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性历史文化街区适老化设计研究论文_白鸽

居住性历史文化街区适老化设计研究论文_白鸽

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辽宁大连 116000

摘要:基于在辽宁省鞍山市台町历史文化街区的城市设计实践,分析街区在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老年人行为调查和街区空间形态分析,总结归纳历史文化街区适老化设计策略,认为功能多样性、交通可达性、气候舒适性、沟通便捷性是提升历史街区适老性的关键点,为构建居住性适老化历史文化街区提供理论实践基础。

关键词:台町历史文化街区;适老化;设计策略

引言

老龄化加速是制约中国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居住型历史文化街区拥有丰富的历史遗存和完备的社群体系,解决养老产业发展缺乏支撑问题,是发展适老化设计的良好选择。历史文化街区作为文化载体,不仅解决老龄人口涨幅大的困境,也赋予历史文化街区新的活力。文章以鞍山市台町历史文化街区为例,对其进行实践性设计和思考,对构建宜居的适老化历史文化街区做初步研究。

1.台町历史文化街区适老性数据采集

1.1研究对象

台町历史文化街区位于辽宁省鞍山市,是1919年日本人建立的高级住宅区。[1]占地面积约为220880平方米,历史建筑137栋,街区整体呈放射状排布,分为上、中、下台町三部分,于2015年被辽宁省人民政府确定为省级历史文化街区。街区内建筑多为双层独立住宅,建筑形式为日本和风式。现阶段街区内建筑保存状况良好,内部功能齐全,街区居住人群多为为鞍钢离退休人员,山顶公园、公共活动场地为老年人提供良好的活动环境。

1.2数据采集

针对台町街区主要使用人群—老年人采用调查问卷法、访谈法,将使用对象的生理、心理需求采集整理,并对于街区整体空间形态进行调研测绘。最终总结如下:70%居民选择小区活动场地,23%选择自家花园,7%选择街道活动,行动比较单一,没有交集;63%居民对街区目前的居住环境安保措施满意,并不愿被打扰;调查人群关注度更多集中于适老设施建设,交通购物是否便利,治安是否良好,是否拥有便捷的医疗购物网点。关键在于更新措施是否可以形成宜人的休闲养老模式。

2.台町历史文化街区现存问题分析

2.1街区适老化建设缺失

台町历史文化街区内各居住单元联系不够紧密,老年人日常社交来源与子女探望;各门户封闭性较高,住户的活动限定于自家的宅院。适老化设施匮乏,街区内缺乏配套的医疗养护体系和系统的户外活动场地,绝大多数老年人没有归属感。

2.2街区公共活动场所分布不均

街区目前的公共活动场所集中于东宾街中部的空地以及附近的老年活动(原迎宾馆)。功能设置简单、设施较陈旧,不能满足老年人日常的休闲活动;其次各个活动场地设置不均,部分住户距中心活动场地较远,老年人日常活动局限性大。

2.3街区交通秩序混乱

台町历史文化街区目前没有完整的交通系统,实行人车混行制,影响居民的日常生活并对老年人的出行构成了威胁。街区内没有设置地上或地下停车区域,住户车辆大多随意停在住宅路边及宅前空地,影响居住者的户外空间质量和出行便捷性。

2.4街区绿化景观系统保护不足

街区内的景观绿化系统不够完善,缺少集中绿地,绿植品种比较单一。景观设计分区化明显,位于东山宾馆一带的景观规划较完整,但并为作为居民活动用地。较之上台町,中、下台町的景观规划缺乏逻辑。街区排水系统不完善,雨季部分地区泛水严重。

3.台町历史文化街区适老化设计

将适老化设计将其活动范围分为以下六个等级:单体建筑、住宅院落、住宅街道、公共建筑、公共活动场地、街区外围活动场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六个等级是相互联系逐级递进的,通过不同年龄段老年人的活动分布可以得出住宅街道、公共建筑、公共活动场地是聚集人流,高频率活动、交流的场所,设计通过梳理街道分级、优化公共活动场地、丰富建筑功能、重塑景观绿化系统来强化三个活动范围的适老性,具体措施如下:

3.1交通可达性是历史文化街区适老性的首要条件

街道作为老年人与户外过度的柔性边界,它的可达性与舒适性直接影响老年人的户外生活。台町历史街区道路网格呈放射状排布,有市级主干道 1 条,市级 次干道2条,居住区级干道1条,小区主干道3条,小区次干道6条。[2]划设计将道路分为车行道路和人形道路两级,同时又重新规划了居住环境空间。对于车行道路的改造以东园街为例,将原有7m街道拓宽至9m,两侧各增设宽1m的步行道,增加老年人户外交流的频率;同时利用好十字路口交叉节点,将原有路口扩展处理。人行道和车行道的处理设置安全防护措施,设置一定的标志物引导人们通过,增加车行道上停车面积,利用好多层与车行道之间较宽的空地布置停车。同时兼顾老年人的行为特点,隔一定距离布置休息座椅与停车位很好的结合。人行道的改造以春光街为例,保持原有道路宽度不变的基础上,庭院内退1.5m以缓解街道的局限性,并在道路中央隔一定距离设置休息座椅,步行道路的铺装材料选取平整的石材,配以鹅卵石铺装健步道,满足老人需求。

3.2功能多样性是历史文化街区适老性的基本要素

功能多样性指的是在原有单一居住功能的基础上植入新功能,使街区兼顾居住功能、休闲功能、社会功能、文化功能之用。同时简洁、实用的功能业态即可满足老年人基本活动要求。功能置入采取集中、分散式相结合的方式。集中式置入体现在对建筑情况不好的建筑选择性拆除,创造可循坏使用的集种植、用餐、降解于一体的微系统。分散式置入体现在对具有特色的历史建筑进行功能置换,引入社区活动中心、老年图书馆、便民超市、医疗诊所等。两种方式相互结合使各功能分布均匀,可以满足老年人出行的最优半径70-200m,使其更好地适应新的居住模式,有助于街区适老化稳固良性发展。

3.3气候舒适性是历史文化街区适老性的重要手段

老年人的感官系统已经逐渐衰退,充分利用生态绿植的气候调节性能,则会增加老年人在街区中的活动停留机率,从而调动历史文化街区整体活性。鞍山属于中国气候板块区的寒冷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度四季适宜,光照丰富,降水量多集中在夏季。可根据气候特点选择适宜鞍山种植的植物提升老年人的愉悦程度。例如老年人普遍视力下降,可以选择配备花、叶、果实较大的的植物,如马褂木、玉簪、向日葵等吸引老年人的兴趣。老年人对于景观绿化的需求从简单的视觉认知到感性的认识,在公共活动区选择种植一定数量的高大落叶乔木为老年人创造冬季遮阳、夏季的舒适性场所。

3.4沟通便捷性是历史文化街区适老性的空间需要

老年学研究表示适度的健身、交往等户外活动是维系他们身心健康和保障整个家庭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所以营造舒适的户外活动空间是沟通便捷性在历史文化街区适老化设计中的重要体现。更新以街区绿化广场为中心,选取宅前空地作为公共节点,并最终串联成完整的街区活动关系网,激发街区整体的活力。公共节点形式分为活动区、散步道、安静休息区、儿童游乐场地等,通过大与小、动与静的空间划分与老年人对空间安全、私密程度需要相互契合,在这些场所发生的活动也是老年人融入城市生活的体现。

4.结语

居住性历史文化街区因缺乏必要的产业支撑,保护更新进程发展相对缓慢。利用好这个老的文化载体,为老年人创造更舒适的居住环境,不仅可以解决目前老龄化加重的问题,也可以赋予历史文化街区新的活力。本文针对街区形态和老年人行为心理深度分析,归纳台町现存问题,总结出历史文化街区适老化设计要素,并引导台町历史文化街区适老化设计,为构建适老性历史文化街区提供理论实践基础。

参考文献

[1]《当代鞍山城市建设》编辑委员会.当代鞍山城市建设(1945-1985)[M].鞍山:鞍钢日报社,1987.8.

[2] 汪海鸥,王丽.鞍山涉日居住区台町规划变迁历史及现状研究 [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2.

论文作者:白鸽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9

标签:;  ;  ;  ;  ;  ;  ;  ;  

居住性历史文化街区适老化设计研究论文_白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