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人民医院普外科 四川 资阳 641300)
【摘要】目的:对手术治疗急性胃出血的临床疗效进及安全性行分析探讨。方法:将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88例急性胃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4例患者行手术治疗,对照组44例患者采用奥美拉唑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出血控制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18%(P<0.05)。结论:对急性胃出血患者采用手术治疗能够提高治愈率,有效控制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胃出血;手术治疗;保守治疗
【中图分类号】R5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1-0108-02
胃出血为消化内科常见性疾病,多由胃部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引起,临床症状主要为恶心、呕吐、黑便、眩晕等[1]。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加,人们容易处在情绪不稳定、精神高度紧张的状态下,导致消化功能异常,从而引起胃出血。除此之外,肝硬化、胃癌及出血性患者因胃底静脉曲张破裂,也容易出现胃出血。研究指出[2],胃出血患者的死亡率为10%左右。为了进一步探讨胃出血的治疗方法,笔者对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88例急性胃出血患者进行随机对照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5年1月-2016年6月期间,我院共收治急性胃出血患者88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4例患者,其中男26例,女18例;年龄为32~67岁,平均年龄为(44.8±3.4)岁;发病时间为1~5h,平均时间为(3.1±0.4)h。对照组44例患者,其中男24例,女20例;年龄为35~68岁,平均年龄为(45.7±3.7)岁;发病时间为1~7h,平均时间为(3.4±0.7)h。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病情等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行常规生化指标检查,并进行出血处理。观察组行镜下手术治疗。治疗过程汇总注意补充血容量,及时进行输血、输液治疗。其中部分胃切除术36例;胃体窦部及十二指肠球部切除3例;胃全部切除3例;单纯结扎2例。手术结束后,对患者行常规检查,并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
对照组患者行保守治疗,奥美拉唑(浙江金华康恩贝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批号:H20056062)口服,一次1粒,一天2次,持续7天。
1.3 观察指标
①对比两组患者的出血控制时间及住院时间;②以参考文献标准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3]:显效: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吐血及黑便等情况得到有效控制,大便隐血检测阴性;有效: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吐血及黑便等情况得到有效控制,大便隐血检测阴性;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治疗有效率为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
1.4 统计学处理
将数据结果录入SPSS22.0软件包处理分析,以χ2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百分比的形式表示,以t检验计量资料,以x-±s的形式表示,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临床指标
观察组患者的出血控制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比较(x-±s,d)
3.讨论
急性胃出血为临床常见性消化系统疾病,发生率占消化道出血的70%左右,临床症状主要有呕血、恶心、便血等,如果救治不及时,会给患者的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临床研究显示[4],引发急性胃出血的原因主要有:①十二指肠或胃部溃烂、炎症及癌症导致胃溃疡、胃炎性或胃癌性出血;②药物不良反应引发胃出血,如阿司匹林;③患者行胃部切除手术之后,胃黏膜的回缩功能衰退,伤口缝合及止血操作不当等,导致患者的切口吻合处或缝合处出血;④胃底部静脉曲张性破裂,引发胃出血。
临床上治疗该病多采用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其中保守治疗无手术创伤,治疗过程中不使用医疗器械,费用较低,安全性相对较高。奥美拉唑为急性胃出血的常用治疗药物,该药物为质子泵抑制剂,可以同胃壁的H+泵结合,有效减少胃酸的分泌量,抑制H+泵活性,有效控制出血症状,对急性胃出血的治疗具有一定效果。但是与手术治疗相比,药物治疗时间更久,也会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了患者痛苦,并且药物治疗过程中也可能引发一系列不良反应,增加患者不适。因此,临床上一般主张主张对药物治疗无效者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以免延误治疗时机。
胃镜下手术可准确定位患者出血部位,短时间内控制患者呕血、疼痛等症状,极大缓解患者不适。笔者结合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出,在手术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事项:①手术前应全面了解患者情况,以免患者存在手术禁忌症;②手术时应对胃部进行全面检查,确保手术的有效性与准确性,并注意切口与缝合方式的选择,在缝合时注意避免出现胃黏膜脱离;③在胃肠吻合之后,要仔细检查胃管引流物,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进行处理;④手术后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及引流物的性状等进行密切监测,一旦引流物中存在鲜血,应立刻检查,并积极进行处理。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出血控制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表明手术治疗急性胃出血可及时控制患者出血等临床症状,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在治疗有效率方面,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18%,符合李博[5]报道的92%,且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18%(P<0.05),表明同药物治疗相比,手术治疗急性胃出血的效果更为确切。
总之,手术治疗急性胃出血可及时控制患者的呕吐、出血等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高旭,高佩刚,李东.急性胃出血的急诊手术治疗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8):87-88.
[2]於国平.手术治疗急性胃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30):85-86.
[3]魏礼贵.急诊手术治疗急性胃出血的临床观察[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4,10(3):119-120.
[4]叶群立.急诊手术治疗急性胃出血的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4,9(27):42-43.
[5]李博.手术治疗急性胃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21):22-23.
论文作者:王文锋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4月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28
标签:患者论文; 胃出血论文; 手术治疗论文; 对照组论文; 时间论文; 症状论文; 手术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4月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