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利用论文_侯赤金,尹博

论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利用论文_侯赤金,尹博

云南地质工程第二勘察院 云南省 昆明市 650200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各行业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但是由于人类频繁活动,导致大自然不断进行变化,出现了一些地质灾害,对于经济的稳定发展造成了一定威胁,所以需要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利用,从而更好的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本文主要对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评价利用体系的建设进行了阐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地质灾害;地质环境;防治与利用;分析与探究

Absrt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various industries have been well developed. However, due to frequent human activities, the nature is constantly changing, and some geological disasters have emerged, which poses a certain threat to the stabl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geological disasters and the utilization of geological environment, so as to better promote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This paper mainly expounds the construction of geological hazard prevention and utilization system of geological environment evaluation for reference.

Key words: geological hazards; geological environment; prevention and utilization; analysis and exploration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各行业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但是由于人类频繁活动,导致大自然不断进行变化,出现了一些地质灾害,对于经济的稳定发展造成了一定威胁,所以需要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利用,从而更好的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1.地质灾害概述

1.1概念

地质灾害属于地质现象的范畴。通常情况下,不良地质现象称之为地质灾害。板块运动容易使地质灾害产生。人类对地质环境的活动较为频繁,会给地质环境带来严重影响,地质环境的恶化,容易促使地质灾害的发生。有时地质灾害是在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下而产生的。地质灾害会危机人类的生命,损害人类的生存环境,延缓经济、社会建设工作的进程。较为常见的地质灾害有地震、水土流失、土壤盐碱化、滑坡、土地沙化、黄土湿陷等等。

1.2我国地质灾害的现状

我国受地质灾害的侵扰较为严重,我国拥有较为宽广的国土面积,绵长的边界线,地质条件较为多样。从世界受灾程度上看,我国无论是对规模、强烈程度以及危险系数的统计,相对来说数字较为庞大,可见我国受地质灾害的程度较为严重。我国西南地区降雨丰富,物资充沛,但暴雨现象也比较常见,西南地区山体受暴雨的冲刷,容易发生地质灾害,表现为滑坡或者是泥石流,对该区域居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危害,对当地的通讯设施和经济建设有所破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土壤贫瘠,人群较为密集,使得土地沙化严重,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带来不便,延缓了当地的经济发展的进程,影响了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速度。

2.地质灾害防治

2.1建立地质灾害调查区

为减少地质灾害发生概率,降低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有关地质灾害防治部门需要特别关注地质灾害频繁发生地区,在当地设立地质灾害调查区,并设立专项调查队伍,调查分析该地区的地质、水土情况,这样实地考察能地质灾害预测的准确度提高。在调查中,有必要根据严重程度对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进行分类,研究和分析已发生的地质灾害,并制定地质灾害发生规律,建立应急预防控制计划,为随后的地质灾害防治做准备铺垫。

2.2完善监测预警手段

就当前情况来看,地质灾害防治的有效方式主要包括行政方式与技术方式。其中,行政方式主要是指当信息预测准确之后要根据预测预测的不同的信息进行有针对性的,利用行政手段对预测到的信息进行公布;技术方式即为利用科学技术产品,在地质环境发生之时进行详细的检测,检测准确的灾害位置,以及当地的地理环境状况,然后通过先进的仪器对灾害信息进行详细的捕捉,从而作为行政方式的依据,为灾害的应急、防范提供重要的依据。

2.3应急处理的建设

在最近的一段时间,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以及经济实力都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在这种阶段,如果国家发生了比较重大的地质灾害,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地质灾害应急处理体系变得十分重要。只有具有完整的应急处理体系,才能够在发生地质灾害以后对其做出及时的反应,使相关的工作人员以及部分在第一时间内到达灾害现场,对灾害现场的前期以及后期进行及时的处理,从而是灾害地区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损害率达到最低,为人们逃避灾害争取更多的时间和机会。

3.地质环境评价利用体系的建设

3.1区域地质环境利用评价

区域地质环境利用评价体系的建设利用是在地质勘探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利用不同的方式和方法分析地质环境的基本安全情况,在此基础上实现对区域地质环境的多元化利用。地质环境利用评价体系的建设是在监测系统基本工作完成的基础上,通过建设科学、系统的评价体系,发挥其可操作性和实用性,一方面能够实现地质环境的可持续利用,另一方面又能够实现地质灾害的损害程度和损害范围的降低。现今,区域环境评价利用体系的建设一般是通过工程地质环境质量、工程功能区域划分、地质环境工程容量评价、灾害防治调控等方面进行具体建设,而在实际评价利用过程中要根据具体区域的建设进行目标的设置和任务的分配。

3.2工程地质环境安全建设

工程地质环境安全体系的建设应在地质环境相关信息安全的基础上,对其风险性和可能发生的概率进行预计,然后科学地开展建设工作。此外,在建设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要充分考虑建设过程中的各项注意事项和相关要求,立足长远,建设科学的、系统的、规范化的工程地质环境安全体系,使其充分发挥服务性和基础性的作用。

4.总结

目前我国处于地质灾害比较严重的时期,只有积极的进行防治和管理,积极采取合理的方法进行防治,同时结合地质环境的利用,将地质环境不断的进行改善,提高地质环境的安全,建立地质环境评价体系和安全体系,能够有效地减少地质灾害问题的产生。地质灾害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国家只有不断的加大力度,对地质灾害进行防治,才能够保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更好的保证。

参考文献

[1]周惠. 浅论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利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5, 6(10):236-236.

[2]刘小聪. 浅论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利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5(22).

[3]孟红锐. 浅论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利用[J].地球,2015(z1).

[4]熊斌, 张波. 浅论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利用[J].工业b:00333-00334.

[5]何斌, 杨旭伟, 杨富林. 试论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利用[J].城市地理, 2017(2).

[6]卿展晖. 论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科学利用[J].地球,2016(11).

论文作者:侯赤金,尹博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3

标签:;  ;  ;  ;  ;  ;  ;  ;  

论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利用论文_侯赤金,尹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