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中国战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做好新农村的建设规划工作至关重要。为了使农村形成健康向上的氛围,提高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意识,就要突出农村特色,以使农村具有更好的发展前景。本论文以桐庐百江镇后河村杭派民居项目为例,针对新农村建设要突出农村特色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村特色;突出
引言
社会主义建设中,提高农村环境的和谐度,就要注重新农村建设。农村居民要提高生活质量,就要具有良好的物质基础。只有物质富足了,农民才能够积极地追求精神生活,参与到具有农村特色的娱乐活动中,如此就可以形成健康而积极向上的农村环境。在新农村建设中,要为满足广大农民的需求,就需要紧紧抓住目前农村发展的契机,在采取相应的工作方法的同时,注重突出农村特色,以使农村规划建设获得预期的效果。
一、新农村建设中所存在的“农村特色”
农村是保留地域文化的主要区域。随着农村城镇化发展,农村文化伴随着新农村建设正在逐渐消失。农村的形成是社会历史发展的结果,多为自然形成的,主要是基于当地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背景等等,人们逐渐聚集在这里居住,农村文化也自然生成。所以,每一个村庄都有属于其自己的自然特点和人文特点,这些都是独一无二的。这些农村文化是宝贵的财富,是不可以复制的,因此要强化保护措施。在新农村建设中,时代文化元素的渗入,商业的繁荣,加以现代化的交通四通八达,使得人们可以达到任何一个地方,就导致传统的村落逐渐被现代化的城镇所取代,农村特色也伴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逐渐消失。
(一)规划布局——道法自然,布局依附自然环境
农村建设在规划布局上的重要特点,就是道法自然,布局依附自然环境。秉承“天人合一”,把环境放在首要地位,使村落依附环境,采取依山傍水、坐实向虚、“环溪谷居”的居住图式。
以桐庐百江镇后河村杭派民居项目为例,该项目地块南面环山,北侧隔路为溪,形成背山面水的山水格局。在设计中,重点研究新建民居点的选址布局和原有村庄空间的拓展,重视自然环境格局,体现“天人合一”哲学。
然而,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很多农村地块在城镇化转向的同时对城市风格的仿效存在着盲目性,现在很多地方的新农村建设,户型单一、造型重复,让我们忘记了以前村子的面貌,这种复制式的村落设计对中国农村来讲是毁灭性的。规整的肌理是对农村最大的破坏。
在农村建设中,参考城市的建设风格是有必要的,但是,如果盲目效仿而失去了自身的地方特色,就会导致原有的的农村特色缺失,使得农村固有的文化内涵消失。
(二)公共空间——宗庙至上,祠堂亭廊公建优先
农村建设在规划布局上又一个重要特点是:宗庙至上,祠堂亭廊公建优先。那就是要求我们在规划过程中要对公共空间系统进行综合考虑,对文化内涵加以研究。
案例地块西北角为村委,入口广场设有村亭,路北侧有桥衔接溪流南北侧村庄,在设计中延续“会聚乡人,纪理村规,以贤励己,以道正格”的公共建筑优先布局的原则,沿袭传统居住文化,强调“里仁为美”,注重公共空间营造的传统。
(三)建筑布局——紧凑实用,功能空间丰富多样的特点
农村建设在建筑设计上具有紧凑实用,功能空间丰富多样的特点。现在的历史村落和美丽乡村建设中,院落空间传承了天井多功能空间利用的特征。新建农居建筑围合的天井已消失,大天井变成入户小庭院,高墙变成通透的围墙,反映了从内敛向开放的心理转变。从大家庭多进院到现在的单户人家100m2左右,是家庭结构变化引起的社会空间变化,是发展中满足了百姓实用性。
案例建筑设计从节约土地、经济实用角度看,农居建筑有宅基限制的要求,内部功能需向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集中,形成紧凑的空间布局。从丰富空间、低碳环保角度看,新农居建设应传承杭派民居内天井的布局特色,改善大进深、集中化布局带来的通风、采光问题,形成自身环境的微循环,也是传统的继承。
(四)景观设计——植物丰富多样,多采用本地农作物
房前屋后的绿化采用本地农作物:油菜花、豆荚、茄子、番茄、青菜等,形成不同的层次,随季节的变化形成各具特色的绿化景观中国的战略发展讲究因地制宜,如果在新农村建设中直接套用城市规划理论,就局限于形式上的雷同,虽然农村的街道宽阔而笔直了,农村原有的建筑变成了新式的洋房,农村原有的植物都变成了景观植物,但是,这种农村环境已经不适宜农民生活,特别是单一化的植物使得农村的生态环境必然会受到影响。
二、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措施
(一)将新农村建设的管理机构构建起来
目前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缺乏规范化管理,导致管理工作不仅质量不高,管理效率也不高,严重影响了新农村建设效果。在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实施中,要将农村特色保留下来,就要注重规范化管理,加强新农村建设管理机构的构建,这就需要当地政府的有关部门发挥作用,诸如农业、国土资源管理、建设、水利等部门,都要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针对新农村建设中所存在的各方面问题都要进行协调,以保证农村规划合理,同时提高了农村的环境质量[1]。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新农村建设稳定发展。当管理机构设置好之后,将高质量的管理队伍构建起来是非常必要的,注重管理人员的选拔、考核,还要重视农村整治的编制工作。
(二)新农村建设中注重本地文化的健康发展
农村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的中国传统文化都在农村地区保留下来,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在农村地区依然保持着其原生态。在新农村建设中注重本地文化保护,主要的目的就是将这些宝贵的财富保留下来。
中国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要的目的是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但是,在新农村建设中,不可以一味地形式化,而是要将农村的文化特色突出。对于任何一个地域而言,文化都是当地的灵魂。如果将本地文化失去了,就等于失去了农村的固有形态,这对于农村的健康发展是非常不利的。但是,农村在放手发展特色文化的同时,也要摒弃不健康的现象,诸如赌博、封建迷信等等。在新农村建设中,要注重对健康文化的引导,组织戏曲演唱、杂技表演等等,让农民参与到这些文明活动中,逐渐地,不健康的习俗就会消失。当地政府还可以对农村文化活动给予必要的扶持,做好为群众服务的工作,以避免农村特色文化的丢失,提高农村文化的生命力。
(三)提高新农村建设队伍的专业技术水平
在新农村建设中,专业队伍的综合素质是非常重要。这就要求地方有关部门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工作,除了课堂教育之外,还要从他们的实践工作中予以指导性教育,也可以到其他的地区农村“取经”,吸收新的工作经验,所有的新农村建设队伍成员都要积极地参加培训,不断地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接受培训的管理人员还要接受考核,合格后才可以上岗。另外,还要对新农村建设队伍实施必要的监督,以确保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特色充分地体现出来。另外,农村特色的保留程度还与新农村建设队伍的专业技术水平息息相关。要保证农村建设方案合理,才能够使农村特色更好地保留下来,并符合现行的农村发展需求。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一些问题也凸显出来,需要高度关注。特别是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着农村特色缺失的问题,就必然影响农村可持续发展,具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张磊.发展农村特色文化 推进新农村建设[J].大众文艺,2014(10):5—6.
论文作者:刘迁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6
标签:农村论文; 新农村论文; 特色论文; 文化论文; 建设中论文; 布局论文; 注重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