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以一例脑卒中患者为个案,对其运动功能、肌张力、平衡能力、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定,并采用以Bobath技术为主,牵伸技术、蜡饼疗法、中频电疗法等理疗方法为辅的综合性康复训练,探索综合康复的训练效果。
关键词:脑出血;康复评定;肌张力;运动疗法
中图分类号:G66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2018)06-0180-01
前言
脑卒中是我国的常见疾病,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逐渐发展,脑卒中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高发病率、高致残率的特点促使国家对该病的诊治极为重视。循证医学证实,脑卒中康复治疗是降低致残率最有效的方法。作者于2016年7月至2016年11月期间接触一名脑出血患者的康复过程,报道如下:
1一般情况
苏某,男,46岁。病史陈述(患者本人及家属):患者于2016年3月27日无明显诱因突发左侧肢体活动不利,恶心呕吐,急查头颅CT示右侧基底节区脑出血,住院期间行“颅内血肿清除去颅瓣减压术”,并转入康复科进行综合康复治疗,于2016年8月29日行“颅骨修补术”。
2康复评定
在患者首次入院时进行了初期评定,在患者行“颅骨修补术”前后分别进行了两次中期评定,两次中期评定结果无明显差异,在患者出院前做末期评定。其中运动功能采用Brunnstrom分期和上田敏评定量表;平衡能力采用Berg量表;痉挛评定采用改良的Ashworth量表;日常生活能力采用FIM量表。
3康复治疗计划及实施
3.1早期康复治疗
3.1.1康复治疗目标:实现独立翻身坐起;提高坐位平衡能力;尽早完成坐位到站立位的转移;减轻患侧上下肢的肌张力,降低痉挛;促进上下肢分离运动的出现;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3.1.2康复计划的实施
(1)上下肢肌肉放松训练:按摩肩关节周围肌肉,三角肌、肱二头肌长头肌腱、胸大肌等。牵伸按摩前臂旋后肌群,牵伸手部肌肉。
(2)上下肢功能训练: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各个关节被动活动,不超过正常的关节活动范围,不能让患者感觉疼痛难忍,同时加入上下肢分离功能的训练,例如伸肘训练,蜷腿训练,俯卧位屈膝训练等。
(3)教会患者如何在床上肢体摆放、翻身、坐起、及穿脱衣训练。
(4)坐位平衡训练:患者取床边坐位,治疗师站在患者患侧予以保护,在独立情况下让患者保持平衡,待患者能维持静态平衡后,给患者各个方向轻微的推力,嘱患者保持平衡,在患者坐位平衡有所提高以后,治疗师辅助患者从坐位站起,做好保护工作,同时给予清晰的口令。
(5)蜡疗法:在患侧的肩部、肱二头肌、手、股内收肌、跟腱部位放置蜡饼20分钟,缓解患者的张力。
(6)针灸疗法:取穴百会、脑户、脑空、心俞、膈俞、肝俞、肾俞、大椎、至阳、命门、腰阳关、委中以及手足阳明经的穴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中期康复治疗
3.2.1中期康复治疗目标:(1)患侧上肢缓解张力,促进部分分离运动的出现。(2)患侧下肢训练髋、膝关节的控制能力,促进分离运动(3)提高坐位平衡及站立位平衡(4)步行前的下肢准备训练,实现辅助下的简单步行。
3.2.2中期康复计划实施
(1)运动疗法:按摩牵伸上下肢肌肉,在不引起患者痉挛的情况下,进行各个关节的助力运动,包括上下肢的分离运动。同时可以在仰卧位是训练下肢屈髋屈膝迈步的准备动作。在站立位平衡提高的前提下,可以在站立位训练原地的屈髋屈膝迈步动作。
(2)作业疗法:滚筒和磨砂板都可以促进患者上肢的分离运动①滚筒训练:双手Bobath握手,肘关节伸直,滚筒放于肘下方,以身体与健侧的活动带动患侧活动。②磨砂板训练:患手带分指板降低张力,健手辅助患手在磨砂板上进行有规律的训练。
(3)理疗法:在患者的患者肩部,肱二头肌、手部、股内收肌、跟腱部位放置蜡饼20分钟,降低肢体张力。MOTO medviva2上肢和下肢的训练都有助于促进患者上下肢的分离运动。生物反馈平衡仪训练
(4)针灸疗法:取穴百会、脑户、脑空、心俞、膈俞、肝俞、肾俞、大椎、至阳、命门、腰阳关、委中以及手足阳明经的穴位。
3.3末期康复
结果显示在院期间的康复都起到了应有的疗效,患者基本实现了生活自理,为了巩固康复治疗疗效,给患者提供以下家庭康复建议:
(1)在家属监护下及手杖辅助下步行100m/天,注意异常的步态纠正。
(2)仰卧位双桥运动5组/天,10分钟/组。
(3)肩关节前伸训练15分钟/天,可在家属的监督下矫正异常的姿势。
4讨论
4.1评定结果讨论
患者经过在医院的治疗,患侧的上肢和下肢评级均从联合运动到部分分离运动出现,从全程看手的恢复较差,下肢与上肢较好;上肢在初次评定时是上田敏的3级,在末次评定时为7级,下肢在初次评定时是上田敏的4级,在末次评定时达到了7级,已经引出部分分离运动;Berg平衡能力评定评分从4分到35分,患者的平衡能力有了很大的进步;患者初来时明显的肌张力增高,被动活动时均可感觉到手下明显的阻力,经过肌肉的牵伸和蜡疗等理疗方法,肌张力有了不同程度的降低;从FIM量表的评定结果来看,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有了显著地提高,FIM数据从74进步到109,表示患者可以在少量的辅助下独立生活,极大提高了生活质量。
4.2病程过程讨论
该患者是一名处于痉挛期的偏瘫患者,上下肢肌张力不同程度升高,在该康复过程中,适度采用肌肉牵伸手法和按摩、蜡疗等辅助手段可以降低患者的肌张力,为进一步功能训练做准备,另外,在患者的康复训练过程中,核心肌群的训练十分重要,它对于维持平衡,辅助步行都有很重要的意义,该患者在站立位是身体明显偏向于健侧,上半身是弯腰驼背的姿势,通过一段时间姿势镜的校正及腰背肌的练习,患者在站立位时可以维持上半身的正直,同时站立位的平衡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同时,在康复训练过程中,患者的情绪对预后有很大的影响,患者初来时情绪低落,不与人交流,配合度较低,经过一段时间的交流和疏导,患者明显情绪好转起来,也会配合治疗师的治疗,为后续的康复奠定基础。
在该患者康复训练的过程中遗憾的是手功能的康复,患者的手的状态是典型的痉挛型(拇指内收,其余四肢屈曲紧握,前臂旋后,肘屈曲),手的康复效果只是降低了部分张力,并没有引出正常的而功能活动,对于痉挛型手的康复,还值得进一步学习和讨论。
论文作者:田蓉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6月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4
标签:患者论文; 下肢论文; 牵伸论文; 坐位论文; 上肢论文; 能力论文; 功能论文; 《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6月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