以有利于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有利于优秀少数民族干部脱颖而出,有利于促进各民族干部间的团结互助。在民族地区要有计划地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要按照分类管理的原则,逐步建立符合民族地区特点、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各项干部人事管理制度。

㈥加强领导,狠抓落实

各地区、各部门要根据中央有关文件精神和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和国家民委《关于进一步做好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工作的意见》要求,把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工作列入议事日程,经常研究。各级党委要有专人负责,并把这项工作列入干部队伍和领导班子建设的总体规划。各级党委组织部、统战部和政府人事、民委、教委、财政等部门要分工负责,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和助手。在工作中,各部门应加强联系,密切配合,搞好调查研究,认真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加强具体指导与监督,把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的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在大力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的具体工作中,我们还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是坚持党的干部标准与优先选拔少数民族干部的关系

坚持党的干部标准和执行民族干部政策,在目的和要求上是一致的。即: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选拔那些能代表少数民族群众正确行使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和国家事务权利的,懂得马克思主义,具有远见卓识和领导能力,富于牺牲精神,能独立运用党的方针、政策解决问题,在困难中不动摇,忠心耿耿为党和人民工作的少数民族干部。在具体工作中,还要注意坚持和掌握这样几条原则:民族自治地方党政干部中,要有少数民族干部;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尽量多配少数民族干部;各级党政机关及其所属部门的领导干部中,要有一定数量的少数民族干部;自治机关一定要按照有关法律规定选配少数民族干部。

二是培养选拔区域自治地方民族干部同培养选拔其他民族干部的关系

我国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是民族自治与区域自治、经济因素与政治因素的有机结合,而不是简单的民族自治。这一基本特征决定了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自治权,具有独享性与共享性统一的特点。在执行过程中,如片面强调独享性或共享性,都会影响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要坚持五湖四海,顾全大局,从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地区稳定和发展的需要出发,把不论是本地的还是外地的,不论是区域自治民族的还是其他民族的干部,都当做是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依靠力量。

三是少数民族领导干部整体比例与局部比例的关系

在实际工作中,自治地方对培养使用民族干部提出一个大体的比例要求,这作为工作中的一个参照数和努力方向,符合党的民族政策,有利于贯彻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方针。但不能机械地理解为在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每一个地区、部门、单位,甚至每个时期都要达到一种绝对比例。因为在民族区域自治地方选干,并不是仅仅以民族为唯一条件,还要考虑干部的德才条件、地区的民族构成、政治上的安定团结、经济上的发展进步、群众的人心向背,以及其他方面的因素。在一定时期内,少数民族干部的比例高一点或低一点,都是正常的,绝对均衡是不可能也是不现实的。

四是实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与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方针的关系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实行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充分调动每个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对每个民族干部都是适用的。随着机构改革的全面实施,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推行,国有大中型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竞争机制将会逐步引进干部人事管理中来。竞争的公开、平等、择优原则,同各民族干部之间的差异性,将会使少数民族干部选拔工作面临一些新问题。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开拓新思路、探索新办法,又要稳妥慎重,循序渐进,不断改善选拔考核方法,使之符合少数民族干部的成长规律和民族地区的实际,逐步引入竞争机制,增强少数民族干部参与竞争的能力,促使更多的优秀少数民族干部脱颖而出。

五是少数民族干部培养选拔与使用的关系

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选拔是手段,是基础,使用才是目的,是培养结果的实现。二者需要结合,不可偏废。首先要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育和民族教育;二要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努力提高少数民族干部的政治、业务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三要注重在实践中培养和锻炼,通过压担子、下派挂职、外派代培等途径,提高少数民族干部尤其是优秀年轻少数民族干部的领导才干和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四要对那些确属优秀的年轻少数民族干部,尽量大胆使用,把他们放在重要岗位担负更多责任,发挥更大作用。

六是培养少数民族党政领导干部与专业技术干部的关系

当前,我国的民族问题更多地表现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迫切要求加快经济文化发展问题上。从这个实际出发,民族干部工作就需在继续大力培养德才兼备、密切联系群众的少数民族党政领导干部的同时,采取有利措施,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数量更多、质量更好、门类更全的少数民族专业技术骨干队伍。

七是党的领导干部的党性与民族性的关系

干部的党性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所决定的,说到底就是全心全意为各族人民服务的自觉性。领导干部的民族性是不同民族领导干部在民族心理、感情、利益等方面表现出来的特殊性和差异性。这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我们党是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一向把承认干部的民族性同坚持干部的党性辩证地统一起来,要求民族性要以党性为前提,党性充分体现民族性。具体说,就是民族感情要与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统一起来,本民族利益要与本地区各族人民的利益、乃至全国整体利益兼顾起来,在此问题上,片面强调哪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都是极其错误和有害的。只讲党性而不讲民族性,就会助长民族虚无主义,其结果势必犯“左”倾错误;而只讲民族性不讲党性,也不利于克服少数民族干部思想中的狭隘性和地方性,甚至还会助长地方民族主义。

八是少数民族干部要处理好组织培养与努力提高自身修养的关系

干部的培养选拔和使用是由党组织决定的,任何个人无权决定。少数民族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努力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决贯彻“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带领群众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要勤政廉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正确处理个人利益、民族利益、地区利益与党和国家全局利益的关系。要结合各项工作,努力学习业务和现代科技知识,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关理论和知识,增强竞争能力,提高自身人格力量和领导、管理艺术,在为各族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实践中树立威信。总之,少数民族干部要自强、自信、自励,靠科学、靠能力、靠实践,去赢得组织和群众的信任和尊重。要达到这个要求和境界,就必须付出更多的劳动,作出更大的努力,决不能因为自己是少数民族干部而放松要求。

现在,我们的大政方针已定,奋斗目标明确,努力造就一大批能够担当历史重任的优秀干部已成为决定我们事业成败的关键。大力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是党的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和有关民族工作的指示精神和部署要求,全面规划,统筹安排,抓住重点,精心实施,把学习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过程,作为做好民族干部工作的过程,为新时期党的建设事业,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加坚强的组织保证。

注释:

〔1〕《民族工作大全》,中国经济出版社1994年版,第263页。

〔2〕邓小平:《目前的形势和任务》,《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57页。

标签:;  ;  ;  ;  ;  ;  ;  ;  ;  ;  ;  

建国以来民族干部工作的回顾与思考_市场经济体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