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第四医院 湖南长沙 410001)
摘要:目的 探讨护患沟通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临床运用效果。方法 选取108例门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的护理人员采取常规培训,观察组患者的护理人员采取护患沟通培训,包括提高个人素质、掌握沟通技巧、强化示范性沟通、加强护理沟通的及时性、注重非语言沟通;以护理满意度、护理纠纷与护理投诉率作为临床观察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2.59%,大于对照组的70.37%,经χ2检验,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纠纷率为5.56%,护理投诉率为3.70%,对照组护理纠纷率为14.81%,护理投诉率为11.11%,经χ2检验,观察组护理纠纷率、护理投诉率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患沟通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临床运用效果确切,可明显提高护理满意度,对于减少护理纠纷、护理投诉的发生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门诊护理;护患沟通;效果
门诊作为患者诊治疾病的第一环节,在各种诊断手段、辅助检查的过程中,结合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程度较低,导致患者易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的心理[1]。在门诊中,人流较大、病情种类复杂、诊治时间不均衡,均不利于提高门诊患者的护理水平。在门诊护理中,护患关系作为影响护理质量的重要因素,且与护患沟通水平密切相关,容易导致护理纠纷、患者投诉发生。护患沟通作为门诊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指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交流互动过程。对此,本研究旨在探讨护患沟通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临床运用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治疗的108例门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进行分组;对照组54例,其中男27例、女27例;年龄范围28.3~62.9岁,平均年龄(51.4±3.2)岁;类型:呼吸内科18例、消化内科15例、心血管内科14例、内分泌科7例;观察组54例,其中男28例、女26例;年龄范围25.7~63.8岁,平均年龄(52.6±2.9)岁;类型:呼吸内科17例、消化内科14例、心血管内科14例、内分泌科9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患者的护理人员采取常规培训,观察组患者的护理人员采取护患沟通培训,包括提高个人素质,护理人员应端正仪态、举止文明,加强服务意识,具备敏锐观察能力及护理评估能力,学习各种沟通技巧,注意业务知识的学习与实践,特别是提高专业技能,如了解患者的文化背景、病情特点、护理需求,为患者提供不同层次的心理干预,主动与患者沟通,耐心解释,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掌握沟通技巧,在与患者沟通过程中,态度要真诚,给予患者倾诉的机会,善于倾听,并适时引导;针对患者提供的问题,要实事求是、耐心、有责任地解答;在患者不耐烦的情况下,要有效地倾听,表现充分的理解,承诺切实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并耐心、细致地解释,提高患者的信任度和满意度;强化示范性沟通,在沟通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自信、镇静地回答患者的疑问,并表现出刚毅坚定的目光、语气;加强护理沟通的及时性,在门诊就诊的各个环节,均需采取及时的护理沟通,指导患者办理诊疗卡、挂号、候诊、诊病、交费、检查、治疗等,讲解每个环节的必要性,并解除患者的疑虑,帮助患者顺利完成门诊就诊的各个环节;注重非语言沟通,在非语言沟通过程中,护理人员应保持良好的心情,避免在护患沟通中带有负性情绪,注重仪表、身体姿态,并与患者保持一定距离。
1.3临床观察指标
以护理满意度、护理纠纷与护理投诉率作为临床观察指标;其中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治疗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2.59%,大于对照组的70.37%,经χ2检验,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3 讨论
在门诊护理工作中护患沟通作为人文关怀的具体应用,而良好的护患沟通,对于提高门诊护理服务质量具有积极作用。护患关系的影响因素具有多样化,与护患沟通水平密切相关,可导致患者对护理不满意度提高,增大护理纠纷、患者投诉发生的机率[2]。由于门诊患者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负性情绪,身体不适、心理负担大均增大护患沟通的难度;此外,护理人员缺乏服务意识、护理工作注重形式、护理沟通欠缺技巧等,均不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徐静[3]研究旨出,门诊护理工作较为复杂,加强护患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对于提高护理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在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护理人员采取护患沟通培训,包括提高个人素质、掌握沟通技巧、强化示范性沟通、加强护理沟通的及时性、注重非语言沟通,旨在全面提高护理人员的沟通水平,改善护患关系。通过表1可知,经χ2检验,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2.59%,明显大于对照组的70.3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护患沟通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临床运用效果确切,可明显提高护理满意度。
在本研究的护患沟通中,提高个人素质,有利于加强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责任心及护患沟通,从而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4]。一系列研究认为,掌握沟通技巧作为加强护患沟通,提供高质量护理服务的关键环节。通过采取技巧性护患沟通,解除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从而达到彼此信任和满意。在护患沟通中,强化示范性沟通对患者的正向影响较大,可最大限度获取患者的信任感。吕慧萍[5]研究指出,加强护理沟通的及时性,有利于保证患者顺利完成门诊就诊的各个环节,减少消极的情绪,提高患者治疗护理的依从性。此外,注重非语言沟通,可协同提高护患沟通水平。通过本研究可知,经χ2检验,观察组护理纠纷率、护理投诉率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提示护患沟通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临床运用效果确切,可明显提高护理满意度,对于减少护理纠纷、患者投诉的发生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陈静静,刘红瑜,陈红敏等.护患沟通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医学工程,2015,22(11):1523-1524.
[2]宁玉英.护患沟通在临床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3,09(27):515-516.
[3]徐静.护患沟通技巧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2,07(21):266-267.
[4]高鸿雁,薛佟,经纯等.护患沟通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运用与体会[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1,22(3):363-364.
[5]吕慧萍.护患沟通技巧在门诊护理中的应用[J].中外健康文摘,2012,09(12):103-104.
论文作者:冯艳金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1
标签:患者论文; 门诊论文; 满意度论文; 对照组论文; 护理工作论文; 护理人员论文; 纠纷论文; 《航空军医》2017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