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常宁市中医医院 421500
[摘要]目的:总结和探讨术后肠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并探究早期予以灌肠治疗的效果。方法:以我院胃肠外科2017年2月到2019年2月接收的106例胃癌根治术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情况分为探究组和参考组,各53例。在本研究中,参考组患者的采取非早期灌肠处理,而探究组患者则在术后早期予以灌肠处理。探讨胃癌术后肠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并对比两组患者的肠功能恢复情况,主要指标包括自主排气时间、自主排便时间、住院总天数及术后首次流食时间。结果:经分析,术后肠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是否利用腹腔镜手术、吻合方法、是否采取早期肠内营养和灌肠与否;术后对比结果表明,探究组患者的自主排气、排便时间明显短于参考组,差别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而在住院天数和术后首次流食时间方面则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胃癌根治术后的患者尽早地采取灌肠护理,可以显著地改善患者胃肠道功能的恢复速度,缩短术后自主排气和排便时间,适合在临床进行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胃癌术后;胃肠功能;早期灌肠;对照分析
胃癌是胃肠外科最常见的一类消化道肿瘤,目前的治疗方式主要依赖手术治疗,因此对于行胃癌根治术患者的术后功能恢复是临床研究的热点之一。近年来,随着康复医学科的发展,康复理念也在不断的深入人心,如果快速、合理、有效地帮助手术患者在术后进行功能恢复,是临床工作者不断探索的目标[1,2]。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胃肠外科近两年接收的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了早期灌肠和非早期灌肠对于胃癌术后患者胃肠道功能改善的临床效果,并总结可能影响胃肠道功能恢复的因素,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患者均于2017年2月到2019年2月在我院行胃癌根治术,共计106例,根据患者情况分为探究组和参考组,各53例。探究组53例中男女例数分别为39例和14例,年龄为43~73岁,统计学平均值(54.16±5.03)岁。参考组53例中男女例数分别为38例和15例,年龄为45~74岁,统计学平均值(53.73±5.62)岁。所有患者的入选均依据相关诊断标准,并在明确研究内容的情况下同意参与对照研究。排除患有可能干扰研究结果的疾病(如伴有严重的心、肺、肝、肾等脏器功能不全或其他内科重症疾病)的患者,或已接受其他治疗,可能影响观察结果的患者。对比一般数据可见,两组患者在性别构成比、年龄、胃癌类型等方面无明显差别(P>0.05)。
1.2方法
在进行术后肠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分析时,需要尽可能地统计患者的各项一般资料,如年龄、性别、体总指数、内科疾病史、职业情况、手术史、肿瘤分期、手术吻合方式、切除范围等等,首先进行单因素分析,筛选相关因素后再进行非条件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得出具体相关因素。
根据患者的术后具体情况分为探究组和参考组,其中参考组患者为非早期灌肠,即术后第三天开始使用甘油灌肠剂灌肠,每日一次,每次计量为110ml,灌肠直到患者自主排便为止。探究组患者则进行早期灌肠,即患者在术后第一天开始使用甘油灌肠剂灌肠,每日一次,每次计量为110ml,灌肠停止的指征为患者开始进行自主排便[3];观察两组患者的自主排气、排便时间,同时注意两组患者的腹胀情况和不适感。
1.3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两组患者相关的对照分析数据均使用SPSS 24.0进行处理。涉及均数、标准差的两独立样本计量数据用(x±s)形式表示,同时选择t检验验证差异性,设定α=0.05;涉及例数、比例的两独立样本计数资料用[n(%)]形式表示,同时选择2检验验证差异性,设定α=0.05,对于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因数进行非条件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具体相关因素。
2结果
2.1影响胃癌术后患者胃肠道功能的因素
本研究相关患者共106例,对所有患者进行单因素分析,主要分析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内科疾病史、职业情况、手术史、肿瘤分期、手术吻合方式、切除范围、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开始肠内营养时间、下床时间、术后血红蛋白情况、血清白蛋白水平等。单因素分析的结果表明,是否合并糖尿病、手术吻合方式、是否为腔镜下手术、术后开始肠内营养时间以及是否灌肠为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P<0.05),对上述因素进行非条件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是否利用腹腔镜手术、吻合方法、是否采取早期肠内营养以及灌肠与否为胃肠道功能的影响因素,详见下表1。
3讨论
胃癌术后采取灌肠是较常用的促排气排便的手段,本文研究了影响胃癌术后肠道功能恢复的各个因素,结果证明患者在胃癌根治术后尽早地采取灌肠措施能够帮助患者及早开始排气排便。近年来的研究还表明灌肠对于胃肠功能影响的机制可能是:灌肠剂通过刺激肠道黏膜,帮助其尽快地开始蠕动,而且能够起到肠道的效果,使得粪便较快排出[4,5]。同时本研究还发现,早期灌肠相对于术后三日灌肠能够帮助患者尽早恢复排气和排便功能,但是对于住院总时间和首次流食时间影响不大。
本研究通过非条件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可知,术后肠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是否利用腹腔镜手术、吻合方法、是否采取早期肠内营养和灌肠与否,同时采用对照研究的方法,证明了术后早期灌肠对于胃癌手术患者胃肠道功能改善的效果显著,符合快速康复的理念。
[参考文献]
[1]阎俊.肠功能恢复汤联合乳果糖保留灌肠促进肝移植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8,31(18):2810-2811.
[2]雷洋洋,杨洪涛.扶肾颗粒结合结肠灌肠对腹膜透析置管术后肠功能障碍的疗效[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8,24(03):294-298.
[3]谯建,张利,张旭.健脾益气方灌肠延续护理对胃癌全切除术后肠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医药导报,2017,23(06):108-110.
[4]余吉平,袁玥旻,裘建明,徐侃,王东,徐国珍,徐芳芳.加味大承气汤对直肠肿瘤患者术后肠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37(04):419-421.
[5]陶健敏,陈丽,吴丽芳.复方大承气汤保留灌肠在妇科腹部手术后肠功能恢复中的作用[J].中国乡村医药,2016,23(18):44-45.
论文作者:汤甫秋
论文发表刊物:《兰大学报(医学版)》2019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2
标签:灌肠论文; 术后论文; 患者论文; 胃癌论文; 因素论文; 功能论文; 时间论文; 《兰大学报(医学版)》2019年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