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城镇人口密度的不断提升,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已成为城市发展的必要基础,开始受到政府及社会各界的重视。桥梁工程作为我国基建和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桥梁工程数量的不断增多,在施工过程中逐渐暴露出一些质量和管理方面的问题。由于部分建设方在施工过程中受利益驱使,执着于进度和利润,在施工技术和材料的应用方面缺乏有效的控制,造成了桥梁工程在质量和使用寿命方面的严重缺陷,因此,做好对桥梁施工质量问题的分析和对策研究至关重要,对城市发展和基建工程规范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桥梁工程;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1桥梁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
1.1支座质量问题
(1)支座翻浆。桥梁支座在奠基过程中必须保障基体不能是冻土,且必须在雨水和浅层地下水全部排清的前提下进行施工奠基,只有这样才能保障支座和基底的角度完全垂直,为桥梁工程的安全施工奠定基础。由于桥梁支座施工的条件较为苛刻,北方的冻土期和南方的梅雨期都不能进行施工,这是导致桥梁工程施工周期长,限制较多的根本原因。但随着桥梁工程竞标的日趋激烈,各承包商都试图在基建高速发展的时期和政府合作,使招投标环节出现了恶性竞争,企业为缩短工期在质量控制上偷工减料,支座翻浆现象屡见不鲜,成为桥梁工程建设的隐患。(2)支座位移幅度超出设计范围。桥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变形,减小了混凝土结构角度,加之雨水侵蚀和风力作用,造成结构强度不均匀,桥体在未完全稳定的状态下产生了形变和位移。(3)支座角的规范性问题。由于桥体在施工过程中缺乏有效的质量控制,在混凝土浇筑和主体对接时缺乏有效的规范,支座角的倾斜度达不到设计标准,自然在落成后会出现变形和质量问题,造成竖向荷载传递的不合理,为实际应用带来诸多负面影响。
1.2桥梁裂缝问题分析
第一,受到温度影响,混凝土在浇筑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内部温度过高现象,就此导致混凝土浇筑面膨胀,最终出现建筑墙体裂缝。第二,如果在施工中对混凝土的振捣不足,也会直接影响到混凝土本身的结构硬度。这就要求在振捣施工中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与操作经验必须要足够高,如果出现振捣或混凝土分布不均匀问题都会造成为混凝凝土结构硬度优化带来较大负面影响。第三,在桥梁施工中如果不强调预应力问题就会造成桥梁承载能力低下,最终导致桥梁裂缝,对桥梁整体的交通运营稳定性及使用寿命带来不利影响。
1.3桩基
桩基质量通病在桥梁工程的建设中较为普遍,桥梁桩基施工需水中进行,因此施工操作有难度,水上施工一般采用钻孔灌注桩施工方式,在具体落实时容易出现一些质量上的不足。在桩基的浇筑环节,部分施工人员没有严格按照施工的要求操作,忽略了钢筋骨架的检查,在施工中使用了一部分问题钢筋,对桥梁的后期建设也会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塌孔问题是钻孔灌注桩施工中较为常见的问题,可以利用先兆现象加以预判,若桩基出现塌孔现象,则在孔口的位置会冒泡夹有少量渣滓,出现了塌孔的问题处理不及时,就会给施工带来较大的不便,孔内的水位也会相应下降。
2桥梁工程施工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
2.1支座问题的防治方案
支座翻浆一旦出现,在短时间内进行修复和清除非常困难,且防治要结合具体的桥梁结构和地质环境进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多数情况下,支座翻浆需要对桥梁底层的基石部分进行修正和翻新,通过封闭性的铲除整治,使用树凝胶和软性凝胶对支座的倾斜角进行补充;支座如果出现结构断裂和折断,可以从斜侧方向对锚栓进行翻新或更换,使用等离子切割机或电焊设备在原有支座的基础上进行补充,其目的在于保障支座结构与基坑的垂直角度,即保障倾斜角始终为90°,如果要彻底处理支座角的斜度,可以通过对支座底部加装临时活动垫,铺设不易变形的桥梁支座辅助承荷装置,使用千斤顶对需要填充的部位进行加固,在工作时将装置放在支座下,起重后再将支座装置撤出,整体的填充过程要符合支座的运动规律,以保障梁体的斜度可靠性符合活动规律。此外,支座的错误安装在施工过程中是经常出现的现象,要保障矫正和调试工作的合理运行,必须依照产品的运动规律进行加固。
2.2桥梁裂缝施工质量常见问题的预防处理措施
第一,要在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严格遵照温度标准进行温度应力控制,尽可能将混凝土的内外温差控制在标准范围内(内外表面温差为<25℃),同时保证温差平衡性,如此可避免混凝土出现膨胀问题。另外,可采用分层浇筑方法展开施工,并做好后期的混凝土养护工作,这样可保证混凝土在凝固之后其结构稳定性得到有效上升。第二,如果混凝土振捣不足可能会影响到混凝土浇筑质量,所以一定要保证混凝土被均匀且充分的振捣,尽量减少混凝土结构之间所存在的缝隙,保证其结构均匀度,同时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整体硬度,降低混凝土裂缝的发生几率。第三,在针对预应力问题时,需要加强预应力的相关技术分析,结合严谨且反复的计算过程,保证它与施工要求相互一致。在施工中要严控桥梁施工的混凝土工艺,保证以正确的施工方式提高预应力元件的张拉效果,进而提高桥梁的整体承载能力,如此也能降低桥梁产生裂缝的可能性。第四,要加强施工质量整体控制,确保桥梁工程始终处于规范技术范围内,进而提高施工质量、加速推进施工进度。具体来讲要做好以下4点规范:首先,要结合桥梁工程建设要求以及外界自然气候因素、工程设计因素、材料设备因素以及施工工艺因素等等实现对工期的合理规划与设计施工方案的有效调整;其次,要不断加强施工人员管理,明确各个施工岗位职责,结合施工人员相关技术应用开展培训,严格规范施工操作,全面普及桥梁施工工程的施工工艺与技术;再次,还要加强对相关施工机械设备的有效管理与养护,确保设备始终保持健康状态,在功能性、利用率等方面也表现出最佳状态,如此可间接降低施工设备应用成本;最后一点,要建立完善的桥梁项目质检制度,专门针对施工过程中的相关工艺流程进行动态监督,确保施工工艺环环相扣且规范完整,全面提高桥梁施工质量。
2.3桩基础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
针对桩身偏斜问题,从地基、钻机、钻杆3个层面进行分析:如果是地基引起的质量问题,在倾斜的软硬地层钻进时采用钻杆控制进尺并保持低速钻进,发生倾斜后回填片石或卵石待冲平后钻进;如果是钻机问题,则在钻进过程中定时检查并及时调整矫正;如果钻杆过长使得钻进中摆动较大引起倾斜,需要在钻架上设置导向架使之沿导向架方向垂直钻进。发生倾斜后应该明确倾斜位置,在倾斜处反复吊住钻头反复进行扫孔,使得钻孔位置竖直不发生偏斜。针对断桩问题可以通过控制混凝土品质、导管质量、施工过程控制等方面进行预防,例如在原材料和浇筑过程中确保混凝土和易性,灌注中加强导管的管理使其满足施工需求,施工中对于孔壁坍塌问题及时进行处理。例如,如果堵管引起断桩,在混凝土未初凝时提出导管并清理,准确计算已灌注混凝土位置,并采用导管+球胆方法继续灌注,直到填满导管完成桩身施工。
3结语
桥梁施工质量高低直接决定了桥梁交通道路运营的健康性与安全性。本文通过对桥梁施工质量问题与预防控制措施及要点的细致分析证明了桥梁建设的重要性,确保了城市交通的安全通畅。
参考文献:
[1]魏则强.浅谈桥梁施工中质量通病与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19):210.
[2]赵毅,何媛.刍议桥梁桩基础施工的质量通病及控制策略[J].低碳世界,2014(4):211-212.
论文作者:何志强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7
标签:支座论文; 桥梁论文; 混凝土论文; 过程中论文; 桥梁工程论文; 通病论文; 质量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